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侯姓与中华刚姓姓氏渊源
-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1月30日 中华侯氏网
1、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刚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刚氏,乃以邑为氏。史记云:伐齐取刚寿。按,清有兵部尚书刚毅。”史籍《史记》中这样记载:“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昭王于是用范睢……”
《史记》里所说的陶邑即今山东省定陶市、刚邑即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堽城镇、寿邑即今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
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国之间争战纷纷,时人确有多以封地、邑地、城池名称为姓氏的历史事实。因此,刚氏之姓源出刚邑,以居邑地名为姓氏,当为可信之实。(见后第三栏“迁徙分布”)
2、源于鲜卑族,出自北魏时期侯伏侯氏(胡引氏)人侯刚,属于以帝王赐名为氏。
侯刚(公元?~525年),字乾之;河南洛阳人,祖籍代(今山西大同),后徙家居庸(今北京延庆),为北魏时期望族,其时门庭荣耀。
今河南洛阳地区除了出土“侯掌墓志”外,还出土了一方“侯刚墓志”。侯刚是北魏晚期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参与拥立北魏孝明帝元诩,保护灵太后,又与权臣元叉勾结囚禁灵太后,把持朝政。
据史籍《魏书·侯刚传》、《资治通鉴》记载,侯伏侯氏少年以善于鼎俎,有一手好厨艺,因而进饪出入,累迁至尝食典御(防皇帝中毒,先替皇帝试食)。北魏宣武帝元恪以其质直,赐名“刚”,从此称侯刚。
北魏熙平初年,侯刚除左卫将军,后为车骑大将军。北魏宣武帝曾封侯刚为右卫大将军的诏书曰:“太和之季,蚁寇侵疆,先皇于不豫之中,命师出讨。抚戎暴露,触御乖和,朕属当监国,弗获随侍,而左右服侍,唯藉忠勤。刚于违和之中,卒勤行饪。追远录诚,宜先推叙。其以刚为右卫大将军。”
据史书《资治通鉴》记载:
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农历1月13日丁巳,北魏宣武帝崩于式乾殿,终年三十三岁。侍中中书监太子少傅崔光、侍中领军将军于忠,詹事王显、中庶子代人侯刚迎太子元诩于东宫,御太极殿即皇帝位。当时的高皇后要杀胡贵嫔,中给事(宦官)谯郡人刘腾赶紧告诉侯刚,侯刚转告于忠,于忠问计于崔光,崔光将胡贵嫔另置别所,严加守卫。由是胡贵嫔深德四人。后北魏孝明帝元诩尊胡贵嫔为皇太妃,把高太后逼为尼姑,然后尊皇太妃为皇太后,称灵太后,居崇训宫。从此,于忠领崇训卫尉,刘腾为崇训太仆,加侍中,侯刚为侍中抚军将军。到农历9月,胡太后开始临朝听政。
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中尉元匡弹劾侍中侯刚骄横,掠杀羽林。侯刚本以善烹调为尝食,典御凡三十年,有德于灵太后,因此专恣用事,王公皆畏附之。廷尉要处罚侯刚大辟(死刑),胡太后不以为然,说道:“刚因公事掠人,邂逅致死,于律不坐。”少卿陈郡人袁翻坚持道:“邂逅谓情状已露,隐避不引,考讯以礼者也。今此羽林,问则具首,刚口唱打杀,挝筑非理,安得谓之邂逅?”无奈,灵太后乃削减侯刚户三百,觧尝食典御。
北魏神龟二年(公元519年),任城王澄奏中尉东平王匡罪状三十余条,廷尉处以死刑。北魏孝明帝下诏免死,削除官爵,以车骑将军侯刚代领中尉。
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有个太傅侍中清河人王怿,长得英俊,胡太后逼而幸之。然素有才能,礼敬士人,时望甚重。当时有个侍中领军将军元叉(胡太后的妹夫),兼任总禁兵,恃宠骄姿,志欲无极。因此王怿每裁之以法,元叉由是生怨。元叉恐王怿终为已害,乃与卫将军仪同三司刘腾密谋,使主食中黄门胡定自列(陈)、云泽人货定下毒害魏主,若已得为帝,许定以富贵。北魏孝明帝当时仅十一岁,就相信了。到农历7月4日,胡太后在嘉福殿,没到前殿,元叉乘机扣押北魏孝明帝于显阳殿,刘腾则封闭了永巷门,使胡太后不得出。然后抓了王怿,说王怿大逆,半夜就把王怿杀了。之后,诈为胡太后诏,自称“有疾,还政于帝”,将胡太后幽禁于北宫宣光殿。
北魏正光二年(公元521年),在元叉、刘腾之幽禁胡太后时,有个右卫将军奚康生参与其谋。元叉便以康生为抚军大将军、河南尹,仍使领左右。奚康生有个儿子奚难当,娶了侍中左卫将军侯刚之女,而侯刚之子又是元叉的妹夫。元叉与奚康生通婚,深相委托,相互勾结,三人率多俱宿禁中,时或迭出,以难当为千牛备身。奚康生性格粗武,言气高下,元叉稍惮之,见于颜色,奚康生亦微惧不安。农历2月,北魏孝明帝朝见太后于西林园,文武百官侍坐,酒酣迭舞,奚康生乃为力士舞,他示意太后执杀元叉,不料却反为元叉所执,处奚康生斩刑,奚难当绞刑。元叉与侯刚并在内,矫诏决之。因为奚难当是侯刚的女婿,得留百余日,然后流放安州,在途中,元叉秘密派遣行台卢同将其杀害。
北魏正光六年(公元525年)农历4月,北魏孝明帝解除了元叉领军侍中之职。到了4月17日,胡太后重新临朝摄政。元叉当时虽然被解除了领军之职,但胡太后以七党羽尚强,未可猝制。仍然以侯刚代理元叉为领军,以安其意。不久,找格理由,将侯刚遣出为冀州刺史,加仪同三司。侯刚无奈上任,还未至冀州,就又被黜为征虏将军,不久,侯刚便病逝于家。
没几天,又有人告发元叉和弟弟元瓜,谋诱六镇降户反于定州。胡太后乃下懿旨,赐元叉、元瓜自杀死于家。
北魏末期的胡太后,汉朝初期的吕后、唐朝中期的武则天、清朝末期的慈禧一样,同为封建王朝中的铁腕人物。可惜由于宠幸侯刚、元叉、刘腾,结果导致北魏朝廷内乱,政权衰亡。在整个事件中,侯刚是其谋逆集团中的重要角色。
侯刚有长子侯详,自奉朝请稍迁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主衣都统。侯刚以上谷先有侯氏,于是始家焉。在北魏正光初年,又请旨以侯详为燕州刺史,将军如故,欲为家世之基,不久升为后将军。北魏正光五年,再拜司徒左长史,领尝药典御、燕州大中正。东魏孝静帝兴和中年(公元539~542年),侯详累迁为骠骑将军州、殷州刺史(今河北隆平),后还朝久之病逝。
当年在侯刚的操纵下,长子侯详于北魏正光年间出任燕州刺史、燕州大中正,次子侯掌任燕州治中从事史,为侯详的左右手。侯刚当年以侯详、侯掌分任燕州要职,他自己则从代郡(今山西大同)徙家到居庸关(今北京延庆),“欲为家世之基”,很明显是有政治野心的,他打算控制燕州政权,以左右北魏朝政。
直到王族元叉死后,胡太后始追侯刚、刘腾等人的“乱廷之罪”。侯刚的儿子侯详、侯掌怕被祸及,便取侯刚之名,改本族侯氏子嗣的姓氏为“刚”,称刚氏,成为刚氏族人的一支。后在东魏时期,一部分刚氏族人恢复为侯氏。
3、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①蒙古族哈丹氏,蒙语意为“刚毅”,后有取义为汉化姓氏者,为刚氏。②满族一支原世居辽阳地区者,取汉字“刚”为姓氏,称刚氏。
分享按钮>> “如野人居,处士家”的侯府南园
>> 中华侯氏——峄山祭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