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氏起源、起源地及钮氏始祖

    中华钮氏网 2012年11月1日 万家姓


一.姓氏起源及其区别与合一

在讲钮氏起源之前先了解一下姓氏起源及其区别与合一的历史过程,有利于我们考辨家族发展史的思路,免得兜着圈子转不出耒。下面介绍一个资料: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5000年前),就有了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中国早在五千多年以前就已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字。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quot;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氏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各个国家都有姓氏,而各个国家的姓氏的由来都不一样,下面就说说中国姓氏的由来。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甚为人知晓。

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以谥号为氏。

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看了以上资料对于吴王赐姓,食邑吴兴之说可信,以技艺为姓之说不可信,就十分清楚了。因为只有吴王赐姓、分封土地,才能食邑吴兴,以技艺为姓没有土地,那来食邑吴兴。这背后还有一段“国破家亡”的伤心史,放到后面分解。

二.钮氏起源、起源地及钮氏始祖

钮氏起源有史可据已二千五百年,约吴王夫差元年(公元前495年)的春秋后期。起源地在吴国的花林,今湖州市练市镇花林村。元,至顺元年九月捐财增修花林二真君庙时,就是梅山公花林长支钮泰安为重建干缘、钮元龙撰志、钮百千、钮将仕(三人都是泰安之子)参加,奉旨施行的。证明自春秋至元代在花林这个地方,钮氏仍然是声望很高的家族。康熙二十二年,重修《黄钮同宗谱》,就是由华林长支钮泰安之十四世孙钮来绂字绣臣主修钮氏谱的。民国时期,据宇春叔告我,那时到练市、花林收茧尚有很多钮氏族人经营此业,相互交往。永建公重校《黄钮同宗谱》时也去花林取到旧谱。现今练市、花林仍有很多鈕姓,可惜失去联络,寻找过数次略有线索。

钮氏始祖名宣义。现在称“吴兴钮氏始祖宣义公”,是因为春秋吴国时没有吴兴郡县地名,“东南惟杨州”。原称“花林钮氏”,有《花林世谱》,而且《世本》(《世本》是古代史官记载黄帝讫春秋时诸侯大夫事(见《汉书》。艺文志))有花林钮氏之目。目,就是条目。即《世本》记有花林钮氏的条目。《世本》今已不见。今存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已无“花林鈕氏”记载,佚失了。越灭吴,楚灭越,立菰城县。三国孙吴立吴兴郡。东晋时钮氏列位吴兴郡望族。是吴兴郡姚、沈、邱、钮四大郡姓之一。因而冠以“吴兴钮氏”的称谓。《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钮氏“姓启晋国,望出吴兴”指的就是这件事。

还要说清楚的我们所说的始祖宣义公,不是现今所有钮姓子孙都是宣义公本生所出。而是说始祖宣义公是得姓钮氏的始祖。这个头绪要理清,不然,又会引起无谓的争议。

宣义公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孔子卒于公元前479年,宣义公约卒于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之前的时间。他的一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成为钮氏家族儒素家风的奠基人。

以上梗概交待清楚了,下面一一从头说起。

春秋晚期,被人称为荆蛮之地的江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崛起了吴越二国。在吴国的花林住着一个大家族,宣义公的祖先世代住在这里。他的父祖辈专职从事“钮柄”制作,为兵器宝剑等配套生产剑钮(剑柄与剑鞘的鎖钮)、剑柄等等,那时的工商业是官营的,所以是“百工之长”的官。吴越国的青铜兵器闻名天下。尤其是吴越宝剑的生产工艺早已失传,现今考古专家请冶金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把出土的吴越宝剑作化学研究分析测定,它的生产工艺技术科学含量之高,国外最近才有。所以当时“百工之长”的岗位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顾名思义,“百工之长”是官职,司空属下的。(古官名。据说,舜曾根据四方诸侯的意见,任命垂担任百工之长。舜对他统治下的手工业很满意,作歌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见《尚书·益稷》)译成白话是:“大臣好快乐啊,君王好兴奋啊,百工好振作啊!”连尧舜时负责司法的专官皋陶也说:“百僚师师,百工惟时。”上受司空领导下的百工之长。专掌营建工程和管教百工等事。《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郑玄注:“工师,工官之长也。”《荀子·王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不敢专造於家,工师之事也。”《史记·五帝本纪》:“讙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张守节 正义:“工师,若今大匠卿也。”)按照张守节正义:百工之长官位相当于大匠卿,因此这个大家族社会地位是很高,而且人丁兴旺,宣义公在这个大家族的兄弟辈按年龄大小排次序是第二十六位。当然包括亲兄弟和堂兄弟。下面还有没有弟弟,二十七、二十八……那就无从查考了。反正这个大家族应有几百人了吧。由于这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宣义公才得以入宫做官,宣义公的女儿才得以入宫做了吴王夫差第八宫的王后。

(一) 吴王赐姓 食邑吴兴

吴王阖闾十九年伐越,伤指,病伤而死,吴王夫差立。

吴王夫差元年,公元前495年,以大夫伯嚭为太宰,以宣义公为从卫骑都尉,即吴王夫差的随从侍卫长官。这个职位由“老丈人”来担任是最也合适不过了。于是对老丈人拜官、授印、封地,指着印纽说,赐你姓纽氏,封地在老家花林。纽、钮二字相通,所以史料中有称“纽”姓,有称“钮”姓,到现在《辞海》还把它分开,在“纽”字下,解:姓。隋代有纽回。在“钮”字下,解:姓。东晋有钮滔。殊不知此二人都是我们老钮一家的先祖。都在一本家谱上记着。我们老钮家现在基本统一姓“钮”了,(说基本统一是没有完全统一,明代山西洪洞移民姓氏中尚有:钮扣侬纽。今百家姓排列中尚有:…綦 钮 宾…李 纽 徐)而社会上还不清楚,说明我们自身对钮氏家族发展史的考证、宣传工作做得很不够。甚至连钮氏的由来在自家也是在考辨之中。任重道远呀!

食邑吴兴,也有过争议,说春秋时没有吴兴的地名,吴兴地名始于三国、吴、孙皓,殊不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名是不断会更名的,一代一代修家谱,在修家谱的当时用上当时的地名,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现在好了,写上古地名,标上新(今)地名,不会误解了。要不然吴越之夫椒经几千年史学家争辨来争辨去仍是历史之谜。我写到东讲到西不像在写史,倒像说书先生说着说着岔开去,是的,这次写作是我生命的最后了,所以噜里噜苏想连一个初中水平的都能读懂。对不起,但我绝对是负责求真的,把已经写在纸上不同的东西即使后人看了觉得有其说不一的地方,这里基本说了,免得费工夫再去查资料考辨求解。

食邑亦名采邑、采地或封地。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它盛行于周朝,《礼记。礼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诸侯建国,大夫建家,没有食邑,怎能建家?怎能以处其子孙?

(二)国兴家兴 危机潜伏

宣义公得到吴王赐姓,食邑吴兴,整个家族都姓了钮氏,老家花林又成了钮氏食邑,好不光彩荣耀。那是在夫差元年,公元前495年,宣义公大约已是不惑之年了,正是年富力强,精神充沛,阅历丰富,思想成熟之时,又随王护驾,得以与太宰伯嚭、相父伍子胥共议朝政,怎不披肝沥胆,披尖执锐。这时,夫差不忘与勾践杀父之仇,“常以报越为志”(《史记》司马迁原话。注:下面有引号“”的都是司马迁原话)。夫差二年,公元前494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吴王夫差最大的特点大多是每战必亲自临阵,更况是报杀父之仇,作为从卫骑都尉的宣义公当然要跟从夫差坐骑保卫吴王。这一仗把勾践困在会稽山上。勾践不得不“请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于是伍子胥谏曰:“……今不因此而灭之,又将宽之,不亦难乎!且勾践为人能辛苦,今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宣义公见伍子胥谏言不听,加重语气,不是勾践能辛苦的问题,勾践是个恶人。因而进谏曰:芟草必去根,除恶莫如尽。把灭越王勾践作为除恶来对待。这反映了“天子七德”之-的(除恶)禁暴,是尊崇周礼的孔子的儒家思想。也反映了这句话只有老丈人才敢直谏。可是吴王还是不听,听太宰嚭。“卒许越平,与盟而罢兵去。”大约于夫差三、四年间囚勾践于石城(即今苏州灵岩山),范蠡也作为人质与勾践同囚于此。宣义公的职责理所当然要亲自顾问,因而结识范蠡。宣义公是儒家思想。孔子的政治观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八个字,即君臣父子各守其道,各安其位,上下不乱,以达天下大治。宣义公尊崇周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勾践虽然被囚禁而范蠡仍君事之,使宣义公钦佩范蠡。勾践是恶人,而范蠡却是恪守人臣的人,我们都是周天子的人臣,所以善视之。而范蠡对于宣义公的人品德行也在细心观察。要不怎能有以后为宣义公撰《像贽》,此是后话以后再分辨。正因如此二人成为石交。勾践之所以能如此忍辱负重,一是听文种劝谏:“汤系夏台,……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勾践的臣下都能够拿出一套复国、图强,报仇雪耻,徐图称霸的策略。且吴国几代君王频频与楚、越交战,积怨颇深,德少功多。忍辱负重是为了日后复仇雪耻,徐图称霸。吴王之所以能允许越国求和,难道真的忘了杀父之仇吗?写到这里,把话说回耒,上面为什么我特别注出有引号的都是司马迁原话?因为司马迁用词遣意特别慎重,一字千钧,不妄加评论,但是在《仲尼弟子列传》中借子贡之口提供了信息。子贡对吴王说:“……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今存越示诸侯以仁,……霸业成矣……”。夫差之志也不是报了杀父之仇就了事,也要图称霸。可惜伍子胥等从来就没有拿出一套策略来,只是一味批评、谏阻。所以,司马迁到最后也没有对夫差有一句批评。看一下《吴太伯世家》的太史公曰就可以十分清楚。司马迁连当今皇上汉武帝都敢于批评,难道连夫差都不敢批评吗?考辨到此就使人忽然清爽,原来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言,不听宣义公之言,听太宰嚭言,允许求和,是因为吴王夫差接位以后不单是要报杀父之仇,而且要成王霸之业。吴国历来“德少功多”,这下改变形象,今存越示诸侯以仁,逐步成霸业,这无可厚非吧。这事发生在宣义公刚刚赐姓钮氏食邑吴兴之后的头几年,为了一句话不听就去爵隐居,太不合逻辑了吧!

一着失错,满盘皆输。吴王夫差立国之策的整个战略处处受阻,最终身死国灭,伍子胥也有份吧!?危机也就这样潜伏下来了。故司马迁《伍子胥列传》中太史公曰,对其评价首先是:“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对其屡谏吴王事无一语评价。吴王隐伏危机既有内部原因,也有时势相破,各国有变的外部原因。范蠡赞宣义公“公生宇宙,哲以知几”。(宣义公呀!你生长在天地之间,真是一个才智聪明过人的哲人,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露出一点点苗头你就观察到了)。所以,这句话得要我们好好苦读几本书,认真仔细辨辨味。《吴兴谱》经几千年保存这些历史,实在是无价之宝。

(三)兴师北伐 扈驾尽忠

从吴王夫差七年到二十三年,公元前489年到前473年,吴王不断地北伐直到吴国灭亡,要理顺头绪一是要对地理图有个了解,下面载三张地图,第一张是西周的,第二张是东周的,第三张是战国地理图。二是要熟悉一下这段历史的过程,《仲尼弟子列传》子贡-节必须看看,把握一下总体概念。从这里作为切入口,然后逐步深入考辨。

 

勾践囚禁在吴国石城三年,约吴王夫差七年,释勾践归国。勾践便卧薪尝胆,定下结齐、亲楚、附晋、厚吴之计,麻痹夫差,看准夫差“吴之志广”“必轻战”(指要夫差放松对越国的灭吴准备,而把矛头指向齐鲁)。果然,当年(公元前489年),(陈湣公十三年)刚刚释放勾践,夫差就美其名曰“复修旧怨”出兵伐陈,据《陈杞世家》载:“十三年,吴复来伐陈,陈告急楚,楚昭王来救,军于城父,(陈都在今河南淮阳。城父,今安徽亳州,与河南接壤,西南即是陈都淮阳)吴师去。是年,楚昭王卒于城父。时孔子在陈。”宣义公目睹了劳师动众无功而去,加深了与楚结怨:楚昭王死在那儿了。还得罪了孔子。据载:“及吴侵陈,陈常被寇。孔子曰:“归于!归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吾党之小子狂简一语:即我们家乡那些学生志向高远而做事粗略,文学都有可观的成就。)同年,《吴太伯世家》记有:夫差听说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晏孺子弱(仅一年就被田乞所杀,立齐悼公),以为机会到了,要兴师伐齐。伍子胥又谏::“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务齐,不亦谬乎。”吴王听不进去,为什么?原耒此时子贡主演了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好戏。这场好戏孔子是总导演。为了深刻考辨宣义公的“乃曰”那段话,尤其是为什么痛心地说出“违天而长寇”这样的话?我原原本本地抄录《仲尼弟子列传》子贡请行的一节文章附录在后面。这里先说说子贡是怎样对夫差说的。子贡说服田常不伐鲁而伐吴以后,去见吴王夫差,让他出兵救鲁伐齐。子贡对吴王夫差说:“我闻听,行王道的人不灭绝别人的国家,而行霸道的人则不能容许强敌的存在。同是千钧之重的物体,一方若添加那怕是一铢一两的重量,彼此位置可就大不相同了。如今齐军正在攻鲁,要征服鲁国。以万乘兵车的齐国加上千乘兵车的鲁国来与吴国争强,大王您的霸业可就危险了。因此,现在急务莫过于救鲁伐齐。救鲁可以扬名,伐齐能得利。安抚泗北诸侯,惩罚暴齐,镇服强晋,好处可就大啦。名义上挽救了将要灭亡的鲁国,实际上困厄了强大的齐国,明智人对此决不会迟疑不决。”吴王夫差对勾践其实也是不放心的,但要成霸业那有不权衡风险的,就对子贡提出了顾虑,说攻了越国再去伐齐。子贡说:“攻弱越而怕强齐,显得太不勇敢了。勇敢者不逃避困难,仁义者不见死不救,明智者不失时机,王道者不灭人国家,这是他们的品格和道义。您保存越国可以向诸侯显示仁义,救鲁伐齐,威加晋国,中原诸侯都会来朝拜您,您的霸业也就成了。您既然不放心越国,请派我去见越王,让他出兵相助你北伐。这样一来,掏空越国兵力,解除了您的后顾之忧,而名义上也比较好听,可称为率诸侯伐齐。”夫差大喜,让子贡去见越王。子贡在见越王后又回报吴王,为勾践说了许多知恩图报的好话,表示誓死效忠吴王。不几天让文种带着三千越兵和兵器财物,还说勾践亲自跟随吴王北伐。子贡说让人家人君出征不仁义。于是接受三千越兵、兵器、财物,谢绝勾践,调动吴军北上伐齐。子贡看到吴王已经中计,进了圏套,吧!吧!再见,暗中去晋国安排下一个计策去了。

吴王夫差之所以乖乖中计,在他的朝堂之上从来也没有听见过如何成就霸业之计,听见的只是“相父训子”的这也不行那也不对的声音。子贡一席话好不“振聋发聩”也。

宣义公呢,当然也希望吴王成就霸业,但又拿不出自己的对策,唯-的选择就是扈从北伐,尽忠护卫。即君臣父子各安其位,上下不乱。为臣的原则是:“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

于是,夫差八年,公元前488年,吴军浩浩荡荡伐齐,败齐于艾陵(艾陵,齐地,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在山东泰安东南。反正看一下地图就好,它在鲁之东齐之西地。大军又进发至缯,缯(曾),古国,战国初尚存,建都西阳(今河南方城一带),召鲁哀公会于缯(乃今山东临沂苍山-带)征百牢,(即要用一百牢的礼节接待夫差,按周礼节天子才十二牢,这不大大地弃礼背道了吗,可夫差后来还说我是蛮夷,不管这一套。这不故意这样做嘛!)哀公乖乖地送上一百大猪、大牛、大羊!并且把邹国化为吴国势力范围。可夫差九年,公元前487年又伐起鲁了。原因是鲁国三桓之-的季康子不同意哀公的盟约,出兵攻破邹国。邹国城宰茅城子举城投吴,见夫差说:“他们违背大王与鲁哀公的盟约,如不制止,那些诸侯们就不侍奉大王了。”夫差抓住口舌于是发兵。订了吴鲁“莱门之约”(莱门,是鲁王城的南门。)。鲁既服吴,乃指向齐国,这又为什么啦!因为同年吴鲁刚罢兵,齐就伐鲁。齐悼公还派使者请吴国一起伐鲁,可很快齐鲁修好了,次年齐国又请吴国不要出兵啦,夫差大怒,为了伐齐,十年秋先修邗沟(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于公元前486~前484年筑。),冬,向齐宣战,十一年,听到伍子胥使齐时将儿子嘱托齐鲍氏,大怒,赐子胥死。即以救陈名义胁迫鲁、邹、剡共伐齐,四国兵临城下,从海上攻齐,吴被齐击退。十二年与鲁再伐齐,齐败。总之要打开北上通道。十三年吴召鲁、卫之君会于橐皋。(吴地,今安徽巢湖市西北拓皋镇)用田赋。(即做好粮草准备)并与卫、宋结盟。修邗沟,杀子胥,备粮草,结同盟,做好了黄池争霸的准备工作,但囯内仍有谏者,于是说,谁敢谏就赐死。乃有太子友“螳螂捕蝉”的讽谏。诸位想想,宣义公在这一段历史中家谱竟无一言记下?道理十分简单,吴王夫差马不停蹄年年征伐,为争霸业已经到了谁谏杀谁的地步,宣义公只能是尽忠节,善护卫,除此之外还敢言谏吗!?但是心中已经非常清楚该为日后打算了。

夫差十四年夏(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晋定公、鲁哀公、周室代表单平公会黄池(今河南封丘城南11。3公里埧台村东头),史称“黄池之会”,夫差依仗兵威,与晋定公争夺盟主地位。越王勾践乘虚袭破吴都姑苏。夫差得报后,仍勉强争得盟主而归。中间,“吴人告败于王夫差,夫差恶其闻也。或泄其语,吴王怒,斩七人于幕下。”(这是《史记》司马迁的原词原话)天哪!这都是宣义公从卫骑都尉的部下精干呀!不然怎能卫于帐幕之下。他只有委儿孙于晋卿赵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机会与选择了。回到家园已是一片战毁城垣,太子友被俘杀。宣义公自随从吴王,进谏吴王“除恶莫如尽”是为了除恶禁暴,对北上伐齐是有违各安其位,一再征伐在国内失去了安民、和众,胁迫小国随同征伐乃是在国外施暴,征百牢是把周礼踩在脚下,“礼崩乐坏”,赐死伍子胥为君不仁,黄池争霸不合禁暴、息兵、保业、定功,背离各安本位,各守其道,为了争霸竟到了口出“谁谏杀谁”!黄池之会竟杀帐下七人,以其知情或泄,……处处破坏周礼,处处不用儒术。司马迁在《鲁周公世家》中记了这样一段话:“(哀公)七年,吴王夫差强,伐齐,至缯,征百牢于鲁。季康子使子贡说吴王及太宰嚭,以礼诎之。吴王曰:“我文身,不足责礼。”乃止。”根本不管周礼、儒家那一套。身死国灭临到眼前,虽然有悔,悔之晚矣!种种、种种,使宣义公痛心欲绝地迸发出一句话。“乃曰:勾践与我同壤(同壤:同处一方,国土相连。),世为仇仇,(即怨敌。鲁迅《华盖集·杂感》:“这都是现世的仇仇,他们一日存在,现世即一日不能得救。”一本作“仇雠”。)既克而不取,违天而长寇,后虽有悔,其可得乎?”于是“去爵如脱”送走儿孙。范蠡在《宣义公像贽》中写了“彼苍者穹,鉴公之忠”这八个字,是包涵着多少内心的感情呀!

(四)亲临雁门 赵鞅义礼

据《夫椒谱》记载,(1)宣义公于春秋时代从山西雁门关迁来马山和平村夫椒定居。(2)自春秋鲁哀公十四年庚申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辛丑(公元前481年——1361年)共1842年,旧谱列宣义公至的该公,不载世次,将的该公列为第三十七世。从以上二条记载证实宣义公“隠居夫椒,去爵如脫”史实的具体时间和具体过程,1。宣义公是亲自送儿孙到雁门关,安顿妥当以后才返回马山隐居。2。时间是鲁哀公十四年,即“黄池之会”的次年,即吴夫差十五年,公元前481年。家谱所记完全与《史记》中国历史纪年表。十二诸侯(周。春秋)纪年表的年份、历史完全符合。所以说国史,地志,家谱是记载历史的一个具有三个层次的完整系统。国史记载不及的找地志,地志记载不及的找家谱,历耒如此。再如,岳飞平反冤案后就在岳飞的家谱中找出历史资料以正国史。可永建公把它颠倒过来,在其《钮氏源流新考》中认为王俭《姓系录》中没有宣义公,要钮氏家谱按王俭《姓系录》订正,把宣义公的记载删去,耒了个彻底否定。现在可以彻底否定之否定了。所以建议赶快把《夫椒谱》八修本搜集上来,肯定还有不少新的发现。我下面叙述为了节省文字与永建公所述不同之处就不再说了。

宣义公亲自送儿孙到雁门关。雁门,西周曰西隃,古山名,即雁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汉代为雁门郡广武县,隋代为雁门郡雁门县,隋开皇中避太子杨广讳,故将广武县改名雁门县。唐武德元年置代州领雁门县。1912年改称代县。雁门关,在西雁门山上,长城要口之一。雁门山,又名雁门塞,在山西代县西北与句注山两山对峙,雁度其间而得名。句注山与雁门山相接,故亦有雁门之称。唐置雁门关。《史记正义》注:“正义曰:括地志云,夏屋山在代州雁门县东北三十五里,夏屋与句注山相接,盖北方之险,亦天下之阻路,所以分别内外也。”出雁门关便是代国。当时,句注与夏屋之北有赵长城。好一个险要的地方。宣义公为什么要把儿孙安顿在这个地方?原因很多很复杂:1。因为雁门是晋卿赵鞅的封地。宣义公安顿儿孙在这里时是公元前482——481年之间,公元前475年赵鞅之子赵襄子从晋国分出来自立赵国。这就是“三国分晋”故事。前481-——前475年只间隔六年。安顿在这个地方总要为“三国分晋”出点力吧。2。是族姓迁居,而不是流亡失所。3。要晦名。吴、晋两国有怨,要隐晦吴国国戚的名声。4。既要晦名又要保持卿大夫族姓的身份地位。你看伍子胥投奔吴国是沿途吹箫乞食,遇见公子光引见王僚才做了吴国客卿。晋献公灭虞,虞国大夫百里奚沦为媵臣,逃出之后又被楚国擒获,秦国用五张羊皮交换一个奴仆百里奚。这就是“五羊大夫”的故事。都发生在春秋时。赵鞅为安顿宣义公的儿孙是煞费一番用心的。既要晦名又要保持卿大夫族姓的贵族身份地位,必然要向晋国送上家谱,怎么办?好在那时是手抄本,这就隐晦了因国戚而吴王赐姓之事,改为以技艺为姓,好在百工之长也位若卿大夫。并保留从卫骑都尉的卿大夫贵族身份。这就是为什么黄陵百家姓寻根问祖馆简介是以技艺为姓,而家谱是吴王赐姓的曲折原因。或许有人要问,既然《世本》有花林钮氏之目,如何改得了呢?提得好。这要从姓氏之书说起。据隋书经籍志载:氏姓之书,其所由来远矣,周家小史,定系世,辨昭穆,则亦史之职也。(天子之史凡五: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分掌史职。诸侯亦各有国史,分掌其职。如历史上有名的晋国史臣董狐)。秦兼天下,铲除旧迹,公侯子孙,失其本系。汉初,得《世本》,到西汉末年,为王莽恢复古制,乃有刘歆(?——23年)撰《七略》,其中[诸子略]即氏姓之书。王俭依刘歆《七略》例,作《七志》,其中[诸子志]即《姓系录》。《世本》、《七略》、《七志。诸子志》是一脉相承的。吴国小史对宣义公的吴王赐姓要记下来,拜从卫骑都尉要记下来,食邑吴兴要记下来,是吴王第八宫后父(国戚)要记下耒。但是,一是官爵官职,一是王侯家事,一记政府档案,一记宫内档案,打个比喻,一归吏部掌管,一归宗人府掌管。而家谱是不分开记的。《世本》上记有花林钮氏的条目,未必详尽记载,所以仅是条目,要查详情到吴国档案去找,这也是常理。历史地逻辑推理考辨,只能是这样,否则不可能解开谜团。这件事也可能赵鞅亲手掌握才能办到。遐想当年赵鞅在雁门关以义相交、以礼相待宣义公及其儿孙,也反衬出宣义公儒家风度。即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各守其道。全社会所有成员都各自按照自已的身份地位来生活和相处,各守其道就是仁慈忠孝等道德观念。宣义公之所以能与赵鞅交好也就基于各守其道的思想,而赵鞅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五) 隐居夫椒 去爵如脱

宣义公在安顿好儿孙以后谢过赵鞅依依惜别,自个儿回夫椒。为什么不住在雁门守着儿孙而要回夫椒呢?原耒诸侯国的军队有国家军队和贵族的族军二种。天子六军,诸侯三军,天子有调动所有诸侯国军队的权力。随着周王室衰落,诸侯军队膨胀而族军也如此。宣义公有自己的族军,当然,不能去雁门,而且这里还有子孙,这是回来原因之一。其二,吴国的国都据考证吴太伯就居于(唐地名)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的梅里,十九世孙寿梦仍居于此,国号句吴。其子诸樊才南徙苏州之吴。马山曾有过吴王夫差的避暑宫。马山在太湖北,苏州在太湖南,越国是由南而北的,吴国可以从苏州北去马山。宣义公选择隐居夫椒会不会有迁都到此的念头?总之,内心还想尽最后一点忠吧。从宣义公墓碣题为故吴从卫都尉宣义钮公墓看少了一个“骑”字。是否含有虽不从骑还在从卫之意呢!再看遗像穿的是素衣,素衣是老百姓穿的,当官的穿彩衣。周朝等级制度森严,有《舆服制》,什么等级穿什么衣,坐什么车都有严格规定,不然就是潜越、违礼。这不,为什么把隐居写前面,把去爵写后面,说明到雁门还是穿的官服,回到夫椒隐居了,把官服脱下了,所以是“隐居夫椒,去爵如脱”。审慎到用句前后都有别。从这点看,写“从卫”而不写“从骑卫”内心还想尽最后一点忠应该是存在的。但形势的发展连这个机会都没有。夫差十八年,公元前478年越国败吴国于笠泽,并且把军队留在姑苏三年,夫差寸步动弹不得,只有请降。二十年,公元前476年,越复大举伐吴,二十一年,公元前475年把吴国团团围住。“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越王勾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这还是司马迁的原词原话。吴王自刭而死,吴国从此灭亡。

(六) 范蠡贽敬 儒风流传

宣义公呢?《吴兴谱》载:后以令终,题其墓碣曰:故吴从卫都尉宣义钮公墓。令终者,保持善名而死,尽天年,得善终,谓之令终。保持善名而死当指宣义公虽不能从骑但至死还在从卫者也。这也许是对墓碣少写一个“骑”字的揭秘吧!

宣义公大约也就在吴王自刭吴国灭亡公元前472年(周元王四年)前令终。令人千古敬仰。

越国灭吴后,范蠡逸去,泛舟湖海,来到马迹山上吊宣义公。历历往事涌上心头,惺惺相惜,不由得对着宣义公墓碣脱帽、鞫躬,行过贽敬礼,挥笔为宣义公撰了《像贽》(像贽与像赞不同,贽作为礼物贽敬。赞者颂赞之意。范蠡撰像贽就是写几句话作为礼物贽敬给宣义公。)自称越逸臣(夫椒谱在越逸臣下有范蠡二字)曰:“公生宇宙,哲以知几。见乱而去,心焉曷知。(这里焉作“是”解,曷作“何故、为什么”解。心焉曷知,心里是何故知道的呢。)彼苍者穹,鉴公之忠。晦迹林窦,逍遥以终。”宣义公隐居夫椒得以令终,如今范蠡隐居湖海,避过了文种的下场。这不正是把宣义公当老师送上贽敬了吗!范蠡是在宣义公墓前说说心里话,吐露离开越王勾践而逸去的心声。有话不能向活人说,向死去的好友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也欤!?

宣义公令终矣。他为后人留下了精神财富,使钮氏家族世世代代儒风流传,使钮氏家族子孙与时俱进永不衰败,历二千五百年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多地为民族、为国家做出新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踏步前进!!

附录:《史记列传第七仲尼弟子》子贡节录

 

吴王夫差六年,齐景公五十八年,公元前490年。齐景公死,晏孺子接位以后,“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请看孔子总导演慎重挑选子贡耒主演这场戏)

遂行(节目开始上演啦),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隙,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高!高!实在是高!先把话颠倒说,挑逗田常忿怒,逼他说话,正着说,你说我听不发话,怎办?因为田常有心病呀!一发话就点破他的心病,指出成败利害,然后指点迷津。田常这一忿怒一称善,乖乖地被子贡牵着牛鼻子走啦!下面是子贡见吴王)

说曰:“臣闻之,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强敌,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强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强齐,智者不疑也。”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悦,乃使子贡之越。(读到这里该清楚吴王夫差为什么“大悦” 了吧!一天到晚只听伍子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相父训子”的话听够了,还拿不出成霸业的药方。如今子贡一席话,朝堂之上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宏图大略,多几个像子贡那样的谋臣才好呢!殊不知正如太子友所言:“螳螂捕蝉,黄雀在後”。子贡的戏正在演下去呢!)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问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且夫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之大患”。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越,困于会稽,痛入于骨髓,日夜焦蜃乾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群臣又不堪;国家敝以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内变,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微其志,重宝以悦其心,卑礼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悦,许诺。送子贡金百缢,剑-,良矛二。子贡不受,遂行。(看到了吧,越王大礼迎送。子贡坦诚而言,剖形析势,定灭吴霸越之计,越王照计而行,干脆。)

(子贡)报吴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抵罪于吴,军败身辱,栖于会稽,国为虚莽,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后五日,越使大夫种顿首言于吴王曰:“东海役臣孤勾践使首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今窃闻大王将兴大义,诛强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请悉起境内士卒三千人,孤请自披坚执锐,以先受矢石。困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领,铁屈卢之矛,步光之剑,以贺军吏。”吴王大悦,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从之众,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君王许诺,乃谢越王。于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有声有色,高潮迭起,子贡不见夫差发兵不入笼牢就在吴国不走,这一下身死国灭的陷井跳下去了。)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辩不可以胜敌。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奈何?”子贡曰:“倏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出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于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故子贡-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分享按钮>>钮氏家谱文献
>>无锡马山钮氏家谱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