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富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富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历史人物 已阅:7041 / 回复:17(楼主)

历史名人:

说明,在满族人的生活习惯上,一般是呼名不称姓,而本书为说明这些著名人士皆为富察氏族人中的佼佼者,均冠以“富察”氏。

蒲察氏:(生卒年待考),满族,即富察氏。著名金国时期金肃宗靖宣皇后。

蒲察氏:(生卒年待考),满族,即富察氏。著名金国时期睿宗钦慈皇后。

蒲察氏:(生卒年待考),满族,即富察氏。著名金国时期兰陵郡王。

蒲察氏:(生卒年待考),满族,即富察氏。著名金国时期东京留守。

蒲察·石家奴:(生卒年待考),满族,即富察·石家奴。著名金国时期太祖驸马。

蒲察·通:(生卒年待考),满族,即富察·通。著名金国时期平章政事。

蒲察·官奴:(生卒年待考),满族,即富察·官奴。著名金国时期参知政事兼左副元帅。

富察·衮代:(公元?~1620年待考),女,满族,著名后金太祖继妃。

富察·衮代于后金孝慈皇后之前,嫁与清太祖努尔哈赤,称大妃。后因为与代善有“私情”,得罪了努尔哈赤,在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以盗藏金帛迫令大归”,被处死。

关于富察·衮代被处死这一事件,今史学界有争议,大体上有两种观点:

1.认为偷藏财物并与代善有私情者不是阿巴亥,而是富察氏,理由是:

①富察氏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妃,在史籍《满洲实录》里,明文称之为衮代皇后。在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以妃曾获罪于太祖,而改葬于福陵外。

②可信度很高的史籍《清皇室四谱》也记载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以盗藏金帛迫令大归”的是富察氏衮代。

③史学家赵光贤在史籍《清初诸王争国记》中也认为盗藏金帛而获罪的是富察氏。

④史籍《清史稿》后妃传部分也记道:“天命五年,妃得罪,死。”

⑤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努尔哈赤在处理大妃偷藏财物案子时,以大妃有三子一女无人照看为由免于处死。而富察氏所生的莽古尔泰、德格类、莽古济格格,如果加上努尔哈赤的第十六子费扬古,正好是三子一女。


作者:富强 (2007/9/27 13:32:14)   回复此贴
  回复:历史人物 第 1 楼

2.认为这一事件的女主角是阿巴亥,而不是富察氏,理由是:

①富察氏年龄太大,而阿巴亥的年龄与代善相差不多。富察氏归努尔哈赤之前就已嫁给了威准为妻,并生下了一个儿子昂阿拉。威准死后,于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改嫁努尔哈赤,比孟古姐姐嫁努尔哈赤还要早三年。孟古姐姐嫁给努尔哈赤时是十四岁,那么富察氏在改嫁努尔哈赤时,年龄起码要比孟古姐姐大十岁左右。经推算,到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时,富察氏已是五十多岁的老妪了,她还能装扮得珠光宝气、浓妆艳抹地与三十八岁的大贝勒产生爱情,眉来眼去吗?而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的阿巴亥刚三十一岁,青春鼎盛,风韵犹存,与代善年岁相宜,可谓郎才女貌。阿巴亥与代善产生爱情,眉目传情,是极有可能的。

②富察氏的子女数不对,而阿巴亥的子女数正好吻合。前面已讲,富察氏改嫁努尔哈赤后只生二子一女。努尔哈赤的第十六子费扬古在史书中均未记载其生母是谁,即使是史籍《清皇室四谱》,也只是怀疑、推测费扬古是富察氏所生,未做定论。况且富察氏死于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农历2月,而费扬古生于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农历10月,费扬古为富察氏之子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这样,富察氏的子女数与努尔哈赤所说的三子一女不符,因此不可能是富察氏。而阿巴亥则生了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儿子,虽未生育女儿,但却抚养了一个女儿。清宫档案《星源集庆》里明确记载,努尔哈赤抚养了他胞弟舒尔哈齐第四子多罗恪喜贝勒的第二个女儿,此女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农历7月16日午时,封为和硕公主,收养于宫中。这个抚养任务自然要落在大妃阿巴亥头上。这样一算,阿巴亥正好是三男一女,与努尔哈赤所说的正好吻合。

③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时,富察氏所生的莽古尔泰等均已成年,与努尔哈赤所说的孩子幼小、患病无人照看不相吻合。而这一年,阿巴亥生的阿济格十五岁、多尔衮九岁、多铎七岁,养女与多尔衮同岁,也是九岁,都在年幼,有病需要母亲照看,与努尔哈赤所说一致。

④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大妃将三百匹缎子藏在了阿济格家中的两个柜子里。阿济格是阿巴亥的亲儿子,把私物藏在自己儿子家中,完全在情理之中。如果藏财物的是富察氏,不把财物藏在莽古尔泰家中,反而藏在阿济格家中,倒令人难以理解了,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⑤代音察告发大妃的时间是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农历3月25日,而史籍《星源集庆》中明确记载富察氏已于这年的农历2月死去。所以偷藏财物的更不可能是富察氏。

⑥史籍《世祖实录》记载,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农历2月,因富察氏获罪于太祖而改葬于福陵外,并未讲明是因何获罪,所以不能说后金天命五年盗藏财物的就一定是富察氏。

⑦史籍《清史稿》记载:“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妃得罪,死。”也不能认定发生的就是私藏财物、与大贝勒有私情这件事。因此有人认为,因偷藏财物被休弃者是阿巴亥。史籍《清皇室四谱》等书在后金天命五年获罪大妃问题上,很有可能张冠李戴了,将阿巴亥说成了富察氏。

究竟孰是孰非,本书不予考证。


作者:富强 (2007/9/27 13:33:03)   回复此贴
  回复:历史人物 第 2 楼

富察氏:(公元1712~1748年),女,满族,满洲镶黄旗人。著名清朝高宗乾隆大帝的孝贤纯皇后。

富察氏是典型的名门闺秀。其祖父米思翰,在圣祖康熙皇帝时深受倚重,官至户部尚书,列议政大臣,参与机密。清康熙初年,米思翰与兵部尚书明珠一起,力主撤三藩,最终剪除了大清帝国的心腹之患。米思翰的第四子李荣保官至察哈尔总管,富察氏为其爱女。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祖先名叫旺吉努,带着一百多人起家,历经清朝太祖、太宗、顺治、康熙、雍正各朝。如此的一个大家族后来位居显赫、人才辈出,为大清朝的建立、繁荣建立了不朽功勋。

由于孝贤纯皇后的父亲是察哈尔总管、大学士李荣保的女儿,她的哥哥是大学士傅恆。在这样的显赫的家族中绝对算是名门望族之女,如此的家庭环境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富察氏十六岁时,被雍正皇帝指婚给当时的皇四子弘历。当时的弘历已经十七岁了,早在四年前的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农历8月弘历十三岁的时候,就被清雍正皇帝秘密立储了,并将密诏放于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后面。当时的弘历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立为后任皇帝,但是在清雍正皇帝眼中,弘历的嫡福晋就是以后的一国之母、统领六宫的皇后,所以富察氏实际上是雍正精心为他这个接班人精心挑选的,这是非常富有政治色彩的。

满族人传位立储是选贤能之子,选后则是选贤能。

按照清朝皇子的婚礼制度,嫡福晋是指婚的,而富察氏就是嫡福晋。因而她的父亲李荣保在指婚那天,要到乾清门前,面向北方听传旨大臣的传旨:“今以富察氏李荣保之女作配皇子弘历为嫡福晋”,在三拜九叩谢过皇恩之后,就要选择良辰吉日等待弘历率领大臣、侍卫到她家行文定礼(民间称方定),在完婚前一天,富察氏的妆奁(妇女梳妆用的镜匣)便由她的额娘都送到了弘历的住所去了。次日,就是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农历7月18日,在紫禁城内的乾西二所(今故宫一部分重华宫,一部分漱芳斋)与弘历成婚,史称“赐成大婚礼”,至此,富察氏正式成为弘历的嫡福晋。

公元1735年,清雍正皇帝去世,弘历即位。直到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农历12月,大行皇帝雍正去世二十七个月孝期已满,而弘历已成为了大清国第六任皇帝——乾隆大帝,富察氏方被隆重地举行了册立皇后的大典,开始了她的皇后生涯。

富察氏温情脉脉,很得丈夫宠爱。她为人恭谨俭朴,不尚奢华。平时,只是采摘一些通草绒花戴在头上作妆饰,从来不戴什么珠翠宝石。逢到年节,她亲手用鹿羔的毛皮做成荷包赠给乾隆大帝,仿行清代祖先当年在关外的遗制,表示不忘本的意思,所以更得皇帝的敬爱。多年来,帝后间倒是心心相印,从来不曾红过脸。


作者:富强 (2007/9/27 13:34:17)   回复此贴
  回复:历史人物 第 3 楼

有一年,乾隆大帝下令改造畅春园、长春馆以及圆明园,将三处并为一处。当园工告成后,乾隆大帝奉着皇后到园中游览,又命皇后率六宫妃嫔、宗室命妇、公主福晋等入园随同玩赏。这天,圆明园内春光明媚。随着帝后迤逦入园的美妇们,锦衣绣服,珠环翠绕,个个打扮得似天仙一般。一行人来到堂前,先向太后磕头,又向帝、后请安。乾隆大帝坐在龙椅上,向人群看去,忽然发现有一位贵妇人尤其出众,眉如黛山,眼如秋水,面如桃花,腰如细柳,他不免惊羡万分,暗想同这美人比较,六宫粉黛黯然失色。又觉有些面熟,不知她是哪家眷属?一会儿,轮到这位美妇上前了。她请罢了安,皇后便站起身,与她握着手,说:“嫂嫂这晌身体可好?”原来,她就是皇后的亲嫂子,内务府大臣傅恒的妻子。这时的乾隆大帝,恰似灵魂出了窍,糊里糊涂跟着太后出宫,一路上也无心观赏园中美景,老想着跟在皇后身后的美人,不时又回首去看。那位傅夫人似乎觉着了皇帝的多情,也有意无意用眼光去迎接。从那天以后,乾隆大帝常常想念着傅夫人,有时不免长吁短叹。皇后问了他几次,他都搪塞过去。

过了几天,又逢皇后生日。乾隆大帝兴奋起来,禀明太后,下旨于千秋节这天宫中大张宴席,为皇后祝寿。又到坤宁宫去向皇后道贺,并说:“你生辰这天,何不召你嫂嫂入宫畅饮一天?”皇后答道:“她自当会来,何必去召?”乾隆大帝又说:“前香游圆明园,我看你们姑嫂之间很是亲热,何不乘此机会留她在宫中多住几天?”皇后听了,点点头,没有作声。到了千秋节这天,坤宁宫内外热闹非凡。文武百官祝贺之后散去,乾隆大帝信步走进坤宁宫,又接受聚集在这里的六宫妃嫔及公主福晋的拜见。皇帝举目注视,果然傅夫人站在上首,仿佛比那天园中见到时更加美艳。宴饮开始后,风流皇帝雅兴大发,要大家依次联诗,每人说一句,说不上来就罚酒。接着又热热闹闹行起酒令来,你一句我一言,你一盅,我一杯,挤成一片。这位傅夫人本不善于饮酒,连饮了几杯之后,不免粉面含赤,心族晃荡,坐不安稳了。乾隆大帝见她已经醉了,把侍宴的宫娥唤过一旁,叮嘱了几句,将她扶去别宫休息。众人稍事休息,重新入席再饮,只是忽然不见了皇帝。皇后命宫人去找,未找到,也无暇顾及,继续招待客人。等到酒阑人散,仍不见皇帝的踪影。皇后心下奇怪,又命宫人去看看傅夫人怎样了。过了好久,才见这名官人回报说:“傅夫人所住宫室门户紧闭,不便入内。”皇后联想前情,心中明白了几分。

第二天早上,乾隆大帝仍出宫坐朝,傅夫人起来后去坤宁宫向皇后辞谢。皇后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微笑着说了一句:“嫂嫂恭喜!”傅夫人顿时脸红耳赤,不敢抬头匆匆地告辞而去。自从这天之后,皇后对待皇帝就不象从前那样温柔多情了,有时竟向皇帝投来一种艾怨的眼光,使皇帝心中很不好受。因羞愧,他不象以前那样常去坤宁宫了,皇后也就更加疑心皇帝对她的冷漠。


作者:富强 (2007/9/27 13:36:09)   回复此贴
  回复:历史人物 第 4 楼

孝贤皇后身为中宫皇后,主管后宫事务,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她并不挥霍。她生来就好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平时,她从不佩戴用金玉珠翠制成的饰件,帽子上插的是用通草绒线做的花。她认为用金线、银线制做荷包、香袋等物品是极大的浪费,无异于暴殄天物。

一次,乾隆帝在阅读祖父康熙帝御制的《清文鉴》一书时,得知满洲旧俗有用鹿尾绒毛搓成线,代替金线绣在袖口的做法。那是由于满族居住在关外,生活条件艰苦的缘故。乾隆帝将这个学习心得告诉了孝贤皇后。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孝贤皇后深受启发。于是她每年进献给皇帝的荷包都用鹿尾绒搓成的线缝制,十分简朴,以此表示她永不忘本之意。孝贤皇后这种节俭之风和不忘本之心,深受乾隆帝的敬佩和尊重。

孝贤皇后像孝贤皇后孝敬公婆,问安侍膳,恪尽子妇之责,深受公婆的喜爱,与公婆关系十分融洽。孝贤皇后对待自己的夫君乾隆帝更是感情至深,爱护有加。有一次乾隆帝患了疖疮,很严重,经过多方医治,才渐渐痊愈了,但御医一再叮嘱“须养百日,元气可复”。为了保证夫君的绝对休养,不受外界的干扰,孝贤皇后就搬到了皇上寝宫的外屋居住,精心服侍了百余天,见皇上确实康复如初了,才回到自己的寝宫住。

孝贤皇后主持后宫不妒不偏,深明大义,也深得其他妃嫔的敬重。她似乎拥有了一切,无上尊崇的地位,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她满足并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一切。然而,两个儿子的接连夭亡却彻底打乱了她的阵脚,摧毁了她的精神,将她的心撕成了碎片。

皇后本来有个儿子永琏,已由皇帝按家法秘立为太子,但不幸生病夭折,乾隆大帝百般劝慰,要她再生嫡子,一定立为皇储,并追封永琏为端慧皇太子。过了几年,皇后又生下一子名永琮。恰在此时皇后心情不好之际,永琮又出天花死了。皇后受不了这般打击,哭得死去活来。于是,乾隆大帝为了安慰皇后才以东巡为名,奉皇太后以及带了皇后出京游览,谁知就此同皇后永诀了。乾隆大帝带了皇后灵枢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在长寿宫设立灵堂,丧礼格外隆重,除为皇后服缟素十二天外,还亲自作祭文《述悲赋》,抒发自己的哀思。乾隆大帝充分发挥这方面的才华,写得足够地哀婉悱恻,令人读后柔肠寸断。然而有谁能知道帝后之间这段难解的纠葛呢?

皇后生前曾为自己讨过谥号,那是皇贵妃高佳氏死时,乾隆大帝赠以溢号“慧贤”,皇后便说:“我死之后,以‘孝贤’二字称谥号,可以吗?”后来,乾隆大帝果然便按照她的遗愿,封予谥号“孝贤纯皇后”。

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农历1月,孝贤纯皇后随乾隆大帝御驾东巡。两各月后的农历3月11日,她于返回途中暴死于德州舟次,终年三十六岁。

孝贤纯皇后为何突然死于船上,这在历史上还是一个迷。太监们流言:“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为了替他所宠爱的皇后富察氏分忧解愁奉着皇太后钮祜禄氏和皇后两宫的銮驾,以东巡为名,浩浩荡荡来到山东,谒孔陵,祭泰山,凡名胜古迹,统统去游览一番。然而富察皇后总是无法解怀,一意悲悼着近几年先后死去的两个儿子。路上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在她眼中却成了惨红愁绿,分外触动愁肠。不巧,她在船中因受了风寒,大病一场及至气息奄奄,昏厥了好几次。乾隆大帝慌了手脚,忙下令回京,但是刚走到德州,就不行了。皇太后来看她,她只模模糊糊说了:“谢恩”两个字。临死前,她不无幽怨的目光盯着乾隆大帝,落下了一串伤心的眼泪。这幽怨的眼光使乾隆大帝痛彻心肺,他又伤心又歉疚,对着皇后尸体号啕大哭。”

乾隆大帝给孝贤纯皇后写了许多挽诗,其中一句是“圣慈深忆孝,宫壶尽称贤”,他认为“惟孝贤二字之嘉名赅皇后一生之淑德”。

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农历10月27日,孝贤纯皇后奉安于胜水峪地宫。谥号全称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作者:富强 (2007/9/27 13:36:47)   回复此贴
  回复:历史人物 第 5 楼

富察氏:(生卒年待考),满族,著名清高宗乾隆大帝哲悯皇贵妃

生庶皇长子永璜。

富察氏:(生卒年待考),满族,著名清穆宗同治皇帝淑慎皇贵妃

清同治朝,进为皇贵妃,清德宗光绪皇帝立,尊为敦宜荣庆皇贵妃。

富察·哈什屯:(生卒年待考),满族,满洲镶黄旗人;世居沙济。著名清朝将领。

其祖先富察·旺吉努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归靠,授佐领。其父富察·万吉哈袭领其佐领之职。

富察·哈什屯初任前锋校,隶属正蓝旗,清太宗时改隶属镶黄旗,以佐领擢礼部参政,仕至内大臣,加太子太保,一等男兼一云骑尉逝世后追赠一等公。

富察·哈什屯家族中的最著名者,有:

户部尚书、议政大臣米思翰,内大臣、平北大将军富察·马思喀;

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富察·马齐;

领侍卫内大臣富察·马武;

古北口提督富察·保住;

孝贤纯皇后之父、察哈尔总管、一等公富察·李荣保;

驻藏都统、一等伯富察·清,即傅清;

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一等忠勇公富察·恒,即傅恒;

兵部尚书、内大臣、云贵总督、一等诚嘉毅勇公富察·明瑞;

都统富察·广成;

三等侯、武英殿大学士富察·明亮;

副都统、多罗额驸富察·灵安,即福灵安;

兵部尚书、一等忠勇公、额驸富察·隆安,即福隆安;

大学士、吏部尚书、一等嘉勇公富察·康安,即福康安;

工部尚书富察·长安,即福长安;

副都统、一等公富察·丰伸济伦;

成都将军、参赞大臣富察·奎林。


作者:富强 (2007/9/27 13:37:24)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7 每页5条 当前1/4页 [1] [2] [3] [4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7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7)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富氏论坛  执行时间:256.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富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