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执蒲“树东林之帜”
-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1月8日 中华侯氏网
侯执蒲“树东林之帜”
“侯家有两个特点,第一进士多,第二人丁兴旺。”商丘文史研究者郭平女士说话很幽默,“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好考,三十岁考中那是大笨蛋;进士难考,五十岁考中,还被看成‘少年才子’。不过对于侯家不算难事,他家一不小心就来俩进士。”
隔着数百年时光,商丘人对曾经的“侯家现象”仍如此赞叹,可以想见当初侯家的光彩与荣耀。侯方域的爷爷侯执蒲、伯祖父侯执躬于1588年同时考中举人,随后先后考取进士;他的父亲侯恂和叔父侯恪更是于1616年同时考中进士。兄弟同榜高中的事情,在上千年科举史上也不多见,可以想见此事在商丘乃至全国引起的轰动。
在此之前,侯家却是世代“戍籍”。所谓“戍籍”,是指户籍为戍守的士卒,一般是有罪充军至某地所记的户籍,被视为贱民之一类。按照家谱记载,明代初年,一个叫侯成的开封人被调往归德成为“戍籍”,后来他成为商丘侯氏始祖。“成生英,英生滑,滑生显,显生和,和生进”,在商丘地面上传承了六代,侯家人以“戍籍”身份务农,没有多少事迹可称。而从侯进和他的儿子侯 开始,侯家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没有资料记载促成变化的缘由,但从年代推算,这大约与归德府城兴建后出现的文化氛围有关。
侯进有两个儿子,侯禹、侯玑。这位侯禹应该是位了不起的人,他的弟弟侯玑英年早逝,他收养了侄子侯执蒲,令其与自己的儿子侯执躬一起读书上学。在他的引领下,侯执躬、侯执蒲都大有成就,不但学识渊博,而且颇具才干,万历十六年(1588年),这兄弟俩同时中举,第二年侯执躬考中进士,十年后侯执蒲也进士及第,先后进入仕途。
因出身贫寒,侯执躬兄弟勤奋谨慎,力图进取,逐步升迁,后来都位列九卿。侯执躬曾任湖广参政、四川布政使,后为光禄寺卿;侯执蒲曾任山西御史、监察御史,后任太常寺卿。
《桃花扇》第一出,侯方域上台自报家门:“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显然以父祖的政治选择为荣。明代晚期的政坛纠结复杂,东林党、阉党之争波及朝野,刚正不阿的侯执蒲坚定地与东林党站在一起,这个政治选择,对侯氏家族影响深远,侯方域与李香君后来卷入南明政治漩涡,即由此始。
在魏忠贤权势炙手可热的时候,侯执蒲曾当头浇他一瓢凉水。天启年间,阉党气焰嚣张,魏忠贤竟想代天启帝行祭天大典。那时祭天是“天大的事”,侯执蒲时任太常寺卿,掌管国家祭典之事,他事先得知魏忠贤的意图,觉得在自己任上绝对不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于是趁魏忠贤还没有矫诏宣布,他上了一道奏折,说天坛常有“宫奴阉竖,连行结队,走马射弹,狂游嬉戏”,认为“刑余(指太监)不宜近至尊,而况天神飨祀之地?请下所司论治”。这一招指着和尚骂贼秃,把魏忠贤气得跳脚大怒。侯执蒲见机辞官回到归德城。
侯执蒲此举不仅自己丢了官,也令魏忠贤迁怒于他的儿子。这个时候,他的儿子侯恂、侯恪都已入朝做官。与侯 一样,侯执蒲也是位成功的父亲,他常对儿子们说:“尔勿以我为贵,吾戍籍也,尔不力于学,将为卒伍矣。”在他的鼓励下,侯恂、侯恪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同榜考取进士,侯恪随即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负责为明神宗修实录,侯恂则做了御史,父子三人同在朝中做官,在当时很少见。两兄弟与父亲政见相同,也都是响当当的硬汉,在很多事情上与阉党针锋相对,侯执蒲辞官不久,魏忠贤就找借口罢免了侯恂兄弟。直到崇祯初年,魏忠贤被诛,兄弟俩才被重新起用。
分享按钮>> (河南)侯五星村侯氏碑记
>> 侯氏总会暨鸿江族亲联合举行联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