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选择,却是个黄道吉日。 7月4日,连续几天高温突然下降,天气依然晴朗。上午九点之前,居池包氏宗亲代表陆陆续续抵达池州宾馆。老少相见,格外亲切。以宗亲包熙枝为首的“池州龙山包氏归梓拜谒宗祠代表团”一行十数人,从这里驱车前往池州包氏祖居地——观前祠堂村。观前祠堂村乃池州龙山包氏祖荫之地,滨江临河,依龙山而望远。包氏后裔坚守桑梓,胸怀天下,子孙遍及海内而外。 车出池城,上高速公路,风驰电掣。两旁山峦、田庄,扑面而来。近了,离家更近了,无论男女老少,无不触景生情。那些退休的老先生、老干部感念盛世,觉得此行应该对得起列祖列宗。大家心里都明白,此次老家之行,对于一个家族而言,意义非凡。它将标志着池州龙山包氏文化研究工作正式启动,也标志着池州龙山包氏宗谱续修、祠堂复建工作正式启动。百年大计,功在千秋。每个人的心里翻江倒海,谁也没有想到,历史让生逢其时的我们,肩负起神圣的职责。一个家族的生命的血脉、历史的延续,从这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开始,进入健康有序的航道。 早在村部等候的包氏后裔、地方领导,出门迎接从池城归梓、拜谒祖荫之地的包氏宗亲代表团。短暂的寒暄之后,大家围坐在简陋的村部会议室,一边等待安庆的包根良老先生,一边认真学习包氏宗谱。这套修于清末1893年的包氏宗谱保存之不易,历经磨难。“文革”期间,龙山包氏宗祠被毁,许多祖先遗物遭到毁灭,包氏宗谱也随之销声匿迹,大家都以为它不复存在了。当政治的风烟渐渐散去,尘埃落定长河,包氏宗谱又悄然浮出水面。要感谢宗亲包明月之父,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将这套多达45卷的包氏宗谱匿藏几十年,而且保存完好,一页不落,堪称奇迹。 我们学习的正是45卷中的谱首。我们一边聆听长辈包广林的讲解,一边沿着包氏的历史长河,扬帆启航。航道忽而宽阔,忽而狭窄;忽而静水流深,忽而波澜壮阔……由于时间跨度达百年之多,千头万绪,支流繁杂,裹挟交织,难免一头雾水。我们必须采取逆流而上的搜寻原则,力争尽快理清头绪,搞清池州龙山包氏后裔的分支、旁出情况,对号入座。 正在大家浮想联翩之际,安庆包根良先生及其夫人、女儿、女婿一行人顺利抵达。大家纷纷出门迎接这位功德无量的老先生。包老先生不仅是龙山包氏宗谱续修、宗祠复建的发起人,而且他和家人还慷慨解囊,捐资数百万元人民币,并设立“包根良奖学基金”。 大约10点28分,池州包氏宗亲代表怀着崇敬的心情,乘车抵达在“文革”中被毁的包氏宗祠遗址。代表们一下车,就受到当地宗亲的迎接。大家都有了回到家的感觉。这里的每一块土地都累摞着我们包氏先人的脚印,每一株植物都流淌着我们包氏先人的血汗,每一条河流里都洋溢着我们包氏先人的智慧。大家情不自禁地在包氏宗祠的遗址上,来来回回地丈量,来来回回地寻觅。丈量时间的长度、历史的厚度;寻觅包氏先人的足迹和身影。——我们回来了!我们要在这里重新树立池州龙山包氏文化的丰碑! 拜谒仪式开始。包根良老先生在包熙枝长辈的陪同下,亲手点燃纸钱,念念有词;包氏年轻代表包明胜点燃喜炮,默默祈祷。这飞扬的纸钱,喧响的喜炮,既是捷报,又是宣言。它承载着我们千千万万池州龙山包氏后裔的夙愿。青烟袅袅,生机旺旺。龙山不老披新绿,山河依旧催后生。 在告别宗祠遗址之前,所有在场包氏后裔,站在水泥大道上,整整齐齐,面对袅袅青烟,心存感念,三鞠躬! 吃过中饭以后,以长辈包熙枝为首的宗亲代表团,又驱车前往包氏墓地,拜谒先祖忠一公。汽车刚刚上路,就突然下起雨来,空气一下子湿润而变得清新凉爽。雨不大不小,正好湿透了地皮,降了气温,却又不影响老先生们的爬山。这岂止是天公作美,完全是老先生们不顾正午天气炎热、执意拜祖的孝心感动了上苍! 这是包氏的喜雨,这是包氏的甘露。喜雨润物,甘露养人。 (后面的情况,因我回池,不清楚,请长辈们续上) 长河长,青山青。没有一片云彩不渴望长河之水,没有一片云彩不染青山之色。池州龙山包氏文化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子孙兴旺,后继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