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县兴济重修《崔氏家谱》序

    中华崔氏网 2012年10月30日 万家姓


继中华民国四年季春之月五世祖玉珂公续修崔氏家谱至今已达八十九年矣,叹崔氏家谱无一续载。何为?社会战乱、外权入侵、十年文革批斗封建迷信固为因由,但后世子孙才疏学浅无力而为则是主观原因所在。公元2001年冬,八世孙本会公、本源公热心呼号,由八世孙本志公、本会公、本源公、本学公、本富公和九世孙培文公、培林公、培旺公不辞辛劳,历时旬余,终将崔氏八十九载人丁逐一登统,崔氏家谱顺利修成。
因何修谱?五世祖玉珂公已精辟因由,故不赘述。然崔姓自何而来,家族根基何处?玉珂公只道自山西曲沃县以贸易来青县兴济,后至现址。七世孙广武公在天津大学图书室阅藏书《集韵》得知崔姓由来:“崔,齐邑名,因封为姓”;又于《唐书●宰相世系表》得知:“崔,出自姜姓,齐丁公汲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遂为崔氏”。崔邑乃地名,位今山东淄博市章丘县西北约四十华里处,由此获悉崔氏祖居源于山东省则清矣。齐国是春秋战国时因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功臣吕尚(即姜子牙姜太公)的封地(位今山东省)。齐国人大多姓姜,相传周代齐国君王汲(死后谥号丁公)嫡子季子厌倦朝政,将皇位让位于其弟叔乙,遂到崔邑之地隐居,从此不理朝政,后世子孙即以地名为姓,繁衍至今约三千一百载。由此追根溯源,崔姓应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子孙。自神农氏始祖起算,到姜太公姜尚已为54世,55世为齐丁公伋, 56世崔季子应为我崔氏祖宗。
崔氏人丁遍布华夏内外。汉、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崔氏一直称盛于清和(现邢台市清河县,毗邻山东省)、博陵(现属保定市博野县)两部之间的武城安平(今衡水市安平县,毗邻保定市)两地。其间,繁衍至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西晋时被列为北方氏族之首;唐以后崔姓大批南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余避乱入朝鲜,后发展为朝鲜国大姓,与李、朴同是大姓之一;清康熙帝时期,台湾郑氏集团归顺后,清在台湾设府置县,招徕东南沿海居民包括崔姓居民迁居而去,现崔氏人丁分布台湾全省各地。1949年,崔氏名人崔书琴、崔垂言、崔百城等人随国民党迁至台湾。此外,还有一些崔氏成员在中国近代时期移居香港、澳门,其中最具盛名者是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会长、澳门基本法协会会长崔德祺。明末以来,东南沿海崔姓人士为谋生计,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海外崔姓主要聚居地在今朝鲜半岛。
崔姓曾为贵姓,尤以汉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为最,平常百姓不以做亲,遂有《崔莺莺》流传。名人不计其数,尤以东汉书法家崔瑗、三国封侯崔林、唐代诗人崔颢(唐诗《黄鹤楼》)、崔涂(唐诗《春夕》)等。
原《百家姓》载崔姓排位第一百八十九列,现《百家姓》载崔姓排位第五十八列,崔氏人丁繁多由此可见一斑。
我族鼻祖余庆公(讳积善)于乾隆初年因贸易自山西曲沃县至兴济,其长子攸同公(讳廷福)、次子朝荣公(讳廷贵)迁西蒿坡定居。朝荣公嗣乏,攸同公独子诞敷公(讳文德)生七子天枢公、天祥公、天章公、天宠公、天保公、天佑公、天锡公,即为现七门户族,自此崔氏家族兴焉。
望族内人丁切记始祖由来,勿忘祖训族规:非礼勿为、非言勿听、诚实本分、勤劳好学、尊老爱幼,予德为邻、开基创业、光大门庭。


 

七世孙 广武 恭序


 

公元二00五年一月二十日

 


分享按钮>>78年前的崔氏家谱重见天日
>>苏北崔氏始祖居住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