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氏楷模 】吉家房的村医弓家父子

    中华弓氏网 2014年9月14日 云居搜集


吉家房的村医弓家父子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张进宝 通讯员 贾玉明 董继胜

 

    父亲村医当了40年

  在清水河畔,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叫吉家房,是高新区老鸦庄镇的一个行政村。村里有一个卫生室,共2名大夫,是一对父子。父亲叫弓选明,儿子叫弓建军。

  3月12日上午,春日里温暖的阳光把卫生室照得暖呼呼的。

  卫生室分里外两个屋,总共70多平方米,紧靠窗户的长椅上,坐着五六位等待看病和准备抓药的人。此时,70岁的弓选明正在给一位感冒患者看病。

  “小张,别紧张,放松点。”在输液病床前,弓选明挂好药瓶,认真消毒后,给病人输液,整个过程连贯而熟练。

  诊断、开方、抓药、处置,一上午,同样的动作,弓选明一次次地重复着。

  “1973年,一场车祸造成我右小腿粉碎性骨折,这改变了我的命运。病好后,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到地里干重活了。所以,我后来走上了从医这条路。”谈起从医的经历来,弓选明说。

  1974年,他被村里推荐到茶坊区举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学习深造。半年后学成回村,进入村卫生室工作,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

  “上世纪70年代,当时村卫生室的医疗条件有限,可村民们的就医需求却很大。我们就采取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的办法,节省了不少开支。当时种的3亩柴胡、板兰根等药材可起大作用啦。”回想起当时自力更生办医疗的事来,弓选明至今还很激动。

  弓选明说,当初行医时,由于自己缺少经验,面对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病情,常常到患者家中了解治疗效果,搜集反馈信息,直到对方完全康复为止。

  “只要村民来找我看病,不管是白天,还是三更半夜,我都毫无怨言。遇到家远又行动不便的老人,我经常背起药箱上门诊治。”弓选明说,40年来,除本村外,就连周边村镇的一些村民也熟悉了他的身影。

  70岁的张凤荷是吉家房村村民,提起“弓大夫”来,老人赞不绝口:“弓大夫可好啦,心地善良,仁心善举,不论大病小灾,只要你给家中打个电话,他一准儿能到。”

儿子接过听诊器

  在“赤脚医生”父亲的熏陶下,弓建军自幼就与“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3年,弓建军从石家庄医专毕业后返乡,当起了父亲的助手,一边随父亲把脉问诊,一边自学医药理论知识,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2001年,他进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培训学习,使自己的医术得到提高。

  2009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吉地庭院小区中锅炉工王师傅因煤气中毒,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听到消息后,弓建军不顾天黑路滑,带上氧气瓶和急救箱连夜赶到锅炉房救治。通风、吸氧、保护大脑、监护……由于抢救及时,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

  吉家房村李某家非常困难,弓建军经常为他减免医药费用,李某的妻子徐翠琴说:“这几年多亏了弓大夫跑来跑去,真是我们老百姓的好医生。”

  弓建军为全村1200多户、3500多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把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预防接种、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及妇幼保健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他定期对全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上门进行免费体检,并对有困难的个人和家庭进行免费医治。

  2008年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他一次次深入村民家中,向他们详细讲解宣传合作医疗的好处。2008年在防控手足口病时,他向全村村民宣传卫生知识、饮食安全知识……

  弓建军认为,帮助更多的患者摆脱痛苦,让一个个病人走向康复,是医务工作者的骄傲。他在日记中写道:“要做好一名医生,不仅要钻研好医学知识,让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而且还要有一种奉献精神。”

行医路上父子兵

  “治病救人是咱当村医的本份,没有精湛的医术,根本胜任不了这一行。”弓选明经常这样对儿子说。

  弓选明下乡出诊时的红十字药箱,至今仍在家中保存着。

  如今,小小的诊所与乡亲们的健康紧密相联。

  长期的从医经历,让弓选明练就了精湛的医术。他不仅得到了吉家房本村村民的信赖,邻村的村民也经常来找他治病。

  “现在我上了岁数了,身体大不如从前,只能在卫生室坐诊,出诊的事儿就交给儿子了。”弓选明放下手中的听诊器说。

  “喂,是弓大夫家吗?我是下小站村的,我爹病得挺厉害,已经80多岁了,因呼吸困难,你能给过来看看吗?”电话一头传来急促的求救声。“你别着急,我这就赶紧穿衣服,马上骑摩托车过去。”弓建军答道。

  2004年3月份的一天凌晨,天刚麻麻亮,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弓建军从睡梦中惊醒,他迅速穿上衣服,发动着摩托车直奔患者家中。

  当时,夜黑路滑,行至下小站村边时,由于积雪未融化,弓建军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腿还受了伤,他就推着车,硬是忍痛到了患者家。

  测体温、量血压、吸氧、扩张支气管、对症消炎……赶紧给老人进行对症治疗。

  弓建军的行为感动了患者一家,患者的儿子打着手电筒,连夜帮弓建军修好了摩托车,在村口目送弓建军回家。

  多年的出诊,父子俩骑坏了3辆自行车、5辆摩托车。

  弓选明有一个梦想,他正着手准备将40年来的从医经历以及遇到的一些疑难杂症等记录下来,整理成册,给儿子从医提供一些经验。

   ■记者感言:友善凝聚和谐

   怀揣一颗善良的心,弓选明、弓建军父子在乡村行医几十年。他们父子俩是扎根在最基层的乡村医生,虽然他们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却用最执着的坚守为无数村民和患者送去了温暖和健康。

  人们常用“悬壶济世”来形容医者,其实,医生与患者本来就是一家人。医生与患者应该共同用善心谱写和谐的医患关系。因为友善,弓选明、弓建军两代人走上了行医路;因为友善,他们两代人在乡村默默坚守几十年;因为友善,他们成了乡亲们健康的守护神。

  几十年的辛劳,几十年的付出,父子俩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弓氏名人楷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堆锦画传人弓春香
>>张学良说:杨虎城是西安事变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