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著述辑录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忠臣门包氏的传统文化资料汇编》(长篇连载) 已阅:22884 / 回复:120(楼主)

《忠臣门包氏的传统文化资料汇编》  (版权所有若转载请注明)

               忠臣门包氏的传统文化(资料汇编
                  包和瑶耄年撰于贵阳
                    二零一二年孟冬
                                        
                      最新提示
    本文根据新的资料于2016年3月改编为《忠臣门包氏家族考略》在包湾村网站分篇连载,百度网作了转载,受到广大网友关注,浏览者较多,第十四篇浏览者至今己达3551200多人次。 2016年12月18日在温州柳市召开的世界包氏宗亲联合总会第一届第三次理事扩大会议上,对全族统一字派等有关问题作了新的俢订,本文亦随之修订。(包湾村网站和百度网非本人发帖,无法订正)。修订后的《忠臣门包氏家族考略》,其中彩图就有70多幅,图文并茂共8章19万多字。系统地宣传包氏传统文化。需者请与本人联系,无偿奉献。
                                     作者。2 0 1 7年 6月。

                       内 容 简 介
    
    包氏历史悠久,据历史学家考证:包氏来自七个渊源,得姓始祖有:庖伏羲、姜昌后、申包胥、孛儿只斤、包阿木哥、包罗等。居我宗支谱述,本人是包胥后裔,故研考包胥祖一宗的传统文化。
我祖包胥是中国忠臣的典范,包咸、包融等先祖承传了胥祖的高尚美德,成为历史名人,宋朝包拯公全面弘扬先祖优秀的理念精神,铸就了以“忠、孝、廉” 为内涵的包氏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承传,己成为人类社会精神财富之一。历代海内外学者对包氏传统文化不断地研究,硕果累累。本人在二十多年中,采用走访、查阅、请教、乞索等方式,收集了一些包氏传统文化的有关资料,整理汇编成本文。
    本文集将收来的资料进行整理,汇编为五集十六章,约十八万字。汇集的历史珍文和论述文三十八篇,历史文物和物证图片七十二幅(为省篇幅图片不帖),刺封浩命二十六道,奏仪一百八十四本,宗祠匾额楹联八十一幅,神道碑和墓志铭十七份,人文传记五十四篇。较系统的源流图表五宗。整理族间大亊记四十八起,可供小宗世系衔接口有五百二十一个。
    对十五部有代表性的宗谱作了对照分析,发现有共同点四处,重大不同点四处。要整合源流世系必须解决六个根本性的疑难问题。对玉龙谱和句容谱等四部对族史记述较完整的谱作了系统分析。经与史实对照,发现疑点有二十余处,能如实辨证的错讹点有八个。理顺了句容谱的源流。
    本文在《中华万家姓网》的《包氏论坛》里发表后,受到族内外社会人士的关注,两年中点击率达一万一千七百多人次。根据贤达们的赐教和新资料的出现,再次作了补充修改。重新全文连载,供族内宗亲讨论,愿能为研讨包氏传统文化起到拋砖引玉的细微作用。
    由于主客观原因,收集的资料范围不宽,可能有些很有价值的资料未收集到或未编入,不少问题只作探讨性地提出,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本人资浅识薄,谬误难免,敬请贤达指正。并向提供资料的族内宗亲 社会友人表示衷心感谢!对学冠、祖伟和永亮宗亲对有关文稿所作的精细校核表示衷心感榭!


  
目 录 ┄┄┄┄┄┄┄┄┄┄┄┄┄┄┄┄┄┄┄┄┄┄┄页─楼
第一集 包氏的精神文化┄┄┄┄┄┄┄┄┄┄┄┄┄┄┄┄1—1
第一章 忠臣门包氏的由来┄┄┄┄┄┄┄┄┄┄┄┄┄┄┄1─1
第二章  精神文化“忠孝廉”┄┄┄┄┄┄┄┄┄┄┄┄┄┄1─1
第三章  传统文化历代承传──┄┄┄┄┄┄┄┄┄┄┄┄┄1─3
第四章  包氏的族规┄┄┄┄┄┄┄┄┄┄┄┄┄┄┄┄┄┄2─6
第五章  族间大事记┄┄┄┄┄┄┄┄┄┄┄┄┄┄┄┄┄┄2─10

第二集  文物 古迹┄┄┄┄┄┄┄┄┄┄┄┄┄┄┄┄┄┄ 3─12
第一章  宗祠和先祖陵墓┄┄┄┄┄┄┄┄┄┄┄┄┄┄┄┄3─12
第二章  文物古迹┈┄┄┄┄┄┄┄┄┄┄┄┄┄┄┄┄┄ 3─12
第三章  宗祠墓园匾联选录┄┄┄┄┄┄┄┄┄┄┄┄┄┄┄3─13
第四章  勅诰、刺封┄┄┄┄┄┄┄┄┄┄┄┄┄┄┄┄┄ 3─15
第五章  道碑墓志铭┄┄┄┄┄┄┄┄┄┄┄┄┄┄┄┄┄ 4─17

第三集  文献、传记┄┄┄┄┄┄┄┄┄┄┄┄┄┄┄┄┄ 5─24
第一章  文献┄┄┄┄┄┄┄┄┄┄┄┄┄┄┄┄┄┄┄┄ 5─24
第二章  人文传记┄┄┄┄┄┄┄┄┄┄┄┄┄┄┄┄┄┄┄6─26

第四集 世系文化┄┄┄┄┄┄┄┄┄┄┄┄┄┄┄┄┄┄┄ 7─32
第一章、远古世系铭刻史章┄┄┄┄┄┄┄┄┄┄┄┄┄┄┄7─32
笫二章  四大房系一脉相承┄┄┄┄┄┄┄┄┄┄┄┄┄┄┄7─33
第三章  小宗有谱 尊卑不紊┄┄┄┄┄┄┄┄┄┄┄┄┄┄ 9─41

第五集  存疑┄┄┄┄┄┄┄┄┄┄┄┄┄┄┄┄┄┄┄┄┄10─3 
笰一章 对十五部宗谱的对照分析 ┄┄┄┄┄┄┄┄┄┄┄┄10─39
第二章 对四部谱的概略分析┄┄┄┄┄┄┄┄┄┄┄┄┄┄ 11─50
附录┄┄┄┄┄┄┄┄┄┄┄┄┄┄┄┄┄┄┄┄┄┄┄┄┄11─54

该帖子被包和瑶在2017-8-29 15:20:34编辑过

作者:包和瑶 (2012/11/15 8:50:46)   回复此贴
  回复:忠臣门包氏的传统文化(资料汇编全文连载) 第 1 楼

第一集 包氏的精神文化
  
    第一章  忠臣门包氏的由来

一、楚昭王御封忠臣门             

   “忠臣之门”是周朝楚国君王熊轸给申包胥大夫府的御封。
    申包胥,荆州人,生于楚康王年间(约公元前545年左右),是楚国大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率吴兵伐楚破楚郢都。掘楚平王墓鞭尸,楚昭王流亡于随国,申包胥避于夷陵石鼻山。包胥书劝子胥退兵无效而赴秦乞师,哭秦廷七昼夜。秦君受感而出兵救楚,楚得以复。楚昭王念其功高,封包胥为右尹,赐食五千户重赏。包胥辞而不受。昭王令其就任,包胥扶老携幼,隐居会稽玉龙山。昭王使人在包胥府门上书“忠臣之门”四个大字。古代“门”的含意是门类,或门派,“忠臣之门”是楚昭王对包胥氏族的敇封,是为包氏第一府至高无尚的荣誉。

二、申包胥隐居立包姓

    据《国语》、《左传》、《史记》、《姓氏寻源》等史书记载:包氏是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包氏各地宗谱的序言也叙述说:氏族始祖是楚国大夫申包胥。玉龙谱载包胥祖撰的《修谱序》说:“吾父申全被奸臣诈害,死于宁国,楚王发其仁爱,怜母寡居,重吾才能,委授微职后,吾报父仇兴兵克战,父仇亦伸,加升楚上大夫,忠心辅国。迨因楚王失德,人伦错乱,信谗言,杀忠良,君臣大变,子胥覆楚,吾乞师以复,吾虑官高必险,故辞封弃赏,隐于玉龙山,去申更包名胥,以定千载不异耳”
   《史记》卷四十和《东周列国志》等书阐明:鬻熊之十六世孙名眴熊,亦名蚡冒。蚡冒之裔孙曰申包胥,亦名勃苏,蚡苏,因系楚王蚡冒之裔,故又曰王孙包胥,蚡冒勃苏。因乞秦复楚,功高盖世。但高风亮节,辞封弃赏,隐居不仕,去申更包,创立包姓。后嗣子孙,皆以包为姓,以包胥为包氏一世祖。
    
    第二章  精神文化“忠孝廉”

一、包胥是中国忠臣的典范

    我祖包胥出身于贵族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知识丰厚。父亲申全被奸臣诈害死于宁国,楚王驾辛视慰。欣胥祖之文武,遂授职领兵,为父雪兔。凯旋而归,加升为上大夫。公元前506年,伍员率吴兵破楚郢都,胥祖誓解国厄,蹠膝胼胝,蹭蹬至秦乞师,哭庭七日,时不绝声,秦哀公受感而出兵救楚,胥祖立下盖世之功,受楚昭王御封为忠臣。《国语》、《左传》、《史记》等史书都记载了胥祖的丰功伟绩。誉称“忠臣包胥”。历史学家说:“申包胥是中国忠臣的典范,其执着、忘我的爱国精神,在‘乱臣贼子’的春秋时代,正如黒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那个时代,更照亮了中国历史。”胥祖的为人之道是“忠、孝、亷”。

重孝守信  义释伍员

    胥祖与同僚武将伍子胥(伍员)因名同志合,结为八拜之交。子胥之父伍奢是楚平王太子熊建之师。平王二年太子副师费无忌去秦国给太子提亲,因秦女美丽被平王纳为妃子。太子被遣于城父守边。无忌恶谗:“太子失妻有怨而擅兵、外交诸候,且欲人为乱矣”。平王召太子之师伍奢问责。伍奢敬言:“王独奈何以谗贱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而囚伍奢。无忌又谗言:“奢有二子不杀为国患”。伍子胥闻讯弃职而逃。
    时胥祖出史他国崔贡回至睢阳遇见伍子胥,问子胥为何孤人于此?子胥说:“君无道,纳子媳、弃嫡嗣、信尽谗言、杀忠良、柱杀吾父兄,吾将请兵扫荡楚国污秽,为骨肉报仇,若不能覆楚,誓不立于天地之间。”胥祖说:“吾欲容子报楚则为不忠;若迫子不报又陷子于不孝,子勉之行矣,朋友之谊我不泄于人,然子能覆楚,吾必能存楚。”在君无道无可忠的情况下,胥祖守孝义,冒险纵释了伍子胥。

忠君爱民  乞师复楚

    伍子胥奔至吴国受到重用。吴王令伍员领兵迎击楚兵,大破楚军于豫章,取得吴王阖庐的信任,受召参谋国亊。伍员利用楚、吴爭桑之怨,谋湅吴王联合唐、蔡伐楚。
    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率兵伐楚,破楚郢都,楚昭王流亡于随国。伍员泄私愤,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放纵士兵掳财淫妇。胥祖怜悯至极,便使人谓子胥说:“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亊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员对来者说“为我谢包胥!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胥祖感知子胥有灭楚之心,不能坐而待之。思楚昭王是秦王哀公之甥的关系,决定赴秦国乞师救楚。他趆山涉水,衣破足血,奔至雍州,向秦王乞师。秦王犹而不决曰:“大夫姑就倌驿安下,容孤与群臣商议。”胥祖曰:“我君越在草莽未得安居,下臣何敢就馆乎。”秦王不决而辞,胥祖立于秦廷,昼夜哭啼,七日七夜不绝其声,勺饮不入口。秦王受感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赋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与子同仇。”即派子蒲、子虎率五百乘战车三万七千五百士兵援楚,胥祖重整流散楚军,身先士卒,配合秦军击败吴兵后,接驾楚昭王回国。

拒封弃赏  无私廉洁

    楚昭王回囯后重整朝纲,对复国有功人员论功行赏,封胥祖为右尹,赐于食荆五千户等重赏。胥祖曰:“臣之乞师于秦,为君为国也,非为身也,君既返国,臣志遂矣,敢因以此为利乎。”固辞不受。昭王強之,胥祖仍不受,谓妻逃遁。祖妣刘氏曰:“子劳形疲神以乞秦师而定国,赏,其分也,又何逃乎。”胥祖曰:“吾为友之孝义不泄子胥之谋,子胥破楚,吾之罪也,以罪冒功吾实耻之。”于是携老扶幼逃居会稽玉龙山。

深谋远虑   杰出外交

    胥祖24岁就曾出使外国。楚国危亡时他不遣自使,到秦国乞师。他对秦王说:“吴贪如封豕,毒如长蛇,久欲荐食诸侯,兵至楚,我君失守社稷,逃于草莽之间,特命下臣告急于上国,乞君念甥舅之情,代为兴兵解厄。”秦哀公曰:“秦僻在西陲,兵微将寡,自保不暇,安能救楚乎。”胥祖曰:“楚秦连界,楚遭兵而秦不救,吴若灭楚,次将及秦,君之存楚,亦为固秦也。若秦遂有楚国不犹愈於吴乎?倘能扶而存之,不绝其祀,情愿世世面事秦。”指明了秦国救楚的利弊关系,促使秦王终于调兵援楚。
    据《国语》(吴语)载:楚惠王十六年七月(前476),胥祖奉命出使越国,越王勾践亲自接见包胥,听取他关于伐吴的意见。勾践谓胥祖曰:“吴国为不道,求残我社稷宗庙,以为平原,弗使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衷,唯是车马、兵甲、卒伍既具,无以行之。请问战奚以而可?”胥祖曰:“夫吴,良国也,能博取于诸侯。敢问君王之所以与之战者?”王曰:“在孤之侧者,觞酒、豆肉、箪食,未尝敢不分也。饮食不致味,听乐不尽声,求以报吴,愿以此战。”胥祖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王曰:“越国之中,疾者吾问之,死者吾葬之,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问其病,求以报吴。愿以此战。”胥祖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王曰:“越国之中,吾宽民以子之,忠惠以善之。吾修令宽刑,施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求以报吴。愿以此战。”胥祖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王曰:“越国之中,富者吾安之,贫者吾与之,救其不足,裁其有馀,使贫富皆利之,求以报吴。愿以此战。”胥祖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王曰:“越国南则楚,西则晋,北则齐,春秋皮币、玉帛、子女以宾服焉,未尝敢绝,求以报吴。愿以此战。”胥祖曰:“善哉,蔑以加焉,然犹未可以战也。夫战,智为始,仁次之,勇次之。不智,则不知民之极,无以铨度天下之众寡;不仁,则不能与三军共饥劳之殃;不勇,则不能断疑以发大计。”越王曰:“诺”。胥祖先以激将法,分析吴国正盛,试探勾践伐吴决心,然后问越王勾践何以战?最后献出智、仁、勇三策。越王采纳包胥之策,灭了吴国。

孝道克尽   笔修家谱

    玉龙谱载:已亥(前502)年七月十八,是胥祖母亲姬氏七十寿辰。寿宴上祖母对胥祖曰:“历代之亊尔我知之,恐我殁尔亡而无传,历代或兴或衰、始祖何名、历源根由,难化于笔。况尔年已四十有余也,父仇已报,其三子渐渐成人,汝夫妇孝道克尽,以祖之孝传与后代,孝者出乎孝子,忤逆出乎逆门。祖其大孝,后代亦孝。所以,天地之间称我世代孝也,母心慰也。所不慰者,尔之子孙。我愁祥、瑞、秀及后无谱相传,无册可究,失其根本。何不体我之心,录明于谱,以传后人。况且兵荒未终,难罢其干戈,民困塗炭,难定吉凶,生死由命,前后谁知。不如乘机抄录于谱,使后代子孙天数流轮,或富或贵,致君***,历代根由,透其清沏,吾之愿也。尔诚思之,可不可乎?”胥祖闻母言而慽慽,不敢怠。虔遵母训诲,笔修玉龙谱。立辈诗四十字以定后代尊卑。辈文诗句为:
楚鼎朝兴起后世乐尧天珠冠歌庆美太平贺英贤
玉龙垂谱册遗传千古远文士达星斗爵禄思书元
胥祖的忠、孝、廉精神和高尚形象,世人尊崇。后人在胥祖故里的荆州(今湖北省京山县)城东建有申公庙,塑有“全楚功臣大夫”像。1938年8月29日被日机炸毁。现还有“申公岭”、“申公湾”、“申公河”等古藉地名。

该帖子被包和瑶在2013-2-17 21:16:59编辑过

作者:包和瑶 (2012/11/15 8:55:35)   回复此贴
  回复:忠臣门包氏的传统文化(资料汇编全文连载) 第 2 楼

二、“忠孝亷”是包公的化身。          
    
   包公名拯,字希仁,是宋朝著名的廉洁清官。999年生于安徽合肥,1027年举进士。历任知县、谏议大夫、权三司使枢密直学士、枢密副使。赐礼部尚书,谥孝肃。他毕生忠于国家,尽志孝养,清正廉洁,是宋朝的著名清官。人称“包青天”包公精神传遍古今中外。成了社会和包氏族的人精神财富。
    包公精神内涵是“忠、孝、廉”。经过历代学者的推介和文化艺人的炒作流传于世,逐渐升华为超越时空的社会精神,成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杜导正在“包拯诞辰千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说:“包公精神已经升华为超越时空的廉政精神,公理与正义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包公文化研究会理事孔繁敏教授著《包拯研究》一书中说:“凝结在包公身上的优秀思想道德品质--忠、孝、廉,形成一种‘孝肃之风’,对包氏族人产生了重大影响,经过裔孙继承光大,形成了包氏特有的“孝肃家风”,至今包氏族人仍把它作为一条铁的家法,人人遵守,以保持‘孝肃家风’为荣”。
    包公主张改革,兴利除弊,指斥非法,不避权贵。据《孝肃包公奏议集》辑174篇奏议,有一半以上为具体的改革建议或除弊措施;有55篇指责了当朝官吏,被指名道姓的腐败庸碌者就有64人。他痛斥那些贪赃枉法的国家蛀虫毫不留情。多次上疏弹劾和严厉抨击魏兼、张可久等贪官和不称职的宰相宋庠、三司使张方平、宋祁等诸人;严惩贪残人民的官吏,使“廉者知所劝,贪夫知所惧”。
三、孝肃家风包氏特有
    孝肃包公对子孙的要求很严,他留有家训一则:“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回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他的长媳崔氏,子包绶,孙包永年严守家训。以孝肃包公为楷模,无论是居家还是为官,始终保持忠诚,孝廉和正直的孝肃遗风。经过祖孙三代的百年锤练,铸就了包氏族人特有的“孝肃家风”。
孝肃公长媳崔氏,19岁和孝肃公长子包繶结婚。次年包繶病故。遗有一子名文辅,五岁又夭折。包公不忍崔氏终身守寡,托人劝崔氏“还宗”回娘家,另结良缘。崔氏知道后,便“蓬垢涕泣出堂下”面对包公发誓说:“翁天下名公也,妇得此贱获。执浣涤幸矣,况敢污家声乎!生为包妇,死为包鬼,誓无它也”。她以死自誓,尽志孝养。
    包公59岁时,喜得次子名包绶,由崔氏抚养。1062年包公病故后,崔氏母亲吕氏从荆州南到合肥逼女儿嫁给其舅侄。崔氏不从。母亲发怒要崔氏送其回荆州。崔氏说:送母亲回家,看望舅父可以。婆婆董氏和乡亲们担心崔氏一去就不回来了,恋恋不舍。崔氏表示,“一去即回,苟不如志,即以尸还包氏”。崔氏到荆州说服了舅父和亲友,很快返回合肥。董氏颇有感慨,将其事迹上报官府,朝廷授封崔氏为寿安县君。
    四年后婆婆病重卧床。崔氏陪床护理,亲自煎药喂食。婆婆去世后,包氏家庭由崔氏主持,她视包绶为亲子地关爱抚养,为他择师教授,物色配偶,扶持赴任。经过多方努力,将族子包永年过继到包繶名下,尽心抚育成人,为包公长子承传了血脉。
    崔氏对包公夫妇的事孝,对包公子孙包绶、包永年的尽心抚育,为包氏家族的生息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086年保信军长官以“崔氏节行著乡里”上报朝廷。朝廷特赐崔氏升为永嘉郡君。“乃表门闾”。在其家门口建筑一座“节妇台”供后人崇敬永瞻。大文豪苏轼起草制书曰:

“敕:崔氏,汝甲族之遗孤,大臣之冡妇,夫亡子夭,茕然无归,而能誓死不嫁抚养孤弱。使我嘉祐名臣之后,有立于世,惟汝之功。昔卫世子早死,共姜自誓,诗人歌之;韩愈幼孤,养于嫂郑,愈丧之期。若崔氏者,可谓兼矣。其改赐汤沐,表异其所居,以风晓郡国。使薄于孝悌者有所愧焉。
可”。
    崔氏扶持包氏三代人至62岁逝世。
    孝肃公次子包绶原名綖。孝肃公去世时他才五岁,由嫂嫂崔氏抚育成人。他重礼仪,守孝道。11岁丧母,他“居丧尽孝,毕葬成礼,乡闾为之叹伏”。他对抚育他成人的长嫂崔氏十分敬重,“以母事之”,崔氏去世时,他千里奔丧,以母亲之礼仪办理丧事。这就是包氏的“长嫂如母”的由来。
    包公逝世时,宋仁宗皇帝亲自到他家吊唁。包绶跪地接驾。仁宗当时赐给包绶一个将仕郎太常太祝的官衔。三年守孝期满,转为大理评事,升任国子监函。因自幼得到崔氏的精心调教,他好学奋进,处世严谨,一举一动酷似包公。他对自己严格要求,时时刻刻以包公的遗言作为座右铭,处处奉公守法,不贪财利,办事认真。在濠州任职时博得一个“廉洁通判”的好名声。
    任国子监丞时,“夙夜尽心,裁判有序,若素宦于朝者。咸曰:名臣之后,是得举,宜矣!
1105年(崇宁四年)包绶去潭州任职途中身染重病,船到黄州(今湖北黄岗县)附近,便与世长辞。时年48岁。行李中,除了诰命、书籍、著述、文具外,没有一文钱。由此可见他艰苦守节,一身清白。包绶死后无钱安葬,十六年后,其子包耆年、包景年都已安家立业,经济状况稍有好转,才将父亲棺骨运回包公大茔,落叶得以归根。包缓的墓志铭说:“孝肃以情白劲正光于青史,公可谓能克家者。孝肃之风,至于公而益炽也。
    孝肃公长孙包永年(1072-1120)本是包公的一位族孙,父亲早死,母亲肖氏改嫁,包公的大儿媳崔氏,将永年收为包繶继子。永年感到崔氏那么慈祥、温暖,不是亲娘,胜似亲娘。他感恩戴德,勤奋上进,以包公家训为宗旨,立志做包公的好后代。
    永年勤奋学习,考试成绩优秀。22岁就录任了无为军巢县(今安徽省巢县)主簿。正准备上任,养母崔氏病故。他闭门守孝三年,后被分到开封府咸平县任主簿。到职后,持身廉洁,努力工作,受到吏民的爱戴。1101年他调任袁州(今江西省奉春市)县尉。他坚持正义,一心为公,对县令的图谋私利异常气愤,决然辞职回家。肖氏的后夫染病身亡,肖氏生活无着。永年又主动将肖氏迎回,奉养送终。
大观二年任处州(今浙江丽水市)遂昌县令。政和二年升为正九品通仕郎前往金州(今陕西安康市)任司工曹事。三年任满,邑人都想挽留他,恋恋不舍地目送他的车子,赞叹不绝地说:“包公之后,信乎有是贤孙也。”
    政和八年(1118)他晋升为七品宣教郎,去鄂州(今湖北武汉)任祟阳县知事。任期末满,身患重病,医治无效故去。终年51岁。
永年为官一直保持包公、包绶的廉洁作风,从不贪求苟得。去世时没有一点余蓄。由于儿小女幼,家中贫困,包永年的丧事是由两个堂弟包耆年、包景年共同出力办理的。
    孝肃公的遗风余烈犹在,子孙们“生平清苦守节,廉白事务”。“莅官临事,廉清不扰”。经过祖孙三代的丰硕建树,融铸了闻名于世、懿范千古的“孝肃家风”。


该帖子被包和瑶在2012-12-28 13:26:07编辑过

作者:包和瑶 (2012/11/15 8:58:30)   回复此贴
  回复:忠臣门包氏的传统文化(资料汇编全文连载) 第 3 楼

第三章  传统文化历代承传

一、 包氏传统文化社会传承。          
    
    包氏传统文化是包氏历代先祖优秀思想品德的结晶,全楚忠臣包胥和宋代贤臣包拯是最杰出的代表,其精神实质就是“忠、孝、廉”。历史实践证明:这种精神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之一。在历代社会中的高层人员、社会学者对此非常重视。《国语》、《左传》等古老书藉记载着包胥乞师复楚的盖世之功。

梁启超《饮冰室》藏包公像(照片)  记载包氏传统文化的部份书藉(照片)

(京戏“长亭会”中的申包胥剧照)         ( 京戏“铡美案”中的包公剧照)

二、历代族人不断继承弘扬氏族的传统文化。

    包氏历次修谱都将传统文化载入谱册。四川玉龙谱已经过八次续修,至今仍载有包胥祖的亲笔修谱序言。丹阳传经堂包氏宗谱传记栏目,记述有包胥乞师复楚的详情。龙山包氏道光癸巳续修宗谱时鹤涛写的《序言》说:“昔楚平王无道失国,大夫申包胥哭于秦庭七昼夜,得秦师以存楚,楚既存而不受赏,立臣道之极。…”很多宗谱都有“名人传”栏目,详实记载着包胥、包咸、包融、包拯等先祖的优秀品德功绩。包氏宗祠是宣传包氏文化的场所,德高望重的族尊们,常借祭祀之机对族人宣传氏族传统文化。祠堂的楹联也是很好的宣传品。上党祠堂的楹联写道:“四杰经纶古今慕想如在;三元道德世代追思犹存”包拯公祠和陵园的匾联,无一不宣传包拯公的忠、孝、廉精神。有的还对后人寄于厚望和警示。李才旺撰的楹联写道:“为官存正气;从政树廉风”,李汉秋撰的楹联说:“刚肠疾恶寰宇同尊隆德堪宜歆崇祀;清正廉洁子孙共记贪赃不得进大茔”。贵州包世卿给冠英包氏宗祠敬题的楹联写道:“溯渊源于当年师可乞国可复阳阴可判断历代忠贞早知燕冀贻谋之有本;善继承至今日父言慈子言孝兄弟言有恭盈庭和蔼丕振灵芝门第以常新”。一幅楹联把包氏传 统文化和对后人的寄托作了精辟论述。
    现代族人更加重视研讨包氏传统文化,一九九七年合肥成立了包公后裔联谊会,在国内外开展了宣传包氏文化活动,参与组织包公文化研讨会,入选了两篇包氏后裔撰写的论文。1999年组织了纪念包拯公涎辰千周年的大型祭奠活动。成立了包公后裔统一字派对应辈分工作小组,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国有十五个包氏宗支统一了字派,对应了辈份。随后又成立了“合肥市包公精神传承研究会”和“包公后裔(香花墩)联谊会”。2009年10月又组织了大型的首届“包公节”活动,会上成立了以包旭初为首的2010年5月21日在扬州召开了“首届中华包氏宗亲代表大会”。会上表决通过了《中华包氏统一字派》;经过协商和民主选举,正式成立了“中华包氏宗亲会筹备委员会”、“中华包氏总谱编修委员会”和“中华包氏基金会”。并准备成立“包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会”。“编修中华包氏总谱筹备委员会”
    2011年11月5―7日在扬州召开了中华包氏宗亲第二庙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华包氏宗亲理事会,民主选举39位委员和9位委员组成的常务理事会,包遵亮当选为会长,包文钦、包旭初、包志松、包熙葆任副会长,包囯良任秘书长。包和瑶,包学冠,包选平为常务理事。族间组织的建全,将为传承包氏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奉献。

该帖子被包和瑶在2013-1-1 11:00:56编辑过

作者:包和瑶 (2012/11/15 8:59:13)   回复此贴
  回复:忠臣门包氏的传统文化(更新版全文连载) 第 4 楼

继承先祖精神,团结和睦共创美好未来
        包遵亮理事长在中华包氏第二届宗亲大会上的就职讲话      
(2011年11月7日)

尊敬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包氏宗亲:
大家上午好!
    参加这次包氏宗亲代表大会,我有三个没有想到:一是没想到以扬州包旭初宗亲为领头人的江苏数位包氏家人,能在不长的时间内组织联络了这么多的包氏宗亲代表欢聚一堂,共襄包氏的全国统谱盛举;二是没想到全国包氏中拥有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比我原来知道的还要多;三是没想到我这年逾古稀的老者还得到与会宗亲的莫大信任,把我推举为宗亲会的理事长。既感到了无比的荣幸,又承接了重大责任。幸好年龄虽七十有三,而身体尚好,思路还算清晰,和宗亲们一道共商包氏大业,还可提些参考意见。
    我是从小受过很多苦的人,参加工作后一直得到领导的关怀和照顾,后来自己也当了干部。我的文化水平主要还是工作之后边干边学的,现在学历是大专。其实我的大专文凭是干部函授班的学历,不能与真正到大学里读书毕业的大专生相比。在我们包氏宗亲中,有不少学识深、事业成、职位高的人,由他们当理事长,比我更合适。我清楚因为我是合肥人,沾了先祖包拯的光。今天当选的9位宗亲会的常务理事,有文化比我高的,有当过县委领导的的,也有当过校长的。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比我强,对包氏文化的都有较深的研究,再加我的年龄偏大了,我怕当不好这个理事长。此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我没有做过很全面的领导工作,过去我的行政级别也算是县团级,但比起当过县委副书记,也当过地级市党委、政府部门主任、局长和党组书记的文钦宗亲,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不是我的谦虚,我说的是实话。好在我们这个团队是集体领导,由我们9位常务理事和各位理事共同来承担宗亲会的领导工作,相信在各省区宗亲会的努力下,我们包家的各项事业一定会如火如荼,蒸蒸日上。
    下面,我就常务理事会议定的相关内容,结合当前将要进行的工作,简要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明确工作思路,健全组织和工作机构
现在中华包氏宗亲会成立了,我觉得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要明确工作思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一个工作思路,就是要把天下包家人团结在一个大家庭来,完成创修《中华包氏统谱》的大业。
每一个中国人都对自己的姓氏非常看重,我们包氏家族亦不例外。于个体而言,姓氏是祖先所赐,尊重姓氏,便是尊重自己的祖宗;对家族而言,姓氏是凝聚族人最重要的力量,我们包家因为有了“包拯”而使我们倍感骄傲,他不仅代表整个包氏家族,还是我们宗族的旗帜。所以我们的姓氏“包”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
    我们的修谱工作即将起步,各项工作必须也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宗亲会之下,除了大家已经知道的修谱委员会、基金会和秘书处外,其他工作还要有对应的工作机构。这个议题将由文钦常务副理事长具体给大家细化说明,我在这里不作赘述。各省区还没有正式成立宗亲分会的要尽快成立起来,广西、云南省包氏宗亲已走在全国的前头,我们可以请云南的包氏宗亲交流工作经验。各省区的宗亲分会都成立后,在全国可建立一个很好的网络,相信我们今后开展工作就要顺利和方便得多。
    第二,摸清包氏人口,了解各地包氏分布情况
本次宗亲大会以后,各省区与会代表把这样工作任务带回去,就是要把你所在各省区包氏人口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统计出来,尽可能做到准确,为编修《中华包氏统谱》提供统编目标。就像人口普查那样,我们要对包氏大家庭人口数量、分布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从而相对准确地测算我们编修《中华包氏统谱》有多少工作量。
    第三,全面筹集资金,保证统谱工作顺利开展
我们的基金会,现在的经济实力很有限,只有区区几万元捐助的钱,显得很寒碜,这样必然会影响修谱工作的进展。因而,我们要不遗余力的去筹措资金,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走出去就是走访实力雄厚包氏企业家;请进来就是对各地还未进入宗亲会的包氏宗亲发出倡议,营造一个全族修谱的浓厚氛围,而打下坚实基础。金钱虽不是万能的,而没有金钱则万万不能,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云南省区的包氏宗亲,你们这次捐献的三万元虽不是大数,但带了个好头,做出了榜样,若地全国的省区都捐给3万,就近百万。统谱的启动经费不就有了吗?另外,宗亲会秘书处还要加大筹资宣传力度,号召宗亲们多方筹措资金,为统谱工作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四,落实办公地点,全面抓好资金管理
    考虑到“从大局出发,还方便工作”的原则,根据现实情形,宗亲会地址设在安徽合肥。但具体位置是在肥东县大包村的包公祠,还是包公镇,待我回去后再考察协商定夺。统谱办公地点则以方便旭初、国良他俩为好,仍设扬州,从节约的角度,租赁一个合适的场所,配备所需办公用品(具),开始创修总谱。人员问题怎么解决,再作专题讨论。
还有是资金管理问题。尽管我们现在资金很少,但从现在起,就要管好它,用好它,还是那句“少花多办、不花也办”的老话,提倡奉献精神。于资金的管理,我们已立有“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地按财经制度进行收支工作。对修谱的专业人员应给予适当报酬,具体方案待研究。
    第五,继承先祖精神,团结和睦共创美好未来
    在长达2500多年的历史中,我们的先祖在不同朝代都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出现了很多名人。大家都知道,我们包家在宋代出了包拯,人称包青天、包公,是我包家的荣耀,也是我中华民族的荣耀,更是人类社会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我们在继承、创建、完善氏族文化的同时,大力弘扬“忠、孝、廉、正”为核心的包公思想文化,将会配合着党的廉政建设,为构造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研究包公文化,弘扬包公精神,是政治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
    有几位毕生研究包公的老朋友,如北京大学的孔繁敏,开封包公思想研究会的秘书长李学良,合肥的吴兴汉、程如峰老先生等,他们不姓包,但研究包公很有成就。在我们包家,这几天我才知道来自云南的包应恩、包继平也进行了二十年的研究,并有可喜成果。我们大家很熟悉的包和瑶、包旭初多年研究包氏文化,传承包公精神,令我们敬佩和感动。我们都要继承先祖精神,用优秀的文化激励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大家知道,在一个家庭的中,家庭成员团结与否,是这个家庭能否兴旺发达,事业有成的基础。对我们这个全国的包氏大家庭来说,我认为团结问题特别重要。全国、全世界各族人民都在高呼构建大团结。我相信我们一个家庭一定能搞好团结。目前祖国首都提出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八字北京精神,我认为“包容”二字最经典。把它借到我包家来也很实用。何况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包字姓氏。宗亲之间要大力提倡和睦相处,和蔼可亲,岂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即便产生矛盾和隔阂,也该“度尽却波包姓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各位宗亲:我们要遵循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祖国美好大家庭贡献我包氏应有的力量。
    因种种原因,已好些日子没有同全国各地许多宗亲见面了,今天的中华包氏代表大会上不免言语略长,敬请宗亲谅察!
以上有些不像报告,权当一个不成熟的就职演说吧。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谢谢大家!
    在此期间,以包训安和包旭初为站长,分別设立了《包公网》和《中华包氏网》站,对研讨传承氏族传统文化搭建了活动平台,转载了不少质量较高的研讨包氏传统文化的论文和叙述文。云南宣威包继清主编出版了35万字的《包青天与仁宗皇帝》一书,将史学、论文、艺文和故事融为一册。比较系统地宣传了包氏传统文化。

该帖子被包和瑶在2012-12-28 13:30:32编辑过

作者:包和瑶 (2012/11/15 9:00:48)   回复此贴
  回复:忠臣门包氏的传统文化(更新版全文连载) 第 5 楼

三、外国对包氏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敬仰          

    以忠、孝、廉为内涵的包氏传统文化,在人类社会中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不断得到社会人士的继承和传播。包氏文化早在眀代已跨越国界,受到海外人们的赞赏。明成化二十年(1484),河南开封府知府张岫在《孝肃包公奏议集》的跋中说:“至忠至孝,作奋朝绅,垂休后世,非特中国庸人孺子知其名,虽海外杂国,莫不知其名而敬慕之。”阐明包氏文化早己在海外流传。
    (一)、外国政要、社会名流和学者,对中国包氏文化非常重视。
美、英、法、德、俄、日、韩、新、马、泰等国都成立有包氏文化研究会。写出不少论文。如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马幼垣著有《中国通俗文学中的包公传说》,《龙图公案考》。沃尔夫冈.鲍尔著《龙图公案的传说》。苏珊.布莱德著《三侠五义研究及其与龙图公案唱本的关系》等。日本大师狩野直喜、蛉木虎雄及弟子青木正儿、以及吉川幸次郎、泽田瑞穗、木田知生等教授都对包公文化悉心研究。分别著有《仁宗认母传》、《从包拯到包公》、《包公传承的形成及其演变》、《活阎罗断案考》等诸多论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天冶.海登在1972年写出《元代包公戏》一文,因而获得了博士学位。后继续发表了《包公传说:从开端到元杂剧》等多篇论文。

(日本国立图书馆藏包公像)     (新加坡天圣坛包公与现代社会座谈会)

    俄罗斯著名汉学家李福清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俗文学的研究,在欧、美、亚洲许多国家图书倌中发现了一些中国包氏文化的古代书藉、家谱、小说和剧本。《包公演义》、《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包文拯坐水牢》、《大明天下春》等属于明初文本,有的国内已经失传。万历二十五年版的《包公演义》已由韩国朴在渊教授斥资翻印出版;《龙图公案》、《三侠五义》已由外国汉学家翻译成英、法、德、俄、日、朝等文本;《古兰经》于1832年译为法文本;《贤愚经》也于1876年译为德文出版。

   (二)、海外人士对包氏忠、孝、廉精神亦很敬仰。
    一些国家官民把包公视为“正义之神”,是忠诚、孝廉、正义的化身。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新明日报》等报刊报道:新加坡天圣坛视包公为天圣神,信仰包公的弟子有5万多人,供奉包公的神庙、神坛有600多间。1996年新加坡包公新庙落成,举行了“庆祝包府大人晋宫升殿大典”,同时举办包公文物展和“包公与现代社会”座谈会。新加坡国家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李焯然博士在会上说:“中国人向来尊敬忠臣、孝子和清官,而包公一人就具备了这三种优良品德”。1992年天圣坛主席林泽连率领“朝圣参访团”到中国的开封、合肥等地瞻仰包公遗迹。1999年4月又由天圣坛主席林泽连、主持陈东龙、副主持卓来龙为首组成“庆贺包公千禧圣寿敬香团”到开封、合肥参加纪念包公诞辰千周年活动。并向包公故里捐赠一万美金用于兴修道路和饮用水设施。1999年10月,新加坡天圣坛举办“纪念包府大人千年宝诞”活动。新加坡总理公署兼卫生部政务次长曾士生和国会议员成汉通到会献词,称包公是“清官典型,永垂不朽、万民尊崇”。参加纪念活动的中国代表受到新加坡政府官员的盛情款待。曾受到过中国主席毛泽东、总理周恩来接见的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李烔才先生多次与合肥“包公后裔联谊会”会长包遵亮亲切交谈。在宾馆设宴招待,又特邀到家里作客。表示要写一本颂扬包公的书。这次纪念活动长达10天。编印一本《纪念包公诞辰千周年文集特刊》。林泽连写的发刊词说:“包公精神并没有过时,它的精髓之处依然闪闪发光,为人类社会造福”。
    忠孝精神在泰国也受到广大官民的至高崇敬。据《泰国邮报》等媒体报道:1996年为配合庆祝泰国国王登基50周年活动,同时举办包公文物展。筹展的组委会由枢密大臣、前总理炳-廷素拉暖上将任顾问主席,成员有正副总理、三军司令和社会名流人士。由社会福利院副主席松蓬和星罗游乐园董事长黄明亮直接经办。特邀中国参展。在曼谷机场举行“包公头骨迎灵式”。参加迎灵的人群跪在公路两旁足有一公里长。展览厅前侧设立一个临时公堂,特制牛皮大鼓一个,供人民击鼓告状。参加开展仪式的人从各地涌向曼谷,曼谷酒店爆满,香烛脱销。“包公牌”洗衣粉的说明书这样写到:“我们的洗衣粉去污效果象包公对贪官污吏一样毫不留情,我们公司的经营方针象包公审判案件一样公正廉明”。这种洗衣粉被抢购一空。炳上将在展览开幕式上盛赞包公是“忠诚、孝廉、正义的代表。而忠诚、孝廉和正义,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1994年菲律宾菲华慈航友谊社社长庄垂郎先生带领四十人来中国合肥,拜谒合肥市内的包公墓.包公祠。并资助十六万人民币重修肥东包公祠。
    包公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已成为公理与正义的化身。孝肃风尚永垂于世,精神不朽。

(泰国总理炳•廷素拉暖出席包公文物展照片) ( 澳门、台湾两岸包氏代表在厦门瞻仰包公庙照片 )    

三、族间规章

  (一)包氏族间章程(讨论稿)

笫一章 总则

    中华包氏历史悠久,裔孙已繁衍海内外。包氏的忠、孝、廉传统文化家喻户晓,全球颂扬,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包氏族人的精神财富。为使后嗣裔孙永远弘扬包氏优良传统文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兴我磊落氏族立于华夏民族之林。为国贡献,为族增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族间的实际,制定本族间章程。使裔孙的品行有章可循,有矩可蹈。

笫二章 裔孙的权利和义务

凡包氏的男女后裔(包括嗣媳和已出阁的嗣女)都享有以下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笫一条 裔孙在族间有以下权利
1.在族间的一切活动中,有参与或不参与权;
2.在族间一切活动中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3.年满十八岁以上有参与族间组织机构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对族间组织及其成员的工作有建议权和批评权;
5.对损坏族间声誉和财物的行为有阻止权。
  
笫二条 裔孙在族间履行以下义务
1.承传氏族传统文化;
2.孝敬祖宗作奉献;
3.敬养长辈和养育儿孙;
4.爱护族间文物和一切设施;
5.保护和祭扫祖茔。

第三章 裔孙守则

笫三条 包氏裔孙必须遵守裔孙守则,自觉实行“五做到”、“五不可”
一、五做到
1.遵守族规、按派取名、热心族事、奉献孝心。
2.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尽忠敬孝、爱国爱民。
3.苦读勤耕、奋发振兴。乐善好施、济困扶贫。
4.尊老爱幼、和睦家庭、友善邻里、团结族亲。
5.择偶婚配、对应卑尊、招纳承祧,班辈不紊。
二.五不可
1.不可拉帮结派、霸道蛮横、敲诈勒索、斗殴行凶。
2.不可吸毒贩毒、偷拿拐骗、窝赃包庇、嫖娼卖淫。
3.不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聚众赌博、违法经营。
4.不可重男轻女、虐待族亲、歧视承祧、犯上取名。
5.不可包办婚姻、辱尊乱伦,近亲相配,早婚重婚。

该帖子被包和瑶在2013-1-1 11:11:32编辑过

作者:包和瑶 (2012/11/15 9:04:57)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20 每页5条 当前1/24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2,843.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