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裘姓家族掌故[/center] 为了让后人了解一些祖上的渊源,所以将我所知对裘姓家族有关传说作些记录,应该还是有意义的。 我们裘姓,在大宗祠中原有正式家谱的,各分支小公堂中也挂有某些衔头的匾额,并有年份记录,可惜在解放后历次运动中失散不见了,和我同年代的一代人中也未发现有亲自看过家谱的人,所以只能作为传说了。 我小时听上代人说,我们的祖先是山东渤海郡来此的。这是有根据的,因当时这里农家的夹箩上普遍写有“渤海郡”三字,大概后代不忘祖先根源的缘故,这是我亲眼见到的。起初,我以为我们的祖先是从山东逃荒到这个“唐涂宋地”的海滨来的,但后来很多老年人都说我们最早的祖先是山东来慈溪县做官的,但究竟是七品正堂呢?还是佐贷官却说不清了,可是我们这里上了年纪的人大多知道,大宗祠中有历代辈份的排行,虽然家谱失散了,但不少人还是记得颇清楚的,它前二十个辈份的排行是:“仁义礼智信、富良复聪俊、大宋牧慈宗、盛唐端国胤。”因此,如果细细一想,从字面上来理解,可以这样认为,前十个字辈,是上代祖先对下辈为人的规范和美好的愿望,后十个字辈似有明显的寓意,因为它和传说有密切的联系,前五个字辈:“大宋牧慈宗”,我的理解是:大宋朝代在慈溪任过县牧的是我们裘姓最先的祖先,反过来说就是:我们这里裘姓最早祖先来慈溪任过县牧的。同时可以认为最早祖先是七品正堂,因为不是正式县令是不敢称“牧”的。至于后五个字辈:“盛唐端国胤”,我的猜想或者更上代的祖先在盛唐时也曾为官,因为“胤”就是后代之意,那末这十个字辈排列起来可以如此推断:大宋朝代在慈溪做过县牧的就是这里裘姓最早的祖先,也就是盛唐时期端国的后代,但“端国”二字是官衔还是地方则颇难推考。 传说中我们那位最早来慈溪做县牧的祖先,他的子孙后来就在慈城那边一个地方落户,就是洪塘裘市(原称裘墅)。其后裔娶了这里柴姓大族农户中一位姑娘为妻,这位姑娘就是我们这里裘姓最早的祖太婆,到现在柴家有些老年人还会说:“你们裘家人是我们柴家的甥”。 那末这里一直流传着:“裘家只有柴氏太婆,没有裘姓太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传闻的典故是:原来山南裘墅是官府的后裔,门第显赫,柴姓虽是大族,毕竟是庄务农家,姑娘婚后生下孩子时,她弟弟前去送礼因要翻越长溪岭,所以脚上穿的是草鞋布袜,谁知这姊夫家很势利,竟然打发这位舅老爷和佣人一起吃饭,做姊姊的得知后,一气之下就带着孩子回到山北娘家来了。柴家的众多兄弟得知此事,当然都极为气忿,于是就把姊姊和甥安排村边住下,另外又分几户近族后边建村,就是现在贴水后柴,这样,姊姊和甥居在中间,前后都由舅舅们保护起来。 山南那边呢?一则是有财有势的官府后裔,二则可能也惧怕这里强悍的民风,所以另娶妻室,不来过问这里的事了,后来一直过了若干年以后,又认了宗,通了往来,这就是裘姓只有柴氏太婆的缘由。 听了这些典故,在我的想象中我们这位祖太婆必然是位美丽而刚强人物。如果容颜不美,有财势的官府后裔不可能聘娶她,要是缺少刚强的性格,不敢在一气之下毅然带领孩子回娘家来的。现在我们这里数百户的裘姓人家,就是由这位柴氏祖太婆从山南带着孩子回来长大后生息繁衍下来的。 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岁月冲淡了人们的激情,舅、甥家族的后代渐渐有了矛盾以致冲突争斗,因此在柴裘二村的交界处开掘了一条界河,上面一条小桥名曰界河桥,到现在作为历史的见证,在几年前改为水泥桥,因此也无从获悉原来建桥的年份。写上这些,可让后代了解裘姓的根缘,传说的典故可能有不尽真实之处,可是上代人传下来的总不会完全信口开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