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祠堂崔氏来源及“三戟堂”崔氏流向
- 中华崔氏网 2012年10月30日 万家姓
一、白沙祠堂崔氏祖籍长安兴宁里
白沙祠堂《崔氏族谱》载,该支始祖崔思义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从山西省潞安州长子县兴宁村迁来。白沙祠堂大殿拜殿明柱上更有弧形木雕对联:“床堆象笏兴宁里,名卜金瓯宰相家。”白沙祠堂崔氏后裔本家多次去人到长子县寻找兴宁村,均未有结果。
但根据有关资料,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根据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白沙祠堂崔氏始祖崔思义墓碑碑文:“始祖崔翁讳思义,原籍山西长子县人也,遭红巾大乱,爰及祖母逃难巩邑,见洛之南、嵩之北有古白沙村者,始祖 居之。”没有提及兴宁村,始祖崔思义并且不是明初大移民,而是稍早时候元末红巾起义、天下大乱逃难来巩义的。
那么兴宁村是怎么回事?我们从《新唐书.崔义玄传》可见到崔家“其群从数十人,自兴宁里谒大明宫,冠盖驺哄相望。”原来兴宁里在唐代长安城内的皇宫大明宫不太远的地方。白沙崔氏祖籍是长安兴宁里,迁山西后族人没有忘记故居,再迁后把山西老家混同为长安兴宁里祖籍。也称山西长子县老家为兴宁里。时代的迁变,典籍的湮灭,今人记不得山西老家的名称了,只记得祖籍为兴宁里(村)了。也就是长安皇城内的兴宁里。
二、白沙祠堂崔氏属清河南祖房
白沙祠堂崔氏既然来自兴宁里,远祖就应该是兴宁里这一支。兴宁里在唐代皇宫附近,与大明宫在一条街上,在大明宫东边靠近皇城的地方,为唐代皇亲国戚居住地方。崔氏是哪一支入住兴宁里的皇亲国戚呢?当然是“自兴宁里谒大明宫”的崔义玄家族。崔义玄,(586-656年),唐初大臣,贝州武城(今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人。清河南祖房崔氏。隋朝末年,义军蜂起,群雄割据,隋炀帝的统治摇摇欲坠。当时,威震中原的是李密领导的起义军——瓦岗军。为了建功立业,饱读经书的崔义玄只身往投李密,但却未被重用。李密的部将黄君汉镇守河内要塞柏崖,搓有重兵。崔义玄感到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又看到成群结队的花老鼠窜过洛水,感慨说:“这就是东晋王敦谋反败亡为前兆,李密也当败亡。” 于是,他前往柏崖劝黄君汉说:“所谓英雄,须见机而作。今群盗蜂起,九州幅裂,神器所归,比在有德。唐公(指李渊)据有秦京(指关中),名应符命,此真主也。足下孤城独立,宜遵寇恂、窦融(寇恂、窦融皆为东汉初大臣),及时归诚,以取封侯也。”(《旧唐书》卷77,《新唐书》卷108,)黄君汉非常赞同他的看法,立即率部与崔义玄一起投归了唐朝。
投唐后,崔义玄被唐朝任命为怀州总管府司马。占据洛阳的王世充派兵侵掠河内,被崔义玄击败,崔义玄乘胜追击,攻取了大量的城堡。不久,崔义玄升为清丘县公。621年,李世民率兵东征王世充,双方在洛阳城展开拉据战,战斗异常激烈,但最后还是李世民击败了窦建德的援兵,俘虏了王世充,占领了中原。其间,崔义玄“屡献筹策”,而李世民“颇纳用之”、“数用其谋”。因此,洛阳平定后,崔义玄转官为隰州都督府长史。
唐太宗贞观年间,崔义玄任左司郎中兼韩王府长史、行州府事。唐高宗永徽初年,崔义玄迁官婺州(今浙江金华)刺史。永徽四年(653年)睦州(今浙江建德)女子陈硕真以宗教神话号召群众,与其妹夫章叔胤举兵起义,有众数万。陈硕真自称文佳皇帝,派兵连克桐庐、睦州等地,兵锋直指婺州。崔义玄督军拒战,然而百姓中流传说:陈硕真曾经升天,有神威,犯其兵者必灭族,因而将士畏惧不前,害怕与之交战。崔义玄督军力战,“身先士卒” ,不到两个月就击败了陈硕真。唐朝对崔义玄大加褒奖,拜升他为御史大夫,让他执掌监察大权。
高宗欲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老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坚决反对,李勣、李义府、许敬宗、崔义玄则极力赞同。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最终还是立了武则天为皇后。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身为监察御史的崔义玄对武则天的册立起了重要作用。之后,崔义玄又秉承武则天的旨意,收系长孙无忌等人,为武则天执掌大权铺平了道路。显庆元年(656年),崔义玄出为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刺史,但不久即病卒,终年71岁。高宗赠为幽州都督,溢曰“贞”。武则天执掌唐朝大权后,追思其功,重赠扬州大都督,赐其家食封户二百。
三、白沙祠堂崔氏属于清河“三戟堂”崔氏
由于崔义玄在唐朝建国中立下了显赫的功劳,这一支崔氏自唐朝建国到唐玄宗年间一百多年里,政治地位迅速提高,长期处于高峰位置。“金章累业,画戟三重,乘朱越于十人,受禄过于万石”的煊赫气象。崔义玄长子崔神基为武后的宰相。次子崔神庆为太子少傅、魏县子。三子崔神福为荆州长史。其中崔神庆五子,长子崔琳为中书令,次子崔珪为太子詹事,三子崔球为郓州刺史,四子崔瑶为光禄卿,五子崔琨为石州刺史。据《新唐书.崔义玄传》载:“每岁时宴于家,以一榻置笏,犹重积其上。琳与弟太子詹事珪、光禄卿瑶俱列棨戟,世号‘三戟崔家’。开元、天宝间,中外宗属无缌麻丧。初,玄宗每命相,皆先书其名,一日书琳等名,覆以金瓯,会太子入,帝谓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谁乎?即中,且赐酒。’太子曰:‘非崔琳、卢从愿乎?’帝曰:‘然。’赐太子酒。时两人有宰相望,帝欲相之数矣,以族大,恐附离者众,卒不用”。这时这一支的政治地位达到了顶点。因琳、珪、瑶均属京官,门前俱列棨戟,这一支后代就称为“三戟堂”。巩义白沙祠堂崔氏世居兴宁里,只能认为是清河南祖房三戟堂崔氏。
四、兴宁里崔氏是何皇亲国戚
唐代以来的各种资料都没有列出崔义玄这一支是何人与哪位帝王是何种关系。就是夏炎先生在《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中的《清河崔氏的婚姻关系》,也只标明崔神庆四子崔瑶的夫人为“宗室”。没有标明宗室哪一位。2008年6月去河南登封崔延山处宗亲聚会,本家崔孟彦惠赠新著《崔氏统谱》。该书153—155页收录三方墓碑碑文:《唐故光禄卿崔公(瑶)墓志铭》、《故沛郡夫人武氏墓志铭》、《大唐故朝散大夫秘书省著作郎清河崔公(杰)志文》,揭开了这个秘密。《崔瑶墓志铭》中称崔瑶“公年弱冠,尚永和县主。”《武氏墓志铭》更详细介绍: “夫人姓武,即太原人也。”“夫人故周定王驸马都尉攸暨太平公主第二女,封永和县主。”武攸暨为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曾封为千乘郡王、定王、安定郡王,延和元年死亡。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起先出嫁薛绍,垂拱四年(688)薛绍受诬告与唐宗室联合反叛而被诛杀,不久,武则天竟杀掉其堂侄武攸暨的发妻,嫁寡居的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史载:“(太平)公主薛氏二男二女,武氏二男一女。”(《旧唐书》卷183《外戚•太平公主传》)即太平公主与薛绍生两男二女(《大唐故万泉县主薛氏墓志铭》,见《全唐文补遗》第1辑。墓主万泉县主为太平公主与薛绍所生第二女,嫁与豆卢氏,其死于景云元年,享年24岁。另外,据《旧唐书》卷183记载,太平公主阴谋败露后,“公主遽入山寺,数日方出,赐死于家。公主诸子及党羽死者数十人。”《新唐书》卷83又载,太平公主“三子:崇简、崇敏、崇行,皆拜三品”,似乎和上述记载四个儿子存在差异。在此,结合《资治通鉴》卷210记载,姑且认为太平公主的几个儿子除过薛崇简之外,崇敏、崇行等人亦被赐死。),与武攸暨生两男一女。然而,墓志明确记载武氏“故周定王驸马都尉攸暨太平公主第二女,封永和县主。”也就是说,太平公主与武攸暨至少应该生有两个女儿。墓志载:永和县主武氏开元二十五年(736)终于京兆万年县之兴宁里第,享年54岁,可推算武氏生于683年。当武氏的母亲太平公主被赐死之时(713),永和县主已经30岁了,是否受到牵连?《崔公(瑶)墓志铭》提供了具体翔实的史料。崔瑶“年甫弱冠,尚永和县主,特拜朝散大夫,授太子通事舍人”。“亲累贬忠州别驾,稍改资州别驾。……否有极而必享,明无忧而不烛。特诏褒雪,光复旧官。……属天择良守,朝出名臣,除宣州刺史。”就是说,永和县主夫妇确实受到太平公主事件的连累,被贬离京城,但他们并未参与太平公主逆谋,所以不久就特诏褒雪,恢复了原来官职,后来又出任地方长官。武氏死于京兆万年县兴宁里,此处应该是他与崔氏丈夫居住的地方之一,因为崔瑶天宝八载(749)九月“感疾暴薨”的地方为“东京鼎门之南别业”。就是说,崔瑶在京师长安与东都洛阳均有居处或购置田产。崔瑶享年72岁,生年当为678年,长永和县主五岁。从墓志得知,墓主武氏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前洛阳县丞杰,前左卫兵曹仪,前右清道仓曹侗等”,均为下层小官。而且,似乎在武氏去世当时三人均离任赋闲,因为三人的官职前都加有“前”字。参照武氏去世时54岁,她的三个儿子应该是三十多岁了,正当做官迁转的重要时期,他们为什么离任?是否是唐人“内忧”或“丁忧”礼制所致?《崔公(杰)志文》载:“公弱冠,以门荫补一子长上,迁左金吾兵曹。守官用戒,环衙以肃。迁左拾遗。……。除洛阳丞。无何,丁永和县主忧,去职。服阕,除秘书郎,转大著作,加朝散大夫。”从永和县主长子崔杰墓志铭文看,他离职确实是因为“丁忧”的缘故。而崔瑶墓志铭中记其曾经任宣州、睦州刺史,由于治理有方,获得朝廷的赞赏,迁任“右卫将军副守东京通摄左厢诸卫,迁金吾将军。《武氏墓志铭》中载其丈夫崔氏官职为“有唐右金吾卫将军”,此与文中所引崔瑶墓志铭所载官职有所差异。“加云麾将军,封魏县开国侯”。后来官至光禄卿。崔瑶“雅尚谦静,不好浮荣。当国秉均,同游自昔。累将启荐,固请退闲。孔北海之宾朋,常欣满座,陆大夫之宴喜,不□西都”。崔瑶去世当时,“长子杰,朝散大夫、著作郎。次子仪,河清丞”,墓志没有提及第三个儿子,当然,经过十多年时间,崔杰、崔仪兄弟的官职都有所升迁。天宝九载(750)四月,长子崔杰因父丧悲痛过度,患病而亡。(据上引《崔杰志文》)永和县主武氏死亡七个月后,即开元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二日,“迁殡于河南之龙门北原”。武氏死于长安,最终迁葬至洛阳龙门。如上文所论,武氏家族在长安附近有几处葬地,其中也不乏武氏女儿葬于祖坟的先例。但作为女眷,而且此时太平公主早已作为罪人为人所弃,武氏家族势力亦衰微不振,故永和县主迁葬应该是与其丈夫家族坟地在洛阳有关。天宝八载十月二十三日、天宝九载四月二日,永和县主的丈夫崔瑶、长子崔杰就是“权殡于龙门北原”或“权厝于河南龙门里”的。永和县主武氏何时因何故被封为沛郡夫人?上述永和县主墓志,崔瑶、崔杰父子的两篇墓志铭中均未见明确记载,其中崔瑶墓志铭提到曾被封为魏县开国侯,当与沛郡没有关系。永和县主墓志铭词有“宠因外戚,贵由主第。荣华当代,冠盖如云”句,从其中“初封县赋,后锡邦君”句看,可能是永和县主自己开元年间被封为沛郡夫人,与其丈夫崔瑶无关。
除了崔孟彦书中三方墓志交代崔瑶及武则天外孙女、太平公主幼女即永和县主的婚姻关系外,也只有受到武则天的“躬亲供养”在宫中二十余年的女尼惠灯的瘗窟(石窟)《铭记》有记载。(现在龙门西山奉先寺南部上方)。《铭记》云:“右金吾将军崔瑶及妻永和县主武氏”。至今没有发现其他记载资料。
五、探讨“三戟堂”崔氏的兴衰及流向
这一支“三戟堂”崔氏,从第四代就开始衰败。第四代仍有崔琳子崔俨谏议大夫、崔睦绛州刺史,崔珪子崔侁工部侍郎,崔瑶子崔杰朝散大夫、崔仪御史中丞,崔琨子崔僔鄂州刺史。但比上一代炙手可热的权势要差得远了。到了第五代唐朝大小官员中找不到这一支人了。其中一个原因是从崔义玄开始,这一支一直是武后的一党,崔瑶还做了武则天的外孙女婿。在唐王朝的宫廷斗争中,武则天及其女儿太平公主的势力先后被剿灭。朝廷中再也没有这一支的强有力的后台了。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唐朝几乎灭亡。这次战乱对国公王侯、文臣武将、世家大族给予沉重打击,政治重新洗牌,权势重新瓜分。这一支崔氏在山河日下、日薄西山、苟延残喘的唐王朝权势角逐中彻底出局了。在此以后百年,声势浩大的黄巢农民起义军彻底动摇了唐王朝的社会基础,存在上千年的士族政治也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彻底崩溃了、土崩瓦解了。这时,无论“三戟堂”崔氏,其他崔氏均和所有士族大姓一样,往昔辉煌不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彻底融入民间社会大家庭中。各地做官的崔氏,或者融入当地民间,或者返回清河、博陵等地老家。
根据现代崔氏在全国的分布,以及历史上国家移民流向。估计当时各地崔氏有相当一部分返回清河、博陵等。根据现有资料分析,“三戟堂”崔氏唐末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的清河、武城一带,陕西河南的长安、洛阳一带。当时情况可能(或者应该)是这样,“安史之乱”,“三戟堂”崔氏大部分回清河(有的资料说是蓝田)老家。崔瑶等这一支后代因兴宁里有先人祖业,遂留居长安兴宁里。百年后,黄巢农民起义军攻陷长安,重点打击封建豪强以及士族大姓,兴宁里崔氏只好逃往山西长子、洪洞等地。明朝初年大移民,这一支很多户又移去河南巩义、温县、永城、安徽萧县、徐州吕梁、古邳、丰县、沛县。巩义白沙祠堂、徐州崔家大院等均属这一支。
回到清河老家的崔氏更是饱受战乱之苦,后晋石敬堂为了消灭后唐势力。尊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使居住在冀州汉族人民长达四百多年直接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先受契丹(辽)的武装侵扰,继被女真(金)占领,最后和全国各地一样,处在蒙古(元)铁蹄的蹂躏下。崔氏宗族(包括“三戟堂”崔氏)纷纷外逃,有的逃去辽东(今朝鲜、韩国),相当一部分融入当地韩、朝崔氏。一部分逃去山东泰山一带。也有流落河北孤竹(卢龙、迁安一带),安徽灵璧崔楼崔氏就是这一支明初迁来。
“三戟堂”这一支崔氏还有一部分在“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因做官居江南,因受战乱影响较小,遂定居江南。如湖南宁乡崔氏、安徽无为崔氏,仍为“三戟堂”。但个别“三戟堂”崔氏因受宋代《百家姓》影响,搞不清郡望,错把清河南祖房崔氏作为博陵崔氏。笔者在《崔氏源流考辨》已经向各位宗亲汇报过。这一支还有个别崔氏,自称“金瓯堂”,显然是崔琳后裔。因崔琳曾得到唐玄宗器重,以金瓯覆盖其大名。他们也和安徽怀远“乐善堂”(明宣德皇帝封),徐州“畬经堂”(清道光皇帝封),邳州炮车“崇德堂”(本家麟喧公自立)一样,都是“三戟堂”的一个分支。
安徽怀远“乐善堂”也称“三戟堂”,该支族人崔兴威等考证:“安徽怀远‘乐善堂’(明宣德皇帝封),实属博陵郡博陵堂,唐朝就有族谱记载,上祖璞公叹博陵第三房不如清河“三戟堂”人才太少,便引用“三戟堂”为我族堂号,我族后人封上祖璞公为博陵三戟星 ”。该支应该属于博陵崔氏。当然也有少数年代久远,郡望堂号失考的崔氏,在二000年后修谱误进其谱。该支近年由广东南海崔量(现定居加拿大)、灵璧崔兴威、崔广文等宗亲考证清楚,且从始祖季子以来世系清楚,是我崔氏家族少有的几部始祖以来世系完整“通天谱”。为我崔氏之宝贵资料。
本文根据国家正史、龙门石窟资料、各地崔氏族谱、墓志整理,由于本人文化历史知识浅薄,难免出现错误地方,诚心接受本家批评。以利共同挖掘我崔氏的光荣历史文化传统。
分享按钮>>崔氏出自哪个部落——兼评崔氏图腾注释的错误
>>徐州、蚌埠及周围崔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