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氏名人楷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弓晓杰
- 中华弓氏网 2014年9月1日 云居搜集整理
男,1963年5月出生,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大连大学博士生导师,第三批“辽宁特聘教授”。中药学教授、吉林农业大学理学博士、大连大学医学院中医中药学系中药教研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辽宁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编写“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出版专著2部;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得2011及2012年度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2010年度大连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08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获得教育部、辽宁省“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大连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弓晓杰教授:
30年只为参透人参一味药
文本报记者 杨鹏
弓晓杰,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编写“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出版专著2部;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得2011及2012年度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2010年度大连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08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获得教育部、辽宁省“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大连,讲起对于中药人参的了解,恐怕没有人比弓晓杰博士更全面。自从1984年,他把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定为人参,近30年来,他就没有离开过人参的研究领域,真可谓,30年只为参透人参一味药。也因为对于人参的深入研究与开发,他的研究成果先后2次获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记者到大连大学医学院弓晓杰的办公室采访时,他正在忙着准备国家技术发明奖的答辩工作。
用科学的方法解读中药
在弓晓杰办公室的书柜里,摆放前很多的奖状和奖杯,以奖励他在人参药学研究领域中获得的突破。
弓晓杰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本科学的是中药学专业。他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参化学成分、人参皂苷衍生化方面的研究,涉及中药和化学的交叉应用研究。弓晓杰很通俗地对记者概括了他的科学研究成果。他说,在古代,没有药物化学这门学科时,我们对中药的应用大多依赖于老祖宗传下来的成方,但是方子中,到底哪一味药真正发挥作用?又是哪一味药中的什么成分发挥的作用?这些在以前是没有答案的。
“我所研究的中药化学就是解释中药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就比如人参来说,千百年来,人参的药用价值已经被充分肯定,被称为百草之王,它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人参中有100多种化学成分,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要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好的成分提取出来,这是我一直研究的方向。”弓晓杰说。
为了深入研究人参,弓晓杰曾经在长白山的深山里一住就是半年,研究野生人参和栽培人参;为了揭示人参化学成分及功效,他在实验室一遍遍地攻坚克难,让实验室得到的科研成果能够放大、转化为临床应用,造福更多患者;为了树立中国人参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在别人不断追逐研究热点时,他依然在坚守着对人参孜孜不倦、深入、系统地研究。
从人参中发现,提纯抗肿瘤成分
药物的研发也是有潮流的,比如对人参的研发就曾经大热过,后来慢慢冷下来。在人参研究处于低潮时,也有同学和朋友问过弓晓杰,“你怎么还在研究人参?”弓晓杰说:“他们并没真正全面了解人参,而我却对人参的叶、花、果、根全面地研究过,这么好的一味药怎么能够说放弃就放弃呢?”
弓晓杰并没有被外面的热潮所动,潜心人参研究。上世纪90年代,弓晓杰开始把研究的方向瞄准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上,想从人参中提取抗肿瘤药物。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要抗得住一次次的失败。”对于研发过程中的艰难,弓晓杰只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话。针对国家一类新药“参一胶囊”注射剂新剂型开发的难题,是他通过发明人参皂苷衍生化技术和改性技术,帮助企业解决了“参一胶囊”水溶性的难题,为针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这一药物十年来被应用于肺癌、胃癌和肝癌的临床治疗,开发其注射剂新剂型有广阔的市场及应用前景。
近年来,大连大学对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在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对药学学科的发展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实验室和人员配备都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而身处大学教学又面向研发的弓晓杰,已经看到了其中的机遇,他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药学人才,为大连的生物医药事业作出自己的努力。
来源:大连晚报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 司雁人族人访问滕州
>>夏朝“开国大宴”不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