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悔堂:《桃花扇》中故事发生的地方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1月30日 中华侯氏网


   清代著名戏剧《桃花扇》记载了侯才子和李香君凄美的爱情故事。“壮悔堂”便是《桃花扇》的主人、明末才子侯方域壮年著书立说的地方,距离现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一座典型的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硬山式建筑。上下贯通的4排圆柱和88根木条构造成的木架,墙装青砖,顶盖垄瓦。屋脊有青兽压顶,屋内有木屏相隔。门窗镂花剔线,圆柱浮雕龙凤,充分显示了清代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

  侯方域少年天赋异禀,读书的速度与悟性都胜于同辈,行文奇特,落笔气势不凡,结尾则往往出人意料。崇祯五年,15岁的侯方域中了秀才,他读书很多,又博闻强记,小小少年便能辩别忠奸善恶,于是便有了“日后必为国家栋梁”之美誉。侯方域十六岁就已经著书立说,名闻天下,与当时爱国名士登高赋诗,激浊扬清,品评人物,并加入了复社,深得张溥等人的赏识。胡介祉在《侯朝宗公子传》中称他“生而颖异,读书尝兼数人”“为文若不经思,下笔千万言立就”。当时的人们又把他和同乡贾开宗、徐作肃、徐邻唐、徐世琛、宋荦共称为“雪苑六子”。明末与方以智、冒辟疆、陈贞慧号称“四公子”。

  侯方域的祖父侯执蒲曾任明朝太常寺卿,父亲侯恂为明末户部尚书,叔父侯恪为明南京国子监祭酒。侯执蒲、侯恂、侯恪都是当时进步的东林党魁,与魏忠贤的阉党势不两立。侯方域受其先辈的教育和影响,参加了进步的爱国团体复社,与魏忠贤的余党又展开了积极的斗争。一时间,侯方域名动朝野,成为当时文人中的一面旗帜。

  明朝灭亡后,因为侯方域和他的父亲侯恂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满清政府很想借助他们的威望,拉拢汉族的读书人。所以就派河南巡抚吴景道到归德府请他们出仕,但他们父子誓死不做清朝的官。正在吴景道一筹莫展,无计可施之际,有人告发侯方域图谋不轨,所以,吴景道便想借故将侯方域父子治罪。清朝国史院大学士宋权知道了此事(宋权是“雪苑六子”之一的宋荦的父亲,宋家在归德府“八大家”中排名第二,与侯家私交很深),为了挽救侯氏父子的性命,他对吴景道说:“你知道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苏东坡吗?侯方域就是当今的李苏啊!”由于宋权的出面,吴景道没敢加害侯方域,为了向上级交差,吴景道和宋权便商量了一条计谋,以要治侯恂的死罪相威胁,逼着侯方域参加清朝的乡试。侯方域为了救父亲侯恂,不得已参加了乡试,但他并没有把卷子答完。尽管如此,清政府为了在明朝遗民中制造影响,还是让侯方域中了副榜第一名。

  侯方域回来后,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几经杀身,认为自己“悔者多矣”。人三十为壮,这时候侯方域已经三十五岁了,于是便“别构一室”,名曰“壮悔堂”,以表达其壮年悔恨之意。这便是“壮悔堂”一名的由来。从此,侯方域便在这里专心研读,著书立说。他的《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两部书便是在这儿完成的。

  李香君又名李香,为秣陵教坊名妓。自幼被鸨母李丽贞收养,13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尽得其音节。她歌喉珠圆玉润,但不轻易与人歌唱;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李香君身材小巧玲珑,肤理玉色,慧俊婉转,时人誉之“香扇坠”。故声名盛于南曲,时四方之士争一识面为荣。当时秦淮旧院有8大美女,被称为“秦淮八艳”。当时的李香君身价很高,那些达官贵人花上千金,倘能见上一面,便引以为荣,成了骄傲的资本。

  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侯方域年方22岁,正值风华正茂,象普天之下的千千万万士子一样,书剑南下,到南京应试,他的文章文采飞扬,锋芒毕露,却因为批评崇祯皇帝用人不当,犯了朝廷忌讳而被不予录取。但侯方域落弟后,文名反而更盛,又在秦淮河畔的媚香楼中结识了李香君,引出了一段美丽而凄惨的爱情故事。

  侯方域离开南京后,李香君度日如年,很多达官贵人都想纳李香君为妾。佥都御史田仰欲纳李香君为侍妾,便以重金三百锾作聘礼,向李香君提亲。李香君说:“我以身相许,已经嫁给侯公子;如见利而去,等于出卖侯公子。”最终也没有答应田仰。田仰恼羞成怒,派人去抢李香君。李香君誓死不从,愤然撞向了房内的柱子,以死相拒,当场鲜血溅出,染红了她与侯方域的定情折扇。当时侯方域的好友、著名画家杨龙友目睹了事情的经过,为李香君的真情所感动,便将血迹点染成一枝折枝桃花,这把扇子便是著名的“桃花扇”。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被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编成传奇名剧《桃花扇》。该剧除被多种剧种上演外,还搬上了银幕和荧屏,影响很大,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香君死后,就葬在了商丘的李姬园村东。李香君的死,对侯方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亲自为李香君立碑,并撰写了一幅对联:“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侯方域感到非常内疚,就在墓碑前设置了一个圆形的“愧石礅”,自己经常到香君墓前,坐在愧石墩上久久不忍离开。

     (责任编辑:肖鑫)


分享按钮>> 明尚书侯恂:欲扶大厦于将倾
>> 《壮悔堂集》中侯执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