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访古 >>> 寻根中原 >>> 姓氏寻根
-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2月3日 河南文化网
侯 姓:
【作者:石晓霆 河南博物院】
[字义]
侯,箭靶,《小尔雅·广器》:“射有张布谓之侯。侯中者谓之鹄。”另一个意思是古代爵位名,《礼记·王制》:“王者之志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遗迹]
仓颉陵:位于河南省南乐县西北18公里吴村。
造字台:位于河南省开封市。
[侯姓源流]
侯姓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姓氏,其人口在中国内地排第82位,在台湾排第57位。同其他大姓一样,侯姓也是一个多源姓氏,据笔者考察,主要有如下几支:
(1)侯姓最早的源头可追至上古时期黄帝的史官仓颉,据说仓颉原来的姓是侯罔,他的后裔将复姓简化为单姓,改姓“侯”。郦道元的《水经注·侯姓》中记载:“按故汉上谷长史侯相碑:侯氏出自仓颉之后,逾殷历周,各以分氏,或著楚魏,或显齐秦。”这是候姓的最早来源。
(2)出于姒姓,据清人陈廷炜所著的《姓氏考略》记载夏朝时,夏后氏的后裔受封于侯,他的子孙后裔就以侯为姓。
(3)出自春秋时期的郑国,郑国在今天的河南境内。宋朝陈士元所著《姓觿》记载郑国王族共叔段的后裔在共(今天的河南省辉县市)被郑庄公赐侯为姓。此外,还有一支侯姓也源于郑国,据宋朝王应麟的〈姓氏急救篇〉中记载郑国大夫侯宣多、侯羽的后裔以侯为姓。
(4)出于姬姓,此事见于《唐书·宰相世系》:“晋侯缗……子孙适他国,以后为氏。”这一支侯姓的得姓始祖是晋侯姬缗,他的后裔是以他的爵命氏。这支侯姓供奉周文王为一世祖,其世系为:一世文王,二世武王,三世为始封于晋国的唐叔虞,四世燮,五世宁族,六世服人,七世福,八世宜臼,九世司徒,十世籍,十一世费王,十二世仇,十三世伯,十四世平,十五世郄,十六世晋侯缗。
(5)出自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据《魏书·官氏志》和《路史》等书记载,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之时,北魏鲜卑族的贵族古口引氏,侯奴氏,渴侯氏,侯伏侯氏,跟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后,改姓侯。此外,据《通志氏族》记载,有一支世居库斛真水的部落,随魏南迁之后改姓侯莫陈,这个姓现在已经没有了,有学者推测很可能已改姓为侯。
(6)改姓,主要有两支,一是南北朝时安北将军夏侯夔的儿子任长史时改姓侯。另一支是改自刘姓,据台北县三峡镇的侯氏家族珍藏的一部《刘氏家谱》记载,宋朝时,有一个叫刘永斋的人,名恒,因为父亲被迫害,从小就被侯、林两家收养,长大之后改姓为侯。
侯姓人侯姓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春秋战国时期,侯姓历史名人便纷呈于史书典籍,如郑国大夫侯宣多、鲁国戎御大夫侯书夏、齐国大夫侯朝和战国时期的魏国处士侯赢。秦末汉初,中原齐鲁一带战事频繁,这一地区的人民纷纷外迁,汉朝初年,共叔段的后裔侯姓迁到了上谷(今河北省易县),逐渐形成望族。除河北外,侯姓人还迁到了甘肃陕西等地。北魏时,一些少数民族的加入使侯姓在人口的数量上大大增加,活动区域也不断扩大。这一时期北方人的大批南迁,也使侯姓人开始大批出现在南方。唐朝时,河南固始的一支侯姓进入福建,宋、明时期,现在的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均有侯姓的聚点。南宋绍兴间原籍河东的宋枢密副使侯细,因为弹劾秦桧而被罢官,随后入居真如镇东(今上海市普陀甘泉街道)。相传秦桧死后,侯细家族重返政坛,有多人任职高官。这支侯姓人今天主要分布在上海普陀、闸北、嘉定、宝山结合部。明朝初年,上谷侯姓中的一支迁入上海,这支侯姓明朝中期因家族中名人辈出而闻名天下,曾出现了四代三进士的千古佳话,这支侯姓中的侯炯曾、侯岐曾、侯岷人称“江南三凤”,三人的六个儿子,被誉为“侯氏六俊”。
明崇祯年间,原籍福建漳州的侯全,渡过琼州海峡进入海南,居住在文昌白延市之后元峰村,侯全成为侯姓入琼始祖。
明朝时,侯姓人开始移居台湾,明朝末年,南安人侯成,进入台湾开荒,当时侯成居住在大槺榔西堡下双溪。这件事在日本学者伊能嘉矩所著的《台湾篇》和《台湾文化志》两本书有明文记载。之后,又有侯姓人进入台湾开荒,如侯堪民与魏喜英二人,进人大槺榔堡的大涂师(一称土狮仔堡)开垦;侯定、侯住二人结伴在大槺榔堡的溪墘厝庄开垦。大槺榔堡,大概位于现在的云林地区。清朝初年,福建、广东等地的侯姓开始大批迁入台湾,福建迁入台湾的侯姓有许多是来自河南固始的侯姓人,清朝咸丰年间的《侯氏九甲四房分派古池内后坑族谱序》中记载:“我始祖宗贵公,自河南光州固始来闽,驻廨于泉州城街万厚铺,后卜居南安县十八都,地以姓名,因名侯安乡。……开九甲一族焉。数传而支分派别……四世三房复分一支于旧馆驿,即宗贵公旧公馆也。然考闽志所载,家乘所记其为光州固始者,皆宗贵公后无疑也。……迨乙邹之初秋,余适渡台谈及修谱一事,乃有下双溪庄铺美子孙国富、国谨、国统、文守、文勒等,有心显祖欲捐资重修对面祖宇。”从清朝开始,侯姓人开始踏出国门,走向世界。
侯姓自诞生后的数千年间,历代名人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祖地今日]
[南乐]相传南乐县是仓颉的故乡,南乐与山东省莘县、河北省魏县、大名县相毗邻。总面积624平方公里。人口439159人,占河南全省总人口的0.5%。全县总耕地58.27万亩,人均耕地1.30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准,是人口密度(704人/平方公里)较大的县之一。2000年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6亿元地势西南高而东北渐次低下,平均海拔46米左右。县西部的卫河,中部的马颊河,东部的徒骇河与横贯其间的永顺沟,哺育了世世代代的南乐人民。南乐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干多风沙,夏热雨水勤,秋晴日照长,冬寒少雨雪。年平均降水量604毫米左右。日照率为60%,属河南省日照及副射量三大高值区之一。年平均气温摄氏13.4度,全年无霜期211天。
[辉县市] 辉县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南眺黄河,东南与新乡市接壤,西北与山西陵川、壶关交界,距省会郑州100公里。全市辖11镇15乡,总面积882平方公里,耕地38.67千公顷,人口47.8万。2000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2.9亿元。
辉县市远古为共工氏族居住地,殷商后称共国,汉置共县,隋设共城县,明洪武元年始称辉县。198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辉县市作为河南省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县(市)之一,将以更优惠的条件和优质的服务,竭诚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前来参观考察,观光旅游,投资开发,创建实业。并衷心希望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004-2009 河南省文化厅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 河南博物院
分享按钮>>《辽南陶氏家谱》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 纪 要
>>燕君芳代表本香集团与多家金融机构及企业签署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