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逝敖之后,属于以先租封邑名称为氏。 关于荀氏的演进还有一个说法: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名叫逝敖,被分封在荀邑(今山西新绛),他的儿子便以地名为姓氏,就是春秋历史上著名的晋国大夫、军事主官荀林父。 荀林父,生卒年待考,字伯,因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氏,称中行伯、中行桓子。 荀林父为春秋中期晋国的执政正卿、中军元帅,也是著名的将领。他主要活动在晋文公姬重耳(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晋襄公姬欢(姬环,公元前627~前621年在位)、晋灵公姬夷皋(公元前620~前607年在位)、晋成公姬绥(公元前606~前600年在位)、晋景公姬孺(公元前599~前581年)这五位晋侯执政时期,即公元前636~前581年。 荀林父在晋文公建立霸业的事业中即崭露头角,晋文公三年(公元前633年)发生在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前,荀林父担任晋文公的御戎(驾驶国君戎车)。晋文公四年(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作三行(三支步兵队伍)以御狄”,荀林父担任了中行的主持,其后任上军佐、中军佐,至晋景公执政时期出任中军元帅,主持国政。 晋灵公元年(公元前620年),晋、秦两国之间爆发“令狐之战”,晋军大将先蔑逃到秦国,原因是晋文公死后,晋人讨论立嗣君,都主张立年长者,派先蔑出使到秦国迎接公子雍。后因晋文公夫人穆赢大闹朝堂,指责朝臣“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执政的上卿赵宣子等就背弃先蔑而立了太子夷皋,是为晋灵公。先蔑出使秦国的时候,荀林父曾劝阻他说:“夫人和太子还在,你反而到外边去求国君,这一定是行不通的,你不如借口生病而辞谢不去,免得祸患降临到您身上。在一起做官就是寮,我曾经和您同寮,岂敢不尽我的心意呢?”但先蔑没有听从。等到先蔑逃亡出国,荀林父将他的妻子儿子和器用财货全部送到秦国,说:“这是为了同寮的缘故。” 晋成公七年(公元前600年),晋、楚两国争强,荀林父率师伐陈国以救郑国,并击败楚国军队。 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荀林父任中军元帅,执掌国政,率军与楚国展开了著名的“邲之战”。荀林父统兵救郑国,到黄河,了解到郑国倒向楚国讲和,就想回师,但手下将领之间意见分歧,中军副将先彀擅自率所部渡河,荀林父不得已,被迫令全军尽渡,驻军于邲(今河南荥阳)。楚军由楚庄王亲自统领。楚庄王起初无意与晋军决战,后采纳伍参的意见,认为荀林父新主中军,号令不通,他的副手先彀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也各自主张,因此打起仗来,晋军必败。楚庄王遂命孙叔敖挥军北上,与晋军对抗。荀林父派魏锜、赵旃先后赴楚军请盟,二人因与荀林父有私怨,想挑起事端,要荀林父的好看,于是向楚军挑战。孙叔敖见晋军来挑战,决意先发制人,命左、中、右三军及楚庄王亲兵布好阵式,掩袭晋军。荀林父不意楚军迫近,惊慌失措,下令晋军渡河后退,击鼓宣布说:“先渡河者有赏。”结果中军、下军争相上船,先上船的用力乱砍攀登船舷的人的手指,船中的断指多得可以用手捧起来。只有晋军的上军因主帅士会早有准备,得以不败。荀林父在这次大战中指挥不力,未能说服主要将领服从他的意图,也未能约束全军统一行动,失败惨重。 晋军败回国之后,荀林父请求处自己以死罪,晋景公打算答应他的请求。这时大夫士贞子出来劝谏说:“不行,城濮那一仗,晋军连吃了三天楚军败退时留下的粮食,晋文公却面有忧色,左右问打了胜仗为什么还忧愁?晋文公说是因为楚国的子玉还在。等到楚国杀了子玉,晋文公才喜形于色,说:‘没有人能再来害我了。’这是晋国的再次胜利,也是楚国的再次失败;楚国由此两世不能强盛。现在“邲之战”之败,不过是上天惩戒晋国,但如果您杀了荀林父以增加楚国的胜利,恐怕就如同楚国杀子玉,会好久使我们不能强盛吧!荀林父事奉国君,进,想着竭尽忠诚;退,想着弥补过错,他是国家的干城,怎么能杀他呢?他的战败,如同日月之蚀,哪里会损害它的光明!”晋景公恍然大悟,宽恕了荀林父,并让他官复原位。其后,荀林父接受教训,注意使全军贯彻一个明确的军事意图,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后来他又指挥了一次示威性的伐郑战役,目的是威胁郑国脱离与楚国的同盟,并与晋国重修旧好,这次战役,晋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晋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荀林父率晋军攻灭了一直侵扰晋国西北地区的赤狄民族中的潞氏部落(今山西潞城),并使晋国疆域扩大至山西潞城一带,为此,晋景公特别赏赐他“狄臣千家”(狄人奴隶一千家)。这是荀林父在金国政治、军事生涯中建立的最后一次业绩。 在荀林父的后裔子孙中,多沿称荀氏,后来又分衍为荀氏、中行氏、智氏三支,世代相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