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将军侯端传—侯耀明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1月5日 中华侯氏网


白马将军侯端传——侯耀明


侯 端(1386—1465年),字敬庄,盱贻(今江苏盱贻县)人,4岁丧父,由母扶养成人,性严毅刚,永乐四年乙酉(1406年)铨授金山卫指挥同知。上任后,为了抗击倭寇,主持培土加高城墙,修复军防瞭望设施,备器械,练士卒。侯端他武艺高强,勇力过人。府治门前石狻猊高四、五尺,以一手拖之行十余步。一日驰马过坊门抱手门楣上,而马亦悬于胯间。建青村烽墩两虎踞其上,端往刃之。
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月,侯端为加固金山卫防御设施,亲带精壮军士赴浙东采伐营木期间,有内奸联络倭寇,趁金山卫防务力量薄弱之机,突袭卫城,倭寇大肆掳掠城内财物。事闻朝廷,成祖皇帝大怒,传谕凡在卫将校都逮下狱,追论死罪。卫指挥佥事刘懋冒死陈奏:冬天倭寇犯东南尚无先例,卫城凡强壮之丁都差往各处采运营木,倭寇乘虚而入,但卫官率城内老弱残兵,在贼众我寡的形势下,守军难守低墙缓坡的土城,但官兵还是拼死抵抗,无一降者。后经核查刘懋所奏属实,免死复职。
永乐十五年丁酉(1417年)九月,侯端受命专门负责将金山卫土城墙修建工程,他在城北查山南面运盐河畔的一块高圩田为窑址,分派左、右、前、后千户所各在其地建窑取泥烧砖,由各千户所自负分段砌墙工程的徭役,将金山卫土城墙改为沿土城围砖墙的砖甃结构城墙,提升了城墙的防御功能。
永乐十六年戊戍(1418年)九月,朝廷敕命中军都督直隶都指挥使谷祥,巡视金山卫,并以潮沙淤塞,督令侯端继续修建城防工程,侯端鉴于前次倭寇陷城的教训,将城墙从原三丈三尺加高至三丈八尺,并增设矮墙。城濠宽从原九丈拓至十一丈,深度从原一丈加深至一丈四尺。
永乐十七年已亥(1419年),侯端除了将金山卫城的城墙楼橹修缮一新之外,还用土窑烧制的砖瓦作材料,将城中十字街上东、西、南、北的跨河桥梁砌成拱桥,俗称为东、西、南、北砖桥,即使后来翻成石桥,也还是以旧名习惯称呼。
经过侯端和金山卫军民多年的奋斗,恢复重建原有遭毁的金山墩、戚家墩等军防瞭望设施,加高城墙,开扩并浚深城河,侯端每年巡警城堡,不断修缮,使金山卫壁垒森严,军威雄壮。迫使倭寇数十年间不敢来犯,还为日后金山卫城被誉为“石头城下第一城”打下结实基础。
永乐十六年戊戍(1418年)五月某日,金山卫城南瞭望墩上空烽烟骤起、警锣齐鸣,大股倭寇趁军民忙于筑城之际,泊船海滩偷袭金山卫城,侯端和指挥佥事郤清兵分二路,郤清带一路兵马出南城门迎敌。侯端带一路兵马出东城门阻断倭寇退路。
郤清刚出南门,就陷入敌围,中箭身亡,全军覆没,倭寇趁势攻入卫城。侯端带兵已出东门,至离城二里许的杨家团煎盐灶舍前屯住,自己单骑直奔海塘外侦察,当时海潮已退,见十二艘大倭船搁浅在铁板沙滩上,有一红衣人正指挥众倭涉水上滩,侯端策马入水,欲生擒那红衣倭酋,将近百步,他张弓搭箭,一箭射中那倭酋,倭船上顿事慌作一团,立即麾旗召众,让已上滩的倭寇复返包抄侯端,侯端思忖,倭众势锐,先要避其锋,又考虑到倭船已识别他所骑的白马,立即勒紧马缰,飞也似地返回,正遇上一牧童在塘下放牧羊群,他掏出一点碎银付于牧童,抓住一头羊羔,斩杀取血,尽涂其马,马毛尽赤,他才返杨家团。约过了半个时辰,远望倭船已空,料及倭贼都已入城,便令部下每人取煎盐草一捆,将倭船逐只点火焚烧。侯端率众复返卫城,怎料倭贼已把四个城门吊桥高悬,明军东门不得入,乃引兵至西门亦不能入城,侯端长叹一声:“城亡,吾分当死,安可偷生?”又对马曰:“我命不绝,汝当努力,不尔我与若俱死矣!”策马奋起,那战马咆哮一跃,竟越过城濠,进入西门,但众不能继,他单身闯入倭阵,与众倭巷战数十回合,身上数次中箭,犹浴血奋战,杀伤很多倭贼,战至十字街卫治前,倭寇以长钩钩侯端的左膊,没钩动,只勾掉他臂上几片铁甲,奈何他不得,倭酋惊叹:“好将军也”,令众倭用所掠染坊的布匹,两端拉开横于街心作绊马索,以欲生擒他。侯将军以长槊挑起布,一剑截而断之,两端持布的倭寇纷纷仆地,侯端在仓促间坠一箭于地,那坐骑立即衔起授于他,继续杀倭贼,贼不敢再与交战,退至东门,恰逢城墙上的倭寇遥见倭船方向浓烟蔽天,方知不妙,慌忙放下吊桥,出城奔逃,侯端与原先停留在杨家团的官兵会合并追杀,倭贼已无心恋战,径直往海滩方向逃窜,却又被卫指挥佥事施义率领的守御青村、南汇嘴的中前、中后千户所前来增援官兵,堵住了倭寇的归路,侯端大喜,吾事济唉!倭寇在官兵前后夹击、合力围歼下,除少量漏网的倭寇劫渔船逃命外,大部分败倭被歼灭。此次巷战后的数十年间,金山卫没有发生大的倭犯之事。
侯端不仅自己武艺高强,还要求部下具有精湛的武艺,由于当时的卫所守军自建卫时起,都是就地从府县多丁户中抽取的,日久年长,他们拉帮结派,立山头,扰乡里,而疏于训练,战斗力渐减,一遇倭寇来犯,常一触即溃,永乐十六年(1418年)起,诏令福建和浙江卫军互调,于是,金山卫守军,大多来自福建,闽人膘悍好斗,侯端将原演武场(位于城东门外二里)扩建:东西广二里,南北袤亦二里,四周挖起壕沟,砌起砖墙,内建演武厅,左右前后千户所治事厅在其两侧,前有月台,广二十步,旗台和中军沙路也广二十步,再前便是开阔的演武场。演武厅后是兵营、庖屋。金山卫设有城操指挥使一员,每月二次在演武场主持会操,严加操练古八阵法,骑卒练驰射刀枪,步兵习弩击刺,每年还要选拔千户以下五分之一官兵赴京受御检阅验试,优劣赏罚分明,这样,更激发官兵尚武之风。
54岁时,正统四年己未(1440年)还与松江知府赵豫、卫指挥刘惠、西贤等营造金山卫学学舍,为解决官兵子弟的教育和前途问题忙碌。
61岁时,正统十一年(1446年)在卫城东30里漕泾镇南,督军建胡家港堡城。该城系砖甃城墙,高2.7丈,厚1.8丈,周长92丈,东西有旱门、吊桥,护城河宽四丈,周长122丈。
62岁那年建青村烽墩,根据《正德金山卫志》记载:“正统丁卯,墩为二虎所踞,指挥同知侯端率众先登,手杀虎并其二子,人异骁勇遂以名墩,按顺序这墩应称第十墩,被上级命名擒虎墩,总共十三墩,结果最末一墩是十二墩”。
67岁时,景泰三年(1452年)在大金山岛上建金山营城,又名金山营,高2.4丈,周长128丈,西有旱门,设吊桥,护承河宽2丈,周长127丈。
69时,景泰五年甲戍(1454年)金山卫正月大雪,四旬不止,平地积高丈余,河泖都受封冻。入夏发大水,田地庄稼全被淹没。水退后,又发瘟疫大流行,死者无法计算。秋后,松江府全境大闹饥荒,退休在家的侯端,已是一介平民,仍不忘忧国忧民,从原俸禄积存中捐出米八百斛,给松江府赈灾,朝廷为表彰义举,授他以冠带的荣誉。


侯端任职50年,做了三件大事:
1、修葺金山卫城,使金山卫成为名符其实的四大名卫之一,也为金山卫城成为石头城下第一城打下了基础。
2、永乐十六年抗倭巷战,威震四方,使金山卫在近百年内倭寇不敢进犯。
3、明景泰五年甲戍赈灾义举。
侯端因功著被推荐为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官衔)时称抗倭英雄白马将军。《姚光全集》侯端传文中指出“永乐嘉靖之间,倭人时来肆扰,深入内地,我民被祸甚酷。惟永乐后百余年稍得安靖,则指挥使侯端大创之力也,是不可以不传。”侯端80岁寿终,赐葬于秦望山东麓,数百年来一直受后人瞻仰凭吊。怀念他毕生为修葺、保卫金山卫而建立的丰功伟绩。
怀远将军侯 端年谱
1、生年 1 岁 洪武十九年丙寅 (1386年)
2、丧父 4 岁 洪武二十二年庚午(1389年)
3、铨授金山卫指挥同知 20 岁 永乐四年乙酉 (1406年)
4、砖甃金山卫城墙工程濠浚深加四尺 32 岁 永乐十五年丁酉 (1417年)
5、指挥同知侯端与倭巷战 33岁 永乐十六年丙戍 (1418年)
6、侯端等经理金山卫学 54岁 正统四年己未 (1440年)
7、母杨氏卒,终年八十岁 60岁 正统十年乙丑 (1445年)
8、建胡家港堡 61岁 正统十一年丙寅 (1446年)
9、手刃二虎而命名“擒虎墩” 62岁 正统十二年丁卯 (1447年)
10、重建金山卫城堡 65岁 景泰元年庚午 (1450年)
11、大金山岛上建金山营 67岁 景泰三年壬申 (1452年)
12、致仕住六保、子寅袭职 69岁 景泰五年甲戍 (1454年)
13、输米八百斛赈饥,授冠带 69岁 景泰五年甲戍 (1454年)
14、都指挥佥事侯端寿终 80岁 成化元年乙酉 (1465年)

 


分享按钮>> 金山卫侯氏家族
>> 金山卫侯氏家族祖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