庆祝世界房氏宗亲联谊总会成立黄山会议光盘解说词
- 中华房氏网 2012年8月8日 房恒贵
世界房氏宗親聯誼總會
簡 報
[2012]01号
世界房氏宗亲联谊总会秘书处 2012年7月18日
----------------------------------------------------------------------
庆祝世界房氏宗亲联谊总会成立
黄山会议解说词
2012年6月17至18日,世界房氏宗亲联谊总会(简称世房总会)注册成功庆祝大会与安徽房氏宗亲联谊会年会同期在美丽的黄山市举行,海内外房氏宗亲代表约150人,齐聚黄山、共贺家族盛事!安徽房氏宗亲联谊会和几位安徽房氏企业家承担了本次总会庆祝活动的全部费用,受到参会各地宗亲代表的热情赞扬。“今天我以姓房为自豪,明天让房姓为我而骄傲”是会议期间大家谈得最多的话题, “我姓房,我自豪,干!”则是会议所有宴会中震耳欲聋的行酒令,也是韩国代表房相宗学得最原汁原味的中国话。
一、关于房氏的历史渊源
房姓人口与分布。“房“姓,在南宋编印的《百家姓》中列第170位,按目前华裔各姓人口排列,则房姓人口全球不足70万人,在中国各姓氏中仅列第199位。这70万人如今分属于汉、回、朝鲜、瑶等不同民族,主要散布在中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港澳台等地,其中中国内地约60万人,韩国3.5人,马来西亚约5000人,台湾约5000人,国内分布以山东、广东、江苏等省为多。当今天下房姓,共认同根同源、“天下无二房”!
房姓虽不属大姓,而今人口也少,散布又广,且分属于多个民族,但作为一个有4000多年传承历史的中华古姓,千百年来,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自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
房的发音。中国“普通话”的确立者、元朝音韵学家周德清在他的《中原音韵》中讲:虽然自秦朝起,已经号称“书同文,车同轨”,汉朝许慎的《说文解字》,也已确定“房”的发音是“符方切”,即房的标准音应发[Fáng]。但北宋以前,中国许多地方方言里没有官方规定的“F”声母,就用“B”或“P”代替。如秦时陕西咸阳地方房的音发[páng],如“阿房宫”,又因其进入民间歌谣,流传至今。同样原因,北宋前山东、辽东房的地方音为[bāng],一直传至韩国,到现在韩国房氏的姓氏发音仍为?[bāng],而中国大陆的闽南、潮粤及港台和马来等地方,其华人居民的先祖大多为中原移民的后代,至今仍在发[Pióng]、[Fóng]等音,可谓中原遗音。
房的字义。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房字的解释是“室在旁曰房。半门曰户。”山东临沂的房家信宗亲写了一篇《房字解意》,堪称是对房字本身内涵和外延的最佳阐释,也是对房家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性、胸怀,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价值标准行事和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的期望。也为房氏下一代取名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照。
房,户也;房,方也;门第方正也。
房,阁也;房,楼也;气势恢弘也。
房,庄也;房,严也;庄严序幕也。
房,安也;房,居也;安居太平也。
房,露也;房,阳也;阴阳兼理也。
房,容也;房,纳也;海纳百川也。
房,大也;房,高也;大气昂然也。
房,志也;房,才也;大展鸿图也。
(摘于《山东苍山房氏家谱碑》)
那么,房姓来源究竟如何?为什么是“无二房”及一个小姓因何而自豪?
(一)姓氏起源:丹朱传世泽,揖让成我姓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谒帝尧庙》诗:“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亦致薰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 陶渊明《命子诗》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为虞宾,历世垂光”等,不光道出了中国古代贤王政治中“禅让制”的由来与历史功迹,也从另一个侧面指明了天下房姓的渊源。湖南永州宁远老白土村的《清白堂房氏宗谱•序》是对房氏起源与古代传承的一个最为精炼、全面的描述:“吾宗得姓,肇自陶唐。尧娶散宜氏女,生子朱,启明。尧即位,处之丹渊,为诸侯,故曰丹朱。虞舜受禅,封朱於唐,谓之‘虞宾’,礼乐加之。嗣徙於房。朱子曰陵,遂以国为氏,世守藩服。周成王三十三年,命王世子如房逆女,房伯祈,归於宗周。至昭王,复娶於房,曰房后,皆其裔也。三代以来,未甚表著;迨汉唐,后代有传人,如:伯武之规矩、彦谦之清白、玄龄之忠烈;循良如谟、如豹、如景伯、如恭懿;文学如凤、如琯、如晖远、如习祖;武略如宽、如胜;班比简册,名著千秋。姓氏於是始显於天下而传於后世矣。抑又何庸重为述哉?然数典自不可忘也:夫余姓起於东北,而人才之盛以清河、洛阳为最,干百年来派别、支分、传衍遍天下焉!”
"房"得姓于约公元前2200多年前后,是帝尧的后代。帝尧为黄帝五世孙,名放勋,他是中远古时期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为中华人文开基之祖,其统治时期被称为"唐尧盛世","尧天舜日"是对尧帝功业的高度概括。他被后人尊为“三皇五帝”之一。
帝尧共生十子二女,长子早夭,他的胤嗣子叫丹朱,因他出生时全身上下红彤彤,故取名"丹朱",意即"红上加红"的红孩儿。丹朱开通聪明,智慧极高, 从小极受尧的宠爱,尧首创围棋以教之,丹朱因此成为当今国际公认的世界围棋界鼻祖,也被传为史上围棋第一高手。
丹朱个性刚烈,做事坚决有主见,欠和顺和政治智慧,被尧视为”不肖乃翁”,但也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大臣支持他继承帝位,如他的叔叔放齐、尧的四个重要大臣“四岳”、“夸父逐日”的主角巨人族首领夸父等。按正史所述,在那个频频发生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华夏部落生存与延续的特殊年代, 为能有一个善于凝聚人心、带领百姓克服灾害的继任者,尧帝本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胸怀,在长达27年的时间内重点培养了沉静内敛并有奇特孝行的舜,并最终把帝位"禅让"给了他。尧舜禅让,是史上“禅让制”的开端,也是千秋万代化家为国"公天下"的典范。
据《路史•国名纪丁》载,因禅让之故:帝尧崩,有虞氏帝舜封丹朱于房(即今天河南遂平,古称房邑),为房侯,“以奉其祀,服其服,礼乐加之,谓之虞宾,天子弗臣……”的记载,说明因"禅让"之故,帝舜对丹朱及其家族不敢以臣下视之,对房人优礼有加。
同时,在远古时代,围棋还是重要的占卜工具,是神权的象征。尧将帝位禅让于舜,却把弈棋之艺传给爱子丹朱,后世有人称此为"传舜以王权,授丹朱以神权"。今张家界虎龙洞尧帝像旁的联语为“要把丹朱放虎穴,旋忧赤子别龙庭”,意味深长。也有传说丹朱在帝尧逝后,曾为帝三年,但因帝舜在帝尧后期长达27里主持国政,丹朱虽为帝,缺少群众基础,三年后不得不“禅让”给舜。如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竹简史书《竹书纪年》称"丹诸(朱)辟(避)舜于房",言丹朱让天下于舜,自己远避于房地也。究竟是尧禅让还是丹朱礼让,历史长河,纷繁难辨,如今已不可确考。但《竹书纪年》称其为"帝丹朱"。《山海經•海内北经》称大禹治水时,曾建造有多座四方台型金字塔建筑物:“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山海經•海內南經》称:“苍梧之山,帝舜葬於阳,帝丹朱葬於阴。”足以说明丹朱确曾享受“帝”称,身份崇高。如今,中国的湖北丹江口、长江以南的不少地区、山西长治市(上党)等地都留有大量与丹朱有关的遗迹,如在广大岭南地区,丹朱长期被以“衡山皇丹朱”的神灵身份供奉,山西长治古称"长子",该县至今还有"丹朱镇"及"丹朱大道"等名,“尧都”山西临汾也有丹朱学棋处等遗址。
丹朱嗣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其后代遂为房姓。所以史书称:“尧帝世孙,因邑得姓。” 房陵为房氏开姓始祖,丹朱为中华房氏血缘初祖,尧帝为中华房氏血缘前祖。可以说,“揖让乾坤房姓始”---禅让制始于房姓血缘初祖,禅让之举又肇始房姓一族。
据《中国家训史》所载,中国史上第一份家训,即为尧帝所传:“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能明驯德,以亲九族。”而其选择将帝位禅让给舜的理由“谋事至,而言可绩。”(意即考虑事情周密,说到的必定做到。)也同样被看作治家之训。
(二)兴于西周:天驷护国脉,八骏传令名
得姓之后的房人氏族逐渐繁衍壮大起来,夏、商之时,朝廷亦不敢等闲视之。殷商时,在甲骨卜辞中也见有东方的房方人是否会出兵侵伐商朝。
房之一字的结体,据考证取源于7000年前古房邑地界上出现的最早的女娲神庙,“以土为基,作承天之势”。周代时的房国虽然不大,但也有一定影响,致使当时的星相学家将正对应古代房地的天上星宿命名为房星,并载入世界上最早的星象学著作《甘石星经》。
房宿为东方二十八宿之一,计四颗星, 也即现在的天蝎星座头部之π、ρ、δ、β四星,四星如马状排列,因古代“龙为天马”, 古人也称之为天驷星(意即四匹天马)。
天驷房星在农耕时代具有五大功能或价值:
一是用于观象授时,预报春天。房星星体明亮,便于作中星观象授时,为古人尤其是星占家所重视。房星于黄昏时升于天空,是日为春分。
二是朝廷的祭祀对象,起护佑农事作用。房宿星神是古代天子或诸侯在农历岁首于郊外举行籍田礼时祭祀的对象。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箱盖一角有漆书20字:“民祀惟房,日辰于维。兴岁之驷,所尚若陈。径天常和。” 专家认为,这段文字表明“那时的农人有观测房宿的时间、方位及星辰形状,以确定春耕农时的习俗”。《国语•周语下》也称“房星明则王者兴”、“天驷呈祥,土牛颁政,欢呼万井春来”,“农祥晨正”。
三是天驷星为马之祖,也可预测战事。《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山海经》:“马实龙精”。古人认为马为龙种,龙为天马,故房四星也称天驷星或天驷房星,意为四匹天马。“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自商周以来,征战中都少不了骏马,因而就产生了对马祖神的崇拜与祭祀,秦汉以前人们都推崇“天驷”为“马神”或 “马祖神”。“天驷”者犹言驷马行空。房星被占星家取为马身,而用于占断车骑之事,日月食等异常星象如出现在房星,将有兵荒马乱之难。
四是预测地震,保民平安。当有客星犯“房”星,即会有地震发生。史书中有大量关于“客星犯房星”的介绍,伴随的即程度不等的地震。可以说,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东汉张衡发明动仪之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预测地震主要靠房星;张衡发明动仪之后,民间预测地震仍然主要靠房星。
五是史上最早的皇家车队“八骏”的原型。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徐悲鸿留下的《八骏图》价值连城,却不知何为八骏,更不知八骏来历为何?其实,房星本为四颗,据韩国南阳房氏大同谱载“天驷尊星,主明于苍,震而八于春分昏中,则天下皆春,万物化成。吾姓之昌必在于后乎?”每当春分这一天,伴随春雷一声,或当遇有地震之时,天空光波发生颤动,本为四颗的房星,一分为二,幻化为八颗。周灭商后,“兴灭国、继绝世”,分封前朝帝王之后为诸侯,在河南省的东南部复建房子国。周王室更曾与房人屡通婚姻。丹朱第36代孙房钟及钟子房沈,周昭王时仍袭爵为"房邑侯",《国语•周语》和《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周成王曾“命王世子如房逆女”(命太子钊娶房氏为妻),“至昭王,复娶于房”,昭王所娶房氏据传即为房钟之妹,她长期供奉先祖丹朱神像,受丹朱神明附体,生下了周穆王。
周穆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于神话色彩的君王之一。传说享寿105岁,在位时间约为55年(公元前976年-前922年)。据晋朝汲冢出土战国竹简《穆天子传》及《列子-周穆王》等记载,周穆王喜好游历,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房星之精为此“震而为八”降世化为八匹神骏的天马,护佑房家外甥。周穆王在南狩时也曾到过舅家探访。穆王于其在位的第13年-17年间驾八骏之乘驱驰九万里,西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昆仑之丘,观黄帝之宫。又设宴于瑶池,与西王母做歌相和。他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获其五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使周朝国力空前强盛。因徐偃王叛乱,得到消息的周穆王,藉八骏之力一日之内从万里之外赶回国内,当穆王的座驾一到,叛军全部缴械投降,留下了“马到成功”的成语。
由于以上原因,古人对周穆王和八骏的评价截然不同。唐朝大诗人李商隐在他的《八骏图》一诗中说:“八骏图,君莫爱,此驹飞来周室坏”,认为八骏是周穆王不务正业、到处游山玩水的帮凶。白居易则在他的诗里吟唱“八骏日驰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还?”为周穆王会西王母这一千古传奇没了下文而喟叹。李贺则通过《咏马诗》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好马:“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自带铜此声”。当今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周穆王独具神性,由八骏辅佐创造了很多奇迹,功业卓著,是古往今来堪与佛界释迦牟尼毗美的人间帝王。在周穆王“八骏”神威的影响下,后世伟大的帝王都做了他的粉丝,如秦始皇灭六国用了“九翼”,汉武帝驱匈奴用“十骥”,唐太宗平定天下则有“六骏”。可以说,房星之精所化能日行三万里的“八骏”,是史上最早、最豪华的皇家车队,是3000年前人人羡慕的“空军一号”!”八骏传奇”千载不绝。
另据考古学家和姓氏学家考证,房氏家族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即已形成较规范的家族图腾,这在中华姓氏中是不多见的。据《说文解字》:“室在旁为房。半门曰户”。房氏图腾为一象形文字:左为门户之“户”(即繁体字门之左半),右为古房人在通过风向仪仰观位于东方青龙星座之 “房宿”。黄昏时刻,当房宿出现在东方地平线的时候,也就是春天到来的标志,所以该图腾带有主持春天的意味。
可见房人因始于帝尧之子丹朱,在周朝时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受到尊崇。
(三)传承发展:再迁房陵郡,清河永流芳
《左传-昭公十三年》及《汉书-地理志》载公元前529年楚灭房国等,并“迁房于楚”,“吴王阖闾弟夫概奔楚,楚封夫概于房,称之吴房。”也就是说,自公元前529年起,独立的房子国不再存在啦,房家人的主体被迁于楚国地界。据一些研究专家猜测,房迁楚后被安置在“房陵”(房陵为房氏开姓始祖之名),即今湖北房县。该地在秦时成为“房陵郡“,后长期被当成得罪朝廷的皇亲国戚流放之地。
自西周房沈之后至西汉末年,史上所见房氏之名,仅《战国策》卷二十八"韩三"之《魏为九里之盟》记载有韩大夫房喜,另《史记-陈涉吴广列传》多处记载公元前209年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军内一位重要人物“上蔡人、上柱国、相国房君”,房君本可成为一代开国功臣,后因其战败而死,失去留下更为辉煌篇章的机会。
房沈第12代孙房雅于西汉成帝末年(公元前32年)为清河郡太守, 房氏家族开始定居于此,并繁衍成为望族。房雅族人、汉哀帝年间一代大儒琅琊房凤,因创下“房氏之学”有名于儒林;名士、直臣房扬为巨奸王莽所杀,史有所载;房雅11代孙东汉桓帝朝司空房植(字伯武),被蔡文姬的父亲大学者蔡邕誉为“言非法度,不出於口;行非至公,不萌於心。治身则伯夷之洁也,俭啬则季文之约也,尽忠则史鱼之直也,刚平则山甫之励也。”,因而有名当朝,时人公认“天下规矩房伯武”;北魏房法寿功勋卓著、史册有传,且八位族弟八太守,成就家族一时辉煌,至今传下“宝丰”名酒名震中原大地;其侄儿房景伯南朝梁武帝时任清河太守,其三兄弟史上各留忠孝美名;隋末农民起义军的先行者、瓦岗寨义军长史清河公房彦藻“秉戎律、驰檄文”,声名赫赫;同时,唐朝房玄龄、房融、房琯、房仁裕三宰相一尚书、也均自认为“清河房氏”,故此"清河郡"成为房姓人最重要的郡望,致有“天下房氏,无出清河”的说法和"七刘八张十二王,天下无二房"的谚语流传。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清河房氏作为当地望族,一直保持着与清河崔氏等望族的通家之好。到公元4世纪末,清河房氏与清河崔氏、平原刘氏、渤海封氏等家族因战乱迁移到山东半岛,成为慕容氏南燕国的上层家族---青齐房氏。房氏家族没有卷入北魏和刘宋在山东半岛的争夺,一直到469年以前,清河房氏一直是“世家大族”意义上的清贵士族,不是门阀士族。仅河北《清河县志》所载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房氏名人就多达23位!
南北朝后期,由于周、隋、唐三朝对传统士(贵)族阶层在政治上打压,在用人上又以“开科取士”取代凭门第和族望选官任职的制度,象房姓这样的传统士族,仕宦不得为清望官,婚姻不得结高门第,政治地位、社会等级即因之而降低沦落。
(四)唐初中兴:三相一尚书,门楣得重光
1.房玄龄开创济南郡
公元六世纪的隋末,长期蛰伏的房姓族人中出了一批了不起的人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的房玄龄。他幼警敏,博综典籍,工书善文, 书兼草隶。因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与初唐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一起由画圣阎立本画像并供奉于"凌烟阁"。唐太宗在位期间,房玄龄受封为梁国公,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他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使唐律比前朝显为宽松,律条也臻完备,奠定了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对后世影响极大监修国史,主编了二十四史之《晋书》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其省并中央官员之举为“贞观善政”之首;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因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如《旧唐书》赞曰:“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
房玄龄不但精于治理军国大政,还是一个孝子,也是一个好丈夫。他服侍父母以孝闻名,且夫妻恩爱,感情笃厚。有一幅图文并茂盛的古画就是最好的注解:“唐房玄龄布衣时病且死,谓妻卢氏曰:吾病不起,卿年少,不可寡居。可善事后人。卢泣入帷中,剔一目以示信。”房玄龄病愈后,对妻子始终以礼相待,直到去世。这就是房玄龄“千古风流一坛醋”的怕老婆传说的最好注脚。
房玄龄也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治家颇有法度。他唯恐自己的子女仗势欺人,于是集录了古代和当时社会一些有名的家训,亲笔将其书写在屏风上,让诸子各取一具,时刻以之约束自己。他十分仰羡汉代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家世,常常对三个儿子说:“汉之袁氏累世忠节,吾心所尚,尔等宜以之为师,时时训诫自己。”每次处理完朝中政事,回到家中,一边督促儿子的学业,一边询问他们对自己所集录的家训有何心得,并让他们背诵给自己。并不忘提醒儿子们“时常留意于此,可永保躬身矣。”
房玄龄去世后,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并被赐陪葬于唐太宗昭陵。唐大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为其墓所刻《房玄龄碑》,碑文二千余字,以“道光守器长琴振音,方嗣余风仙管流声”最为知名。因房玄龄之故,他这一支的郡望后为“济南郡“。
可惜,因其二子房遗爱涉嫌谋反被诛,他这一支后代曾长期疏离政治文化中心。房玄龄后代最为著名的当数五代后唐时的兗州瑕丘人房知温(字伯玉),曾被赐名李绍英,自称是房玄龄七代孙,历任澶州刺史,曹、贝二州刺史、泰宁军节度使、北面招讨使,加兼侍中,历镇天平、平卢。封东平王。天福元年卒于宫,赠太尉。其子彦儒拜沂州刺史。兖州房氏曾长期是当地望族。
2. 房融、房琯父子开创河南郡
东晋时,清河房乾被派出使北方游牧民族高车部落,后因中原战乱,无法回到中原,只好留居北地,因高车族把“房”称为“屋引”,房氏在当地遂称为“屋引氏”。北魏时,中原局势相对稳定,房乾后代又举族南迁中原,并从“屋引氏”恢复为房姓。据《北史》、《魏书》等记载,该支先后有北魏骠骑大将军、晋州刺史房谟,隋柱国、徐州总管房兆,隋海州刺史房恭懿,去庵将军房丰生等名相名将。
唐初房融、房琯父子也是这一支的后代。
房融是唐代大臣、翻译家,洛阳人。做过武则天朝9个月的宰相,政绩无闻。但他后来得罪流放岭南期间,与天竺沙门般刺、密谛等人共译《首楞严经》,让此经始流传东土。房融他参与翻译的《楞严经》,自然流畅,非常优美。国学大师南怀瑾评价道"《楞严经》是宇宙人生真理探原的经典,是入门悟空的一本书,也是抱本修行、闭关修行一直到证果跟在身边的一本书。”“不知楞严,则不知修行迷误之关键”。“此书说理的透辟,都不同于其他佛经"、"自成经典","自从一读楞严后, 不看人间糟粕书"。其译经处---光孝寺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坐落在今光孝路,寺内建有房融居士译经处---笔授轩和洗砚池。
房融之子房琯在中国文学史上更曾享有崇高的声望。房琯,字次律,唐明皇开元、天宝年间,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卢氏县令、监察御史、主客员外、宪部侍郎。安史之乱中,被唐明皇拜为文部尚书、同平章事。因佐命之功,被唐肃宗任命为持节充招讨节度等,肩负朝廷重寄。后为贺兰进明所构陷,被罢相,先后贬为邠[bīn]州刺史、汉州刺史。
房琯在担任地方官期间,所在多有政绩。旧《唐书•房琯传》说:房琯“雅有巧思”,善治园亭台榭。“历慈溪、宋城、济原县令。所在为政,多兴利除害,缮理廨宇,颇著能名”。他是名胜古迹唐明皇华清宫的修建者。他在担任慈溪县令期间,“上德化,兴长利,流民来归,狡吏引去,以治最显”。“民立庙祀之,至今县桥名骢马,以公故也。”直到今天,当地人们仍在传颂他们的不朽业绩。明代文人写诗曰:"慈溪古称山水县,开元年间县初建;五乡形胜入舆图,尽是房公规画编;房公千载真英雄,至今父老歌清风"。在慈城西门还建造了房琯庙,也称"西庙房",以示纪念。
房琯在邠州也有治绩。旧传云:“时邠州久屯军旅,多以武将兼领刺史,法度隳废,州县廨宇,并为军营。官吏侵夺百姓室屋以居,人甚弊之。琯到任,举陈令式,令州县恭守,又缉理公馆,僚吏各归官曹,颇著政声。”
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四月,房琯以礼部尚书出任晋州(山西临汾)刺史,八月改任汉州(四川广汉)刺史。房琯在汉州为政,仅两年零八个月,除暴安良,发展农事,在汉州城西外低洼地带,开凿西河(亦称西湖,现已废),兴建水利,灌溉农田,造福百姓,一时政通人和,深得人心,政声很好。后人为昭示其功绩,在汉州城建“房湖公园”,以示纪念。四川广汉房湖公园内至今还珍藏着将房琯比作殷商时的大忠臣比干 “房公石”。
此外,据明代严嵩撰写的《正德袁州府志》载:房琯“首立学宫”;学宫始建于“城南大仰门外五十步”,几经迁徙改建后“乃营于郡东二百步,今学是也。”房琯此举开了宜春一代学风,从此,宜春教育才得以迈开步伐。
生前身后,房琯被当作一代名流,仿效典范。房琯一生,尤与诗圣杜甫关联极大。他与杜甫为 “布衣”之交,相交莫逆,他一生的仕途升沉,也关系到杜甫命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杜甫任“杜拾遗”、“杜工部”,系由房琯推荐;杜甫丢官为平民,也是因为房琯的遭遇鸣不平。清熊宝泰《杜甫》诗云:“千秋诗史有谁知?房杜交深患难余。”杜甫一生号称诗史,其作品以写实著称,从不吹捧任何人,但他前后为房琯写诗数十首,不吝赞美之辞,如《唐诗三百首》中的《别房太尉墓》,以及《房兵曹胡马》、《得房相西池鹅》和《舟前小鹅儿》等诗都记述了他跟房琯深厚的交情、对房琯人格、能力的肯定与对房琯坎坷命运的关注、不平与同情。杜甫赞扬他“死矢泉涂,激扬风概”,甚至把房琯比喻成唐王朝的“天柱”、“地维”。此外,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写作背景之一也被认为与房琯、杜甫同贬四川,李白担心他们被地方恶吏所害。唐诗人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为房琯的门客、著名琴师董庭兰有关。所作;李颀的《听董大弹胡茄声兼寄语弄房给事》也是为房琯及董所作;唐宋八大家的韩愈、曾为房琯的族孙写了三篇墓志铭;柳宗元,亲笔写下了《唐相国房公德铭之阴》,赞扬房琯说:“唐之大臣以姓配公最著者曰房公。房公……惟正直慈爱以成于德。用是进退,所居而事理辨,所去而人哀号。……理袁人,袁人不胜其怀。……公之道,犹在乎人。袁人不忘公之道。”……
房琯死后,他的子孙及后代族孙为官为宦的不少,在清河房氏之后,成为新的一支房氏望族,被称为"河南房氏",因此,“河南郡”也是房氏郡望之一。
3.房仁裕有“公侯将相之门,钟鼎旗裳之盛”
房仁裕,清河人,是比房玄龄高一辈的族人。唐高宗永徽四年,睦州女子陈硕真率领农民起义,自称文佳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朝廷闻讯后,房仁裕时任扬州刺史,受派带兵前往镇压,为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唐高宗和武则天荣宠—唐高宗时任金紫光禄大夫、左领军大将军、卫尉卿,封清河郡公,死后赠四州都督、兵部尚书,获准陪葬唐太宗昭陵。其长子房先忠为银青光禄大夫、宋州刺史赠左金吾卫大将军。
在获恩诏陪葬唐太宗昭陵的274位功臣贵戚中,除房玄龄外,房仁裕一支子孙、近支计有九位。房仁裕的位于陕西礼泉县烟霞乡岩峪村东南,近代出土,其墓碑《大唐故清河房忠公神道之碑》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与房玄龄碑一起,成为该馆仅存的48块大唐功臣贵戚墓碑之二。房仁裕在当时是有名的大孝子,他在为生母清河房太夫人李氏下葬时,远近闻名而至参加送葬的名流、百姓达5000人之众。
房仁裕的孙女为武则天儿子章怀太子的妃子,出土的章怀太子墓志铭文记叙其为:"公侯将相之门,钟鼎旗裳之盛。"可谓一门恩荣。可惜,因李贤太子后被武则天所废,该支房氏一门慢慢衰落下去了。
(五)有宋一代:朝鲜发新枝,岭南开异葩
1.三韩半岛房氏为唐房玄龄二子房遗爱后代
韩国南阳房氏现在主要分布13个地区,总人口约3.5万人。北朝鲜据分析也有该支一大部分,但尚无法查到下落。韩国房氏虽早已归化韩籍,如今也不算华裔了,但其尊祖敬宗之情很浓,保留了大量中华传统祭祖礼仪,家谱记载也非常完整、规范。他们曾三次组团到中国寻根。世界房氏总会2012年4月也曾首席组团赴韩参加当地祭祖活动。据《韩国南阳房氏大同谱》序记载,三韩房氏传自房玄龄二子房遗爱,开基始祖是大唐名相 房玄龄公十世裔孙房季弘公,其所处的时代,与中国唐朝末年的五代十国(907~960年),属同一时期。房季弘以开国之功成为东高句丽时32位壁上功臣之一(相当于东汉的云台二十八将、唐朝的凌烟功臣)、三重大辅国君,在东国再次光大房族,其德行、信义、功业,令后世景仰,而其后孙繁盛昌德、九世清显、官冕不绝,金紫、银青、平章事之荣贵,中书、门下赞成事之资秩,继继承承、绵绵延延,更令世人钦羡。韩国韩甲洙博士1994年在他所撰的《房公讳季弘神道碑铭》中曾赞到:
丽初房门瑞气振,九世连绵皆英俊。
钦仰祖谱修厥德,缙绅巨儒无却顺。
其门充溢德与信,后昆昌德千世进。
水泱山苍亿劫久,穹珉坚表万世震。
2.广东岭南瑶族房氏本为“清河郡内、淮南门下”
据现存世上唯一一本口语式家谱《八排瑶房氏年命书》记载,广东八排瑶房氏先祖房十四公,本为 “清河郡内”房氏一脉,后移居在“淮南门下”,约于三国时期因战乱从安徽淮南举家南迁岭南,成为房氏“岭南祖师”。至南朝刘宋时期(公元458年),其第十一代孙房法成九郎,辗转到达广东连州,并始修手抄本《房氏年命记》,简单记载该支房氏跋山涉水历经艰难岁月定居广东连州的经历。该支房氏作为长期与世隔绝、丢失文字的山民,后被认定为瑶族排瑶支系。据《宋史•蛮夷列传》卷493记载:宋庆历三年(1043年)有桂阳监蛮内冠,房承映、房承泰、房文运为峒主(瑶王)。八排瑶房氏,现繁衍为3万多人的房氏大支。该支于1947年重修的《房氏年命书》为目前世上唯一一本口语式家谱。
3.北宋"法王"房百虎,古庙千年传香火
房寅,字百虎,唐末西庄(现陕西韩城市北十公里的西庄镇)附近人,民间相传为屈原后裔,寿一百一十岁。修道于灵贶观。善禁咒之术,宋真宗病疽,诸医不效,一夕梦一神人怒目巨睛,乘虬龙而下,以水巽之者数四,香汗淋漓,顿觉体轻,如无病者。然帝问卿系何人?对曰:“臣家在韩城西庄‘槐柏相抱’处”,又告其姓氏家属。诏访所居,果得其地,遂建庙祀之,封号法王。并传因灵通帝梦,用针砭之法,使太子降生(指宋仁宗赵祯),朝廷有感而册之。法王庙自宋、元、明、清各代,香火甚盛,“疾病痛楚,祷辄应焉”。所遗留下来的古迹法王庙现为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地迄今仍有房姓后裔居住。
4.南宋朝大学士余姚 房琜为房玄龄十五世孙
据《余姚云柯房氏宗谱》记载,浙江余姚(慈溪)房氏始迁祖房城霞(号景晚),自宋之季年由竹山乔迁于此,其一世祖为汉时房良,二十九传至南宋高宗赵构时大学士房琜,而房琜为房玄龄十五世孙。慈溪正是房琯公曾任县令并政卓著的地方,当地至今留有一副绝联上句求对:“东庙阚公,西庙房公,门户相对,方敢并坐”,说的是浙江慈溪县城有东西二庙,东庙供的是三国孙权时中书令阚泽“阚公”,西庙供的是房琯“房公”,二人门当户对,才敢并坐。
5. 北宋音乐家房庶正乐律,房舜卿美词传千古
房庶,又名房昭庶,成都人,宋仁宗朝益州乡贡进士。他精晓音律,因论乐有功,补除秘书省校书郎。著有《乐书补亡》3卷、《真馆饮福》1卷,已佚。《蜀中广记》、《全蜀艺文志•房氏族谱》、《四川通志》等载其事。
《全宋词》收录宋朝词人房舜卿的词作品二首:《忆秦娥》、《玉交枝》。
(六)元明清房氏:代有传人,文脉不绝
元末明初河汾一带著名诗人房皞(1198~1272后),字希白,号白云子,山西平阳人,他曾做过卢氏县宰,与当时的名士元好问等交往很深。著有《白云子集》,已佚。《河汾诸老诗集》载其诗一卷。著名的诗句有“闻说西湖可乐饥,十年劳我梦中思。湖边欲买三间屋,问遍人家不要诗。”顾嗣立称“其诗多别致,造语亦新”。被当代很多文学史研究者认为是在中国诗史上被长期低估的一位诗人。
据南怀瑾《中国道教发展史略》所述,元大定年间聊城人房志起(道号冲虚),为全真教第三十二代教主。元好问称他“外朴而内敏,质直而尚义,有似夫墨名而儒实者”。
山东兖州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元代墓志,志主房安,他“通贯儒术,兼通国字”,做过寿张、观城县尹和泰安知州。他有一个女儿嫁给了蒙古人颜不花。房氏是兖州望族,房安自称是唐代名臣房玄龄的后代。
元末著名诗人、进士河南人房芝兰曾两次壮游天门山,并留有脍炙人口、盛誉诗坛的咏泉之作《梵天寺泉》:“云根流出泻寒声,冷沁禅关竹树清。分我一瓢苏旱岁,化为霖雨泽苍生。”画家房大年,曾受元文宗之命画京都万岁山。
元末海州武学世家房孝初,曾是少林秘传红砂手传承者。
明代名将房宽,洪武中,以济宁左卫指挥练兵北平,移定大宁。熟悉边情,殊域情伪,莫不毕知,以功封思恩侯。
明景陵人房胜,初从陈友谅。来归,累功至通州卫指挥佥事。燕兵起北平,胜首以通州降。成祖即位,以守城功,封富昌伯,禄千石,世指挥使。
明大臣房安(?一1421年),字子静,河南汝阳人,为房琯公后裔。19岁应征至南京,为太祖赏识,授北平按察司佥事,升江西按察使。成祖即位后,谪戍兴州,后召为监察御史。居官严慎,纠正贪墨,官至工部左侍郎。寻调任山东参政,为同官魏瑛所劾,下狱,拟处极刑。后经查核,魏瑛所论不实,遂释。任四川右参政,未几改调交趾,卒于官。
明洪武年间,山东房杲与兄文谦俱受武职,佐明太祖经略辽东沈阳,恢复两省。杲以武功袭封九江卫指挥使。
明靖虏卫守备房贵,字美和,原籍南直隶卢州府合肥县(今安徽合肥)人。初任汉中守备,后转任宁夏卫指挥。在任期间,房贵仿照他家乡庐州桔槔挑轮(即天车),组织当地工匠在黄河两岸建造天车(水车),提水灌田,靖虏卫水利由此兴盛,大大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至今靖虏卫(今白银市靖远县)利益此水利工程良多。其后裔多在今乌兰乡新城村。
明房楠,字国柱,益都(今山东青州)人,于万历29年(1601年)中二甲十六名进士,累官贵州按察使,受中伤降职。以杨涟荐,复擢户部郎。后升陕西参议,以不附权贵再被黜。
明房如式,字宪甫,山东益州(今青州)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二甲二百一十三名进士。除行人,使蜀楚,著清节。历官云南道御史、湖北学政、四川副使,累官陕西按察使,持正执法。左迁河南参政,乞归。其子房可壮,明神宗万历44年(1616年)甲辰科进士,工部尚书。清顺治8年(1651年)刑部侍郎,加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当年卒,享年70,赠少保,谥安恪。清初才女柳如是曾对其大加赞誉。
明朝德清人房寰,隆庆二年戊辰(1568年)科进士,南畿督学御史。因曾多次上疏弹劾海瑞而一举扬名,也因此而长期受到士人排挤。
明房壮丽(1555-1636年),字威甫,保定安州(今河北安新)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三甲六十名进士,由知县,进御史,巡安南畿,迁大理寺卿,擢吏部侍郎。天启六年官至都御史。崇祯初,官吏部尚书,乞归。清兵破安州,遇害。有《巡吴疏稿》、《抚江疏稿》、《总河疏稿》。
明末山东齐河房守士,字升甫,号备吾,进士出身,万历年间御赐巡抚、大同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佥都御史、赐兵部尚书。他死后,著名的民族英雄、晚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史可法为他撰写《明巡抚大同、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使、赠兵部尚书房公传》,明末军事战略家、忠贞的爱国者、著名的民族英雄孙承宗为他撰写《明巡抚大同、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使、赠兵部尚书房公墓志铭》。享一时哀荣。
【biangbiang】面是陕西省关中地区民间传统风味小吃。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扮商人巡视新疆、甘肃,路过陕西临潼县鱼池村,住在一家姓房的人家中,房家做了一顿家常便饭“”,康熙吃后称赞不已,并询问做法,房家说了三名话:“红嘴绿叶玉石板,金色鱼儿浮水面,釜中两沸即成餐”。
(七)当代房氏:奋发自强,人才辈出
进入当代以后,房姓族人虽流徙四方,清白持家的风格始终未变。房氏是个小家族,各地房氏也无从获得家族强有力的扶持,大家各凭个人努力,在各个行业都涌现出大量杰出人才,并且全都对姓房都感到极其珍惜和荣耀,对家族寻根活动普遍支持和积极参与。
当今房氏杰出人物主要有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上将、空军副政委房建国中将、原国家计委副主任房维中、原天津市人士主任房凤友等、原台湾政府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房金炎教授及国际影视巨星成龙。
我们不难相信:在各地房姓的共同努力下,房氏家族终有再度中兴的希望!
二、世界房氏宗亲联谊总会的宗旨、任务
世界房氏宗亲联谊总会,简称“世房总会”,是由世界各地热心房氏宗亲和各地房氏联谊会,经过8年努力在中华房氏网的平台基础上共同组建的一个“非政治、非宗教、非营利”的社团组织,并于2012年4月6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区政府正式批准为注册社团,关于世房总会的入会方式及会务管理,感兴趣的房氏同宗可到中华房氏网公告栏查阅《世界房氏宗亲联谊总会章程》。
世房总会的愿景是“成为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的著名家族 领导团队”,使命是“弘扬房氏文化、培养杰出人才、发展家族经济、促进社会进步”,核心价值观是“责任、荣誉、奋斗、仁爱、智慧、奉献”,并遵循“文化领先、经济推动”的原则开展工作。目前已形成的房氏文化研究成果包括《清河房氏源流》、《清河房氏诗集》、《清河房氏文集》,即将陆续公开出版。
为便于今后世房总会的日常管理和决策,本次黄山会议推举出,世房总会会长办公会议成员,在二次世房大会召开前,暂由他们具体负责总会事务的日常决策。他们是:
总会长:全国优秀企业、黑龙江省长力建设集团董事长 房如义
执行会长:安徽省裕安集团董事长 房运平
美国上市公司、中阀科技董事长 房四平
常务副会长:
广东普宁房氏宗亲联谊会会长、一届世房大会主席团主席 房成落
马来西亚马六甲房氏宗亲会前会长 房今昌
前福州大学校长、著名土木工程专家、博士生导师、房贞政教授
香港观澜同乡会常务副主席、大田东方实业公司董事长 房小东
澳门惠州同乡会常务副会长、星濠集团董事总经理 房星潮
中华房氏网站长、中华万家姓网总裁房恒贵
总会秘书长:房恒贵(兼)
总会财务长:房小东(兼)
世房总会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是筹办“第二届世界房氏宗亲联谊大会暨全球房氏千人祭祖大典”,初定规模1000人左右,时间拟定在2013或2014年清明,地点:房氏故里河南遂平,该项活动由世房总会、遂平县政府联合主办,世房总会秘书处整体策划与协调,河南房氏联谊会、遂平房氏文化研究会承办,中华房氏网、各地房氏联谊会协办。在黄山大会期间及其后,该次计划中的大会的酒水及部分礼品、纪念品,已有房氏企业家表达赞助意愿。
二是房氏家族的先贤房玄龄墓后续修缮事宜。鉴于房玄龄墓修缮一期工程已完成,还需进行必要的二期修缮工程。与会人员对具体主持一期修缮事务的陕西房氏联谊会及礼泉县房玄龄文化研究会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和感谢。会议同时决定,房玄龄墓修缮前期捐款余额约42万,目前仍以留在总会帐上为宜。待陕西房氏联谊会或礼泉县房玄龄文化研究会与当地政府商讨后,拿出可行的后续修缮方案及预算,由总会决定后续修缮的责任分工及款项转移事宜。
三是汇集出版房氏文化研究成果。第一本房氏文化研究成果的汇编《清河房氏源流》正在补充、完善初稿阶段,需要各地宗亲积极提供素材,该书计划于第二次世房大会召开期间举行公开发布仪式。《清河房氏诗集》、《清河房氏文杪》两书也已完稿,有条件时将印行。
四是会费到位后,将由总会秘书处会同各地联谊会建立房家的孝道倡导计划和优秀贫困学子的帮扶计划,培养房氏杰出人才;
五是将花大力气投入全球房氏的网上精神家园------中华房氏网的平台建设(为房氏企业、人才提供资源共享机会)和总会的机制建设;
六是通过弘扬文化、培养人才和扩大宣传,通过定期编印世房总会会刊《房氏动态》、《房氏企业信息汇编》、提供专业的顾问、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房氏经商人士搭建平台,推动房氏经济发展。
分享按钮>>湖北分会关于优秀贫困大学生燕伏洲同学的资助申请
>>米春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