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宁化巫氏”现象深化对台文化交流

    中华巫氏网 2012年11月27日 万家姓


  ●陈健 张茂华

   一、宁台交流的成功实践-“巫氏”现象

  据统计,1988年至今,台湾巫氏宗亲组团来宁化寻根谒祖、参加联谊活动19次、1140多人次,非组团20多次,300多人次。30多年来,宁化巫氏与台湾巫氏宗亲文化交流呈现向好态势,因而被称为“宁化巫氏”现象。透过“宁化巫氏”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其成功运作的经验:

  1、政策推动,政府支持。大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台湾陆续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特别是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见》,将海西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等台海政策逐步放宽,凭借宁台深厚的客家历史渊源和客家祖地优势,运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对台政策,且有宁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重修巫氏祖祠上,组织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办公,在征地、税收方面切实给予优惠,宁台巫氏宗亲文化交流从涓涓细流开始,渐渐蔚为大观,宁化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逐渐扮演着“融入海西”和“先行先试”的角色,日益成为闽台文化交流的热点地区。

  2、乡贤襄助,重修祖迹。公元664年,巫氏宗亲为悼念先祖巫罗俊,在黄连镇西天兴观后竹筱窠县署(现县政府所在地)左侧建有“巫青州公祠”。公元924年,县令王云议改县治于公葬之地,巫青州公祠迁宁化县城关小溪边巫家山麓,改建为“平阳古族巫氏总祠”,供巫氏后裔瞻仰祭祀。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平阳古族巫氏总祠当作“四旧”被毁坏,后被征建为宁化酱油厂。1992年8月-1996年9月,在台湾巫氏宗亲总会巫永福、巫银棋、巫文贞等人的倡议下和巫罗俊公怀念堂筹委会巫英权、巫新显、巫瑞才等宗亲的具体运作下,筹资156万元在总祠原址改建成“巫罗俊公怀念堂”,占地总面积1637m2,建筑面积1025m2内有20个房间,正厅可同时容纳200多人祭祀。供巫氏后裔瞻仰祭祀。与此同时,台湾巫氏宗亲为维修、改建、扩建始祖墓园、土地庙等其它巫氏祖迹而慷慨囊助,迄今为止,台湾巫氏宗亲捐资累计达人民币100多万元。

  3、顺势而为,扩大交流。一是成立机构。1998年在宁化成立海内外巫氏宗亲联谊总会和巫罗俊怀念堂管委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其中:海内外巫氏宗亲联谊总会共有117个理事,遍布世界各地,宁化专职人员有7人;巫罗俊怀念堂管委会共有13个理事,宁化专职人员有4人。2007年10月成立海内外巫氏文化研究会,共有35个理事组成,宁化专职人员有7人,其出版发行的《平阳简报》,每月一期,现已出刊65期,是传递世界各地巫氏宗亲信息的重要渠道。二是举办活动。1996年举办巫罗俊公怀念堂竣工典礼暨第一届海内外巫氏宗亲恳亲联谊会;1999年举办巫罗俊公及柴、纪夫人塑像开光典礼暨第二届海内外巫氏宗亲恳亲联谊会;2002年举办巫罗俊公诞辰1420周年纪念活动暨第三届海内外巫氏宗亲恳亲联谊会;2004年举办“始祖墓园维修扩建”竣工典礼暨第四届海内外巫氏宗亲恳亲联谊会等巫氏宗亲客属恳亲联谊活动。特别2007年举办首届海内外巫氏文化节暨第五届海内外巫氏宗亲恳亲联谊会,来自泰国、马来西亚、港台地区和国内福建、广东、四川等8个省的巫氏宗亲共50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盛况空前。巫氏文化节期间,举办了踩街、文艺汇演、历史文化知识抢答、书画展览,开展了巫氏历史渊源和经济发展研讨,并进行了巫氏宗亲祭祖、新修全球巫氏族谱研讨等丰富多彩活动。

  4、宁台情缘,细水长流。宁台巫氏宗亲文化交流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之前,主要以书信和电话联络。海内外巫氏宗亲联谊总会和巫罗俊怀念堂管委会与台湾巫氏宗亲总会和各县市分会会长、理事长、理事经常保持电话、书信来往。每逢春节,相互用电话、贺年片拜年祝福,平时主要以书信和《平阳简报》联络感情。如:台湾巫氏宗亲总会成立二十周年(即1994年)、三十周年(即2004年),海内外巫氏宗亲联谊总会和巫罗俊怀念堂管委会,提前邮寄贺信、贺词给予祝贺。台湾1999年地震、2001年“纳利”台风袭击,宁化巫氏宗亲以电话了解灾情,邮寄慰问信,台湾宗亲深受感动,体会到大陆宗亲的温暖和手足的亲情。为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巫氏宗亲联络,巫罗俊怀念堂管委会部分成员,借探亲机会,赴台湾拜会台湾巫氏宗亲总会、分会的会长和宗亲。如1992年,巫英章理事赴台湾探亲,专程赴台北会见台湾巫氏宗亲总会会长及理事,受到台湾宗亲的热情接待,并接受了台湾宗亲兴建巫罗俊怀念堂赞助资金2.4万美元;1997年12月,海内外巫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巫瑞才赴台探亲,专程到台北、彰化、桃园、新竹、高雄等县市,拜会台湾巫氏宗亲总会和分会的会长与宗亲,述源论宗,共议发展。

  30多年来,宁化巫氏宗亲以“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台湾回祖地宁化寻根谒祖的巫氏宗亲络绎不绝,同根同祖情深似海,血脉手足来往密切。宁台巫氏宗亲在联络与交流中虽日益密切,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一是部分宁化巫氏宗亲在如何与在台巫氏宗亲联系方面往往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建议,或想当然;有些宗亲表示,是否由政府组团前往;有些因经济原因未能前往等;有些反映由于接待经费有限,在接待过程往往显得很被动。二是海内外巫氏宗亲联谊总会作为社团组织进行登记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宁化县民政局登记为“宁化海内外巫氏宗亲联谊会”,与原来一贯使用的“海内外巫氏宗亲联谊总会”不符,与在台巫氏宗亲交往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不便之处,如不能以独立法人为主体与在台宗亲组织进行一些具体的事务性往来等。三是宁化县党政领导及部门领导赴台考察缺乏“双管齐下”,即只有政府单方对台交流,缺乏姓氏宗亲组织民间联络与交流的“短板”。四是宁化城区环境不优,客家祖地特色不明显,城区缺乏有效规划,对台巫氏宗亲除祭祖外缺乏留宁吸引力等。

  二、宁台文化交流启示

  深入剖析“宁化巫氏”现象,充分利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大好机遇,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宁台文化交流、融入海西从中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

  1、在“政策扶持”上先行先试。“宁化巫氏”现象成功运作很关键一点在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宽松的政策扶持。因而,要活用好国家在对台工作方面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殊政策,在政策扶持上先行先试。从宁台文化交流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交流的范围和对象、方法、步骤和计划、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从客家祖地文化保护的实际出发,制订一些特殊政策,先行先试,有所作为,特别是涉台文缘、血缘和神缘的文化交流,要有更多的政策宽容,允许成立姓氏源流研究会及其分支机构等民间社团组织,并与台湾有关姓氏研究团体对接,分别在海峡两岸定期举办宗亲联谊、族谱续编、姓氏文化研讨活动,增强台湾客家宗亲对“根”、“祖”、“脉”的认同;允许成立民间庙团组织,积极对接台湾有关庙团组织,加强宁台民间来往;有计划地开展事关宁台客家文化的各种文化研讨与交流活动,简化手续,设立宁台文化交流基金,扶助宁台交流文化项目,继续举办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适时举办客家文化艺术节、宁台客家论坛等,扩大对台文化交流。针对宁化客家艺术团、夕阳红艺术团、老年星光艺术团等许多艺术团体都存在后继乏人的现象,要制定宽松的政策,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吸收一批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加入艺术团体,培养热爱客家祖地文化的一代新人。

  2、在“内涵挖掘”上先行先试。一是发掘寻根谒祖文化内涵,建设世界客家人朝圣中心。自1995-2008年,宁化石壁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性的祭祖活动,加上平时组团前来寻根谒祖,已达上千个团队,其中台湾团队46个团537人次。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来宁化探亲谒祖、观光旅游、经贸考察的台湾客家宗亲累计达5万余人次。割不断的血缘、亲缘,是宁化发掘寻根谒祖文化的基础。发掘寻根谒祖文化内涵,建立客家朝圣中心。一是宁化县直各部门要有打造世界客家人朝圣中心的意识和前瞻,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列入各部门年度考核目标,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二是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要继续举办下去,做到并形成:昔日是客家人由石壁到台,奔向四面八方,而今是台湾客家人由四面八方奔向石壁;昔日先祖是到石壁避难生息,今日后裔是回到石壁寻根谒祖、旅游观光。三是要打造祠堂文化建设,丰富和传承宗族文化。如石壁客家公祠建竣后,通过每年一次的世界祭祖活动,其形象已传遍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客家世界里,包括台湾客家世界,客家人大都知道宁化石壁祖地,这与公祠文化(公祠内姓氏渊源简介及文博阁族谱馆、文史展览馆等)建设分不开。因此,散布各地的姓氏宗祠亦要加强宗祠文化建设,让前来寻根拜谒祖先的客家后裔,领略到故乡的风景,寻觅到祖先的足迹,体会到祖先的艰辛,品味到故乡的风俗,品尝到故乡的小吃,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二是要要发挥“客家之旅”联络委员会的作用,完善和打造“宁台之旅”,大力发展客家祖地旅游文化。自1991年春,台湾9家旅行社抵宁化考察,从此揭开了台湾-宁化之旅的序幕。当时,由台湾台北、高雄、台中的“利煌”“大鹏”、“欧运”、“大杰”等9家旅行社的总经理、主任等一行14人组成的“客家祖地旅游考察团”对宁化进行了为期2天的实地考察。通过考察石壁客家祖地、天鹅洞群等景区,了解老虎岩遗址、明代古民居延祥村、蛟湖等景点,他们对宁化风景名胜和独特的客家风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几年,抵达客家祖地宁化旅游观光、寻根谒祖、探亲访友、经贸洽谈的台湾客家宗亲达4万余人次。近年来,以加强闽台区域旅游协作而发起的“客家之旅”,将客家工作与旅游工作紧密结合,如开辟了由马来西亚到达宁化的自驾车旅游线路。2007年3月,由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发起,客家青年团组织的“四轮驱动万里寻根访问团”一行53人,自驾18辆越野车从吉隆坡经泰国、越南、老挝到云南,最后到达宁化,在石壁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和祭祖仪式。时至今日,“客家之旅”方兴未艾,特别是从2008年7月开始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步入常态化的大好时机,更应发挥客家祖域的人文优势,深入发掘客家历史、文化、习俗、人物等客家资源,以“客家之旅”联络委员会为宁台旅游区域协作平台,加大与台湾旅行社及其客属社团的联络,全力打造“宁台之旅”。三是要充分利用客家民间文化娱乐项目和祖地民俗文物等,做足对台文化交流文章。宁化与台湾的客家文化艺术交流至今为零,与龙岩市客家艺术团多次出访台湾相比差距甚大。宁化客家文化艺术项目不是没有,主要是开发意识不强,项目开发重视不够,与台湾客家世界联络不紧所致。因此,一要大力开发包装文化艺术项目,如祖地山歌、傀儡戏、民俗节目等,在宁化全县范围内选拔人员组建“宁化客家祖地艺术团”,创作一批乡情浓、艺术品味较优、较高的系列节目;二要加大与台湾客家世界的联络,开展“走进台湾”演出、展览等交流活动,展现祖地丰富的文化底蕴,广泛宣传“宁台一家亲”、“同根同祖”等;三要开发包装宁化特色显著的民间游艺项目,如庙会中的“游神水田”、“菩萨回宫”、“七仙傩舞”;娱乐中的“曲蓬”、“排子锣鼓”、百鸟高棚灯、官刀舞、打“鬼子”、傀儡戏、三角戏等;四要征集祖地民俗文物、族谱、字画等,组织赴台举办“祖地精品文物展”,传递客家祖地、家乡人民对在台客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殷切期盼,增强他们爱国爱乡情感,共同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贡献。

  3、在“平台建设”上先行先试。“宁化巫氏”现象“载体平台”建设形式各异、内容丰富。因此,要高举客家祖地大旗,构建客家文化交流平台,树立客家文化交流的品牌意识,走融合当代全球客家文化精髓、彰显客家文化之源魅力的客家文化发展新路。以石壁客家公祠董事会、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客家研究会、宁化客家办为依托,打好客家牌,策划生成一批经常性、品牌性的重大交流项目。一是加强与世界客属社团组织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做好客家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充分挖掘、发挥客家文化在客家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客家各姓氏宗亲联谊会的作用,做好姓氏源流研究和族谱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开展宗亲文化交流活动,深入研究客家渊源关系,增进客家后裔对“根”、“祖”、“脉”的认同。三是举办第三次“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邀请有影响的学术部门、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开展客家文化和学术研究交流。四是加强和客属社团联系与联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拓展交流合作,建立海峡两岸人员互访交流制度,定期与他们通报石壁祖地客家动态信息。五是精心筹备2009年在宁化召开的“全球客家o崇正会联合总会第三届四次年会”,加强与世界客属团体、客家领袖的交流,为积极申办2012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创造条件。六是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石壁客家祭祖大典,争取掀起客家人回“祖地”寻根新高潮。七是编写和拍摄通俗、简明的《世界客家一家亲》普及读物及音像制品,让客家普通民众都有兴趣去读,而且读懂。八是加快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园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速省级重点项目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园建设,开工建设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和石壁客家祖地二期工程,筹建客家历史陈列馆、民俗博物馆、名人纪念馆,提升客家祖地主景区的文化含量,丰富客家文化载体。九是邀请世界客属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影视公司、电视台前来宁化采风、摄影、摄像,制作客家文化、民俗风情等专题片,扩大客家祖地宁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4、在“文化产业”上先行先试。加强宁台文化产业发展,在实践中要把客家民俗文化与旅游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把小生产与广阔的大市场对接,使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凝聚活力,促进文化创新,有力地促进宁化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资源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将其充分挖掘,使之形成文化产业,以文化经济活动来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要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来思考和部署客家祖地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新格局。比如以广播影视业作为发展基点,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以发展文化产业的眼光,把石壁客家祖地建设成国内外一流的影视产业基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建设及其繁荣发展应通过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从市场上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和充足的发展后劲。可见,强化市场经济意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由“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转变为“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使之成为客家祖地文化新一轮建设和发展新格局的着眼点。(作者单位:宁化县翠江镇)
 


分享按钮>>臺灣巫氏族譜及遷徙
>>宁化巫氏族谱亮相海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