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壮悔堂___李书伟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1月4日 中华侯氏网


       走近壮悔堂进得商丘古城北门往里走,大约一百来米,就到了刘隅首,自刘隅首往东一拐不过十多米,便可看到沿街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大名鼎鼎的壮悔堂就座落在这儿。

  壮悔堂的院落,是一个玲珑精致的明清四合院。堂楼便是壮悔堂,西厢是翡翠楼,就是李香君来商丘后起初的住处,东厢是雪苑诗社。要是在明清时期,这或许是一处普通的四合院。因为光商丘古城内象这样的四合院就有上百处之多。可是,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因为就在这个不大的院落里曾经流泻出一篇篇华美的文章,曾经凝结了一首首经典的诗篇。这儿曾经占据着明末淸初那一个时代文坛的制高点,这儿曾经演绎过一曲令人扼腕长叹的爱情悲歌,从这儿产生的雪苑诗社,是商丘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出现的仅有的文学团体。这儿就是明末淸初著名诗人、散文三大家之一大名鼎鼎的文学家侯方域的著书处。他的两部重要著作《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说来也真让人见笑,我虽然身为商丘人,壮悔堂就在商丘古城内,可是,多年来竟然没有去过壮悔堂,更没有读过《四忆堂诗集》和《壮悔堂文集》。我真的有些汗颜了。直到去年,我还是随外地来商旅游的朋友一起去了壮悔堂,并且购买了两套《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一套送给了朋友,一套至今还放在我的枕边。就是那一次的走近,那一次的造访,还有我不时地翻阅侯方域的诗集和文集,又间或地查阅一些有关资料,我对侯方域有了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一种深层次的思考与感悟。仿佛跨越了近四百年的时空,与壮悔堂和侯方域有了一种沟通,一个有血有肉的、活龙活现的、才华横溢的侯方域就不时地站在我的面前。

  读侯方域的诗文集,你会感到他那种不羁的才华如潮水般的奔涌,你愈感叹其超人的才华,就愈觉得侯方域的一生令人遗憾。他的仕途令人遗憾。他出身在一个地位显赫的官宦之家,可是他终生未得一官;他的科举道路令人遗憾,他自幼聪明绝顶,才华横溢,文章足可雄视天下,而终生未进一第;他的爱情更令人遗憾,他对所爱的人可以说是至情至性,而偏偏在他的身上演绎了一出爱情悲剧;以至于连死后也让人遗憾,他从未做过明朝的官员,却死心踏地的孝忠于大明朝廷,不肯入淸为官,可在他死后偏偏又被冤为不保晚节,落得一个不好的名声;他的英年早逝不仅仅是令人遗憾了,而是令人扼腕叹息。
  从走近壮悔堂的那天起,我就为侯方域深深地遗憾着,不平着。我在抱怨那个时代的大不公平,抱怨历史的大不公平。侯方域,可以说是一个连上苍都不愿多给予人间的奇才,是商丘这块土地上数千年难以孕育出的一个聪明绝顶的天才。不论从哪个方面的条件讲,他都完全可以成就一番大业,可历史对他偏偏过于苛刻,让他的人生充满着障碍与挫折,灾祸与苦难,悲伤与痛苦,他用三十六岁的生命酿造了一曲充满着无比遗憾的悲歌。


(一)

 

  上苍对于侯方域的出身是充满着厚爱的。在晚明时期,归德侯家可称得上是名门望族,即使在朝廷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凡是读过《儒林外史》的人都知道在科举制度时代中举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范进老先生奋斗科场几十年,直到五十老几了才勉强中了个举人,听说中举,竟然喜疯了。而商丘的侯氏家族却是一个盛产进士的家族。侯方域的祖父侯执蒲与哥哥侯执躬在万历年间先后举为进士。侯执躬曾任湖广参政,四川布正使,光禄寺卿。侯执蒲做到监察御史,太常寺卿。更令侯家荣耀的是万历丙辰年侯方域的父亲侯恂和弟弟侯恪同登进士榜,象这样兄弟同榜高中的事情即使在几千年的科举史上也并不多见。宋朝时苏轼苏辙兄弟同榜中进士时,整个大宋朝的科场与官场上上下下都震动了。我们可以想见当年侯氏兄弟同榜中进士时所产生的轰动与震惊,给商丘带来的光彩与荣耀。侯方域的叔叔侯恪入朝后即任编修,负责为明神宗修实录,也就是负责记录皇帝所做的事情及朝中所发生的一些大事。后掌贡举,也就是负责科举考试。在科举取仕的时代,可想其位置是何等的重要。其父亲侯恂任监察御史,不久又任兵部侍郎,后又任户部尚书。象这样父子兄弟多人同朝为高官者,历代也是不多见的。侯氏兄弟不仅官位显赫,而且各具文采,具以诗文闻名朝野。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归德侯家是何等的荣耀,能称得上为国家级的名门望族了。
  侯方域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官宦家庭。他自幼即随父亲出入宫廷,游走于达官贵人之间。况且侯方域天生聪颖,读书一目数行,过目不忘。侯方域的聪慧故事在商丘一带曾广为流传。我记得少年时父亲不止一次地给我讲过侯方域江南买书的故事。说侯方域少年时去江南整整买了一船书,然后坐船北归。侯方域坐在船头看书,看一本扔一本,回程未过一半,书已所剩无几。艄公问其回去如何交待,侯方域拍拍肚子说,书全在这里边呢。回去后一本本写出,竟一字不差。当然这只是传说,不足以叫人相信,不过,这足可以佐证侯方域的绝顶聪明。有资料记载其“为文若不经思,下笔千言立就”。且为人豪侠仗义,力主正道。他少年时即胸怀大志,准备干一番大事业。就连朝中的大臣们也非常看重侯方域,认为其将来必成大器。
  然而,历史要造就一个杰出人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赋固然是重要的,而人才成长的环境则更重要。本来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几场风雨便可将其摧折。明朝末年的党争之祸,竟将其侯氏家族都牵了进去。就是因为父辈牵涉到党争,而满腹才华的侯方域在明朝的科场竟然连试不第。
  明朝后期,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逐渐窃据了朝廷大权。阉党集团在朝中擅权为恶,结党构祸,排除异己,陷害忠良。以顾宪成、高攀龙、赵南星等东林党人为代表的一些正直之士便开始了与阉党的斗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明朝末年的党争之祸。党争的结果竟然是那个邪恶的一方嬴得了胜利,很多坚持正义的“东林党”官员被处死的处死,流放的流放,下野的下野。连那些胸怀正义不愿投靠邪恶势力的朝廷官员也被逐个清理出去朝廷与政坛。朝廷,这个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圣洁的神坛,竟成为邪恶势力的天下。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在明朝末年上演的中国官员历史悲剧的一个黑色的片断!我真的不想再去触摸那一块让人每每为之心痛的历史伤疤。侯执蒲兄弟为人耿介方正,主持公道,公私分明,况且平素与高攀龙、赵南星等东林党人关系较好,当然也被划入东林党人之列。侯氏兄弟受到阉党的打击与排挤,先后采取了辞官归隐的方式,离开朝廷,回了归德老家。
  侯方域的父亲和叔父,年轻的侯恂、侯恪,毕竟刚刚迈进官场不久,他们不愿失去一种希望,纵然受到阉党排挤,依然在朝廷中待了下去。做人正直的侯恂、侯恪兄弟当然积极参与了反对阉党的斗争。侯恪因与东林党人缪昌期代杨涟起草了弹劾魏中贤二十四大罪疏,险遭杀身之祸,最终被罢官回乡;侯恂更因在明末三案中与阉党针锋相对而被逐出京城。这样朝廷中的一场党争竟使侯氏父子相继被黜逐,直到崇祯即位,横行朝廷数年的阉党首领魏中贤被诛,朝廷才恢复侯氏父子的职位。小兄弟侯恂、侯恪重回京师,一对老兄弟侯执蒲、侯执躬再也无心做官,在归德老家直至终老。

  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是岌岌可危,处处潜伏着危机。面对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遍地烽火的局面以及北方满人迅速崛起的咄咄逼人气势,而明朝廷的大小官员们竟然还在那里声色狗马的极度地享乐着,仍然在那儿为了自己的私利进行着无休止的党争,谁还去管国家兴亡的大事?即使有一些清醒的正直官员,在如此的官场风气中也只能扼首长叹,无力回天。

  写到这里不由不教人生出无限感慨来:我国的古代官员们大多是通过科举而选拔的,能走入官场者,必然都是些饱读圣贤书的学子。这些修儒道、讲仁义的文人雅士为什么一进入官场就变得如此地面目狰狞呢?魏忠贤,一个目不识丁的太监,一个浑身充满着流氓习气的家伙,竟然有那么多的大小官员拜倒在他的脚下,甚至有人认做义父,喊作干爹。早年我读明史时看到这部分文字,心里总觉得蹩了一口气,甚至有一种说不出的愤怒。明朝的那一些官员们到底是怎么了,竟然是如此地厚颜无耻。现在,我通过深层次的思考,我理解了那个时代,也理解了那个时代的官员。说到底,他们都是为了两个字--权力。为了权力,上上下下的层层官员们都在忙碌着,显得是那样地浮躁不安。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史上没有那一个王朝能摆脱官员们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你死我活的血腥厮杀。
  朝廷虽然诛杀了魏忠贤,淸除了一部分阉党分子,但其多年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官场结构并不是马上就灰飞烟灭了,而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消弥过程。除掉几个奸官不难,而消除官场坏风气就不容易了。在官场中最怕的就是形成一种坏的风气,甚至形成一种规则,或者叫做潜规则吧。在腐朽的官场风气中,即使是好人做官也必须遵循这种官场不成文的潜规则,否则,你就会被淘汰出局。
  按道理说科举考试应该是公平的,凭侯方域的才华他完全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然而,在明朝末年社会极其腐败的环境下,公平已成为权力操纵的游戏,或者说权力操作者的一种幌子。在所谓公平的幌子下,你明知道是不公平,但你还是无话可说。侯方域纵然是满腹才华,但他面对的科举道路竟是如此的无奈与尴尬。他两次应试本应都是名列前茅,但一放榜就是名落孙山。科考的负责者说不定就是阉党的余孽呢。
  如果不是明朝灭亡得太快,或许侯方域在政治上能够有所作为,明朝灭亡时他才26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岁。明亡之后,如果他愿意入清为官,凭他的才华完全可以得到一个相当的官职。其实,清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拉拢士子们,巴不得拉一些名人出来做官,以迅速巩固其统治地位。然而,侯方域偏偏要效忠于大明王朝,就是不肯出仕清廷,他与很多朋友一起发誓誓死不做清朝的官员。其实,明王朝并没有给侯方域多少实惠,他的父亲虽说做到了户部尚书,但到后来被冤枉下狱,一蹲就是六年。他因参加复社反对阉党余孽阮大铖而几欲被杀。清朝政权稳定后,恢复了科举考试,可是他拒不参加应试,直到顺治八年地方官要治他及父亲侯恂的罪,他为救父亲才勉强走进考场。就是因为进了清朝的考场,他背上了变节的十字架。


(二)


  侯方域满腹才华,胸怀大志,没能走上仕途一展抱负,是那个特定时代造成的遗憾,然而其爱情悲剧则教人深深叹息。
  侯方域22岁时,到南京参加南壅会试,邂逅秦淮名伎李香君,二人一见钟情。现在,我们一说到伎女,就与卖身联系起来。其实,当时在人们的叫法中,伎女并不一定都是卖身的,有歌伎、娼妓之分。歌伎其实就是歌手,也就如现在的女歌星吧。李香君当时只有16岁,不可能去卖身。李香君虽然年纪尚小,但其不仅色艺双绝,而且深明大义,明辨忠奸。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相爱并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一场普通的风花雪月事,或者低级地认为就是嫖客与妓女的关系。其实,侯方域与李香君的一见钟情是一种必然。在他们没有见面之前,双方都已有所了解,当时侯方域已是名满天下的风流才子,而李香君也因色艺双绝而名震秦淮河畔,其实在他们的心中早已相互倾慕。他们认识不久,就在秦淮河畔的媚香楼正式举行了婚礼。侯方域当时送给李香君的定情物只是一把折扇而已。
  直到现在,一说到李香君的出身,还有人认为她就是秦淮河上卖身的妓女。如果李香君是那种卖淫的娼妓,他们就不会正式举行婚礼,二是名妓真的要出嫁,就一定要有重金聘礼,而他们仅仅是一把折扇而已。三是侯李分别十余年,李香君不会为侯方域去守住那一份忠贞。所以,我敢肯定地说,李香君绝不是那种出卖身子的妓女。

  试场落第,侯方域既不服气,也不甘心。他名满天下,满腹经纶,竟然连考试都通不过。他感到屈辱和悲愤,好友们都为他愤愤不平。然而,现实就是现实,你有天大的本事,盖世的才华,考场不录你,你能怎么样?他虽然在内心深处极为不平,但也无可奈何。一个人可以给自己的命运抗争,但你不能给一个时代抗争,给整个社会风气抗争。于是,他辞别新婚妻子回商丘老家继续攻读,那就等下一次再考吧。李香君置酒桃叶渡相送,为其歌琵琶词,约定互不相负。你可以想像那天分别的情景,会是何等的伤怀与凄婉。就这么一别,战乱就开始了,等到再见面已是将近十年。
  南京一试,也是大明王朝最后的科考。从此,大明王朝再也没机会顾及科举的事情了。大明朝的覆亡使侯方域的科举梦也随之彻底的破灭。
  侯方域与李香君分别的近十年间,正是朝代更替马乱兵荒的时期。新婚燕尔,一别数年,天各一方,他们在灾难与流离中忍受着刻骨相思的熬煎。李香君将那把折扇时刻带着身上,须臾也不离开,在寄托着深深的相思。他们在相互寻找着,一寻就是数年。爱,在战乱的年月里,竟是如此的不易!侯李之间的爱情磨难是那个特定的年代造成的。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史上,每一个朝代的更替,每一个新的政权建立,几乎都要以千万人的生命为代价,爱情,在血与火的年代,还有谁去为之呐喊一声呢。侯李的爱情悲剧只不过是千万悲剧的河流中一个小小的水滴而已。

  在那分别的数年间,李香君更是历经磨难,受尽屈辱。先是南京开府田仰垂涎李香君的姿色,欲纳为妾,以三百金为礼,李香君誓不相从。你不从,我就抢。李香君也不示弱,以死相对,以头撞墙 ,满头血流,田仰只好作罢。李香君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滴下来,就滴在那把扇子上。侯方域的好友大画家杨龙友听说田仰去强抢李香君,就急急的赶往媚香楼。他拾起了那把血染的扇子。他看着满面血迹的李香君,他感动了。他被纯洁而忠贞的李香君感动了,他为好友能拥有如此动人的爱情感动了。在他的眼里李香君的滴滴血迹就是朵朵灼灼盛开的桃花。他拿起画笔,迅速的勾勒出桃枝,又添上几片叶儿,好了,一枝绝美的桃花就鲜活的开在了那把扇子上。于是,那一把天下最著名的扇子,一把被视为稀世珍宝的扇子,一个承载了一段沉重的历史及凄婉而动人的爱情故事的桃花扇就这样诞生了。杨龙友一生可能画了很多画,但,他的这一创意绝对是他最成功的杰作。

  在这把扇子流传的过程中,为了这把扇子又演绎了不知多少故事。就连臭名昭著的豫东剿共总司令张岚峰也打起了桃花扇的主意。他听说桃花扇随李香君而葬,于1944年竟在光天化日之下,让士兵包围香君墓,架上机枪,公开盗墓寻找桃花扇。
  1644年,北京的大明朝廷灭亡后,福王朱由松,在南京建立起南明弘光小朝廷。可是,就是在如此境况下建立起来的一个危如累卵的小朝廷,竟然没有忘记承袭明王朝统治者所养成的种种恶习。可以忘掉亡国之痛,就是忘不了享乐,于是那些大臣们就四处寻找美艳舞女,去充实皇宫,以供享乐。李香君硬是被逼进了南明小朝廷做了宫廷舞女。同时,他们更忘不了打击异己,伺机报复,继续党争。魏忠贤的干儿子阮大铖终于在小朝廷里捞到了很大的官职,做了兵部尚书。既然大权在握,就趁机把异己赶尽杀绝。你侯方域的老子辈就弹劾干爸,在我被贬职后再次谋求提拔时,你侯方域又四处串通,成立复社,到处败坏老子的名誉,老子有了权,就把你复社一网打尽。于是,阮大铖就四处搜捕侯方域,搜捕复社成员。侯方域只好躲进史可法的军中而幸免。明朝灭亡是因为它的无可救药,你看,都到什么时候了,这些重臣们竟然还在那里搞内斗,搞党争。让阮大铖这样的只会拍马逢迎,只知搞党争的阉党余孽去做军中统帅,焉有不灭亡的道理。
  南明小朝廷很快就覆亡了,阉党余孽及阮大铖之流也随着明朝的灭亡而彻底的覆亡了,大明王朝连同那些大小官员们所形成的官场恶习也随之消散云散了。
  如果凭李香君的姿色与才能她完全可以嫁给达官贵人,享受荣华富贵,但她一心想着侯方域,她拒绝了达官贵人的纠缠,他要为侯方域守住一份承诺,一份纯洁。 

  劫后余生的相逢使侯李悲喜交集。王朝更替了,战争结束了,社会也渐渐平定了,李香君随侯方域来到了商丘老家,住在了翡翠楼上。经过了离别之苦,她们想厮守一生,过一段平淡的日子,然而世事就是如此的不如人意。偏偏侯家就知道了李香君的歌伎身份。按理说改朝换代之后的侯家早已没有了原来的那一份排场,然而那种大家户的心里积淀不是短时间可以去除的。侯家大户是不能容许一个歌伎堂而皇之登堂入室的。去吧,回你的秦淮河去,你不能住在侯家大院,你必须要走。李香君本想回江南去,然而她舍不下侯方域,十余年的守望不能再离别了。那就搬出去吧。李香君搬到了归德城南的侯氏南园。那是离城足有十多里处的一处荒凉的园子。她为了爱情,忍受了十多年的孤独与熬煎,来到商丘又去忍受一份寂寞与屈辱。她感到伤心与痛苦,她抱着那把桃花扇竟然长眠于那片荒凉的园子里。她去世是年龄不足三十岁。她死后,就葬在那个园子里,至今还有香君墓,所在的村子的名字也叫做了李姬园。去年秋末的一个下午,笔者去凭吊香君墓,只见一堆黄土,秋草瑟瑟,在夕阳西下的寒风里愈显得彻骨的凄凉。谁又能知道,这普通的一堆黄土里长眠的竟是名满秦淮的八艳之首,竟是那个时代的一代歌星,一个爱情悲剧的女主角,桃花扇的主人。
  关于李香君的归宿当然还有几种说法,一说南明小朝廷灭亡后,她从宫中逃出,随卞玉京于栖霞山削发为尼,直至终老;一说她从宫中逃出,苦苦寻找侯方域,听说侯方域为阮大铖所杀,遂投秦淮河自尽;还有说,她从南明宫中逃出,就再也不知去向。

  侯方域所效忠的大明以及他发誓不与合作的大清,连同那一场你死我活的官场党争,一切都过去了,都随历史的长河化作了云烟,化作了虚无,而只有侯李间忠贞不渝的爱情还生动地活在人们的心中,偶尔还可以听到几声关于爱的叹息。


(三)

 

  寄托着侯方域政治理想的大明朝廷覆亡了,他所至爱的女人李香君也带着深深的遗恨离他而去了。他的仕途与爱情如云烟一样地飘散了。其实,对于政治上的失意他已不再为念,因为他不愿意戴上在他的政治理念中最大耻辱的符号“贰臣”的帽子。给他最大悲痛的是李香君的死。他感到对不起香君。李香君自从嫁了他这个侯家公子,他不仅没有给她幸福,而且让她饱尝了人间苦难与屈辱。为了爱,她离开了她的秦淮河,离开了她的姐妹们。为了情,她千里迢迢而来,她不就是想和心上人厮守在一起过一份安宁的日子吗?可是,就连这他都没能给她。他无法排遣心中的那份刻骨铭心的疼痛。于是他就在李香君的坟前放置一块石墩,名曰:“愧石墩”,他常常在月明之夜独自一人坐在愧石墩上对着李香君的坟荧,一坐就是半天,一任清夜凉风吹袭着他瘦削的身骨。

  于是,他将他的书房更名为壮悔堂,他要写他充满“悔”的文字,一个“悔”字就包含了他半生十分复杂的情愫,他的爱恨情仇就全在那一个“悔”字里面。
  侯方域与李香君虽然演绎了一场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可是通读侯方域的文集和诗集,却始终没有找到这些爱的文字。他终于没有把这种刻骨铭心的爱写在文章中。因为数百年来,在我们的国民意识中就是容不得一个“爱”字,一牵连到“爱”,形象就大打了折扣,就没有了“大丈夫”气概。特别是仕子们更不能说爱,一个爱字就可能断送你的前程。明明他们每个人都在渴求着爱,但就是不能说出口,更不能诉诸文字。爱情,这一人类最美好的情愫就这样被遮掩着,压抑着,贬低着。有些人实在憋不住了,写写吧,但还是不敢明白地写,于是就变着法儿含蓄地表达。我们读西方文学他们可以把爱写得淋漓尽致,把爱写得无比美好,而我们的文学家们就没有人敢真正地痛快的写一回“爱”的文字。纵然侯方域爱的彻底,爱的纯粹,爱到伤痛,他到底没勇气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侯方域人生的另外一种遗憾。
  经历了人生的大痛大悲,他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沉淀与思考,侯方域的思想开始真正的成熟与升华,他的不世才华也即将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三十五六岁,人生创造力的足金时节,世界在等待着他这个文学天才写出传世的经典文字。可是太多的人生灾难与折磨,特别是李香君的死,使他受到沉重的打击。他的身体也迅速地垮下来。他好像有了生命的预感,于是在壮悔堂里,他开始整理自己的文集和诗集。他把文集定名为《壮悔堂文集》,诗集名为《四忆堂诗集》。他的诗文集刊印后不久,他便追随他的至爱李香君而去,他在生命的遗憾与悔悟中,匆匆走完了三十六年的生命旅程。如果他不是死得太早,或许,他将写出更多经典的文字,为世界增添一位大师级文化巨人。当然,假设是无用的。还是李祖陶说得好: “使天假之年,穷究理要,博极群书,以其雄迈者转而雄深,韩、欧境地,岂难到哉!”

  寥寥数语,道出了对一个文学天才早逝的惋惜之情。
  他的诗文集刊行后,可以说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的生前好友,雪苑诗社社友徐作肃曾有文章写道:“远方之士偶得其书者,争分自抄录。……天下好古之士,无不慕《壮悔堂集》,而望之若云霄。”

  当时的文学大家王世桢写道:“今日论古文,率推侯朝宗第一,远近无疑词。”

  宋荦在《雪苑五哀诗•侯朝宗》一诗写道:“朝宗天人姿,才大不可囿。文起八代衰,所遇屡颠覆。 当其弱冠日,英名振华胄。落笔五岳摇,十指写难副。”

  今天,我们翻开《壮悔堂文集》,依然可感觉到侯方域文章的恢宏与大气,文采的超拔与飞扬。
  读他的诗集《四忆堂诗集》,更可感觉到他超人的才华。他十四岁应童子试府、县、道皆为第一,即写下了《苍鹰》诗以述怀:

    斜日催寒树,苍鹰独野征。飞扬愁岁暮,迟顿为毛轻。

    自具风霜气,终非燕雀情。去来须任意,湖海尚孤清。

  十四岁,一般人尚为懵懂未开的顽童,而他却以少有的大气吟出“自居风霜气,终非燕雀情”的句子,其超人的文学才华及高远的宏图大志即跃然欲出。

  他从少年起即钟情文学,他先后两次在归德城内组织了“雪苑诗社”。我们所说的“雪苑六子”,又可分为“前六子”与“后六子”。“前六子”除侯方域外,还有吴伯裔、吴伯胤、徐作霖、张渭、刘子愚。雪苑诗社的成立为商丘的文化史增添了灿烂的光彩,直到现在,我们时常地引以为骄傲。可惜1642年春天,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归德城,雪苑诗社的几位重要成员除侯方域侥幸逃脱外,其他几位皆为乱军所杀。明亡之后,侯方域逃难归来,他在政治上虽已消沉之极,但他始终眷恋着心中的一片圣土—— 文学,他又想起了雪苑诗社。于是,他又联络起几位诗人,又拉起了雪苑诗社的旗帜。主要成员有贾开宗、徐作肃、徐世琛、徐邻唐、宋荦,这就是雪苑诗社的“后六子”。侯方域的《雪苑六子社序》,记述了前后诗社的情况,文中既有追忆的伤感,又有成立新社的喜悦。文中写道: “乙酉,余自吴返,贾子自淮阴归,两徐子相见唏嘘,言及雪苑旧事,流连者久之。”

  在雪园诗社的旗帜下,商丘这个地方又聚集了诸多的诗人,诗的气氛又氤氲在商丘这一片历史的天空。我们可以想像,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在经历了战争的大灾大难,在那一片还袅袅着硝烟的土地上,他们没有潦倒,没有消沉,他们能继续组织起自己的诗社,用诗歌去承载生活的磨难与痛苦。雪苑“六子”及商丘的学人没有泯灭心中对诗的追求,对文学事业的向往。雪园诗社曾在商丘这片土地上散发出灿烂的光芒。虽然雪园诗社相互唱和的诗篇大多散佚,但他们这种钟情文学的风尚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雪园诗社的存在,给商丘这片土地增添了永远诗意的辉煌。
  我之所以要写侯方域,其实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我对雪苑诗社的倾慕与景仰,虽然,在那样动乱的年代,那些苦难的岁月,那样生死离别的境况,可是在他们的心中仍然流淌着一泓诗意的清泉。

 

 

  对于侯方域的遗憾,不仅在他生前“所遇屡颠覆”,他死后同样让人充满了诸多的遗憾。遗憾的是他本是一位大明王朝的守节者,他是发誓不做贰臣的孝子贤孙,但他死后偏偏又被后人唾骂为变节,骂为投靠清廷的投机分子。为研究一下侯方域,笔者于今年春天专门到南京秦淮河畔的媚香楼去考察,而在媚香楼摆卖的丛书中,不少处都在述说侯方域投靠了清廷。因为侯方域投靠了清廷,李香君才与之决绝,愤而削发为尼的。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啊!如果说侯方域真的要投靠清廷,要得到一顶红帽子可以说是十分容易的事。象侯方域这样的大名人,其实清政府早已盯上了他,巴不得其能出来做官。争取一个名人就是征服一大群普通人,对于一个刚刚确立统治地位的政权来说,清统治者十分清醒这一点。大家可能知道清统治者劝降洪承畴的事情。洪承畴被俘后,如果按其表现及其态度,真是一百个该杀。但清统治者清楚,杀掉一个洪承畴十分容易,而征服了洪承畴的意义比杀了他要大得多,因为洪承畴的名气太大了,只要洪承畴投降了,明朝的一大批官员就会跟着投降,明朝的抵抗势力就会减少多少倍。为了劝降洪承畴,清皇帝甚至动用了皇后的美色。仅仅这一点,清统治者就比明统治者高明得多。洪承畴投降了,带来的结果是大批大明官员的效法。

  作为受正统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侯方域,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异族的统治。于是,他和好友约定发誓不做清朝官员。用软抵抗的方式去表达对大明朝廷的忠心。他曾向好友江南才子吴伟业寄信,劝其不做清廷官员。在侯方域死后,吴伟业有《吊侯朝宗》诗,序云:“贻书终隐不出,余为世所逼,有负夙诺。”有诗句:“死生总负侯嬴诺,欲滴椒浆泪满襟。”由此便可以看出侯方域坚守了誓不出仕清廷的诺言。吴伟业出仕清廷后,面对侯方域的亡灵,自己也感到了一种羞愧。由此可反证侯方域从没有变节过。
  为什么一些书上老是说侯方域是投靠清廷的变节分子呢?主要是因为侯方域参加了清顺治八年的河南乡试。这是说侯方域变节者的唯一的一处口舌。你不想投靠清廷,那你为什么要参加考试呢,考试的目的还不是出仕吗?其实,侯方域之所以参加那次考试,是有非常复杂的原因的。清统治者为了使侯方域父子屈服,便想尽办法强迫他们应试出仕。然而侯氏父子誓不与统治者合作。于是地方官就打起了鬼主意。那我就以其它的理由逼你就范。据《侯方域年谱》载:“时,河南巡抚吴景道,知方域豪横。且其父恂隐居,明降清大臣,多欲恂出裸将,河南抚按亦交章论荐。恂坚谢不起。将案治方域及恂。……有司令方域应河南乡试,方解。”

  这里就清楚地回答了侯方域参加乡试的原因:是因为欲案治方域父子。你不参加应试,连你的父亲将一同治罪。于是,侯方域违心地参加了那次应试。据记载,那次考试侯方域连考卷没有答完就退场了。当然,也就没有被录取了。不管怎么说,你侯方域总算给领导一个面子。侯方域是为了父亲不被治罪才去参加应试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即使侯方域出仕了清廷,又能算多大的罪过呢,原来大明的多少所谓的忠臣孝子们不也一大批一大批的戴上了红帽子了吗?洪承畴、钱谦益、赵孟頫、王铎都在清廷做了大官。不知为什么世人偏偏对侯方域那么苛刻。

  如果我们通读一下《壮悔堂文集》,就会明白侯方域不可能去投靠清廷。顺治八年他参加乡试后,他在《书练贞吉日记后》、《管夫人画竹记》等文中讽刺钱谦益、赵孟頫为事“二朝”,在《答孙若士书》、《答张尔公书》等文中劝诫孙元凯、张自烈要慎保晚节,在《与吴骏公书》、《阳羡燕集续》等文中向吴伟业及阳羡故友们提出决勿事新朝、决勿忘故国的警告。这一系列的文章彰显出侯方域的对大明朝廷的耿耿忠心,绝不是一个变节者之所为。与侯方域同时代的孔尚任在他的著名戏剧《桃花扇》中,侯方域只是一个书生形象,在政治上有点不太坚定,并不是一个变节人物。孔尚任对侯方域并且寄寓很多的同情。 [
  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要替侯方域去翻案。时间已过去近四百年了,侯方域变不变节已与今天没有多大的关系。我只是说历史对待侯方域太不公平。我写到这里不由的在为侯方域深深地惋惜着。我不无自嘲的问,老天既然创造了这样这样一个天才,又为什么又给了他如此多的折磨,给世人留下如此的遗憾。
  即使对于历史人物及事件,大多数只是人云亦云,并不去作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说不定那位“权威”随口说了个什么高见,于是就一窝蜂的附和,于是就成了所谓的定论。一旦形成定论,于是就成为历史。有时候,对于所谓的历史定论,也不一定就是历史的真实。说不定,一个什么历史发现就足可以推翻所谓“权威”的结论。无论怎么说,反正侯方域不过是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的人物,既非大忠,亦非大奸,具体评价如何,大多数人也就无闲心去过问了。对于欧阳予倩先生的《桃花扇》一剧把侯方域写成一个变节分子,李香君与之决裂是为时局所用,并不是历史的真实。其实,拿历史为现实所用,只要能达到所用的目的,也不需要再去考证历史的真实了。

  四百年,不过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今天,壮悔堂仍在,李香君的翡翠楼仍在。站在壮悔堂里,穿过四百年的历史云烟,回味那一段历史,给人平添了无尽的感慨。如果不是那个乱世,侯方域这样的天才或许会有更大的造就。乱世,成就了一些人,是军事家或许是政治的投机者,而埋没乃至扼杀了不知多少难得的天才。对于一个乱世,象侯方域这样的遗憾只是万千遗憾中的一个小数点而已。
  所以,我们乞求上苍永远给天下一个天平,不再有乱世,给天下的有情人多一份关爱,不再留下爱情的悲剧,我乞求所有的人才都能得到“生能尽其才”,不再留下后人的遗憾与叹息。

 


分享按钮>> 侯恂:欲扶大厦于将倾
>> 清初散文大家侯方域___邹自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