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历史悠久 人物辈出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2月3日 金沙江畔


    编者按真如历史悠久,人物辈出,根据搜访作传记传略37篇,内镇籍22人,真如地区籍7人,外省市6人。真如地灵人杰,在古代历史上有正直清廉、弹劾秦桧而退隐的侯细;有著名的史学家严衍、张云章;有被史可法誉为“海内人龙”、最后殉难扬州的张涵。近代以来,则有历史影响很大的张君劢、张嘉璈兄弟;有发明发达印染法的爱国实业家杨杏堤,有致力于园艺实践和研究的辛亥老人黄岳渊,有为官清廉、深入实际的宝山县副县长、中共好党员杨国生等。他们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进行的英勇斗争和辛勤劳动,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他们的贡献。今天,我们重温历史,重读真如名人的业绩,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我们对员工进行爱国爱镇和进行革命传统的良好教材,以为,进一步激励真如人民开发和繁荣真如作出更大的贡献。

    真如人物传(一)

    因弹劾秦桧而闻名于世的——侯 细

    侯细,字南皋,又字鹤皋,原籍河南(山西),宋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官居枢密院副使。南渡后因弹劾秦桧违逆高宗,隐退桃溪。手植桂树,人称木樨侯家宅,位于真如镇东北。侯细死后,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文烈。

    《宝山县续志》载:“真如侯氏古桂,为宋高宗时侯文烈公手植。”里人金日学曾有诗云“桂植千年尚有芳,荫深不数召公棠。疏疏翠叶千层碧,密密金英万蕊黄。谁惜高枝沾露冷,偏留老干发秋香。应知此是非凡种,蟾窟移来岁月长。”

    相传秦桧倒台后,他的家族复返政坛:侯叔桥封掌堂万户侯,侯叔桢官膘骑将军。侯仲达位定远侯,侯仲迁居定海侯,两代四官,三侯一将军;元代,侯彦辉封海潜万户侯,侯彦明任温州知府,侯彦通居京兆尹,三兄弟也显赫于朝。从官位、封爵上看,侯家似与武功、漕运很有关系。

    真如地区有明确记载的人文开发活动,以侯细为始。


   
曾为四川农业经济作出重要贡献的----陈 述

    陈述,字宗理,居真如。生卒年不详。明宣德间以贤良荐,授御史,巡按江西,历任浙江右参政、四川左参政等职。在四川任职时,正值农民起义,述进剿与招抚并用,镇压了德阳等地的起义。平时注重农桑,他在任期间,四川农业经济确有发展。为此,晋授二品。年老致仕居地陈家宅,习呼“贤人楼下”。

    著有《农桑风化录》、《静轩集》、《辨疑录》、《恤刑录》等。

    刑部郎中 断案高手----李 良

    李良,字尧臣,居真如。生卒年不详。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初任南京刑部郎中,决狱不用刑具而能查明案情,深为尚书所重,刑部各司曹发现疑案,尚书总要他去审办。后调瑞州知府。当时瑞州有狱满之患,被押者达千人。李良到任后,深入了解分析案情,凡无证据和一般受株连的立即释放,对少数确有罪行和恶意诬陷他人的严加惩办,狱案为之一清。

    在日常管理方面,他又针对当地长年弃农经商的风气,力加劝勉,农事日渐恢复。有一年,当地发生重大灾情,他又创立“长短补贷法”,使许多饥民渡过了饥荒。李良为官清廉又博学多才,一次衙役将地里挖得的无主黄金暗中送给他,他立即分发给地方上的父老。公务之暇,则与县学生员研讨经书,为生员解疑析难。

    著有《樗轩集》。

    为人好义 抗倭英雄----甘 雷

    甘雷,字桃园,为人好义,生卒年不详。有勇力。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犯里,雷与高相等率众抵敌。战时奋勇居先,倭设伏诱雷,臂中矢,拔而跃进。倭见其勇,不敢接仗,退去,地方得以安全。总督张经曾上报其功,因张经遭赵文华诬陷,甘雷未受表彰。

    潜心30年 作《资治通鉴补》的----严 衍

    严衍,字永思,号午亭,别号拙道人,今普陀桃浦乡人。约1615—清初。明万历年间秀才,与李流芳、龚方中友善。一生未仕,教课为业,从学者百余人。衍好学术,尤精史学,潜心研究30年,作《资治通鉴补》500卷,协助者仅学生谈允厚及幼子恒二人而已。

    《资治通鉴补》序称:衍30年中“食自三餐而外,寝自一觉而后,精神无他用”;为撰书之费,几“罗雀掘鼠”、“剥肤及膏”;师生联床对榻,彼此相商,一字未妥,抽翻百帙;片言无据,考订兼旬;书未就,忧其难成;书既成,又忧难守,自忖无力镌刻,恐子孙不肖,恐盗贼兵戈水火,恐上官有势者强行索借,其热爱事业、造福后世之心可鉴。该书是对《资治通鉴》补遗正讹,理乱删复,对胡三省的《资治通鉴》补正疏误,并对《资治通鉴》后的482年历史补辑了《宋元续编》,学术价值很高,深得后世学者所器重,钱大昕称其“有功于《通鉴》者,胡身之后,仅见此书”,并为严撰写专传。

    衍对《书》、《易》等经,亦有心得,有《修绠斋易说》24卷、《修绠斋四书略》20卷(合称《溪亭问答》);能诗善书,更兼为人正直,有《拙道人诗文集》,其中《巳午叹》一诗,为明崇桢十四、十五年(1641、1642)本地大旱的纪实;擘窠大字更奇伟,人为得其墨宝而珍之;其时魏忠贤势盛,各地纷建魏的生祠,官府曾一再以重金求其书,均为其婉而拒绝。

    敢于指出《资治通鉴》有“七病”的----谈允厚

    谈允厚,严衍的学生。生卒年不详。受师熏陶,深好史学。崇祯元年起,参与协编撰《资治通鉴补》,历时20年。严衍曾高度赞扬其努力与钻研:“子之一不如我,而聪明过于我,我所以不可无子也”。谈允厚在《(资治通鉴补)后序》中指出《资治通鉴》有“七病”,批评中肯,是一篇宝贵的史评。其还著有《通鉴胡注补》、《宋元通鉴注》70卷。

    被史可法誉为“文经武纬、海内龙人”的----张 涵

    张涵,字凝之。1609-1645年。今本市桃浦乡厂头人,崇祯末,曾主持镇压姚氏奴仆起义。平时留心兵法韬略,史可法守扬州,聘其为礼贤馆士,继委标下都司。张涵到达扬州即上防范应急措施7条,史可法采纳其中4条即行;连擢张为游击、参将,屡旌“文经武纬”、“经济宏才”、“海内龙人”、“勘乱功高”等嘉奖。张涵受命到江南募饷,亦克尽其职。清军攻城时,分主扬州北门防务。一日有饷船被清兵受阻于高邮河,张涵亲率数百人前往接应,刚抵达,即传来扬州城破消息,部队四散,仅张涵一人返回扬州城下。不得入,大恸,并急登城外一民楼观察敌情。清军围拥而进,强曳其下楼,张涵连声大骂,以臂力挽楼梯不下,清军以刀砍臂,臂断而骂更烈,至死不绝。著有《碧烟小草》。

    “浩浩瀚瀚 气如江汉之流”的---张云章

    张云章,字汉赡,今本市长征乡横港人。1647-1726年。宅旁多朴树,故号朴村,自幼好学,其父履素,以《史记》,韩,柳、欧、苏文日授一篇。后入太学,深得王士祯、汪琬等饱学之士夸奖,称其文章“浩浩瀚瀚、气如江汉之流”。先后从师朱瀚、陆陇其。曾受聘兴化李楠七年,补辑李先人映碧增注的《南北史》。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由吏部侍郎汤右曾以孝廉方正荐至京都,参与修撰《尚书汇纂》。书成,例选知县,未得。为张伯行延请主掌潞河书院二年。殁后门人私谥“端文”。著述甚丰,有《南北史增注》、《南北史摘要》、《南北史诗》、《八家文评》、《五家诗评》、《朴村诗文集》等。

    七易其稿写成真如第一部志的---陆 立

    陆立,字价人,上海陆深裔孙。生卒年不详。其父由上海迁真如,好《史记》、《汉书》,留心乡里文物,收集六年,七易其稿,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成真如第一部里志;并著有《世泽汇编》。

    为官清廉 依律治狱的----张鼎生(1811-1885

    张鼎生,原名荣,字孝臣,号铭甫,居北大街。1811-1885年。清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道光二十四年补四川通江县知县。历迁内江、屏山、垫江知县,天全、合州、会理刺吏及邛州、直隶州知府。前后30年,为官请廉,入川时,至瞿塘峡,曾指水为誓:“此去如有妄取于民者,不复渡此江”。合州有土豪张大同弟兄四人,借防太平军之名,私组武装,私征税赋,横行一方,人称“四凶”;其跋扈亦威胁官府,欲除去又恐生变,鼎生以计一举诛四人,深得川督骆秉章所重,擢升卭州知州。邛州原有狱满之患,鼎生依律治狱,为之一清。

    胸有大志 医德崇高的----周 梓

    周梓,字子乔,真如人。生卒年不详。医生世家,与乔重禧等友善。学问渊博,尤工书法,观察陆荫奎曾主书法考试,得其卷大加赏识。胸有大志,唯因家庭所累,弃科举而就医业。为人医德崇高,遇贫者不言酬金,出诊不辞寒暑,不顾风雨泥涂。

    有勇力 精武术 力霸真如的----吴 胜

    吴胜,今普陀桃浦乡三千里人。生卒年不详。有勇力,精武术,力霸真如、南翔、江桥。从附者众,可“呼叱立致千人”。后为罗汉党头领。咸丰三年八月廿六(1853年9月28日),与徐耀、潘起亮、胜传等共谋复嘉定。小刀会起义失败后,率罗汉党余部出没于真如、大场、南翔间。后被暗杀。

    善辨名人书画的---姚锡廷

    姚锡廷,真如人。生卒年不详。世业装潢工,为人慷慨豪爽善饮,来往多名士。善辨名人法帖书画,虽残幅零缣,亦能举手抬足间,辨其真伪。

    曾经任宝山县交通事务局长的---钱 淦(1875-1922)

    钱淦,字印霞,今桃浦乡钱家宅人。1875-1922年。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次年中进士,授庶吉士,派赴日本政法大学留学。光绪三十三年回国,授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后,历任宝山县民政长、县知事,江苏省内务司统计处主任,经界局秘书,财政部新税处筹备员,江苏省议员,宝山县交通事务局长等。钱淦办事认真,民国6年(1917)主宝山清丈局工作,获四等嘉禾章。对地方公路交通有所建树;又捐母寿银5000余元,筹建贫民习艺所;政治上反对袁世凯称帝。曾总纂《宝山县续志》、《江湾里志》,著有《蠡言》1卷。

    终身授教 成《真如里志》一书的---洪复章

    洪复章,字耦樵,真如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十二年邑庠生,父兆甲,里中饱学之士。复章幼承家学,授教终身。初设私塾,后建私立洪氏国民学校。平时留心地方文物。民国7年(1918年)任《宝山县续志》分纂,旋以所得资料,成《真如里志》一书,齐卢战争前殁。著有《守梅山房诗文稿》。

    懂医术 擅书画 精鉴别的---张祖泽(1876-1928)

    张祖泽,1876-1928年。注重实学,潜研《灵枢》、《素问》,后从吴县名医曹智函学,遂精医。投方辄奏效,求医者接踵,并与其妻刘氏自制“制九散”,分赠病家。后迁南翔、嘉定、上海,求医者追而趋之。尤擅书画,精鉴别,收罗金石,藏书宏富。晚年以书自娱,民国17年(1928)五月十七日(7月4日)卒于沪寓。

    归国华侨 参加北伐 抗击日机 为国捐躯黄毓全(1905-1928)

    黄毓全,又名毓铨,号莫峙,广东台山石板潭乡人。1905-1928年。父黄延璠,旅美侨胞。毓全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玛利斯委。家中排行老六,幼贫,5岁失父,弱冠丧母,半工苦读,民国13年(1924)毕业于美国铁士航空学校,继入芝加哥三民航校为机械教官。

    民国15年(1926),随同校教官、四兄毓沛回国,参加北伐战争,为广东国民政府航空处中校飞行员;次年赴苏联陆军第二航校深造。回国后,任广东航校教官。民国19年(1930),任军政部第六航空中队分队长。一度因不满军阀混战而离职,受聘于中国航空公司。因毓沛出任第六航空中队队长而受邀复职。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时,毓全适从穗返宁而途经上海,目击侵华日军暴行,义愤填膺。遂列名通电“誓抗强梁”,并力请参战。

     2月5日(农历除夕)10时,日机9架在闸北投弹后来真如,欲炸真如发讯台。十九路军地面火力猛烈还击,黄毓全率飞机7架迎敌,迅速抢占制高,以机枪俯冲猛射。日机上下受击渐感不支。11时30分,地面火力击落敌机1架,击伤2架,其余日机狼狈逃遁。次日上午10时,日机10余架又来真如投弹,黄再次率队升空迎战,不料操纵系统钢丝绳断裂,飞机失控坠地,不幸牺牲,为我国空军御外侮捐躯第一人。其时,烈士新婚末满20天。民国21(1932)年6月,国民政府在台山东郊百花山西岩寺,建烈士纪念碑。1984年9月,为表彰烈士功勋,发扬华侨爱国主义传统,台山县人民政府重建新碑。


分享按钮>>燕君芳代表本香集团与多家金融机构及企业签署协议
>> 海南龙氏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