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迄至元明之靳氏源流考
- 中华靳氏网 2012年11月20日 万家姓
经历了多年的查考,我从网页与历史资讯中汇整有关靳氏较为可信的起源与地点。以下是我对这段访查的相关纪录,供宗族参考:
自幼,我一直以楚国大夫靳尚受封於湘江畔之「靳」,以封地为姓,是为我姓之始祖。然而,靳尚封地远在湘中,这与历史上具有名望之靳氏先祖多为北人,显不相合。更且,靳氏堂号「西河」,也在山西高原。在靳尚始祖之后,汉高祖刘邦的手下大将靳强,以及靳歙均活跃於北方。东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十六个胡人所建立的国家中,仅有一非鲜卑人所建之后汉国,为匈奴族所建。其高祖刘曜幕下有外戚大将军靳准,且两位靳皇后,他们具有皇室身分,属於匈奴族血脉。后汉国定都山西临汾,与我家六百年前受明太祖朱元璋强迫移民黄河下游之集中地—山西洪洞,有地缘关系。因此,我曾经怀疑靳姓应较有可能是匈奴族的一支,而与来自於南方楚地的靳尚关联较疏。更何况,在北京近郊长城下的一处艺术村中,有一位名叫靳勒的艺术创作家,雕塑了一座「匈奴骑马像」,以匈奴战将骑坐於骏马上,反讽西汉武帝纪念霍去病大将军驱逐匈奴之「马踏匈奴像」。这位靳勒先生即自称是匈奴的后代,一以发扬匈奴族骁勇善战的英猛为己志。对此,原先我也有同样的情怀,有道是自古燕赵男儿多慷慨高歌击节之士。我也一直认为在北方的男儿多有边疆民族的血统,我们靳家流著勇士的血液!
但事实上,虽五胡乱华在历史上是一页重要的篇章,导致北方士族南迁,也使文化向整片中华土地上播移。但最近有一份来自於山西靳氏同宗赴曲沃的考察纪录,改变了我的思考体系。原先二分对立的南方靳尚与北方靳强,以及汉族与匈奴族的资讯相容问题得到适当的调和。这位靳氏宗亲从山西太原南下曲沃一处靳氏祠堂访查,看到祠堂四围墙上有十几位始自汉朝迄至明代的靳氏始祖画像。他们有的是当朝的大将军,有的是大尚书。而经我查考后,知西汉朝大将军靳强乃曲沃人士,受汉高祖刘邦封为汾阳侯。如今,在曲沃还有一处将军坟,据说历朝历代,靳氏族人总是不忘来此祭祖。曲沃与我家参与从山西移民至河南之**地—洪洞仅一县之邻。极有可能在六百年前我的先祖靳凤公就是前往洪洞县**后,被迁往河南长垣的。基於这一项地缘证据,我认为靳氏族人和汉大将军靳强的血脉关系应属可信。更何况,纪录中又以元朝末年有大臣廉访司史靳用受元皇帝之命,回曲沃家乡赈地震灾,重新建立地方行政体系,以安民心。又至明初,曲沃人士靳颉本为元代遗臣,明太祖本欲整肃并诛九族,但靳颉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自动请缨任征西大将军,为大明朝前往远西开疆辟土。靳大将军领军驱敌,获得大胜固守边城。以此确保靳氏族人得以繁衍不绝。
上述几位靳氏先祖均为山西曲沃人士,显示靳氏仍以汉民族为主体,但因匈奴族在汉朝融入中华民族之后,迄至东晋末年之后汉国的建立,经历五百年的融合变迁,真正的纯粹的匈奴人已不可寻。后汉建国於山西临汾,亦与曲沃相邻,或可推论以靳强为元祖的汉族靳氏,亦极可能融入后汉靳氏的血脉。我推论靳氏以汉族为主要源头,融入匈奴族靳准大将军的一支后裔是很有可能的。
但仍有一个问题有待解答,在历史上靳氏首先得姓的楚大夫靳尚,其后人究竟何往?以历史资料显示:靳姓的郡望「西河」,靳氏先祖以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为主要发展舞台是事实,但靳是一个位於湖南湘江畔的地名也是事实。两千五百年前,靳尚即是受封於此而得姓。但靳尚先祖虽事奉楚国国君,在战国时代各国俊彦之士周游各诸侯国,为不同阵营效力的情事,所见多有。以汉族源头之靳氏得姓於南方之封地,而后子孙播迁至北方,在汉朝开基中,立下汗马功劳,受封侯爵在山西曲沃一带,乃绵延发展至有明,再向南方播迁是一条合理的路径。
靳氏祖先发源於南方楚地,兴旺於北国高原,前有汉大将军靳强,继有后汉大将军靳准,原以汉族华胄融入匈奴血统。在五胡乱华与唐末黄巢之乱的两次民族大迁徙中 ,留在北方,未有南迁之举。迄至南宋不敌於蒙古大军而覆灭,留在北方的靳氏祖先乃成为所谓的汉人,相较於南宋遗民之南人,受蒙古人信任,乃至身为元朝官吏。但元朝国祚仅九十载,值朱明承继大统,整肃元之遗臣。当此大患之际,有先祖挺身为国开疆辟土,也护佑靳氏族人。我家一脉相传,融会大汉匈奴,联合蒙元,奋力英勇,力挽狂澜,可歌可泣!谨以本文纪录,永志不忘!
————————————————————————————
靳知勤 台中教育大学数理暨资讯学院院长教授 重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分享按钮>>各地靳氏行辈
>>青口村靳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