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明末清初年间,河北某村镇上住着党龙、党虎、党三姑兄弟仨人。这天傍晚,党龙、党虎听说河南某地唱戏,哥俩就商量去河南看戏。晚饭后,哥俩找来一个柳斗做龙头,一把扫帚做龙尾,中间拴一根麻绳做龙身,骑到绳上就要走,三弟见状,也要跟着一起去,大哥、二哥说:“你太小,走丢了怎么办?”说吧,一挥手,柳斗、麻绳、扫帚化做一条真龙,腾空而起,向黄河南岸飞去。党三姑呼喊不及,伸手抓住龙尾,顺势也飞到了河南。 半夜散戏后,党三姑找不见了两个哥哥,急的哇哇直哭。当地官衙问明情况,觉得此事太过离奇,就问:“你两个哥哥会乘龙飞升?那你会什么?”党三姑说:“我会用秫秸扎船。”官衙命人找来秫秸,党三姑即刻扎了一只船,又端来一碗清水,往地上一泼,船立刻化为一只真船,党三姑跳上船,也腾空回到了家中。 官衙震惊不已,把事情原委逐级上报到朝廷,朝廷下发旨意:此乃白莲教闹事,速派兵捉拿,满门抄斩,绝不留后患。 党氏三兄弟闻得风声,为了避免灭门之灾,躲避朝廷追杀,商议决定:兄弟仨人就此分开,约定“改党姓甄”,待日后再相聚。于是,老大去了曲阳,老二到了饶阳,老三南下到了山东。 转瞬间,三百多年过去了,饶阳县甄氏家族的第十二代孙——少奎,今年已经六十虚岁,多年来他始终不忘爷爷讲过的关于甄氏家族的故事。自从工作岗位退休以来,他决定要到曲阳去寻找甄氏踪迹。三年前的一次外出之中,在平乡县他遇到了曲阳藉的石雕师傅,经过询问后确定曲阳县北故庄有条甄家街,至少有三、四百口人姓甄,这就更加坚定了他去寻亲的决心。 于是他于二○○六年十月二十二日,孑身一人乘坐衡水至曲阳的公共汽车来到了曲阳县城。在一个退休干部的指引下,他在北故庄村东头敲开了在村里当了四十多年村干部的甄建敏的家。 甄建敏,今年六十六虚岁,面对陌生人的来访一脸迷惑,问:“你找谁?”少奎说:“我姓甄,是来寻亲的。”建敏问:“是西土瓦—甄吗?”少奎回答:“是,你们有‘改党姓甄’的说法吗?”建敏答到:“是改党姓甄。老伴,快炒俩菜,俺们得喝两盅。”两位甄氏后人越说越多、越说越亲,一个三百多年的古老传说终于得到了印证。三百多年前,党氏兄弟约定“改党姓甄”,准备以后团聚的想法终于在二位老人的亲切交谈中得以实现。苍天有眼!感谢上苍! 据悉,党氏老三的后人现在居住在山东省阳谷县李台镇甄台村,尚有家谱留传,甄少奎打算有机会再到阳谷县去一趟,寻找党三姑后人。 由此传说的和相关知情者请加QQ:291031668;364988624 [color=#000000][/color][color=#EC008C][/color][color=#FF0000][/color][size=3][/size][color=#000000][/color][color=#FF0000][/col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