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翁氏论坛 >> 翁氏鹽官宗脈與京兆宗脈 >> 浏览主题 版主
 
 翁氏鹽官宗脈與京兆宗脈   宗親交流留言區   新闻公告   翁氏始祖受姓之源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全部分类
  回复:我被你们说的一塌糊涂了~!!! 第 7 楼

三、历史名人

  翁肃:字彦恭,宋代崇安人,官至朝散大夫,与翁彦约、翁彦深、翁彦国三兄弟及翁延庆、翁蒙之同姓同乡同朝,皆居高官,时称六桂同芳。
  翁承赞:字文尧,唐代莆田县北高人,乾宁三年(896)进士,后梁贞明二年(915)授闽国(今属福建省)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辅佐闽王王审知。曾咏梅花诗:“忆德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
  翁仲同:宋代知县,字济可。宗安人。作官时,自己花钱买地,建造学堂,供百姓的子弟学习。深得民心。
  翁正春:字兆震(1553-1626),号青阳,福建省侯官(今闽侯)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状元。
  翁万达:字仁夫(1498—1552年),号东涯,谥襄毅,亦作襄敏,揭阳人(今隶汕头市区)。明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进士。历官兵部尚书,总督宣大(宣府、大同)。嘉靖十三年(1534)出任广西梧州府知府时,总兵仇鸾治军无方,纵容士兵为害百姓,翁万达不畏权势,把为首分子绳之以法。嘉靖十七年安南王莫登庸反,明朝出兵征讨,被升任为广西按察副使时,提出“先平定广西境内各部落之乱,使安南(今越南)首领莫登庸失去内应”的策略,仅一个月,平定部落之乱,并使安南王莫登庸亲来乞降。嘉靖二十二年改陕西布政使,次年加右副都御史衔巡抚陕西,同年底拜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保定军务。其后再以左副都御史任兵部尚书(据《明史·本传》,万达后晋至右、左都御史),统理北方边防要务,抗击蒙古族俺答汗数十万骑兵的侵扰。他深谙边务,通悉敌情,对内则整肃奸贪无能的官员,任用贤能。本身率先垂范,曾亲自带领将士驰骋疆场,使敌军望风丧胆。统边五六年间,打了多次胜仗。又修筑大同宣府间长城800余里,烽堠300余座,使边境得以安定,并使原每年150万两之边费减少一半。嘉靖二十八年,因父逝世,按例南归奔丧,北方边关告急,朝廷急催其再出任事,因严嵩等作梗,未得到重用,最后竟被削职为民。嘉靖三十一年回乡途中,于福建上杭背疽发作而逝世,葬于大埔三河镇。此时嘉靖帝又起复其为兵部尚书,准备再付以北疆重任,但已于事无补。翁万达以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著称,《明史》专传长达3000余字。而同时,他博学敏思,才气纵横,善诗文,“通古今,操笔顷刻万言”,并“好谈性理之学” ,军事才能则给予“嘉靖中,边臣行事适机宜、建言中肯窾者,万达称首”的肯定(《明史》本传)。史称翁万达文武全才,勇于任事,为“岭南第一名臣”。
  翁心存:字二铭(1791-1862),号邃庵,江苏省常熟县人,“翁氏藏书”始祖。他早年家境贫寒,来到当地的一些藏书楼校勘书籍。好学的他却借藏家之书苦读,才学渐长,对版本、校勘、鉴赏等都很精通。翁心存后来做到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同治年间,翁心存入值弘德殿,授读同治帝。他的显赫地位、过人才学,为其藏书提供了很大方便。道光年间,社会动荡,藏书家的传世珍藏多有散出,翁心存乘机出价收之藏之。翁心存有三子,即翁同书、翁同爵、翁同龢。翁心存死后,藏书多传给长子翁同书。长兄如父,翁同书长幼弟翁同龢20岁,两人关系甚密,翁同书死后,将全部藏书传给了翁同龢。


作者:123456 (2010/4/10 15:58:57)   回复此贴
  回复:我被你们说的一塌糊涂了~!!! 第 8 楼

翁肃:字彦恭,宋代崇安人,官至朝散大夫,与翁彦约、翁彦深、翁彦国三兄弟及翁延庆、翁蒙之同姓同乡同朝,皆居高官,时称六桂同芳。
  翁承赞:字文尧,唐代莆田县北高人,乾宁三年(896)进士,后梁贞明二年(915)授闽国(今属福建省)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辅佐闽王王审知。曾咏梅花诗:“忆德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
  翁仲同:宋代知县,字济可。宗安人。作官时,自己花钱买地,建造学堂,供百姓的子弟学习。深得民心。
  翁正春:字兆震(1553-1626),号青阳,福建省侯官(今闽侯)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状元。
  翁万达:字仁夫(1498—1552年),号东涯,谥襄毅,亦作襄敏,揭阳人(今隶汕头市区)。明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进士。历官兵部尚书,总督宣大(宣府、大同)。嘉靖十三年(1534)出任广西梧州府知府时,总兵仇鸾治军无方,纵容士兵为害百姓,翁万达不畏权势,把为首分子绳之以法。嘉靖十七年安南王莫登庸反,明朝出兵征讨,被升任为广西按察副使时,提出“先平定广西境内各部落之乱,使安南(今越南)首领莫登庸失去内应”的策略,仅一个月,平定部落之乱,并使安南王莫登庸亲来乞降。嘉靖二十二年改陕西布政使,次年加右副都御史衔巡抚陕西,同年底拜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保定军务。其后再以左副都御史任兵部尚书(据《明史·本传》,万达后晋至右、左都御史),统理北方边防要务,抗击蒙古族俺答汗数十万骑兵的侵扰。他深谙边务,通悉敌情,对内则整肃奸贪无能的官员,任用贤能。本身率先垂范,曾亲自带领将士驰骋疆场,使敌军望风丧胆。统边五六年间,打了多次胜仗。又修筑大同宣府间长城800余里,烽堠300余座,使边境得以安定,并使原每年150万两之边费减少一半。嘉靖二十八年,因父逝世,按例南归奔丧,北方边关告急,朝廷急催其再出任事,因严嵩等作梗,未得到重用,最后竟被削职为民。嘉靖三十一年回乡途中,于福建上杭背疽发作而逝世,葬于大埔三河镇。此时嘉靖帝又起复其为兵部尚书,准备再付以北疆重任,但已于事无补。翁万达以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著称,《明史》专传长达3000余字。而同时,他博学敏思,才气纵横,善诗文,“通古今,操笔顷刻万言”,并“好谈性理之学” ,军事才能则给予“嘉靖中,边臣行事适机宜、建言中肯窾者,万达称首”的肯定(《明史》本传)。史称翁万达文武全才,勇于任事,为“岭南第一名臣”。

作者:123456 (2010/4/10 15:59:29)   回复此贴
  回复:我被你们说的一塌糊涂了~!!! 第 9 楼

六桂堂

  “六桂堂”是一个十分著名的堂名,指的是南方闽粤一带的洪、江、翁、方、龚、汪等六个姓氏。根据历来文献的记载,南方的这六个家族,虽然所顶的姓氏完全不同,但实际上却是一父所出的同一家人,所以才会共用“六桂堂”堂名。千百年来在这个名堂之下,亲爱精诚,不分彼此。
  “六桂堂”是出现于距今大约1000年以前的宋朝初年,而且追本溯源,统统都是翁家的子弟。翁氏的来源,提起来光彩无比,因为他们的源流,可以源源本本地追溯到3000多年的圣君周文王,是最值得自傲的黄帝姬姓子孙。
  有关翁氏的源流,每一种古籍的考证都是完全相同的。譬如,《姓纂》一书指出:“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姓氏考略》也指出:“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望出钱塘。”
  由此可见,翁氏大致始于公元前1052至1002年之间的西周昭王之时。周昭王是周武王的曾孙,翁氏的始祖则是周昭王的儿子。如此一来,翁氏的来龙去脉,是更加一目了然。
  源自3000年前周文王的后代翁氏,在历史上一直是春风得意,神采飞扬的。这一点,可以找到许许多多具体的证据。例如,翁伯是一位名登《史记货殖传》,以贩脂而富倾县邑的大富豪;唐僖宗时的翁洮,更是皇帝嘉慕不已的一代高士,以一首《枯木诗》谢绝朝廷的征召,千百年来传为佳话。
  满清末年那位颇思有所为的光绪皇帝,有一位“师傅”翁同龠禾,是人们所熟悉的历史人物之一,他是光绪皇帝实行新政时的中心人物。文章道德,备受后人的敬仰。


作者:123456 (2010/4/10 16:26:20)   回复此贴
  回复 3:回复:我被你们说的一塌糊涂了~!!! 第 10 楼

六桂联芳是海外虛拟六桂的,他们六个桂之间无任何血缘关系,只是六个姓氏联合起来势力强大而免遭外侮 ,正宗翁氏六桂的时號应为六桂開芳

作者:翁暨 (2011/3/10 20:01:02)   回复此贴
  回复 1:回复:我被你们说的一塌糊涂了~!!! 第 11 楼

我家的老家谱上还有翁承赞的画像

作者:1029087386 (2011/7/20 21:57:04)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2 每页5条 当前2/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翁氏论坛  执行时间:124.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