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来源相关知识:包姓来源;包氏家谱源流
- 中华包氏网 2008年11月1日 中华万家姓
为繁荣本姓家谱文化, 欢迎向本姓氏网站家谱源流版投稿
本姓氏来源、本姓氏家谱、本姓氏迁徙等方面的资料均,可以向家谱源流版投稿
姓氏来源相关知识: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的,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落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而平民则只有姓、有名,却没有氏。古时候也有法律规定: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而同“姓”的男女则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一、包姓姓氏源流
包(Bāo)姓源出有四:
1、出自风姓,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太昊(伏羲)的后代。太昊创制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厨,故又名庖牺或庖羲。据《路史》载:“包羲氏后有包氏”。
2、包源出于芈(mi)姓。春秋时期,楚国君玢冒的后裔申包胥,又称王孙包胥。申包胥在楚国濒临灭亡时,跑到秦国哭了七天七夜,感动了秦哀公,于是秦哀公发兵救楚。楚国复兴后,申包胥不肯接受楚王的封赏,躲到山里隐居起来。他的后代便以他的名字为姓,称为包氏。又据《庐丰谱序》载:“炎帝之后,本芈姓也。黄帝封姜裔为申国侯,遂以国为姓。”“春秋时,远祖申包胥仕楚平王,为大夫。”“鲁定公四年,包胥公之子孙不以国为氏,而以祖之字为氏,吾族得姓实自此始。自此而包姓著矣。”北宋名臣包拯家族的“包氏合肥世系引”中,也有相同的说法:“包氏之先芈姓,火德王炎帝神农氏之后。”“封于申,历夏、商,为周室世臣。”“申包胥仕楚为大夫。子孙因以王父字为姓,属羽音,居上党。”闽杭包氏属其中的一支。
3、出自鲍氏所改。据《后汉书》载,西汉末年丹阳包氏,本为鲍氏,为避王莽之乱,改鲍为包,成为包姓的一支。
4、出自蒙古族孛儿只斤氏或博尔济吉特氏之后改为包氏。
得姓始祖:申包胥。包氏源出自春秋时楚国贵族包胥,他是楚玢冒的后代,因为封地在申,所以有叫申包胥。据《左传》载:春秋时,吴王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谋略,于楚昭王十年(前506年)攻入郢都,危急之中,楚大夫申包胥乞师(求援)于秦庭,因遭拒而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为其忠心所感化,发兵相助。后来,楚昭王论功行赏,封包胥于申地(上海市一带),他的后人以其名号为姓,申包胥被尊为包姓的始祖。
分享按钮>>洪来源,洪氏家谱源流
>>诸来源,诸氏家谱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