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氏宗谱总述
- 中华邢氏网 2012年11月7日 万家姓
浩浩江河,汇百川而澎湃;巍巍山岳,荟万绿而苍翠。邢氏,是个古老文明的姓氏,是个繁荣和谐的宗族,从开姓祖邢国侯靖渊公至吴楚太祖君牙公的第五十四世裔,三千五十年来已传承118世,人才辈出、声名显赫。人口现有140多万,在全国11939个姓氏中排列第118位。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似泰山之林,根深叶茂。
吴楚邢氏自靖渊公六十四世裔、唐朝德宗时的邢君牙公迁居江西省婺源县,历经五十四代、一千三百来年的蕃衍播迁,已成邢氏一大支派,分流到大江南北各省市开创新天地,发展新群体。
阳新邢氏是从江西省武宁县迁出的君牙公二十九世裔邢以忠公的后裔,六百多年来,一直与江西老家心心相连,事事挂牵。从1423明朝永乐癸卯年江西武宁邢第一次编纂《邢氏宗谱》,间隔一百四十八年后,阳新邢与武宁邢在1571明朝隆庆辛未年合修宗谱,从“学”字辈起统一派行。此后,两地轮流设局续修宗谱,至1946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届共同合修了九届宗谱。后因风云变幻、岁月峥嵘,中断了联系。1988年戊辰届阳新邢第十一次续修宗谱,未能联上武宁邢参加。武宁邢也在1989年独自小范围续修了一次宗谱,弥补了缺憾。
2010年初,阳新邢继2009年11月25日隆重举行邢氏宗祠重建竣工庆典后,再接再厉,部署编纂新宗谱,成立了以原阳新县正县级副县长邢宏银为主任的《邢氏宗谱》编纂委员会。阳新邢继承和发扬老祖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多次派员到江西省联系老家宗亲,与江西省的武宁、永修、德安、都昌、彭泽等县邢氏,与本省通城县、武昌区、崇阳县、郧县等邢氏,与陕西省商南县、丹凤县等邢氏,与河南省淅川县、内乡县等邢氏,与安徽省宣州区、郎溪县等邢氏的部份宗亲共同合修2010年共和国庚寅届《邢氏宗谱》。
一个宗族有一部完整翔实的宗谱,宗族历史得以传记,宗族世系得以传承,宗族文化得以传播,宗族精神得以传扬。我们总结先辈老谱的经验,吸取他族新谱的精华,扬长避短,系统升级,决心把上溯的年代跨远,把合派的范围扩大,把寻亲的对象找准,把编谱的规格提高,编写出一部科学的、实用的、豪气的新型宗谱。
追根溯源,是本届续编宗谱关注的焦点。邢姓起源于何时何地,开姓祖是何名何字,老谱没有详细记载,只是“周公四子封于邢,后世子孙以国为姓”,寥寥几字。深究起来,不知其然。为了释疑解惑,让宗亲人人都知道本姓的根基源泉、都知道本姓的先祖列宗。我们派员北上,到河南省温县北平皋村考察邢姓的始居地邢丘,到河北省邢台市考察邢国的迁封地和邢侯墓。搜集到了邢国与邢姓的有关史料,搜集到了开姓祖与出土文物的有关图照,搜集到了河间郡与吴楚太祖的有关记述,搜集到了邢姓历史名人与现代名人的有关简况。这些资料凤毛麟角,弥足珍贵,填补了老谱的空白,解答了历代的疑问。
连支合派,是本届续编宗谱坚持的要点。一干多枝头,一泉多支流。我们邢氏分居海内外,数河北、河南、山西、海南等省最多。泰国、菲律宾、朝鲜、美国等国家都有邢氏聚居。历来各祖其祖,各派其派,即使是一个地方迁出的后裔,因年久日远也无以论辈排序,淡化了亲情。只有统一派行、合修宗谱才能理顺宗族伦理,明辨宗亲昭穆。一年来,我们多次联系本省武穴市的邢元和邢山、黄梅县的孔垄、大悟县的邢家湾、新洲区的邢榨、浠水县的邢家冲,多次联系安徽省的无为县、河南省的淅川县和内乡县。每到一处,我们拜访和邀请当地德高望重的贤长,双方叙说亲情相熟识,查对宗谱谈见识,交换观点达共识。我们先后与武穴、黄梅、浠水、淅川、内乡等支派签订了“认祖联宗、合修派行”的议定书,实现五省十六县分区设局合修宗谱,迈开了大合派成功的第一步,打下了大合修基础的第一桩。其他支派由于种种原因,正在持续深入交往、积极真诚沟通中。合派合修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使命,涉及的因素多、范围广、问题大,需要各派的全新理解、全力支持和全程参与,才能达到一省数省直至全国邢姓合修大宗谱。为此,我们建立了“邢氏宗亲网”网站,广泛及时地接收和发布邢氏的综合信息,广泛热情地联系和密切邢氏宗亲的情谊,努力做好邢氏合修大宗谱的舆论宣传。
寻亲收族,是本届续编宗谱面对的难点。从江西武宁,到湖北阳新,许多有名无向、有名有向的外迁祖后裔在其所在地发展壮大。有的自成一派,几百年没联系;有的不知老家,几代人没交往;有的忙忙碌碌,几十年没接触。许多在谱人记到迁出后,便没有后续世系承接,中断了世系链。“不见古人休恨晚,力当时事莫辞难”。这次,我们舍得财力、舍得人力、舍得精力,纵贯七个省,横穿二十八个县市,行程二万多里,寻找外迁祖后裔。我们每到一个所找之处,总是打遍问号和破折号。由于外迁祖作古,旧地名更改,后裔一再迁移,我们问来问去,一说这是,一说那是,其实都不是。直是问干唇、跑酸腿、急焦心。我们每到一个找到之处,总是打遍逗号和感叹号。我们见到迁居陕西商南县、丹凤县和安徽郎溪县的后裔都是住在山沟沟里,令人感叹;拉起家常,令人感慨。我们谈来谈去,他们有的因为观念所限、条件所困,不能积极回应老家亲情的召唤,有待后话和后效,不无遗憾。我们每到一个难找之处,总是打遍顿号和省略号。我们找来找去,有的迁居地亦是、祖葬墓亦是,而后裔不在,只得留下一次次的惆怅和一道道的悬念。
革故鼎新,是本届续编宗谱突出的特点。当今社会,是和谐昌盛的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是日新月异的社会。老宗谱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宗亲日益增加的亲情需要,越来越不能满足宗亲日益增加的文化需要。我们必须对老祖宗的这园老果树培土施肥,理枝沃叶,用新科技育出新的硕果。
改革宗谱,必须解析旧谱牒,进行正常性整理,夯实基础。我们查文字,核对典史关系,进行因素分析比较,查改经常性的错讹。对错字漏句、虚名伪传等问题,一律予以常识性的更正整理、有错纠错,不实不记。我们查公元,核对时间关系,进行逻辑分析比较,查改反常性的错讹。对先死后生、子大父小、公幼妣老、夭童多子等问题,一律予以常理性的更正整理,酌错易错,权宜合理。对一时难调整的错处,括注质疑,存参待考。我们查世系,核对传承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查改通常性的错讹。对父子、夫妻、承祧、兼祧、兄弟姐妹等关系不对应的问题,一律予以常规性的更正整理,是错改错,凭据增删。通过全面整理,使老谱健康时尚、旧貎变新颜。
改革宗谱,必须突破旧观念,进行科学性设计,大力创新。观念是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的。观念新,则思想新。我们突破了老祖宗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坚持男女平等的新思想,改变老谱把女性作为附载的传统作法,实行女性标名单列、同男性并重记述。我们突破了老祖宗重世系轻人文的传统观念,坚持主旨鲜明、兼收博采的新思想,充实宗谱的文化底蕴,积蓄宗族的精神养分。我们突破了老祖宗重微观轻宏观的传统观念,坚持追远祖合大派的新思想,改换老谱崇近支祖为太祖,尊奉始迁吴楚大地的先祖为太祖;改变老谱所画的一方小庭院,拓展空间,力创新谱的一姓大观园。内容新,则作用新。我们打破了老谱单一的旧格局,以多元化丰富新谱内涵,包罗万千气象,真实反映宗族的形态和动态。我们打破了老谱枯燥的旧格调,以不同视角、不同体裁、不同手法,浓墨重彩地描绘宗族文明,渲染世代辉煌。我们打破了老谱墨守的旧格物,树立新风尚,颂扬新潮流。进而,充分激发族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雄心壮志,充分激励族人奋发拼搏,争当事功彪炳的人物。版面新,则观感新。我们改进了老谱的老样式,开本由老八开改为A4开,开扉由右向翻改为左向翻。我们改进了老谱的老格式,版面由竖向排改为横向排,世系由五世转改为网络图,简况由逐辈清逐代顺的世段制改为逐系清逐家顺的裔系制,一家人的照片相连,亲密关系直观。我们改进了老谱的老制式,由木版刻印改为激光照排,由线装简背本改为精装圆背本。以此,提高新谱的使用率和赞誉度,彰显内质的“真、善、美”。
改革宗谱,必须逾越旧规矩,进行全新性规范,严谨操作。我们从规范制度入手,制订新章程。新章程是新谱的编纂纲领,是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广泛借鉴经典产生的,于2010年元月22日经宗亲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在实际运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直接指导编谱的实施方案。我们从规范内容入手,制订新总目。新总目是新谱的编纂框架,总体拟定编纂的范围、栏目、资料、篇幅,包容十二大编目、84个栏目,直接检验编谱的素材选择。我们从规范标准入手,制订新凡例。新凡例是新谱的编纂要求,对新谱的体例、用字、图照、记述、程序、版面都作出了详细的、严格的规定,直接衡量编谱的工艺水平。
同心协力,是本届续编宗谱把握的支点。续编新宗谱是项巨大的文化工程,是项永久的世系工程,是项深远的敬爱工程。启动这项工程,全靠宗亲的同心支持。推进这项工程,更靠宗亲的合力支援。每个宗亲自觉自愿作奉献,为续编新谱增强了前动力。他们各尽所能,积极捐献。发贵者,愿为功绩捐资;发富者,愿为功业捐资;发丁者,愿为功德捐资;即使困难者,也不甘落后,不失一份志。每个编委任劳任怨担义务,为续编新谱增强了联动力。他们为登一个人的简况,少不了多费时;为收一个人的相片,少不了多跑路。他们不怕烦难、不辞劳累、不计报酬,出色完成了资料收集和资金筹集的繁重义务。每个编辑尽心尽力履职责,为续编新谱增强了后动力。他们尽一份孝心,为祖宗英灵寄一份慰藉;他们尽一份忠心,为宗族兴旺寄一份责任;他们尽一份爱心,为后代福祉寄一份期望。他们精巧构思,支策据梧不负众望;辛勤笔耕,雕字琢句不遗余力。他们力保新谱不出大错,力求新谱创一流水平。但愿,新谱出版,能博得鉴赏者的喜爱、查阅者的心爱、收藏者的珍爱。让我们邢氏家家户户、世世代代看到:新谱谱新人新世,世新人新谱谱新。
邢氏,古往今来,屹立于中华氏族之林,活力四射,春色无边。而今而后,更是锦上添花,不断焕发时代精神的新光彩;更是与时俱进,永远奔向科学发展的新前程。
分享按钮>>邢氏宗谱序
>>海南邢氏家谱溯源: 八百余年诗礼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