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悔堂》为什么叫《壮悔堂》呢?
-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2月2日 中华侯氏网
壮悔堂原名杂佣堂。在商丘县城内刘隅首东一街路南,明户部尚书侯恂旧宅。该建筑物始建于明代,北部两层楼房为主体建筑,坐北向南,明三暗五,前出后包,砖木结构,墙为青砖灰口,顶为蓝瓦扣垄。为我国传统的硬山式建筑。东西两侧原有翡翠 楼、香君楼,今已不存。
为什么叫壮悔堂呢?《桃花扇》的主人翁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这是他三十五岁时所建。人以三十为壮,这时侯方域已三十五岁,忆起自己的坎坷遭遇,几遇杀身,"悔者多矣",于是急构一室,命名为"壮海堂"。意思是壮年悔恨。
侯方域是清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他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祖父侯执蒲,是太常寺卿,负责皇帝祭礼的官,属于三品官。父亲侯恂,为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副部长,大将左良玉、尤世威、史可法,都是他的老部下。侯恂文武全才,德高望重,后来又擢升为户部尚书,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和民政部部长。侯方域的二叔侯恪,与侯恂同榜中进士,在朝里做史官,负责记载皇帝和文武大臣言行录。他们父子三人都是东林党党魁。在与魏忠贤奸党斗争中,因失败,先后被罢官。罢官后,侯方域的祖父侯执蒲就带领他一群孙子在侯府东园读书,当时侯方域只有八岁。
商丘有个传说,说他有次逃学,到了一座庙前,几个老和尚正在葫芦架下乘凉,看到小才子来了,就逼着他作诗。侯方域非常顽皮,看着葫芦头碰着和尚的光头叮当作响,挺有意思,就作了一首葫芦诗戏弄和尚:“葫芦架上葫芦藤,葫芦架下葫芦明。葫芦碰着葫芦头,葫芦不疼葫芦疼。”和尚听了哈哈大笑,赞不绝口。可是,仔细一想不对味,再抓他时,他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有关这样的故事还很多。侯方域十六岁就已经著书立说,闻名天下。二十二岁到金陵去应试,经张天如和陈贞慧介绍,与秦淮名伎李香君相识。当时秦淮旧院有八大美女,被称为“秦淮八艳”,有李香君、董小宛、柳如是、陈圆圆、寇白门、马湘兰、顾横波、卞玉京。这八大美女,也是八大歌伎,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八大歌星。其实要比歌星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高得多,她们不仅唱得好,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当时的李香君身价最高,那些达官贵人,花上千金,倘能见上一面,便引以为荣,成了骄傲的资本。侯方域的名气也很大,他与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被誉为“南明四公子”,“为天下持大义者,唯南明四公子。”一个爱国名伎,一个爱国志士,二人情投意合,一见钟情,所以侯方域就纳香君为爱妾了。有人就会提出,既然侯方域那么喜爱李香君,为啥不娶她为妻,却要纳她为妾?这里面有个重要原因。因为侯方域十六岁已经有了元配,那就是东平州太守常维翰的三女儿。常维翰是个大清官,家就在商丘古城。他有四个女儿,都门当户对嫁到这城里。可不要小看我们小小归德府,明末清初时,仅三品以上的官员就有八大家,沈、宋、侯、叶、余、周(刘)、高、杨二家在后头。除八大家之外,还有陈、蔡、穆、柴、尚、孟、胡七大户。至今还流传着“满朝文武半江西,小小归德四尚书”之说。据说,当时江西的官员夸官说:“大小文武官员,我们江西占了一半”。非常自豪。归德府一位官员听了很不服气,给他回敬了一句:“小小归德四尚书。”意思是,我一个小小归德府城就有四个尚书,你还有什么可吹的呢?四尚书不准确,两尚书就准确了。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段时间,六部的正职为六尚书,其中同时期的有两个是归德府城人。一位是吏部尚书宋,相当于现代的中央组织部部长,六部之首,这是个大清官。再一位是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沈鲤。礼部尚书,相当于现代的宣传部、文化部、教育部、外交部部长;文渊阁大学士行使副宰相权;他还有个特殊身份,万历皇帝的老师。除了这两个尚书外,比他们稍晚点的还有几个尚书。一个是户部尚书侯恂,就是侯方域的父亲;再一个是工部尚书周士朴;还有一个是南京兵部尚书余。怎么还有个南京兵部尚书呢?因为朱元璋的四子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除了没有皇帝外,仍设有六部,南京兵部尚书余家也在归德府城。除了这五个正部长级的外,还有几个副部长级:兵部侍郎叶廷桂,兵部杨镐,山海关总兵高第,顺天府巡抚宋权,相当于现代的北京军区司令员。他入清后,做了清朝的国史院大学士,一品大员,宰相。他的儿子宋荦,是侯方域的好友,清初著名诗人书画家、文物收藏家兼鉴赏家、吏部尚书。所以,侯方域的岳父常大人的四个女儿,就很自然地、门当户对地嫁在了归德府城。大女儿嫁给了侯方域的堂叔侯;二女儿嫁给了沈阁老的从孙沈誉;三女儿嫁给了侯方域;四女儿嫁给了周尚书的儿子周业炎。所以,侯方域只好纳香君为爱妾。
在侯方域与李香君结合时,奸臣阮大铖在南京日子很不好过。他的日子为什么不好过呢?因为侯方域的好友陈贞慧和吴次尾经常散发揭贴揭露他的罪恶,所以他就拿重金,通过王将军,去拉拢侯方域。这件事被香君识破,香君就劝方域不要为他讲情,所以,阮大铖对侯方域和李香君一直怀恨在心。后来阮大铖当了兵部尚书,于是就大兴党人狱,开始逮捕南明四公子。侯方域为避难,开始投奔张凤翔部,继而去扬州投奔史可法部,后来又到归德府睢州投奔高杰部,高杰不听侯方域的话,反而被许定国所杀,侯方域便回到家。不久,便去安徽的徽州,就是现在的歙县,去看望在那避难的父亲侯恂,假道宜兴时,在他好友陈贞慧家被逮捕。将他押解到船上,欲解往南京,这时陈贞慧握住他的手说:“你我两家同命相怜,休戚相关,现在中原沦丧,已无家可归,这一去生死未卜,不如我们两家联姻。”侯方域的元配常夫人正好在跟前,就斟了一杯酒,递给陈夫人,两家订了娃娃媒。当时的侯方域的女儿三岁,陈贞慧的儿子陈宗石两岁。
在侯方域抗清期间,李香君曾遭到了阮大铖和开府田仰的报复。田仰提出,拿金三百锾, 要见李香君一面。一锾是六两,三六一千八百两,折合十六两的秤也合一千余金。李香君说:“我以身相许,已嫁给侯公子,如见利而去,等于出卖侯公子。”卒不去。因香君不去,开府田仰恼羞成怒,派人去抢香君,香君以死相拒,血溅折扇。侯方域的好友杨龙友,以血迹点染桃花一枝,这便是著名的“桃花扇”。后来,孔老夫子的64世孙孔尚任将此事写成戏剧《桃花扇》,因写《桃花扇 》而倒了霉,也因写《桃花扇》而闻名天下。三十年代,著名戏剧家欧阳玉倩,为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桃花扇》改编,让侯方域降清,李香君也昏倒过去了。六十年代,西安电影制片厂又将此本改为电影,侯公子就更倒霉了,都知道侯公子降清了,是个软骨头。这与史实不符。明朝灭亡后,清朝曾经派大员,河南巡抚吴景道,来到归德府请侯恂和方域父子出山,但他们父子誓死不做清朝的官。这时,又有人告发侯方域图谋不轨,所以,吴景道欲将侯方域杀掉,并要治罪侯恂。在这关键时刻,清朝国史院大学士宋权出来讲情了,他对吴景道说:“你知道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苏东坡吗?侯方域就是当今的李苏啊!”尽管宋权被罢官在家,但还有点老面子。所以,吴景道笑了笑,没敢杀害他。但又没法向上交差,于是二人便商量一计,逼着侯方域参加他们的乡试。侯方域为了救他父亲,的确参加了他们的乡试,但是卷子没答完,侯方域便回来了。尽管如此,侯方域依然感到非常悔恨。回来的第二年便建了这座楼房,命名为“壮悔堂”,并写了《壮悔堂记》,记中提到“悔者多矣”,可见当时的悔恨心情。
这年十月,应他好友,也是亲家陈贞慧的邀请到江南去,李香君在翡翠楼为他弹歌送行。需要补充交代的是,李香君血溅折扇并没死,得救后不久,被选进宫中做歌女。南京失陷,南明皇帝仓皇逃跑;李香君也从宫中只身逃走。逃到了南京东北,约七十华里的栖霞山葆真庵投奔了卞玉京。卞玉京是“秦淮八艳”之一,在南明灭亡前已提前出家,按辈份李香君应称她为卞姨。这时侯方域也从狱中逃出,在栖霞山寻到了李香君,便把她带回了归德侯府,住在西园翡翠楼上。所以,后人又将翡翠楼称为“香君楼”。
侯方域顺治九年十月去苏州之后,曾给李香君写了封书信,并附有三首诗:“送别西园翡翠楼,开帆十月到苏州。为君寄讯枫桥巷,丘嫂迎门已白头。问君衣带近如何?我道思乡减去多。况是王孙芳草外,休添离恨画双螺”。写了这两首诗,忽然听到弦索之声,接着又作一首:“紫雁黄花送我情手调弦索度新声。阊门听尽韩娥曲,不及樽前唱渭城”。短短的三道诗交代了很多内容:一是对李香君的家乡作了交代。原来不知道李香君家在哪里,有的说在扬州,有的说在金陵,有的说在杭州,都不是。李香君的家在苏州西枫桥南的枫桥巷,并且出来迎接侯方域的是李香君的娘家大嫂子,头发都白了。第二首诗是互相问好和安慰。第三首诗是写侯方域对李香君的怀念和赞扬。“阊门听尽韩娥曲”,苏州的西门称“阊门”,在这里代指苏州。苏州的歌女尽管像韩娥唱得那么好,也比不上李香君为我弹歌送行唱得好啊!李香群为明末全国四大名伎之一,特别是她的琵琶弹得特别好,十三岁跟周如松学弹唱,十六岁已名扬天下。堂堂尚书府住个歌伎,他们感到有辱门风,所以就将李香君赶到城南十四华里的侯氏庄园里,就是现在的李姬园。其实李香君并不姓李,本姓吴,但为什么又叫李香君呢?这在侯方域的《李姬传》中可以找到答案:“李姬者,名香……李贞丽之养女。”因为她是老鸨李贞丽之养女,所以,便由吴姓改为李姓。李香君在侯府庄园不久郁闷而死,最大年龄不超过三十一岁。侯方域给好写了碑文:“李香君之墓”,并撰有一联: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墓碑前有一石供桌,供桌前一圆形的“愧石礅”,意思是愧对香君。侯方域经常到香君墓前,坐在愧石礅上久久不忍离开。
香君的死,对侯方域来说打击很大。侯方域也郁闷而死,死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终年三十七岁,留下了《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两部书。因香君身份低贱,二人未能合葬。桃花扇在香君活着时,一直在香君之手。香君死后,就给了侯方域的女儿。侯方域死过三年之后,他的门婿陈宗石已长到十四岁,在他哥哥陈维崧的带领下,由宜兴来归德府投亲,常氏夫人收留了他,并请了侯方域的好友徐邻唐为师,继续攻读。后来陈宗石中了进士,做了京官,就在侯府东园入赘了,侯小姐把这把桃花扇带到了陈家,便成了陈家的传家宝。陈宗石两个儿子:陈履中和陈履平。弟兄双御史,后来连续四代出了五个翰林,这在河南省独此一家。陈氏虽然算不上归德府八大家之一,但却成了“七大户”之首。民国初年,桃花扇在北京露面,张伯驹见到了这把桃花扇。张伯驹与张学良、袁寒云、溥西园被誉为民国初年“四大公子”。张伯驹是袁世凯的表侄,而袁世凯又是陈家的外甥。袁世凯的二祖母,袁甲三的夫人,就是侯方域的门婿陈宗石的五世孙女。袁世凯小时曾在陈家院居住,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张伯驹小时曾在归德府城读书。从上古至近代,中华民族历史上发生的很多重大事件,几乎跟商丘都有联系,所以商丘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侯府共有三园:城内东马道附近的陈家院为侯府东园。城南十华里,有侯府南园,按侯恂《南园记》记载,是侯恂倾他一生积蓄,占地五十亩创建起来的,简直象《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一样美。这一大片是侯府西园,这是最后一节楼院。壮悔堂建于顺治九年,距现在已经三百多年。每排有上下贯通的四根明柱,一共六排,四六24根,属于明三暗五,墙倒屋不塌的框架结构。西楼为翡翠楼,因香君曾在此居住,又名“香君楼”。前面是过厅,又叫过堂,再向前还有三节院,大门朝南开。东西一宅两院。香君楼后有侯方域凿的一眼井,叫“神惠井”。后面纵深占有一道街的建筑群,为侯方域的父亲、户部尚书侯恂的府第。东北城角还有他二叔侯恪的府第。原新华书店处还有侯氏旧宅。侯氏家族,在归德府城八大家中被排到第三位,在河南乃至全国也属名门望族。
分享按钮>> 商丘报业网关于侯才子的传说
>> 《清初散文三大家研究》——张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