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氏名人-申包胥
- 中华包氏网 2012年6月18日 包氏名人
楚国大夫 著名忠臣
申 包 胥
2008-03-04 15:11:17 作者:jsrbhyb 来源: 《今日京山》网
申包胥(约公元前540~公元前450)春秋时楚大夫,京山人。县城东申公岭为其故里,今申公岭一带众多申姓,相传为其后裔。建国前京山县城曾一度命名为包胥镇。据明嘉靖《京山县志》记载,申公岭上有申大夫庙,后毁。崇祯年间又重修。清光绪八年《京山县志》有记载。
申包胥原与伍子胥友善。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52年),伍子胥父兄因受人诬谄,被平王杀死,伍子胥逃离楚国时对申包胥说:“楚王杀我父兄,你说我该怎么办?”申包胥长叹一声说:“我叫您报仇,而这是不忠;叫您不报仇,可又是无亲无友啊!”伍子胥发誓说:“我一定要颠覆楚国!”申包胥对伍子胥表示:“你能颠覆它,我一定能恢复它。”
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王用伍子胥之计,在柏举(今湖北麻城县东)打败楚国,攻入楚都郢(今江陵纪南城,一说宜城楚皇城),并将已死十年的楚平王从坟墓中掘出,鞭尸三百。楚昭王逃往云梦(今安陆县南)。申包胥得知此事,使人传话斥责伍子胥说:“你这样报私仇,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吗?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可胜天,天亦可胜人。’你本是平王旧臣,昔曾称臣侍奉于他,今竟至于做出侮辱死人之事,真是违反天道之极,上天一定会惩罚你的!”
不久,申包胥赴秦国,请求秦出兵救楚。他对传话的人说:“吴国做尽无人道之事,有如贪婪的大猪、暴戾的长蛇,不断吞噬着中原各国。这种暴虐行径,已于楚始矣。现楚王社稷失守,远离朝廷,栖身于草野之中,使卑臣前来告急。临行前,昭王托我告诉大王:‘吴灭楚后,其西便与君接壤;若吴国与君相邻,那便是秦国边防的隐患啊。’在吴侵占楚国尚未平定之时,您应该趁机对吴发动攻击,以使之和您分开。如果凭您的威严,使楚国获得平安,我们愿意世世代代侍奉于您。”秦哀公叫人推辞说:“我听到了楚王的命令,请您在客馆住下,我将考虑后再告诉您我的打算。”申包胥说:“楚王现在避难于僻远的草野之间,尚未找到安身之处,卑臣怎敢安心住下来呢?”于是,他将衣服撕开,裹住双膝,赤身跪于庭墙边,七日不食,日夜哭泣。秦哀公一向沉溺酒色,不关心国事,听了属下的报告,大惊道:“楚有如此贤臣,吴国灭之,我没有一个象他这样的臣子,看来亡国为期不远了啊!”因而为之赋诗《无衣》。诗中写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与子同仇。”(大意为:怎能说您没穿衣裳啊,我与君安危与共,同着一袍!在吴王举兵攻楚的那一天啊,我们就是同仇敌忾的战友!)申包胥终于得到了秦王的接见。
秦哀公发兵五百乘救楚。次年,在秦、楚军队的反击下,驱走吴军,恢复楚国。楚昭王归郢后,对申包胥行以赏赐。他说:“我请救兵是为您,并不是为自己,现在您已得到安定,我还求什么呢?”于是避而不受,隐居于民间。
楚惠王十一年(公元前478年),申包胥到越国访问。时越国因被吴国打败,屈辱求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志图强,以图反攻吴国,复国雪耻。越王问他:“我们现在可以攻打吴国吗?”申包胥说:“我见识浅薄,不善谋略,不能帮您作出抉择。”越王说:“吴国不讲道理,摧残我的国家,毁掉我的祖庙,将之夷为平地,使我们的祖先不能享受祭祀,我欲碰碰运气,看看天意究竟在谁的一边。为此,我已备好兵马战具,只是还未使用。请问我们该怎样做才合适?”申包胥说:“我不知道。”越王一再询问,申包胥才回答说:“吴国,乃强盛之国,能广泛汲取各国的长处和经验,我斗胆问您,凭什么与之作战?”越王向申包胥陈述了自己对内施恩于民的仁政及对外友好的善举。申包胥最后说:“好啊,好得不能再好了!然而还是不可凭此一战。作战之道,第一是智慧,仁政次之,三靠勇气来作决断。不智,就不能随机应变地根据各种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作战方案;不仁,就不能全军同甘共苦;不勇,就不能作出当机立断的决定。”听了申包胥的话,越王很受启发,高兴地说:“我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
于是,越王召见大夫范蠡,将申包胥的话转告于他。后来,越王勾践终于带兵打败吴国,将吴灭亡,成为霸主。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