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楹联典故
- 中华邓氏网 2012年7月19日 站长编辑
1.四言通用联:
南阳望族;新野芳踪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堂联。全联典出邓氏的望族南阳郡,以居新野时而著称。
南阳世泽;东汉家声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的通用联。上联典出邓氏宗族源自古南阳郡(指现在的湖北襄阳)。下联典出邓氏先祖望族历史启自东汉之末名将邓禹。中国分布极广的邓氏族人公认东汉的开国勋臣邓禹为本族远祖。邓禹是河南省南阳郡新野人,为汉光武帝刘秀幼年同学。他追随刘秀,屡立战功。汉光武帝平定天下之后,封邓禹为高密侯。此后,他的画相挂在功臣阁,为著名的“云台28将”之首。
云台列首;谏院知名
上联典指东汉初南阳新野人邓禹(字仲华),少年时游学长安,与刘秀关系密切,后奉刘秀命,以前将军率精兵入关,大破绿林军王匡等部,平定河东,任大司徒。刘秀统一全国后,封他为高密侯,明帝时拜太傅,图像画于云台 (今洛阳南宫所建高台,画中兴功臣像以表彰),居诸将之首。下联典指宋代建昌人邓润甫(字温伯),皇祐年间进士,历官翰林学士、承旨、礼部尚书、尚书右丞,又曾主持谏院,以直言闻名。
平叔下士;伯道存侄
上联典指东汉时期的邓训(字平叔),明帝初为郎中,谦恭下士,人多归附之。下联典指晋朝的邓攸(字伯道),携家避乱,怜其弟早亡,危急关头时,存侄而弃子,时人敬其德而哀之。
南阳世泽;税院家声
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锦田邓氏宗祠联。上联典指邓氏的郡望。下联典出本支邓氏始祖原籍江西吉水县的邓符协,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考中进士,后游宧至锦田,见当地山清水秀,有感中原变乱,任满後定居锦田,是锦田邓氏的开族祖先,邓氏在锦田建书楼,教育子孙。因此,他的子孙多有功名。北宋末年,金人南侵,掳走徽、钦二宗,皇亲国戚,纷纷南逃,邓符协的后人,邓元亮起兵勤王,在战乱中救得一姓赵的小女孩,邓元亮见她的气质灵秀,便收养了她,并供书教学。其后,许配给了他的儿子邓惟汲,在锦田隐居。南宋高宗即位,皇室贵胄,纷纷归宗;原来邓元亮救养的女孩子,是高宗的女儿,至光宗时,邓惟汲虽然己死去,但论辈份,她是光宗的姑母,是皇姑。皇姑便命长子邓林持手书面见光宗,光宗追赠邓惟汲为“税院郡马”,是“税院家声”典故的由来。
2.五言通用联:
南阳承世泽;东汉启功名
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屏山邓氏宗祠联。迁徙于香港屏山的邓氏,有较为详细的宗亲历史考证。据载,屏山的邓氏人,其先祖的迁播路线,是由古南阳郡(指现在的湖北襄阳)至新野,或经江西,或经福建而迁入广东,而后入香港的。屏山邓氏宗祠距今有700年的历史。上联典出邓氏宗族源自古南阳郡(指现在的湖北襄阳)。下联典出邓氏先祖望族历史启自东汉之末。为邓氏南阳堂的通用联。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
此联为明朝抗倭将领邓子龙(公元1523——1598年)自题书心联。邓子龙,字武桥,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公元1598年,明军授朝抗倭,他以故官领水军。从陈璘赴朝。时倭军将泫海逃遁,他即偕朝鲜统制使李舜巨督水军为前峰,邀击于釜山南海,英勇奋击,杀敌无数;因舟中起火,为敌所乘遂战死。舜臣赴救,亦死。
清操历冰雪;赤手捕长蛇
此联为无产阶级革命家邓中夏(公元1894——1933年)自题联。邓中夏,原名邓康,号钟懈,湖南宜章人。
忧乐关天下;安危系一身
此联为潘力生赠邓小平联。
东汉家声远;南阳世泽长
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邓氏宗祠联。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代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唯一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
述:“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国。”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一百四十三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
3.六言通用联:
平叔常能下士;伯道胡为无儿
上联典指东汉邓训(字平叔),邓禹第六子,少年时有大志,明帝初年官郎中,谦逊宽容,礼贤下士,士大夫多愿意跟着他干。后历任乌桓校尉、张掖太守、护羌校尉。
下联典指晋代襄陵人邓攸(字伯道),少年时丧父,居丧时以孝闻名。石勒南侵,邓攸携带全家避乱,担着自己的儿子和弟弟的儿子,因情势危急,他考虑不能两全,便丢弃了自己的儿子,为早死的弟弟留下子嗣。后至江东,历官太子中庶子、吴郡太守、尚书左仆射。为官廉洁清明,深得百姓拥戴。当时人们敬其德为他哀叹:“无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禁烟功勋卓著;抗日史册留芳
上联典指清朝名将邓延桢(字懈筠),江宁人(今江苏南京)。历任两广总督、闽浙等。1839年与林则徐,协力整顿海防,查禁鸦片。同年调任闽总指挥总督,加强海防,率军击退进犯厦门的英国舰队。后受投降派诬陷,与林则徐同时被革职。
下联典指清朝海军名将邓世昌事典。
邓曼智能料事;太后夙本好书
上联典指春秋时期的楚武王夫人邓曼机智过人,料事必中。下联典指晋朝的邓训之女幼好读书,后贵为太后。
4.七言通用联:
祖德高如山并耸;宗功深似水同流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鞠躬恍觉祠门隘;诚益顿忘市井喧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祖籍灌阳千家峒;孙邑富水七都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平寨村邓氏家厝通用联。平寨村邓氏人都保存有自己的族谱,村中长老邓明光家的族谱记载着:“立太祖以来洪武年间由全州灌阳千家峒发迹到平乐府富川县,洪武二年岁次乙酉原籍经家考处地方居住平寨村。”始祖是取姑孙,生下卯太公、戊二公、银三公、巳四公四房人,戊二公已经绝后,银三公迁到钟山县,现在居住在平寨村的是卯太公和巳四公的后裔,约五百多人。洪武二年 (公元1369年),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有65年时间,这65年邓氏人是漂洋过海还是定居在全州灌阳已经很难考证了。现在平寨村邓氏人的神龛上都写有这副对联,说明他们当时是从灌阳县迁到富川定居的。
千秋共仰云台像;四树长留古柏名
此联为怀州(今河南沁阳)邓氏祠堂联,祠祀东汉大司徒邓禹庙联。邓禹,新野人。从光武帝刘秀破王匡、刘均等军,名震关西。二十四岁拜大司徒。天下平定,论功最高,封高密候。后绘图云台,居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海战献身致远舰;文行图志伯牙琴
上联典指清朝海军名将邓世昌(公元1849——1894年),字正卿,广东省番禺县人(今广东广州番禺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精于测绘、驾驶,曾任南洋水师舰只管带。公元1887年随丁汝昌赴英购铁甲舰,任总兵兼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公元1894年黄海战役中,他英勇善战,遭到日舰围攻,在弹尽、舰伤之际,率全舰官兵,决心以死报国,开足马力,欲猛撞敌舰吉野,与之同尽,不幸被敌鱼雷击中,他与全舰官兵二百五十人壮烈牺牲。
下联典指元代思想家邓牧(公元1247——1306年),字牧心,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自称“三教外人”,表示不列入儒、道、佛三教正宗。他怀着对南宋灭亡的悲愤心情,著《伯牙琴》一书,还有《洞霄图兵》,世称“文行先生”。
石如篆书号神品;文度易解称好书
上联典指清朝书法、篆刻家邓石如,初名英,避仁宗讳,以字行,更字顽伯。成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少好篆刻,工四体书。篆书尤称神品。包世巨著《艺舟双楫》,推为清朝第一。下联典指明朝学者邓韍
(字文度),常熟人。号梓堂,正德举人。工山水,能诗文。好宋儒书。有《易解》、《常熟志》、《濮州志》等。
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
此联为清朝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自题联。
5.八言以上通用联:
平天下更云台首列;小寰球曾谏院广闻
上联“云台首列”,典出自东汉邓禹佐光武帝平定天下,后列云台之首(云台乃东汉之八宝山也)。下联“谏院广闻”,典出自宋朝邓润甫任谏院翰林,以直言闻名。
瑞应星辰,云台拔萃;树称杞梓,邓林毓奇
全联典指东汉大司徒邓禹事典,东汉大司徒邓禹子十三人,时称“邓林材木”。
世长势短,宜忘势而处世;人多仁少,须择仁以交人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全联劝诫族中子孙如何处世、如何交人。
尊祖敬宗,登斯堂可无愧否?光前裕后,履此地能勿思乎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溯赐姓于殷商,邓国之衣冠如昨;纪封侯于东汉,云台之军令尤新
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邓氏宗亲会会徽两侧的对联。徙居各地的邓氏后人心系祖根,用族谱、碑刻、对联等形式,传递邓氏源出邓国这一信息。
香港邓氏宗亲会会徽两侧的这副对联,简明地道出了邓氏的历史渊源。正如四川广安的《邓氏分谱序》说:“我姓始于周之邓国,盛于汉之高密,一朝三附马,一门二十九侯,唐宋元明朝有伟人。”等等,既道出了邓氏宗族之源,并骄先祖历史的辉煌。
公道言不妨侃侃而谈,何计势力;孝顺事正当人人自尽,焉论富贫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大小行事执快心,东平云为善最乐;
古今义礼归何处,朱子曰读书更高。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全联劝诫族中子孙为善、读书。
宗祠聚祖考之精神,群昭群穆,真觉有严有翼;
祀典表子孙之爱敬,我将我享,惟期来格来临。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派分河北,由汀州而潮州、惠州、袁州,一脉流传愈盛;
祭举冬至,自始祖迄高祖、曾祖、显祖,千秋陟降攸临。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上联寻跟,写出了邓氏的源流及其曲折的迁徙路线、支脉分布情况。下联典问祖,记载了各个时期率族人迁徙的祖先。商武丁封叔父于伊河北为邓侯,即为此支邓氏之始祖。
屏翰仰闽候,绍南阳之世胄,今朝派衍支蕃,不督衣冠隆祀典;
山河开万里,承高密之家风,此日苹馨藻洁,聊将俎豆报宗功。
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屏山邓氏宗祠联。上联典出并歌颂的“闽候”,乃是建祠人福建方伯(又称闽候,宋末元初人)邓冯逊。下联典出并所颂的“万里”,乃屏山的立村祖先邓万里。高密(今山东潍坊高密)是邓氏早期为官迁徙并形成望郡之地。
我族自殷商赐姓以来,国建西周、侯封东汉,后裔承荫,须念宗功祖德;
此地是昭穆凭依之所,门环绿水、户拥青峰,先灵降鉴,好看山色湖光。
此联为湖北省鄂州庙岭邓氏宗祠联。上联典指邓氏起源及东汉时的极盛。下联道出宗祠所处的地理形胜。
分享按钮>>邓氏根源(应是前人伪撰)
>>龙川岩镇乐氏汉龙公祠重建竣工落成庆典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