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赐封禹之苗裔隗氏说
- 中华隗氏网 2012年12月3日 万家姓
追根归追根,现实归现实。让我们还是回归自然,回到现实之中来吧。
隗姓源自商末周初时期的隗国,衰于楚人,其后隗国子民以国号为姓隗姓,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据中华姓氏源流资料库刊登的《中华姓氏起源概览》一文记载:在周朝时期,被封的诸侯国中后人以国姓为姓氏的共有37个之多,其序为:召、燕、阳、盛、榖、滑、息、巴、项、隋、鳞、宫、纪、遂、岐、郭、养、顿、徐、胡、肥、鼓、魏、谯、丽、觚、鲜、虞、极、隗、丹、睽、逢、翼、冥、主等。这些诸侯国,因战事频繁,经济实力不足,或被灭亡,或被融入其他诸侯阵营,或被他诸国吞并。起初,榖灭于齐,滑灭于秦,息灭于楚,巴灭于晋。随后,汉东之国随为大也被灭于楚、还有隋、少师氏、鳞灭于宋、宫灭于虞。纪遂灭于齐。岐、郭废于周。养、顿、徐、胡并于楚。肥、鼓、魏、谯入于晋。丽、觚入于秦。鲜、虞入于狄。极入了无骇。隗、丹、睽、载、逢、翼、冥、主各废除。而不振的诸侯国主要有鳞氏、宫氏、隗氏等27个姓氏。
现在,有一个地方隗姓其源于商汤(约前1675-1029年)赐封禹(约前2146-1675年)之苗后裔为隗姓说。这种说法就来自元代(公元1206-1368年)从江西饶州府迁徙湖北黄冈的隗氏一支说。
我们知道,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姓氏,并逐渐扩大,世世代代延续。那么这支隗姓氏族究竟源于何方,始祖是谁呢。
据皇清嘉庆辛未岁(公元1811年,嘉庆十六年)小阳月编纂的《隗姓氏族墨谱·原序》载:“窃思乾坤定位,人列乎,是人与乾坤并列而为三者也。然,乾以资始坤以资生,而人不可忘所始所生哉。吾族自元季(笔者注:约公元1358年)德山公由豫章饶郡籍居楚齐安冈邑邾城,历明迄今数百年间子孙之蕃昌,宗党之富实,衣冠人物犹甲。邾城左右登三台而抚八景未尚不欢。我祖宗之落籍于斯者,其诒谋为最永也矣。但居滨大河递(注应为“处”)传以来,闻不免冲决之,虞而刊谱因之散失,昔吾夫子云:夏能方杞不足,殷能言,宋不足此中之,寄托何深而属望何远也。予先严□公□与族祖□公辑有手谱志,欲商之族众付梓示后。惜志未逮而族祖殁于官先严,就于颓其事遂寝后谨嘱之。予予以添附诸生未留心制艺未能之,嗟乎。天地逆旅,光阴过客,回忆先严之以手谱授予予,受而密诸筒夹中。忽忽者又三十余年矣。夫阅世生人阅人成世,予客岁已隐隐思遍,採胆(担)续慰我先志勿岁抄。□公因行派字样终而宜始问。予不胜伤感交集全抛故业上而之。山下而之湖远而不安之。豫之川採续胆帙越岁余始竣,并订行派字样二十言出示我,族倘一一胆(担)传焉。或可免予不克成先志之,胆(担)罪耳若携付梓鎸,谓可更传不朽,盖端看望诸族尊也,不敢喙。”
按照这支隗姓氏族的墨谱所记载的纪事,不知是否与现居北京房山的隗姓族人是否一宗,是否同属一个派行或一分支,或来自一家,但迁徙河南、四川的族人肯定是同宗且同族一派系这毫无争议。严□公清代居住什么地方,现又居住何方,看来这都还是谜。
从这份隗姓墨谱原序中我们得知,我们始祖德山公是从元朝时期由豫章饶郡(即江西)籍迁徙湖北黄冈县的,殊不知现居房山区蒲洼乡芦子水村的族人是否同宗同派源自一个始祖,请再往上推。也不知现居浙江余杭的族人与豫章饶郡的这一世祖有无联系,是否有派行联系。对于上溯事暂且搁一下后面再议。
就说居住在湖北新洲这一带的隗氏分支世祖吧。豫章饶郡在什么年代,设置又在什么地方?据考证,汉高祖六年,始命陈婴定豫章郡置南昌。到了宋代,设立豫章饶郡(即今江西饶州府)。北京房山芦子水的隗姓同胞现公认的始祖得胜公是不是和德山公为同胞兄弟,待查。
在未查清时,对于天下一个隗说暂不定论。倘偌日后如查有根据立即研讨商确。
我作为隗姓氏族山湖分支德山公二房二十二世孙,现今居湖北新洲,有责任追寻我们的共同原始祖宗。先按德山公支派系开始追寻吧。
根据上述隗氏墨谱记载,在我们隗氏先民居住之处是前367年(周显王二年)楚王徒邾君钦定的邾城。这里有“三台八景”,始建于明朝,距今1640多年历史。相传,约2600多年以前,这里就是十分繁荣的地方。前220年(秦始皇27年)置衡山郡,辖邾城(现为武汉市新洲区)。滨大河又是什么地方?不得而知。按照墨谱所述,“夏能言杞不足,殷能言,宋不足此中”看来隗氏世祖起源于殷商(约前1675-前1029年)是有根据的了。
“先严□公族祖□公编辑的手谱”志流落到何处?在新洲、红安两地查寻过,没有得到消息。若是有人寻到,我们隗姓氏族的始祖就一目了然。然而必竟已跨越了约650年的时空。
又据嘉庆十五年间(公元1810年)《隗氏墨谱》合族原序载:“从来人之有祖,犹水木之源本也,世代相承,若瓜瓞之绵绵也。稽隗氏之由来,自商汤封禹之苗裔于隗国。后子孙以国为姓之,由来不外是乎。稽我,德山公自江西饶州府迁居湖广冈邑后,子孙蕃盛迁于黄安(今红安)河南、四川、江夏者有之,居住虽散,是以祠未建而谱未修派亦尽矣。今后族众集公议续立派行庶先后有,长幼有序。我祖宗自霁颜于九原(泉)之下是为序”。根据这份墨谱合族序山湖两分卷,湖分二房德山公派行,所记载的基本上是仿效典籍的解释而来。“隗,①姓:②国。商汤封禹之苗裔于隗国,后子孙以国为姓隗姓”。由此看来,这与《隗氏联典》解释隗的起源中有两个是复合,确信无疑的。
关于商汤封禹之苗裔于隗国为国姓问题
根据古代的传说资料,从夏代(约前2070-1600年)开始,人类就进入了阶级社会。公元前十四世纪,即在商王盘庚(约前1300年)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以后,已经建立起一个种族奴隶制国家。一方面由一整体氏族所统治,如殷,就是子姓氏族所统治,另一方面所有奴隶都属于统治者氏族所有。到了殷代末年,纣王的统治非常残酷,奴隶制国家已经开始出现危机。约到公元前十二世纪,殷奴隶制王国为居于今西北陕甘一带的周族所灭。周代殷后,政权的性质基本未变,仍然是一个奴隶制国家。最高统治者是姬姓氏族。周朝(约前1029年-前771年)奴隶主的统治,自厉王(约前878年-前828年)后,国人、奴隶大暴动。不久又加上大戎族的侵迫,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不得不东迁到今河南洛阳,以后史称为东周时期(前770年-前221年)。
夏人起源和发展于今豫西、晋南、豫中地区,奉鲧、大禹为祖神。
商人始祖契、郊冥而宗汤。以舜为祖神。
商灭夏后,夏人与商人进一步融合;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支区系融为一体。由于商朝建立以前,商人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部落集群一部已迁入古河济之间(即翼南、豫东北、鲁西北部地区,以太昊,少皞为代表的东系部落集群分布在以陇山—华山—嵩山—霍山—荆山为标志的广大地区)发展,而以漳水中游为中心。灭夏前夜,商汤的中心据说在今河南濮阳附近。当夏朝衰落以后,自称于天龟的周人(实为夏人的一支,笔者注)“自窜于戎狄之间,”周人灭商后,由于夏商王族之后人和周人融合一起,周武王(前1134年-1116年)就封大禹的苗裔担任赤狄人的首领去组建大隗国(今湖北秭归东南),让其自存自灭。实际上,在商朝,由于夏人商人周人混战,周人已经常窜到赤狄(隗姓)和戎氏居住领地骚扰,直到商人负于周人后,周武王这时大发慈悲,干脆将大禹王族子孙用来管理赤狄人,并封国号大隗国,由其禹后苗裔封当大隗国首领,其后子民都以国号隗为姓。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其历史一说是成立的。至此,隗起源于“国”和“姓”得到了印证。可以说,隗姓氏族山湖分支 始祖为德山公。
关于“得胜”与“德山”疑为隗氏同胞兄弟,疑为隗氏同一世祖问题
“得与德”同为谐音,疑为同胞兄弟,一个辈份,似乎有被误笔之嫌。
或许“树大开叉,儿大分家”的缘故,或许由于时势所迫的个因,然而分离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成因,哪怕你父子关系又何如,更何况还是兄弟情分呢!
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农、牧民族二元一体化,以历代塞外游牧人口的南移和中原农耕人口的北移及农、牧人口的叠移为前提,以农、牧民族的经济共生关系特别是民间自由贸易关系的发展为动因,以古代长城文化带的演变,尤其是它的过渡性功能和内边疆形态的变化为脉络,以明末长城地带民族贸易市场的兴盛和清代“满汉一家”的政策领行为标志,既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史时期整个亚欧大陆农牧世界二元一体化的历史缩影。
历代游牧人口之所以持续不断地南移,并成为一种规模性的现象,既有经济上的动因,也有环境上的根源,更有各民族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价值取向方面因素。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农、牧出现过3次大型的迁徒潮。第一次高潮是商周时鬼方人民南移。鬼方氏实质上疑为氏族社会先期隗姓的先人,(因为、鬼、隗互为通假、同音)。第二次高潮是春秋战国戎狄人口南移。东周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统称戎狄,其中狄族势力最大,分三个主要支系,即赤狄、白狄、北狄在春秋时曾建立国家,赤狄就在晋北建立潞国,与华夏诸国对抗。赤狄(隗姓),疑是本姓的先民。
在元明清时期,我国又发生过两次大型的移民高潮。若是从排序说法,元代时期蒙古人口南移从全国而言要算第9次高潮了。由于蒙古人在蒙古草原东部兴起,征服了整个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蒙古汗国,形成了人口迁移的高潮,在大蒙古国西征南侵的基础上,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大元帝国(1271—1368)。蒙古人南下,随着大元帝国统治的南下而占据了整个中国的版图,蒙古人作为一等公民散居全国各地,直到朱元璋建立王朝,才将他们赶回蒙古草原。但早已汉化的一部分蒙古人大都留在内地,成了明王朝的居民。
在元代(1206—1368年),我国疆城面积最大,开拓最广,其版地面积差不多占了半个地球。公元1358年,而在国土领域区内,又出现了一次小范围的迁徙。由籍居江西豫章饶郡右宦出身的隗始祖德山公就从饶州府瓦屑垻迁徙湖北黄冈县。祖妣喻儒人抚长子中仁公卜居慕义乡(今武汉新洲辛冲张隗湾)传三世道升公为三分支祖,道魁公为湖分支祖各分三房,后裔子孙椒衍其布,曾远迁黔、川、湘、陕、豫、江夏、应山、浠水、麻城各省县。抚次子中仕公迁红安县东门外八里况家垅居住至今。二世祖中仁公至笔者这一辈已传至二十二世。山湖分支始祖隗公讳德山大人携妻抚子定居新洲已650年左右。
顺便说一下隗氏的辈字情况。德山公(红安派)次子隗氏中仕字辈:
(仕)中均在学传、堂习良清金,
万步连尚春,枝思定宽正。
二十一世增为:
国胜敬宗义 家传孝友贤
克君先祖训 福禄永康绵
德山公长子中仁沿下的字辈以序是:
中道思玉天金希栱
学其世文 振起有象
随后续派:
齐家惟顺豫 训迪务端详
立志循先哲 前进效明良
笔者正是豫字辈,即德山公第22世孙。
关于隗氏宗谱史实推定问题
隗姓氏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650余年的历史,姑且不论无文字记载的衍变或图腾历史。根据推算,周朝由大禹的子孙担任首领封国号组建大隗国是前1052年,而周朝取得政权的时间是前1043年,隗姓来自隗国号之子孙一说,在时间上相隔9年,是说得通的。而周昭王(前995—前997年)实际在位19年,周穆王(前976—前992年)在位55年。自隗姓氏族有文字记载历史以来起,至笔者这一世止,其间推算应有98代。而在隗姓氏族山湖二分始祖德山公以前的近两、三百年间,据推算,先于隗氏始祖德山公的应有近十余代。如此向上推算,即隗姓氏族的原共同始祖出身年代应是前1099年左右。而隗姓赤狄人源自商朝(前1600—1300年)一说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值得质疑的。
商灭夏(前2070—前1600年)后的300年间,参加组建封号为隗国的夏王族后裔至少应有9代人,即是自大禹的第8世后的槐起至芒、泄、不降、扁、廑、孔甲、泉等九世夏王族子孙。而隗姓的起源以国姓隗姓之始至我们确认的始祖德山公为止,其间414年间,至少还上有二十一世祖,也就是说,先于德山公之前的二十一世祖方是隗姓氏族的共同始祖,或称原始祖。而在此阶段,据推结果应该是在西周的周武王执政时期。正好,与隗姓起源于封国号后以国为姓是吻合的。因此,现在我们公认的隗氏始祖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隗姓原始祖。
分享按钮>>隗氏春秋探源之隗氏氏族的起源
>>隗氏新30字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