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天麟
- 中华石氏网 2012年10月29日 万家姓
石天麟(1218-1309),字天瑞,顺州人。年十四,入见太宗,因留宿卫。天麟好学不倦,
于诸国书语无不习。帝命中书令耶律楚材厘正庶务,选贤能为参佐,天麟在选,
赐名蒙古台。宗王征西域,以天麟为断事官。宪宗六年,遣天麟使海都,拘留久
之,既而边将劫皇子北安王以往,寓天麟所。天麟稍与其用事臣相亲狎,因语以
宗亲恩义,及臣子逆顺祸福之理,海都闻之悔悟,遂遣天麟与北安王同归。天麟
被拘留二十八年,始得还,世祖大悦,赏赉甚厚。拜中书左丞,兼断事官。天麟
辞曰:“臣奉使无状,陛下幸赦弗诛,何可复叨荣宠。况臣才识浅薄,年力衰惫,
岂能任政,恐徒贻庙堂羞,不敢奉诏。”帝嘉其诚,褒慰良久,从之。有谮丞相
安童尝受海都官爵者,帝怒,天麟奏曰:“海都实宗亲,偶有违言,非仇敌比,
安童不拒绝之,所以释其疑心,导其臣顺也。”帝怒乃解。江南道观偶藏宋主遗
像,有僧素与道士交恶,发其事,将置之极刑,帝以问天麟,对曰:“辽国主后
铜像在西京者,今尚有之,未闻有禁令也。”事遂寝。天麟年七十余,帝以所御
金龙头杖赐之,曰:“卿年老,出入宫掖,杖此可也。”时权臣用事,凶焰薰炙,
人莫敢言。天麟独言其奸,无所顾忌,人服其忠直。成宗即位,加荣禄大夫、司
徒,大宴玉德殿,召天麟与宴,赐以御药,命左右劝之酒,颇醉,命御辇送还家。
武宗即位,进平章政事。至大二年秋八月卒,年九十二。赠推诚宣力保德翊戴功
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上柱国,追封冀国公,谥忠宣。
子圭,累官治书侍御史,迁枢密副使,复为侍御史,拜河南行中书省右丞,
升荣禄大夫、南台御史中丞,卒。次子怀都,初袭断事官,累迁刑部尚书、荆湖
北道宣慰使。孙哈蓝赤,袭断事官
被拘28年仍忠于朝廷的重臣石天麟
石天麟(1218--1309年)92岁,中国元朝重臣
业绩:出使海都,被拘留28年始终忠于朝廷,最后和皇子北安回归,官至荣禄大夫,司徒。
生活情趣:自幼好读书,爱静不爱动,在被拘留的28年里,更学会儒家的"正襟危坐"和佛家的"七支坐"
益寿格言:人生在世,应行善,勿作恶,则心平气顺,食饱寝安也。养生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马奶、牛奶。
软禁漫漫28载
石天麟,字天瑞,顺州人。生于金兴定二年(1218),他自幼天性聪悟,身强体壮,在当时蒙古、金、南宋、西夏频频争战之秋,不爱习武的男孩是很少的,小天麟就是一个。他爱静不爱动,好学不倦,不管什么书只要拿起来就看个不够,尤其令人称赞的是,他对语言有着特殊的悟性,对于诸国语无不精通,不仅可以说,还可以看,更可以写出流畅通顺的文章。他14岁的时候入见太宗窝阔台,太宗十分喜爱这个透着聪明智慧,而又博学的青年当即赐名蒙古台,留为宿卫。此时中书令为耶律楚材,他是一位倡导蒙古推行汉法奠定元朝立国规模制度的贤臣,于1215年,被成吉思汗任用,成吉思汗对他十分赏识,他对大汗军国筹谋献策,均获成功。成吉思汗高兴地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儿子窝阔台说:"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耶律楚材正在选用贤能,石天麟特殊的外语才能当即被耶律楚材看中,后来宗王远征西域,以天麟为断事官。
宪宗六年(1256),朝廷派遣石天麟为使者去说和海都,却被拘留这是为什么呢?海都又是谁呢?
海都是元初的宗王,是太宗窝阔台的孙子。他以其父合失未能承继汗位为理由,对朝廷心怀不满。太宗及耶律楚材看出了他的异心。所以派遣石天麟来做说服工作,想不到孙子海都并不买爷爷的账,竟把石天麟软禁起来。随后于至元五年(1268),在其封地叶密立河(今新疆额敏河)发动叛乱,次年他又和察合台后王八剌等召集忽里台,自为盟主。在西北地区大肆骚扰,竟将皇子北安王劫持。北安王便住在石天麟的寓所。软禁的生活是十分难耐的。海都尚有一线骨肉之情,在生活上对他们还是十分优厚的,但是却不让他们随意走动。试想一个人如果失去自由,再优厚的生活待遇又有什么用呢?所幸者石天麟自幼爱静不爱动,在失去自由以后,他以平静的心态来对待,他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十分有规律。他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返回朝廷,绝不能够把自己的骨头扔在西域。慢慢地他摸索出一套静坐养生法,所谓坐,就是坐有坐姿坐法。他研究了儒家的"正襟危坐"和佛家的"七支坐"。这种坐法竟有几十种之多,但共同的要点是:端直平坐,双目微闭,两手自然下垂于膝下,或配以咽津嗽液等;静坐,"静"是前提,亦是打坐的目的。所谓静,一是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这在软禁的情况下自然不是苛刻的条件。二是形要静,坐时自然,以形体四肢舒为适度。这对于常年读书的他,更是极为接近。三是神静,排除杂念,心无所想,意定神疑。软禁和外世隔绝,除了要保证自己活下去返回京朝,再无杂念,神静对于石天麟来说,正好是驱赶烦恼。而坐法之三是要持之以恒。每天规定静坐数小时,长年坚持,不可一日偏废。软禁,对他来说,最富有的就是时间,这样打发时间,又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坐的结果,改善和增强了他的体质,也是他长寿的秘诀吧!
在软禁中还有一个收获是他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山区空气清新纯净。石天麟为了利用软禁中最大限度的自由,他在寓所里的空地上种植蔬菜、种、锄、浇、收割,增加了户外体力劳动,而吃自已种植的蔬菜,除了有一种成就感外,这种食物新鲜自然。在西域牧区,他每天还可以喝到羊奶或牛奶,吃到大量的水果,这样,石天麟回到返朴归真的环境里,使他的身心都得到了调整。他是个极其聪明的人,慢慢地他和海都手下的人混熟了,和他们拉近乎,先是试探,看他们没有反感,便和他们讲忠君爱国,以及臣子顺逆祸福之理。在做通周围人的工作后,他又主动去亲近海都,用亲情、血缘等道理,最终说服了海都,于是海都便将石天麟和北安王一同遣返回朝。掐指算来,他被整整软禁了28年。
返回京都时,石天麟66岁了。他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是在软禁中度过的。由于他心无杂念,并坚持坐功,他的脸红扑扑的,比实际年龄竟要年轻一些。当时世祖忽必烈已继位,见他完好地归来,非常高兴,给他重重的嘉奖,同时要任命他为中书左丞兼断事官。石天麟心态淡泊,对仕途早已不感兴趣,他连忙推辞说:"臣奉使海都,并未完成先帝之重托,陛下赦免了罪臣,而未给予指责,臣已心满意足,又怎敢取得圣上之荣宠呢?再说臣才疏学浅,况年龄已花甲,精力欠佳,怎能担此重任呢?"世祖嘉其诚,褒慰良久,最后同意他的请求。这样石天麟回朝后仍然过着平淡的生活。不过这和那种失去自由的近乎阶下囚的生活,又怎能同日而语呢?特别是他在西域坚持了28年的信念得以实现,他的心情自然是十分愉悦的了。
独具慧眼助善而不助恶
石天麟为国有一颗忠心,为民有一颗爱心。他常说:"人生在世应行善,勿作恶,则心平气顺,食饱寝安也。"翌年,中书右丞相安童也是被诸王昔里古劫持而被放回京都,同年复拜中书右丞相,当时有人诬告安童曾经接受过海都的官爵,世祖得知后非常生气,准备狠狠地处置安童。也许因有过同样的经历,石天麟得知后,大大不以为然,他对皇上说:"海都也是宗亲,并非仇敌可比,安童不拒绝他,是为了释其疑心,引导他归顺圣上。"世祖听后,认为言之有理,所以没有处罚安童。后来安童确为朝廷做了许多事情,对此,石天麟自然十分高兴了。不久,江南道观偶藏宋主遗像,有和尚素与道士不和,抓住了这件事,大作文章,诬告道士有谋反之心,欲将道士处以极刑。皇帝问石天麟,心地善良的他,一贯扶善而绝不助恶。他见那么多道士只为收藏一张宋主遗像,竟要被处死,他绝不让这种事发生。于是他对皇上说:"辽国主后,铜像在西京,今尚有之,也没有听说有什么禁令,那么宋主遗像在道观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这样草菅人命,又怎能安抚民心呢?"世祖听后,点头称善,这一事件方得平息。
石天麟70岁的时候,皇帝把御金龙头杖赐给他,并对他说:"卿年老出入宫廷,可柱此杖。"这在当时是极高的荣誉,石天麟能以平常心对待。他70岁以后,仍然读书写字。每日坚持,在西域练就之静坐功,同时在他家的宅院里,植树种花,还专门辟出一些地来,种一些蔬菜,种啊,锄啊,浇啊,收获啊,他都亲自动手,既锻炼了身体,又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有的时候,他还把自己收获的新鲜蔬菜送给亲友品尝,使得亲友之间,关系更加和好。他自己仍坚持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过回朝后,他染上了一个小小的嗜好,偶而要喝上一点点酒。据《元史·列传第四十》记载:"成宗继位,加荣禄大夫,司徒,大宴玉德殿,召天麟与宴,赐以御药,命左右劝之酒,颇醉,命御攀送还家。"当时他已经快80岁了,还能饮酒,这都是靠平常养成的习惯。
石天麟心善,是对好人心善,但对那些奸佞坏人,他是绝不放过的。对权臣用事,凶焰薰灸,人莫敢言。惟有石天麟敢对他们的横行霸道,提指责,有时还要禀告圣上,无可顾忌。朝廷内外,均敬佩其忠直。正由于他对所恨、所爱之事,不存于心中,要一吐为快。而每次问题妥善解决之后,他的心情十分的痛快。1308年,武宗继位,此时,石天麟已91岁高龄,武宗对他也非常尊敬,竟封他为平章政事。至大二年秋,石天麟以92岁高龄,离开了人世。他有二子,长子珪,官至南台御史中丞;次子怀都,官书行部尚书,荆湖北到宣慰史。
分享按钮>>石可
>>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