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巫氏族譜及遷徙
- 中华巫氏网 2012年11月27日 网络
「流轉年華—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開幕儀式當天,參與的來賓包含了巫文隆教授(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數位典藏展示中心第6特展「貝類與人文多樣性特展—寶貝 臺灣寶貝」籌劃人)與特展展件「林衡鈞與巫如玉文書」提供者林湘瑛、林湘玲、林湘珉、林湘琬四姊妹,兩者同為彰化人,並於會場相談甚歡,巫文隆教授同時也是臺灣巫氏宗親總會榮譽副會長,藉由巫教授的解說,四姊妹得知其實母親的祖先也是客家人。之後,巫如玉女士的三女林湘珉,為了追尋對母親記憶,撰寫名為〈《1941年日本音羽洋裁女學院卒業記念寫真帖》背後的生命故事〉的短文,巫文隆教授也在百忙中撥冗撰寫〈臺灣巫氏族譜及遷徙〉,感謝林湘珉女士與巫文龍教授的賜稿刊登,讓這段因緣分造就的宗族邂逅留下圓滿的紀錄。
摘要
本文除了對1936年所編修的《巫氏重修族譜》做了巫氏的世系分析及歷代巫氏族譜的修譜年表之外,主要就是詳細針對巫氏的來臺入墾遷移紀錄,整理的結果與目前臺灣的五個巫氏宗親會分布吻合,以及巫氏在臺各支派世系所編輯的臺灣巫氏族譜及相關文獻:計有《巫翁、巫水公派下族譜》、《巫周德派下族譜》、《巫乃儒公派下族譜》、《平陽巫氏家譜》、《新竹巫氏祖堂平陽堂》、《苗栗地區巫氏族譜-禧公通派世系》、《巫福謙公下族譜》以及臺灣巫氏宗親總會所出版的《臺灣巫氏宗親總會會刊》、《臺灣巫氏宗親總會壹拾週年紀念會刊》、《臺灣巫氏宗親總會貳拾週年紀念特刊》以及桃園縣巫氏宗親會所出版的《桃園縣巫氏宗親會成立十週年紀念特刊》、《桃園縣巫氏宗親會成立二十週年紀念特刊》等族譜中,有關巫氏族譜的增修部份,加以整理而成。希望藉此對巫氏來臺祖先開墾的艱辛,除了表示我們永久的懷念之外,更要表達最高的敬意,因為沒有來臺祖先的開墾與付出,就沒有今天富裕、自由的臺灣。
一、臺灣巫氏宗親總會
臺灣巫氏宗親總會於1974年5月26日在臺北市成立,會員來自臺北縣市、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高雄縣市及其他各縣市的巫姓宗親,可謂「疏者親之,分者合之」,使素不相識的同宗,而今成為如壎似箎之好兄弟。每次開會,濟濟一堂,非常熱鬧。為了進一步在臺灣推展宗親會的會務,鼓勵各縣市組織地區性的宗親會。1977年成立彰化縣巫氏宗親會、1983年成立桃園縣巫氏宗親會、1986年成立新竹縣巫姓宗親會,1987年成立高雄縣巫姓宗親會,再加上原來的臺北市巫氏宗親會,而今全臺灣有5個巫氏(姓)宗親會。雖然各地宗親會每年都有舉辦地區性的會員大會及年會,但是各宗親會之間,都會互相派代表參加,相互輝映,發揚光大。因此各地區的會員大會活動,一次比一次隆重,一次比一次多采多姿,贏得全體會員熱愛,帶動大家同心協力,貢獻智慧,務期會務發展至善境界。所以全臺每年有5次的宗親會大會,場面非常熱鬧,盛況可嘉,這也是臺灣的各姓宗親會中,巫氏宗親會的凝聚力相當高,這是值得巫姓宗親驕傲的,也值得繼續流傳下去。
二、1936年《巫氏重修族譜》
1924年秋天,廣東興寧巫宇衡先生與廣東防城巫劍雄先生,開始遵照祖先遺訓,重修巫氏族譜,以篤宗盟。1928年夏天,積廉募羨得六百金,其中一半作為修復廣東羅岡回祠宇塋墓,而另一半則作為編修族譜的費用。設立總事務所於興寧,設通訊處於廣州,經歷了8個年頭,聯繫遍及各省,終於在1936年5月5日完成了50卷44厚冊的《巫氏重修族譜》(各卷簡要內容詳見表1),這就是目前通稱的《巫氏族譜》(巫文隆,1994b)。然而經歷了半個世紀之久,巫氏族譜由於戰爭或其他因素,已經漸漸散失。1988年任職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文化局的我族宗人天特先生,向全國發出「告巫族同胞書」,希望搶救散失的《巫氏族譜》,先用影印存留,更希望再加入全國不論男女,凡姓巫者,一律入冊的宏願。同年,臺灣彰化溪湖巫江河先生,經過多方的努力與安排,也透過廣州宗人天特先生的幫忙影印,整套巫氏族譜幾乎全部影印帶回臺灣,現存放於彰化溪湖江河宗長保管,以供臺灣巫姓族人尋根與參閱。為了海內外巫氏宗親的方便查閱該族譜,2006年江河宗長父子出資,由巫文隆與巫秋毅合作,將整套的《巫氏族譜》全部數位化,製作成新的《巫氏族譜DVD》(巫文隆與巫秋毅,2006),免費分送給海內外巫氏宗親。
表1:《巫氏重修族譜》各卷簡要內容(世系分析)
正總理:廣東防城巫劍雄。
總纂修:廣東興寧巫新寰。
總編修:廣東興寧巫焯樞、廣東龍川巫欽賢。
1936年,50卷44冊。
卷首之一:歷朝遠支世錄。
卷首之二:遷閩始基祖暹公世錄、太始祖並二夫人等像。
卷首之三:太始祖羅俊公下宗支總表錄。
卷一:仕聰、仕成公派宗支表錄(中國廣東省人大秘書處處長巫林武及得慶縣縣長巫開立等人世系在內)
卷二:仕成公派宗支表錄(英德戶在內)
卷三:仕政公派宗支表錄(仕政公下福謙世系、巫天特世系、印尼木材大王巫明尋、巫映廷及泰國巫氏宗親會理事長廷足、廷紀、廷光等人世系在內)
卷四:仕政、仕宗公派宗支表錄(仕政公下福緣世系、仕宗公下仲三、仲五世系在內)
卷五(上、下冊):仕敬公下福公派宗支表錄
卷六:仕敬公下禧派元公宗支表錄(臺灣臺北市巫氏宗親會名譽副會長銀棋世系及澳洲金聲等世系在內)
卷七:仕敬公下禧派旺公宗支表錄
卷八:仕敬公下禧派宗玄、宗達、宗鼎等宗支表錄
卷九:仕敬公下禧派山甫宗支表錄
卷十:仕敬公下禧派德均宗支表錄(泰國陸海空三軍顧問巫志遠將軍世系及老祖在內)
卷十一:仕敬公下禧派德福宗支表錄
卷十二:仕敬公下禧派德厚宗支表錄
卷十三:仕敬公下禧派景清宗支系錄
卷十四:仕敬公下禧派景清宗支表錄(中國廣州沙河花生寮世系、汕頭市市委巫健民及拮西縣五金公司經理巫資營世系在內)
卷十五:仕敬公下禧派德章宗支表錄(臺灣新竹縣、苗栗縣巫姓世系在內)
卷十六:仕敬公下禧派德章、德興與巫規宗支系錄(臺灣新竹縣義昌、義豐、義春、義輝、義浮等世系在內)
卷十七(上、下冊):仕敬公下禧派矩宗支系錄(中國香港巫雲鵬世系可能在內)
卷十八:仕敬公下禧派準公宗支系錄
卷十九:仕敬公下禧派準公、繩公宗支系錄(中國南方日報名記者巫文祥世系在內)
卷二十:仕敬公下禧派仁政宗支系錄
卷二十一:仕敬公下禧派文政宗支系錄
卷二十二:仕敬公下禧派文政宗支表錄
卷二十三:仕敬公下禧派玉鳳宗支表錄
卷二十四:仕敬公下禧派玉良宗支表錄
卷二十五:仕敬公下禧派崇政宗支系錄
卷二十六(上、下冊):仕敬公下禧派準公宗支表錄(族譜總纂修興寧宇衡世系在內)
卷二十七:仕敬公下禧派惟政、景成宗支表錄
卷二十八:仕敬公下禧派景成宗支表錄
卷二十九:仕敬公下禧派世隆、世榮、世英、世敏宗支系錄(中國廣東高等法院主任巫月泉世系在內)
卷三十:仕敬公下禧派謙公宗支表錄
卷三十一:仕敬公下禧派世傑傳萬福、萬祿宗支系錄
卷三十二:仕敬公下禧派世傑傳萬祿宗支表錄
卷三十三:仕敬公下禧派世傑傳萬詳宗支表錄
卷三十四:仕敬公下禧派世傑傳萬詳宗支表錄(中國中央樂團鋼琴家巫漪麗、麗雲、協寧教授世系在內)
卷三十五:仕敬公下禧派世傑傳萬詳宗支系錄(明朝舉人巫子肖世系及明朝戶部尚書巫三祝世系在內)
卷三十六:仕敬公下禧派保常、保宗支表錄
卷三十七:仕敬公下禧派保常、景茂;祿派巫昱、巫昇宗支表錄
卷三十八:仕猷公下祈派伯一、伯四郎宗支表錄
卷三十九:仕猷公下祈派伯五郎宗支表錄
卷四十:仕猷公下祈派伯六郎宗支系錄
卷四十一:仕猷公下祈派伯七郎並義公宗支系錄
卷四十二:家傳譜 (歷代名人錄)
卷四十三:顯榮譜 (巫姓歷代名人介紹)
卷四十四:祠宇譜 (村落屋宇及學校等)
卷四十五:墳塋譜
卷四十六:藝文譜
卷四十七:藝文譜 (詩詞等)
卷四十八:雜錄譜
卷四十九:捐款額收支總數
三、巫氏來臺的遷徙與發展
根據臺灣的巫氏各支派族譜記載,整理有關巫氏來臺入墾的歷史記錄(巫文隆,1994a),發現由中國遷徙來臺的路徑和目前臺灣的五個巫氏(姓)宗親會相當吻合
▲圖2:臺灣巫氏遷徙路徑(檔案來源:巫文隆提供)
(一)來自福建汀州府
永定縣-明鄭時期(1661-1683),有巫氏渡海安平,再移墾彰化溪湖巫厝,嘉慶年間,因地方不靖,巫翁、巫水父子移墾南投縣魚池,自衛自養。乾隆年間,育圓、育元、育方、與育英公兄弟,徙居臺南市;育才公移墾南投縣竹山,其子振成於道光期間移墾南投縣魚池。現今南投縣魚池的巫姓宗親有臺中市巫永昌及臺北市巫氏宗親會名譽會長的巫永福等。
(二)來自福建漳州府
平和縣-乾隆期間,茂華公七世孫廷聯公的8個兒子:仕姜、仕居、仕貢、仕鼎、仕魁、仕科、仕院及仕珪,由鹿港登陸,再入墾彰化縣溪湖的頂寮一帶,現巫姓為溪湖第四大姓。現今彰化縣溪湖頂寮的巫姓宗親有彰化縣巫氏宗親會的巫士及臺北市巫氏宗親會的巫東昇等。。
(三)來自廣東潮州府
饒平縣-康熙中葉,玄儒公入墾彰化縣永靖,後裔傳衍今彰化縣員林、埔心。乾隆年間,為樂公入墾今彰化縣溪湖的巫厝,後移彰化縣埔心;河讚公入墾今新竹縣竹東;有大公入墾今桃園縣中壢。現今的巫姓宗親有臺北市巫氏宗親會的巫福來,竹東鎮的巫德富、埔心鄉的巫烈、員林鎮的巫炳煌、永靖鄉的巫進卿等。
揭陽縣-乾隆初葉,文英公入墾彰化縣武西堡鎮平庄(今彰化永靖、田尾等地)。
大埔縣-乾隆35年(1770年),子三郎派下的植棟公入墾苗栗縣羅灣鄉丸湖庄(今苗栗銅鑼),後裔衍居苗栗、臺中及屏東各縣。
豐順縣-仕政公之子九郎及孫三八郎派下,於乾隆丙寅年12年,十二世孫乃儒公入墾臺北縣八里保下罟仔長道坑口,後移墾桃園縣桃園、平鎮、觀音、大園等地的桃園縣巫氏宗親。乾隆年間,煥芝公入墾桃園縣平鎮,光緒17年(1891年),松章公徙居基隆,旋還潮州招募工人,基隆巫氏多於此時來臺。現今的巫姓宗親有臺北市巫氏宗親會的巫銀棋及桃園縣巫氏宗親會的巫金火等。
(四)來自廣州嘉應州
鎮平縣(今蕉嶺)-雍正2年,阿政公入墾新竹縣新埔。乾隆年間,千六郎德章公派下(嵩山始祖)的玉生、玉長公兩兄弟入墾苗栗縣頭屋;玉宇、玉富公兄弟,永蘭、永蒼、永榮、永潘及永華公兄弟,先後入墾桃園縣蘆竹;玉洞、玉志公兄弟,入墾臺北縣鶯歌,其後裔移墾桃園縣中壢楊梅及臺中縣東勢。現今的巫姓宗親有新竹縣巫姓宗親會的巫義炮及臺北市巫氏宗親會的巫春發等。
四、臺灣巫氏各支派族譜
臺灣的巫氏族譜在熱心的巫氏宗親們奔走與付出之下,先後完成不少臺灣巫氏族譜的編輯與記錄(巫文隆,1994a,1994b,1994c),這些族譜的出版,不但可以瞭解臺灣巫氏宗親遷徙來臺的足跡,更可顯示臺灣巫氏宗親努力發展的成果:
(一)《平陽之光-臺灣巫氏宗親總會會刊》
巫永福編輯
1974年,120頁,臺灣巫氏宗親總會會出版。
(二)《巫乃儒公派下族譜》
巫進義編輯
1983年,94頁,臺灣桃園縣巫氏宗親會出版。
世系簡介
巫乃儒公為來臺之始祖,清乾隆丙寅12年由原祖籍的廣東省豐順縣湯坑市湖硯社庶林村,隻身英勇渡海,入墾臺北州淡水八里分保下罟仔長道坑口登陸,開墾荒地有5個坑口,因他姓之欺侮,自十四世裔孫起,相繼徙居桃園、中壢、平鎮、觀音、大園等地。今每年農曆8月1日上午10時,源流裔孫均到墓前祭掃。
祖籍
廣東省豐順縣湯坑市湖硯社庶林村
(三)《平陽之光-臺灣巫氏宗親總會壹拾週年紀念會刊》
巫永福編輯
1984年,212頁,臺灣巫氏宗親總會會出版。
(四)《巫周德派下族譜》
巫炯陽編輯
1987年,138頁,臺灣高雄縣巫姓宗親會出版。
世系簡介
清高宗乾隆時期,開基祖巫周德公自唐山廣東潮州的普寧縣羅溪尾寨,渡海來臺經商,居住在現今高雄縣大社鄉大社村保元宮廟後附近,後來祖先移居大社三奶壇重建兩棟三合院,即為今日之古厝(3落120座門),至今已有200多年之久。
祖籍
廣東省潮州普寧縣羅溪尾寨
(五)《平陽巫氏家譜》
巫江河編輯
1989年,53頁,臺灣彰化縣巫氏宗親會出版。
世系簡介
在明代,移居福建省漳州府小溪平和縣南安之茂華公,為此系一世祖。茂華公的第七世孫廷聯、廷實兩堂兄弟,均為「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協辦大學士」。而廷聯的8個兒子:仕姜、仕居、仕貢、仕鼎、仕魁、仕科、仕院及仕珪兄弟,於乾隆年間由鹿港登陸,移居彰化後,才入墾溪湖頂寮一帶(今東寮、西寮兩里),為本地之望族。巫姓為溪湖四大姓之一。
祖籍
福建省漳州小溪平河縣南安
(六)《新竹巫氏祖堂平陽堂》
巫義炮編輯
1989年,臺灣新竹縣巫姓宗親會出版。
世系圖表
羅俊→明甫→萬宗→仁瑞→嘉善→良甫→孟郎→正綱→兆常→銘鼎→選官→賜俊 →大綱→光一郎→小四郎→千一郎→大一郎→念六郎→忠和(二十八郎) →春回→景發→道興→貴甫→詳善→宗智→德章(千六郎)→福壽(千八郎) →貴宗→德隆→秀岩→兆山→恒山→逸士→清慎→秉直→君顏→質厚→坦義 →勤 →玉宇
祖籍
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嵩山凹下
(七)《苗栗地區巫氏族譜-禧公通派世系》
巫春發編輯
1989年,22頁,臺北市巫氏宗親會出版。
世系圖表
羅俊→明甫→萬宗→仁瑞→嘉善→良甫→孟郎→正綱→兆常→銘鼎→選官→賜俊 →大綱→光一郎→小四郎→千一郎→大一郎→念六郎→忠和(二十八郎) →春回→景發→道興→貴甫→詳善→宗智→德章(千六郎)→福壽(千八郎) →貴宗→德隆→秀岩(移居苗栗頭屋)→以下再記錄十六世子孫
祖籍
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嵩山凹下
(八)《巫翁、巫水公派下族譜》
巫永福編輯
1992年,96頁,臺北市巫氏宗親會出版。
世系圖表
羅俊→明甫→萬宗→仁瑞→嘉善→良甫→孟郎→正綱→兆常→銘鼎→選官→賜俊 →大綱→光一郎→小四郎→千一郎→大一郎→念七郎→祈→伯四郎→千一郎→萬三郎→景齡→祖生→顯崗→玉瑛→守仁→通→定國→尚→炯→翁→水
世系簡介
寧化一世祖巫羅俊,傳至十九世巫祈公,宋朝鄉飲大賓,開基汀州府永定縣溪口,其後裔為明末官吏,清初敗走臺灣,渡海安平,後隨巫為樂與李姓共墾彰化濁水溪下游沼澤地帶的溪湖,稱為巫厝。到嘉慶末年,因灌溉問題與水尾之突寮陳姓發生衝突,十四世(寧化三十二世)巫翁,十五世巫水父子率眷翻山越嶺,經員林、濁水、集集埔、鎗櫃至水社海(今之日月潭)邊貓蘭田螺窩大事開墾,將蕃鹿社荒蕪地,成為美麗田園建制為五城堡(魚池鄉東興里福興巷)。臺北市巫氏宗親會名譽會長巫永福宗長出自十七世巫俊公之第三房。
祖籍
福建汀州永定縣溪口
(九)《桃園地區巫氏族譜-乃儒公派下世系增補》
巫進義編輯
1993年,149頁,臺灣桃園縣巫氏宗親會出版《桃園縣巫氏宗親會成立十週年紀念特刊》。
(十)《平陽之光-臺灣巫氏宗親總會貳拾週年紀念特刊》
巫文隆編輯
1994年,290頁,臺灣臺北市巫氏宗親會出版。
(十一)《巫福謙公下族譜》
巫進義編輯
2001年,944頁,臺灣桃園縣巫氏宗親會出版。
(十二)《桃園縣巫氏宗親會成立二十週年紀念特刊》
巫進義編輯
2002年,188頁,臺灣桃園縣巫氏宗親會出版。
謝 辭
臺灣巫氏族譜及遷徙的完成,是整理自臺灣5個巫氏宗親會:臺北市巫氏宗親會、桃園縣巫氏宗親會、新竹縣巫姓宗親會、彰化縣巫氏宗親會、高雄縣巫姓宗親會所出版的巫氏族譜,除了感謝這些巫氏族譜的編輯(巫永福、巫進義、巫炯陽、巫江河、巫春發、巫義炮等宗長)外,更要感謝彰化縣巫氏宗親會的名譽理事長巫江河宗長,自中國廣州攜帶全套的1936年《巫氏重修族譜》回臺灣,免費提供臺灣巫姓宗親們參考與查詢。更感謝臺北市巫氏宗親會名譽副會長巫銀棋宗長,竭盡心力為宗親會的付出與資料的保存,才有今天臺灣巫氏族譜的誕生,以及臺灣巫氏宗親總會會務的蓬勃發展,特此感謝。
參考文獻
巫宇衡?巫劍雄1925 巫氏重修族譜。50卷,44冊。巫氏重修族譜編輯委員會,中華民國廣州市。
巫永福 1974 平陽之光-臺灣巫氏宗親總會會刊。120頁。臺灣巫氏宗親總會,臺灣臺北市。
巫進義 1983 巫乃儒派下族譜。94頁。臺灣桃園縣巫氏宗親會,臺灣桃園縣。
巫永福 1984 平陽之光-臺灣巫氏宗親總會壹拾週年紀念會刊。212頁。臺灣巫氏宗親總會,臺灣臺北市。
巫炯陽 1987 巫周德派下族譜。138頁。臺灣高雄縣巫姓宗親會,臺灣高雄縣。
巫江河 1989 平陽巫氏家譜。53頁。臺灣彰化縣巫氏宗親會,臺灣彰化縣。
巫義炮 1989 新竹巫氏祖堂平陽堂。臺灣新竹縣巫姓宗親會。
巫春發 1989 巫氏族譜-苗栗造橋、頭屋通派下族譜。22頁,臺灣臺北市巫氏宗親會,臺灣臺北市。
巫永福 1992 巫翁、巫水公派下族譜。96頁。臺灣臺北市巫氏宗親會,臺灣臺北市。
巫進義 1993 桃園縣巫氏宗親會成立十週年紀念特刊。149頁,臺灣桃園縣巫氏宗親會,臺灣桃園縣。
巫文隆 1994 平陽之光-臺灣巫氏宗親總會貳拾週年紀念特刊。290頁。臺灣臺北市巫氏宗親會,臺灣臺北市。
巫文隆 1994a 巫氏歷代遷徙源流記要。平陽之光-臺灣巫氏宗親總會貳拾週年紀念特刊,23-25頁。臺灣臺北市巫氏宗親會,臺灣臺北市。
巫文隆 1994b 巫氏族譜介紹。平陽之光-臺灣巫氏宗親總會貳拾週年紀念特刊,34-37頁。臺灣臺北市巫氏宗親會,臺灣臺北市。
巫文隆 1994c 臺灣巫氏各支派族譜介紹。平陽之光-臺灣巫氏宗親總會貳拾週年紀念特刊,38-41頁。臺灣臺北市巫氏宗親會,臺灣臺北市。
巫文隆 2000 臺灣巫氏族譜。譜牒研究及其資源的開發-邁入新世紀中國族譜國際學術研討會。13頁。中國上海圖書館。
巫文隆?巫秋毅 2006 巫氏族譜DVD,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臺灣臺北市。
巫進義 2001 巫福謙公下族譜。944頁,臺灣桃園縣巫氏宗親會,臺灣桃園縣。
巫進義 2002 桃園縣巫氏宗親會成立二十週年紀念特刊。188頁,臺灣桃園縣巫氏宗親會,臺灣桃園縣。
流轉年華—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
歡迎您親自透過第一手歷史檔案,來瞭解過往女性經歷的生活及走過的道路。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為深化歷史研究,向來致力於蒐集散藏於各地,不分族群、不問身分、不論性別等的民間檔案。然而,千百年來人類歷史,無論中外,均由男性觀點書寫與詮釋,在滾滾歷史長河中,女性身影幾乎不得見諸於史冊;縱然得見,也是在父權社會的遊戲規則之下,驚鴻一瞥。本次展覽特以「流轉年華—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以女性史料為主題,精選臺史所檔案館館藏的臺灣女性資料,從傳統女性、命運轉折、展現自我三個面向,展示從清領到戰後,百年來臺灣女性從傳統宗祧、香火繼承的附屬品,到參與社會、活躍職場的歷程。
本次展出的藏品,精選自臺史所多年來數位典藏成果,包括婚姻契書、人身買賣契約、個人日記、證件、公文、書信、圖像等數位化檔案。藉由數位典藏科技,不僅保存臺灣歷史檔案的多樣性;且能在彈指之間,以女性為主題,從不同視野,尋覓隱身在歷史長河中她的芳蹤。
分享按钮>>丰顺县侨联巫拉芳主席拜访泰国丰顺巫氏宗亲回乡观光团
>>剖析“宁化巫氏”现象深化对台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