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氏网新闻】相较“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更应是“羊的传人”
- 中华羊氏网 2013年9月4日 转载武汉晚报
相较“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更应是“羊的传人”
"羊的传人"之说早有武汉版:不懂羊就不懂中国人2012年12月28日 14:39 来源:武汉晚报 金文兵
前天,有媒体报道,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教授黄杨提出,相较“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更应是“羊的传人”。无独有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高海波,在一年半前也提出过同样的观点。
2011年4月15号,高海波在自己的“高开高走”QQ空间中,以《以羊为美——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字源学阐释》提出:就文化传承而言,中华民族可以称得上是羊的传人。
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高海波。他从字源学的角度概括自己的观点:“中国人是羊的子孙,中国文化是羊文化”,不懂羊就不懂中国字,不懂羊就不懂中国文化,不懂羊就不懂中国人。
200多个汉字都带“羊”
不懂羊,难以读懂中国字
高海波发现,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饮食方面的常用汉字,有好多都与羊有关。他统计了一下,东汉时期许慎所编的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收入的羊部字有28个,而成书于20世纪80年代的《汉语大字典》,收录的羊部字达200多个。为什么这么多的汉字都与羊有关呢?
“养”,繁体写作“養”,本义为养羊、给羊喂食物,所以古书中才有“以牧为羊”之说。这也说明养羊是远古时期中华民族重要的生产活动。
这些例子表明,这些羊部字的原始意思,与它们今天的含义已相去甚远,再加上解放后我们进行了简化字改革,现在人们很难解释它们原本的涵义,也更难理解那些原初内涵与现时意义之间的复杂联系。所以我们说不懂羊就不懂中国字。
我们的祖先都是“放羊娃”
不懂羊,就不懂中国文化
《说文解字》对于“羔”的解释是“羔,羊子也。从羊,照省声。”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羔,从羊,从火”,也就是把小羊放在火上烤。而拿来烤的羊都不会太大,所以后来就延伸出“小羊”的义项来。
有学者认为,美字从字面看,就是“羊大为美”,或者“羊人为美”,有羊、有大羊,是件很美的事。
再如“羹”字,古人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如此一来,“羊羔美酒”就成为一句习惯用语。还有“羞”字,本来也是指美味,如珍馐。
《说文解字》上说:“羌,西戎牧羊也。从人,从羊,羊亦声”,意思是那些西北游牧民族乃是一些“放羊娃”。
汉字中存在大量的羊部字,至少从侧面说明,我们的祖先在远古的游牧时代,最为重要的放牧对象很可能是相对温顺的羊。
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据说因生于姜水之滨而以姜为姓。高海波推断,更大的可能是炎帝部落以羊作为图腾。同理,另一位始祖伏羲,“羲”也有羊字,它的来源与含义应该和姜差不多。很有可能,我们的祖先,包括伏羲、炎帝这些传说中的中华始祖都是“放羊娃”。
那个时候,人们一定把放羊看成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家中有羊,是件“喜洋洋”的事。只不过在从游牧业转向定居的农耕文明后,汉民族的羊越养越少,我们的文化离羊也就渐行渐远了。
“美羊羊”寄托着美好的向往
不懂羊,就不懂中国人
在长期的牧羊过程中,古人不但自己品尝“美羊羊”,还将它用于进献、祭祀,甚至于巫术。
比如,“差”的本义为进献;“盖”,下面是个器皿,上面有只羊,这两个字都是从食物转义而来,意为奉献给鬼神和祖先,也很形象地说明了羊在原始宗教活动中,已经超越了食物的层面,而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近年来出土的远古文物中,就有大量的羊首面具,也佐证了古人将羊首作为一种宗教活动的工具了。
羊不光在汉字中被赋予崇高美德的含义,羊的品格也渗入中国古人的人生哲学之中,成为真善美、温良恭俭让的标志。
“善”,原本写法是上面一个羊,下面一个口,古人认为羊的本性是温顺的、温和的、与人为善的。义字繁体为“義”,就是“以我为羊”,也就是说:“義”是“我”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即具有羊的美德。
中国人习惯于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这种观念早已成为全体中华民族的印记。但高海波推断,中国人曾经有另一种信仰——信仰羊、崇拜羊,目前仍在继续延续这种文化上的信仰——以羊为美,以羊为善,以羊为德。
“传人”之说不是学术名字
偏重传播性和趣味性
昨天,武汉楚文化学会副会长晟琳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古代中国,中原人崇拜龙图腾,龙积淀成皇帝文化核心内容,老百姓崇拜皇权,称皇族为龙子龙孙,随着时间推移,龙文化也渗透到普通人的观念中。“龙的传人”,作为一种文化认同,渐渐被大众接受。不过,在两千年前古代南半中国的主人——楚国的王族就是姓芈(音米,原义也是羊的叫声),楚人的先祖与羊的关系密切。但是学术界普通认定,楚人为凤崇拜,湖北省还据此制作了大型纪录片《凤舞神州》在央视播放,从这个意义上说,楚人应是“凤的传人”。还有,我国北方草原民族,古时大多崇拜狼,作战时举着狼头大旗,也可说是“狼的传人”。“所谓龙的传人、凤的传人、狼的传人、羊的传人,都是大众文化的一种形象表述,便于传播,有趣味性,但都不是学术名词,更非科学表述。” (责任编辑:单晓冰)
(转载武汉晚报)
,
相较“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更应是“羊的传人”
"羊的传人"之说早有武汉版:不懂羊就不懂中国人2012年12月28日 14:39 来源:武汉晚报 金文兵
前天,有媒体报道,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教授黄杨提出,相较“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更应是“羊的传人”。无独有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高海波,在一年半前也提出过同样的观点。
2011年4月15号,高海波在自己的“高开高走”QQ空间中,以《以羊为美——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字源学阐释》提出:就文化传承而言,中华民族可以称得上是羊的传人。
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高海波。他从字源学的角度概括自己的观点:“中国人是羊的子孙,中国文化是羊文化”,不懂羊就不懂中国字,不懂羊就不懂中国文化,不懂羊就不懂中国人。
200多个汉字都带“羊”
不懂羊,难以读懂中国字
高海波发现,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饮食方面的常用汉字,有好多都与羊有关。他统计了一下,东汉时期许慎所编的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收入的羊部字有28个,而成书于20世纪80年代的《汉语大字典》,收录的羊部字达200多个。为什么这么多的汉字都与羊有关呢?
“养”,繁体写作“養”,本义为养羊、给羊喂食物,所以古书中才有“以牧为羊”之说。这也说明养羊是远古时期中华民族重要的生产活动。
这些例子表明,这些羊部字的原始意思,与它们今天的含义已相去甚远,再加上解放后我们进行了简化字改革,现在人们很难解释它们原本的涵义,也更难理解那些原初内涵与现时意义之间的复杂联系。所以我们说不懂羊就不懂中国字。
我们的祖先都是“放羊娃”
不懂羊,就不懂中国文化
《说文解字》对于“羔”的解释是“羔,羊子也。从羊,照省声。”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羔,从羊,从火”,也就是把小羊放在火上烤。而拿来烤的羊都不会太大,所以后来就延伸出“小羊”的义项来。
有学者认为,美字从字面看,就是“羊大为美”,或者“羊人为美”,有羊、有大羊,是件很美的事。
再如“羹”字,古人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如此一来,“羊羔美酒”就成为一句习惯用语。还有“羞”字,本来也是指美味,如珍馐。
《说文解字》上说:“羌,西戎牧羊也。从人,从羊,羊亦声”,意思是那些西北游牧民族乃是一些“放羊娃”。
汉字中存在大量的羊部字,至少从侧面说明,我们的祖先在远古的游牧时代,最为重要的放牧对象很可能是相对温顺的羊。
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据说因生于姜水之滨而以姜为姓。高海波推断,更大的可能是炎帝部落以羊作为图腾。同理,另一位始祖伏羲,“羲”也有羊字,它的来源与含义应该和姜差不多。很有可能,我们的祖先,包括伏羲、炎帝这些传说中的中华始祖都是“放羊娃”。
那个时候,人们一定把放羊看成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家中有羊,是件“喜洋洋”的事。只不过在从游牧业转向定居的农耕文明后,汉民族的羊越养越少,我们的文化离羊也就渐行渐远了。
“美羊羊”寄托着美好的向往
不懂羊,就不懂中国人
在长期的牧羊过程中,古人不但自己品尝“美羊羊”,还将它用于进献、祭祀,甚至于巫术。
比如,“差”的本义为进献;“盖”,下面是个器皿,上面有只羊,这两个字都是从食物转义而来,意为奉献给鬼神和祖先,也很形象地说明了羊在原始宗教活动中,已经超越了食物的层面,而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近年来出土的远古文物中,就有大量的羊首面具,也佐证了古人将羊首作为一种宗教活动的工具了。
羊不光在汉字中被赋予崇高美德的含义,羊的品格也渗入中国古人的人生哲学之中,成为真善美、温良恭俭让的标志。
“善”,原本写法是上面一个羊,下面一个口,古人认为羊的本性是温顺的、温和的、与人为善的。义字繁体为“義”,就是“以我为羊”,也就是说:“義”是“我”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即具有羊的美德。
中国人习惯于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这种观念早已成为全体中华民族的印记。但高海波推断,中国人曾经有另一种信仰——信仰羊、崇拜羊,目前仍在继续延续这种文化上的信仰——以羊为美,以羊为善,以羊为德。
“传人”之说不是学术名字
偏重传播性和趣味性
昨天,武汉楚文化学会副会长晟琳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古代中国,中原人崇拜龙图腾,龙积淀成皇帝文化核心内容,老百姓崇拜皇权,称皇族为龙子龙孙,随着时间推移,龙文化也渗透到普通人的观念中。“龙的传人”,作为一种文化认同,渐渐被大众接受。不过,在两千年前古代南半中国的主人——楚国的王族就是姓芈(音米,原义也是羊的叫声),楚人的先祖与羊的关系密切。但是学术界普通认定,楚人为凤崇拜,湖北省还据此制作了大型纪录片《凤舞神州》在央视播放,从这个意义上说,楚人应是“凤的传人”。还有,我国北方草原民族,古时大多崇拜狼,作战时举着狼头大旗,也可说是“狼的传人”。“所谓龙的传人、凤的传人、狼的传人、羊的传人,都是大众文化的一种形象表述,便于传播,有趣味性,但都不是学术名词,更非科学表述。” (责任编辑:单晓冰)
(转载武汉晚报)
分享按钮>>【倪杨氏网新闻】癸巳年七月廿九日灵山坞杨氏族人举行祭祀活动纪念先人
>>【何氏网新闻】救助小何毅 爱心大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