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蚌埠及周围崔氏探讨

    中华崔氏网 2012年10月30日 万家姓


在苏鲁豫皖交界处,定居着几支均称为“博陵郡、三戟堂”的崔氏宗族。博陵郡实为清河郡之误,笔者已有专门更正。二00五年以来,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掌握一批谱牒墓志资料,了解大量家族流传说法。通过研究分析,调查考证。现将有关来龙去脉介绍一下,供宗亲参考。徐州及周围自古多灾多难,古黄河从中而过,黄河泛滥,连年水灾,白浪滔天,国家典籍尚且荡然无存,何况民间谱牒。再加上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兵荒马乱,人民困苦异常。因此修谱难,存谱更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地寻根问祖、修谱联谊如雨后春笋,如火如荼。徐州蚌埠各地崔氏较大家族修谱世纪初均告完成。邳州、睢宁“下邳支”的荣田曾祖、崔海祖、我父亲士奇公、玉环、文洪叔、学冉、鼎宏兄,铜山、徐州的“吕梁支”的相松、相霖、秀芳叔等,灵璧、睢宁“崔楼支”的崔巍族曾祖、建北族祖、德科族叔、宪军族孙,怀远、固镇“怀远支”的荣斋族高祖、兴新族祖、海云族叔,还有北和族兄等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有丰县“丰县支”、沛县、滕县“沛县支”,永城、萧县“崔张谢陈四姓支”因手中暂无资料,无法探讨。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不久,广大宗亲近百年没有联系,虽然各个家族积极踊跃,难免世系混淆、信息失传、上无法追溯根源、下无法分清支系等现象。笔者根据调查考证,特做初步探讨,特别欢迎宗亲族人批评指正。

一、家谱较完善仍有不足的灵璧崔楼崔氏

寻根问祖、考证世系只有以谱牒完善的家族为主线。然后逐步扩展。安徽灵璧九顶崔楼谱牒比较完善,是考证我们地区崔氏不可多得的宗谱材料。我们考证徐州及周围崔氏就以该支为主线,逐步展开。该支崔氏先后与明嘉靖十三年由崔廷试修草谱,乾隆三十年崔可全(号荆藏)主修正谱。清道光十二年崔觐文三修,清光绪二十年崔树德四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崔友筠(字竹轩)五修。二00四年崔德科、崔巍、崔建北、崔宪军等与怀远合修(六修)。每次均有谱序传世。

根据谱牒记载,该支崔氏始祖荣二公明洪武十三年由北直永平府迁安县迁来邳州段其营屯粮 。来源地点明确,但为什么来邳值得探讨。笔者二00五年6月去河北省迁安县到大崔庄镇等崔氏家乡考察,发现明朝迁安县并无移民外迁,而且明初政府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大量向迁安县移民。看来荣二公来邳另有原因 。查《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一:洪武“十三年(1380)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户,悉还为民。”荣二公只能是“悉还为民”的“山西民为军者”。靠近山海关的迁安县的荣二公怎么又成了山西人呢?查康熙年间《邳州志》记载,明朝洪武十三年朝廷在邳州屯田,置邳州卫。共建五十大营。每一个营由一百户组成,由这个营的百户长的姓名命名为大营名。五十大营中没有段其营只有段杰营。而段杰营所处位置恰好是今段其营所在地。只能理解为段杰是这个营的百户长,段杰去世后其子段其(《邳州志》上作“启”)继承而改名为段其营。这样就可以清楚的划一个轮廓,荣二公是永平府迁安县人,元末因南流参加朱元璋反元起义军,或者为元军士兵,战争中投奔反元起义军。总之为反元起义军战士。这个部队首长段杰恰好是山西人,洪武十三年段杰“悉还为民” ,荣二公作为一兵也随段杰屯居而定居邳南段其营。

崔楼谱屡次记载荣二公有兄荣一公居凤阳府怀远县,而怀远与荣二公所居段其营相隔二百余里之遥。这是什么原因呢?查康熙《邳州志》得知,荣二公屯田段其营的洪武十三年,邳州与怀远一样属于凤阳府。明初移民朝廷有规定:同姓一家移民不允许同居一村。如河南永城县古城村崔氏就为逃避这项规定而改为崔、谢、张、陈四姓。这样后来荣一公“又南徒”,只好选择同属于凤阳府的怀远县定居。荣二公留居邳州,而崔楼今却属于安徽灵璧。现在的段其营既不属于灵璧,也不属于邳州,而是属于睢宁,睢宁双沟镇长埝才是原来的段其营。后来人口繁衍增多,一部分人移居邻近,后形成营外,也就是现在灵璧九顶崔楼。直至民国初期北洋政府这个地方建制还属于邳州崔楼十四团。根据康熙《邳州志》载:洪武十五年朝廷从凤阳府划邳州归淮安府。因嫌睢宁地小,又划邳南十四乡归睢宁,而屯粮的五十营仍归邳州,这样黄河南十三营地在睢宁,政属邳州。明初采取扶植屯粮政策,五十营种地不纳粮。后来这种优惠取消了,但邳州无法去睢宁缴粮,而河南十三营又强调自己属于邳州,不理睬睢宁。邳州以黄河十三营为借口,声称这一带都属于邳州。睢宁以十四乡为借口,声称这一带属于睢宁。明清两代,争执不下。形成这个地方整个明清两代五百余年种地不纳粮,我们崔楼同宗也享受这世上绝无仅有优待。真是皇恩浩荡啊!崔楼谱虽然较为完善,但今人能够看到的仅仅是部分五修家谱和六修家谱,历次谱序只是传录下来。其中有几个问题仍需探讨。

1、该支第一次修谱(草谱)是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距荣二公洪武十三年(1380年)迁段其营154年。主修崔廷试自称十一世孙,每一世相隔15.4年,不符合古代一世三十年左右,各个家族均如此。因旧时医卫条件差,婴儿死亡率高,传世相隔时间长。但不知廷试公十一世从那代算起,还是时间长(154年)流传说法有误,或者后人转抄有误。

2、该支二世兄弟四人甲、由、申、田。崔廷试草谱只称荣二公“始祖告终,殡葬本营之阳,维时二世祖甲公、由公为之勒碑刻铭以志不忘。”而无申、田消息。崔友筠五修更称“三四公已失传”。 而二世以后又单传六世,第九世“修”字起,长房义修、礼修、智修、信修。看来是按儒教仁义礼智信起法,那么仁修呢?现存谱义修、礼修、恳修三支传世,另有五支后世无考。

3、第九世以后又有三支没有传人,现存民国十四年五修家谱尚缺一卷。一修家谱(草谱)嘉靖十三年(1534年)距二修家谱乾隆三十年(1765年)相隔231年。难免遗失讹错,根据以上纪录,可以看出此支人口流失过多,还得继续查找。

4、乾隆四十一年,古沛简庵的陈九仪为荆藏公(崔可全)的二修族谱写的谱序称:“先生十四世祖自永平迁于圯上,因遂家焉。世办漕务,自前明迄与我朝,历四百余年,绳绳不赞。”看来荣二公定居段其营不久,其后世就搞漕务运输了。而历次家谱均无漕务之说。难怪这个家族人口不断流失,段其营毕竟离运河很远,后世为了漕务方便就沿河定居了。这些定居沿河的漕务者之后还要崔楼本家继续寻找。

二、值得认真研究的怀远大族乐善堂(三戟堂)

崔氏灵璧崔楼家谱屡次提到怀远本家即荣一公后裔,二00四年两支崔氏合修《崔氏联宗谱》(崔楼六修、怀远四修)。但从两支谱序分析两支崔氏差异很多,笔者通过调查研究,特做初步探讨 。

《崔氏联宗谱》时崔楼崔建北做序称:“怀远支族人荣斋携谱来崔楼找支合修,崔楼谱屡次序言提荣二公卜居兹土,荣一公南徒怀远,而怀远谱只有谱石印三戟堂、博陵郡,内无谱序无法详细考证。 从堂号相同,就从同一地址迁来,君住怀远等粗略材料来看,仿佛荣一公后裔,就决定合修。”这就是崔楼对合修的态度,看来得到怀远认可,已经写入谱序。

怀远崔氏是这个地区最大一个家族,分布在怀远、固镇、宿县、淮南、灵璧、泗县、睢宁等地,有十多万人。该支历史上进行四次修谱。明成化六年(1470年)一修,清光绪九年(1883年)二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三修,二00四年四修(与崔楼合修)。该支现存前三次修谱有谱无序,很难考证。这次《崔氏联宗谱》进行了介绍。称始祖崔仲祥元末明初人,家居山东兖州府喜鹊窝老鹳巷。公元1321(应该是元至治元年)年迁至凤阳府怀远县梅家桥东陈家村。共兄弟三人,老大崔孟祥居宁国府甘棠村,老三崔季祥去江南宜兴。该支属“三戟堂”崔氏。明洪熙元年(1425年)崔仲祥曾孙崔聚官封左军都督佥事。是年秋成山侯聚众反叛,崔聚奉命赴昌江平乱,壮烈牺牲。宣德皇帝赐建忠义祠,赐号乐善。该支因此又称“乐善堂”。清咸丰十一年(1860年)族人在北新集建崔氏祠堂名“乐善堂”。笔者二00五年十一月在族兄灵璧崔北和陪同下,考察了被称为谷堆眼的这一支发源及中心地区,在灵璧、古镇交界地方。并且看到崔仲祥墓碑及崔聚墓碑。该支第一次修族谱明成化六年(1470年),距元至治元年(1321年)已经149年。而二修族谱清光绪九年(1883年)又过了413年。由于相隔年代久远,尽管族人做了不懈努力,流失错讹恐怕是难免的。要想彻底搞清这一支源流,还需怀远宗亲共同努力挖掘。笔者根据调查了解的民间材料,分析研究现存文献,提出本人初步浅见,供族人共同探讨参考。

1、崔仲祥来自山东兖州府喜鹊窝老鹳巷是乌有之乡。喜鹊窝老鹳巷是在山西洪洞大槐树,兖州没有喜鹊窝老鹳巷,显然是搞错了。这个问题下文专门论述。

2、北新集两块墓碑不足为凭 。现存世的两块墓碑不是原件,更不能作为研究家谱的依据。从崔仲祥墓碑文看,为二世“孝男彦清、彦诚、彦政、彦明、彦唐”五子所立,称崔仲祥“生公元一三0一年,卒一三八二年”。崔聚墓碑更明确署为“公元一四二七年三月立”。并且崔聚墓碑聚字用“”号,文末用“。”号。此为墓碑的败笔,证明两碑皆为赝品。先不说标点符号使用年代,要知道那时皇帝为国家万乘至尊,皇帝名字和庙号、谥号、年号为不可侵犯的忌讳。否则有杀头或夷族危险。尤其明朝更是如此。永乐皇帝发动“靖难之变”,赶走他侄儿后根本不承认他侄儿做过皇帝。竟把他的“建文四年”该为“洪武三十五年”。我怀远崔氏宗亲的祖先焉敢冒天下大不讳,不用本朝皇帝年号,而去用西夷“洋鬼子”的年号?

3、灵璧崔楼家谱屡次提到荣二公有兄荣一公复徒凤阳怀远,乾隆五十五年“灵邑蘭溪”的赵道平为荆藏公(崔可全)的二修族谱写的谱序更详细写到:“崔氏固博陵(应为清河)旧族也,嗣后迁居于永平之迁安县,因洪武下屯更复南迁焉。其十四世荣一公隶籍于凤属之淮(怀)远,始祖荣二公卜居于邳州之段其营。其在南者桂枝蕃衍,世世不赞,在北者瓜瓞绵延,永永无穷。两地争辉,一姓继美。”看来几百年来往不断,历史上是相互通消息的,不然崔楼怎么能知道怀远“桂枝蕃衍,世世不赞。”呢。这次又和修族谱,更是几百年家族血脉息息相关的牵联。所以应该是一支。

笔者根据现有材料及调查了解分析认为,该支虽然历史上四修族谱,包括二00四年四修基本上有谱无序,或者讹错很多。如崔聚明史有其传记如下:《明史列传四十二.崔聚》全文如下:“宣德元年冬,成山侯王通征黎利,败闻。命(柳)升为征虏副将军,充总兵官,保定伯梁铭为左副总兵,都督崔聚为参将,尚书李庆赞军务,帅步骑七万,会黔国公沐晟往讨。时贼势已盛,道路梗绝,朝廷久不得交阯奏报。二年六月,有军丁李茂先者三人,间道走京师,言昌江被围急。帝授三人百户。敕升急进援,而昌江已于四月陷。九月,升始入隘留关。利伪为国人上书,请立陈氏后,升不启封以闻。贼缘途据险列栅,官军连破之,抵镇夷关。升以贼屡败,易之。时李庆、梁铭皆病甚。郎中史安、主事陈镛言于庆曰:“柳将军辞色皆骄。骄者,兵家所忌。贼或示弱以诱我,未可知也。防贼设伏,玺书告诫甚切,公宜力言之。”庆强起告升,升不为意。至倒马坡,与百余骑先驰度桥,桥遽坏,后队不得进。贼伏四起,升陷泥淖中,中镖死。其日,铭病卒。明日,庆亦卒。又明日,崔聚帅军至昌江。贼来益众,官军殊死斗。贼驱象大战。阵乱,贼大呼:“降者不死。”官军或死或走,无降者,全军尽没。史安、陈镛及李宗昉、潘禋皆死之。 崔聚,怀远人。从成祖起兵。八年从北征,败敌于广漠戍。洪熙元年累迁左军都督佥事。至是力战被执,贼百计降之,终不屈死”。看来并非“成山侯聚众反叛”,而是成山侯王通战败,柳升、崔聚等复去交趾(今越南)剿除蕃国异族叛乱。

另外由于修谱相隔年久,难免佚失、混淆、资料断代。第一次修族谱距迁来已经149年。而二修族谱又过了413年。三修距二修42年。四修又整整过了80 年。整理材料出现断代,必然会出现互相矛盾的信息。

我们还是来共同分析探讨这一支情况吧。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家族资料混淆一起呢?我们先来看看这地方的地理环境及当年的历史状况。怀远南面紧靠的淮河是一条河槽宽深、出路畅通、独流入海的河流,泗河流入淮河,淮河在涟水县云梯关(原属涟水县,现属响水县)入海,海潮一直可以上溯到盱眙县。怀远北边汴水:从河南来,向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沂水流入泗水,泗水从山东曲阜来,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泗水合流。怀远等地恰在两河交汇处被泽国包围着。更可怕的是大邻居黄河脾气不好,“善淤、善决、善徙”,不断给它惹麻烦,几度上演了鸠占鹊巢的悲剧。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东京(今开封市)的守将杜充人为的扒开黄河大堤抵御金兵,(原来是蒋中正的祖师爷!)使黄河改道由泗水入淮河,并夺了淮河的入海口。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才经山东入渤海。长达727年使怀远受到黄河、淮河双层灾害。黄水夺取淮水入海口,黄水直灌,淮水顶托倒灌。洪水泛滥成灾,人民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非常艰难,怎么有力量去修谱呢!

经过四百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清光绪年间怀远崔氏开始修谱建祠堂。谁还能有确切的家族演变资料。再加上崔氏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户族聚在一起的世家大族,所有崔氏子孙当然积极踊跃参加。乐善堂建成凝聚了当地所有崔氏子孙,究竟有多少人能清楚“一甲十支”是怎样形成的。笔者二oo五年十一月去灵璧、怀远考察,发现不少十七世本家,甚至有个别十六世的。从1321年至今680多年,每一世40多年,恐怕不合情理吧!另外,连年洪灾、兵荒马乱、瘟疫横行六百来年发展到十几万人也是值得探讨的。

笔者根据现有资料,提出看法供大家共同探讨。说明:根据几百年互有往来,这次合修谱序称怀远“仿佛荣一公后裔,”怀远家谱提供地址无考,时间不是中国传统纪年,只能以崔楼为主线,按现有资料分析考证,探讨在两支崔氏关系。供族人参考。

1、荣一公迁怀远年代,崔楼各谱均称洪武十三年迁邳州段其营,查明史系洪武十三年五月朝廷下令山西籍及所属“为军者~~~悉还为民”。又不准一家人定居一起,那时怀远、邳州均属于凤阳府。而洪武十五年邳州又划归淮安府,兄弟不在一起很难隔府回避。荣一公去怀远只能是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81年。那年按中国传统干支纪年法是“辛酉年”而怀远崔氏介绍始祖是1321年从山东兖州府喜鹊窝老鹳巷迁来,1321年恰好也是“辛酉年”,我认为:当时中国是按干支纪年法。怀远本家根据流传记住了辛酉年,后人计算公历将辛酉年提前一个甲子。

2、崔楼谱称其始祖为“荣二公”怀远始祖为“荣一公”。怀远谱称其始祖为崔仲祥,伯祖崔孟祥在宁国府甘棠村,叔祖崔季祥在江南宜兴县。要知道崔楼修谱是154年后,怀远修谱是149年后,即使是洪武辛酉年也过了89 年。何况又过了231年、413年才各自二次修谱。流传的断代难免出现讹错。我认为:荣一、荣二不是原名,是后人尊称。屯田的军旅出身可能对荣字、宁字有特别感情。如《红楼梦》为“国朝”立过战功的贾府始祖就被封为“荣国公”“宁国公”。崔楼人始祖名讳失考,只知道始祖兄在怀远、弟在段其营。而不知兄还有兄在宁国府甘棠村,以荣一、荣二尊称。怀远人清楚不是荣一、荣二,而是兄弟三人,并知道名讳。按怀远说法荣一该是行二,荣二其实是老三。二零零六年五月笔者去安徽宁国、江苏宜兴考察,遗憾的是,宁国市找不到甘棠村。宜兴市崔氏道不少,多数是从河南迁来,没有符合崔季祥这一支。反过来分析两地,却发现明清之际今江苏就属于江南省。而段其营后二字“其营”与宜兴 (Qi_ying与,yi_xing) 的发音韵母相同,发音相近。应该是相隔年久、来往渐疏。再加上各地口音不同,流传中慢慢变了味。江南省(今江苏省)变成了江南(长江以南),段其营变成了段宜兴。后来有人觉得不妥当,江苏省只有宜兴没有段宜兴。久而久之变成了叔祖在江南宜兴县了。

3、根据现有资料,我认为这一支应该包含至少五支崔氏。有元朝来梅家桥东陈家村的,有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喜鹊窝老鹳巷的,有来自永平府迁安县的,有来自山东兖州的,还有宋朝大画家崔白的后裔本地居民。因此当地传说和家谱记叙的出现一些自相矛盾的说法。并且出现“异宗”“野崔”等蔑视对方之词。这正说明经过长期流离失所、艰难困苦,当有人整理宗谱时,“崔”字的大旗充满了向心力。各支崔氏热情迅速高涨起来。长期断代,很难搞清楚自己的源流,在崔字的大旗下,家族和源流传说迅速融合起来。在融合过程中产生矛盾和发生冲突是难免的。 通过宗亲不懈努力,该支已经考证清楚。安徽怀远“乐善堂”也称“三戟堂”,该支族人崔兴威等考证:“安徽怀远‘乐善堂’(明宣德皇帝封),实属博陵郡博陵堂,唐朝就有族谱记载,上祖璞公叹博陵第三房不如清河“三戟堂”人才太少,便引用“三戟堂”为我族堂号,我族后人封上祖璞公为博陵三戟星 ”。该支应该属于博陵崔氏。当然也有少数年代久远,郡望堂号失考的崔氏,在二000年后修谱误进其谱。该支近年由广东南海崔量(现定居加拿大)、灵璧崔兴威、崔广文等宗亲考证清楚,且从始祖季子以来世系清楚,是我崔氏家族少有的几部始祖以来世系完整“通天谱”。为我崔氏之宝贵资料
三、屡受洪灾修谱艰难的下邳崔氏

下邳(今睢宁古邳)崔氏,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是明朝中期由山东迁来,这一支至少有三百年没有修谱,考察起来非常困难。所好,宿迁柳湖族曾祖荣申公在崔楼宗谱中留下谱序,并附上“柳湖支”(实际是下邳支)《历略》。并在古邳崔瓦房祖坟留下墓碑及碑文。成了考察下邳崔氏绝无仅有、不可多得的材料。

这一支迁来后,明末洪涝灾害,瘟疫流行,没法修谱。接着发生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吴三桂降清,满人入关统治中国,兵荒马乱。谁去修谱。好不容易熬到了康、乾盛世,不料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大地震波及邳州,紧接着黄河在邳州州城附近的花山坝决口,人民流失各地。以后一直受到黄河洪水困扰,灾民困苦,无力修谱。直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省议员崔荣申(前清廪生)聚族人为下邳始祖重树墓碑,订立班辈,准备修谱,并着手整理。不料次年(1925年)荣申公突然仙逝,修谱遂告暂停。两年后1927年革命军北伐,打倒五省督军孙传芳,军阀垮台。北洋兵群龙无首自乱,无供养而为寇。三里一王、五里一寇,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民国十六年遍地都是贼。”接着军阀混战、日寇侵华、国共内战。解放后搞集体化,尔后文化大革命。修谱之事竟然一拖八十年。1994年本村(邳州崔堂)治安兄、学举兄、传芝侄来我家与我父亲士奇公商议修谱。遂与古邳崔瓦房老家联系,组成以瓦房族曾祖荣田公为主,学冉兄主修,父亲及崔海族祖、玉环叔、文洪叔、鼎宏兄的班子。翌年,修谱告成。结束下邳崔氏多年无谱历史。

由于修谱相隔年久,族人八十多年后才重新联系,掌握资料有限诸多因素。再加上崔楼同宗也曾要参加,尽管做了巨大努力,取得巨大成果,也有失误地方,并且误认为与崔楼是一支。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澄清。

1、九四年下邳崔氏与崔楼同宗曾商议共同修谱,后因各种原因没有搞成。但认为两支属于一支家族,根据有关材料此论不能成立。崔楼谱记载为永平府迁安迁来,而下邳崔氏据荣申公留下文章说从“鲁省贸易而来”,双方祖先并非来自同一地点。

2、崔楼崔可全在乾隆三十年二修族谱称族人居住营里(今睢宁双沟长埝)、营外(今灵璧九顶崔楼)、龙家集(今睢宁龙集)、黄家庄(灵璧九顶黄庄)、杨家集(安徽泗县杨集)。而下邳崔荣申在《历略》中认定族人居住崔瓦房(在睢宁古邳)、柳湖(在宿迁黄墩)、骆马湖(在新沂新店)、唐宋山(邳州八路香店)、朱家楼(邳州议堂崔家)、镇卫集(邳州新河崔堂)、新工堰(睢宁浦堂)。双方各有居住地点,互不交叉和从属。

3、崔楼清光绪二十年崔树德(字润甫)四修族谱,柳湖(下邳支)崔荣申为其写的《谱序》说:“余与润甫兄订宗綦久,虽籍分民卫,居限黄河,渊源结合之时,实难远溯。然郡名、堂号无一不同。则瓜瓞初生,未始不同根而一本也。”说得很清楚,意思是:我和树德约订宗族家谱很久了,虽然按籍贯分为乡土民间和屯田大营,居住只限黄河邳州段两边,什么时候开始的分支的渊源实在无法远溯。然而郡名、堂号没有不同,大瓜小瓜绵绵昌盛,都是同一根也。荣申公也只认为郡名、堂号相同。并且屡称自己“柳湖族人”。不承认是同一支。

下邳崔氏到底属于哪一支?我们还从这一支遗留下来的资料考证吧。崔荣申在下邳支《历略》中另有一段文字:“数十百家,盖无中人之产焉。读书取科第者尤鲜。另有吕梁一支,财产科名较盛,至今尚有仕者。其先焘公入翰林院时,曾亲来下邳祖坟致奠。父老传闻如是。”崔焘入翰林院是道光九年己丑(1829年),距崔荣申(时年58岁)写这段文章九十五年。此事虽无文字流传,但必然使“无中人之产”的本家蓬荜生辉,所以至今流传下来。到底这两支崔氏是什么关系留待下文与崔家大院一并探讨。

四、徐州崔家大院及周围崔氏关系

徐州周围另有两支较大的三戟堂崔氏,一是沛县崔氏,95年修谱,仅仅介绍其始祖崔有才为明洪武八年由山西洪洞迁来沛城北崔瓦房,后世迁去滕县等地。这一支有两万多人。别无其他材料。丰县崔氏据说是山东阳谷迁来,与徐州崔家大院有一定关系,手中暂无材料,留待以后考证。另一支就是吕梁崔氏和徐州崔家大院,这一支1997年族叔相松、相霖(主修)修谱因当时条件有限没有记录多少历史材料。同时当时也不可能得到一些资料,因是世家大族,认真挖掘可以解决很多崔氏历史问题。所以需要我族人士共同努力。

这一支以明嘉靖翰林崔海之子崔赞为始祖,嘉靖三十六年从山东濮州(今鄄城)孟山前大柳头迁来徐州铜山吕梁城头(今铜山张集镇城头村)。笔者二00七年五月去山东鄄城考察,孟山前大柳头已经无法考证。并且鄄城古今名贤无崔海其人,看来是客居鄄城或在鄄城为官的。该谱称:“七世祖岫公,贡生出身,任宿州判官,清乾隆间徒居徐州户部山。”但根据徐州有关档案资料,明代就有崔家大院。可以断定崔家大院不是崔海受严嵩陷害复职后所建,就是崔赞五世孙崔国铨任(徐)州司马时所建。

另外按崔家大院规定:大院“留长不留次”,长房在崔家大院居住,其余迁居他处。因此该支散居周围较多。调查周围崔氏可查出很多资料。

徐州崔氏与下邳崔氏,没有材料证明是一支,但为什么崔焘亲来下邳祭祖,我们看农村青年结婚烧喜纸,祖宗要去,叔祖、伯祖也要去。选入翰林列祖、列宗光荣,叔祖、伯祖当然也光荣。经考察我发现下邳崔氏与吕梁崔氏在民国十四年以前班辈起法也基本。如家父士奇,原名相君。本房伯父士清,原名相臣。柳湖族祖崔海,至今健在。我在幼年常听叔二伯祖守本批评人不务实:“你有崔洪业本事啊,崔洪业一部家谱吃天下。”查崔洪业系柳湖族祖崔海五世祖,道光年间人。晚年受族侄翰林崔焘委托奔走苏鲁豫皖,联系家族。我老家新河崔堂家堂庙就是崔洪业领手所建。崔洪业当时已经基本清楚论证苏鲁豫皖崔氏班辈。可惜,近百年已经佚失。后崔洪业晚年无法走动,家谱(看来很老的谱)落崔家大院后也佚失。光绪年间,徐州贾汪江庄竹园崔锡银(崔二先生),本徐州崔家大院康熙年间迁出的次子后裔。以前两世(五世祖和曾祖)均为修职郎。本村(崔堂)族祖崔兆年带族人经常去为其扎扫帚。仍清楚支系关系,崔锡银不计工本,大把捧钱奉送,照顾族人。后来不断照顾各处族人,竟使家庭中落。至今村里人称颂不绝。再如,光绪二年(1876年)下邳崔氏因城河芦田与魏姓打官司,徐州翰林府崔公“崔四大人”亲自出面,得以公正解决,捍卫了我族利益。流传很远,至今鲁南苏北很多崔氏家族皆清楚两支关系。

既然鄄城没有崔海资料,吕梁崔氏来自何方?据清华大学崔保国教授考察,河南温县崔氏有崔海外出为官。温县崔氏与河南巩义孝义镇白沙村崔氏是一支,始祖崔思义明朝洪武四年从山西长子县兴宁村迁来。二00六年四月笔者去白沙祠堂考察,白沙祠堂大殿“同治甲戌(1874年)三月彭城崔廷桂恭建”.书写木匾“念兹厥初”依然高悬。崔廷桂先后河北镇台、南阳总戎。徐州大将军府人(崔家大院分出)。“念”字想念不忘意思、“兹”这里、“厥”才、乃的意思、“初”开始。“念念不忘这里开始”。在明白不过了。“念兹厥初”一词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赠长沙公族祖诗》,陶渊明在序中说:“长沙公於余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经过浔阳,临别赠此。”此诗第一首是∶“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叹,念兹厥初。礼服遂悠,岁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陶渊明向族祖长沙公说的意思:“是同一个源头分出的水流,世易时移已经彼此疏远。你这次前来使我感慨悲叹,记起了我们共同的祖先。”崔廷桂到白沙祠堂是来到这里记起了我们共同的祖先。和靖节先生一样,敬宗睦亲之心跃然纸上。

《巩义市白沙志.寺庙.祠堂》载“据传,崔廷桂系二门玄孙,寄居徐州某地。清同治年间任河北镇台(总兵)。”光绪18年(1892年)袁世凯任“驻韩使者”时撰写的《崔继泽墓表》云:“崔千总继泽,河南南阳镇总戎廷桂之族侄也。”连班辈称呼都清楚,说的够清楚了。光绪七年(1881年)朝鲜内讧,袁世凯主动请战,崔继泽一马当先。平息叛乱后,崔继泽以军功保擢千总,并加五品衔。是袁世凯驻韩时所倚重之人,并且崔继泽逝后还提拔、供养他的侄子,当然关系密切,知道他家族情况。看来鄄城只是崔海客居地。

袁世凯这份墓表,不仅清楚了两地崔氏情况,并且清楚了班辈排行。崔继泽是十五世,崔廷桂就是白沙十四世。崔廷桂是崔焘侄子,又是吕梁十一世。吕梁十五世相当于白沙十八世。下邳九五年谱由于当时与崔楼商议,按崔楼计算,吕梁谱也谈到下邳二十一世相当于吕梁十五世。今已清楚,下邳崔氏与崔楼不是近支,而与吕梁是近支。下邳二十一世应为十五世。崔荣申是下邳十二世,他在崔楼谱序称登伍叔即守伦是崔楼十七世,绳武兄即绍美是十八世,润甫兄即树德是十八世。看来古人已经序过班辈,不能改变。这样白沙十八世,徐州、邳州十五世应该为同一世系,为迁出长子第十八世。和崔楼二十一世为同一班辈。

更有一些特殊家族,由于特殊的历史,保留下来了当时迁徒的原因。如朱家楼(邳州议堂崔家)崔氏,他们祖先原在古邳崔瓦房。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郯城大地震波及邳州,七月十二日黄河在花山坝决口,其先遂去镇卫集(今新河镇崔堂村)种田。乾隆二十九年(1774年),这支有一个侠义客(剑侠)失其名讳,外号“飞毛腿”。被朱家楼朱家请去,杀掉在乡里劣迹斑斑的乾隆奶妈的儿子周嘉祄,外号周七猴子。后朱氏为保家并感激,将女儿许配“飞毛腿”。这一支就在此定居。“飞毛腿”怕别人知道底细,不说出家乡居住,镇卫集(崔堂)本家怕受牵连,也不敢相认。以至这一支多年与本支不相联系。直至民国十四年崔荣申祭祖,方才派崔士元参加。由于长期不与他人混淆,却保留下来了很多信息。现在村里很多人知道老祖宗是山西洪洞大槐树人。祖先在山东犯剿,兄弟几个一起跑来的,分布在徐州周围好几个地方。这正是当年崔海受严嵩迫害,后人及族人迁来吕梁、下邳的情况。

这样,我们可以基本清楚这一支迁徒情况,黄巢起义后迁出长安兴宁里,先后迁至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一带,最后又多迁到徐州以及周围邳州、睢宁、丰县、沛县、安徽砀山、河南永城一带。徐州吕梁崔氏,崔家大院累世为官,该有好多资料。目前掌握很少,特别需要努力挖掘抢救,继续考察论证才能为我崔氏贡献。

这一支的沛县崔氏、丰县崔氏、河南永城“崔、张、陈、谢”崔氏,也属三戟堂崔氏,有关详细材料待整理后,进一步考证。
 

 


分享按钮>>白沙祠堂崔氏来源及“三戟堂”崔氏流向
>>崔氏家族到底有多少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