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老部长侯捷同志
-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2月7日 中华侯氏网
历史进入新的千年,我们正为全面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开创新世纪美好未来的重要时刻,我们的老部长侯捷同志因病逝世了。我们失去了一位亲密的战友、诚挚的朋友和尊敬的兄长,内心感到分外的悲痛。侯捷同志务实的工作作风,丰富的工作经验,高度的党性原则和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永远学习的榜样。
1991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当时李鹏总理关于提请任命侯捷为建设部部长的议案。李鹏同志在议案中说:“侯捷同志长期担任地方领导职务,对经济工作比较熟悉,事业心强,有魄力,工作认真负责,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较强,处理问题果断,能顾全大局,注重调查研究,适应工作快,作风民主、深入,能团结同志一道工作,对自己要求严格,是建设部部长合适人选。”议案高度概括和客观评价了侯捷同志的能力、作风和品德,充分表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侯捷同志的深刻了解和高度信任。
侯捷同志肩负党中央、国务院的希望,来到建设部。在召开的第一次司局领导干部会议上,他讲了三点意见:一是不搞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对建设部的工作和全国建设系统的情况了解不多,当前主要是调查研究。二是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强调在干部问题上搞“五湖四海”,干得好的干部理应受到重用。三是不搞“花架子”。重点要在“少说、多做、务实、服务”八个字上见成效。有人说这是侯捷同志的“施政纲领”,但不论是与不是,侯捷同志把心交给了大家,而且真正去做了,得到了同志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团结了干部,推进了工作。尤其是“少说、多做、务实、服务”的八字要求,逐步为大家所接受,逐步得到落实,一些领导同志经常以此要求自己、对照检查工作,促进了作风的转变和工作的深入。
侯捷同志作为建设部的部长、党组书记,他重视做好“班长”的工作,充分发挥党组书记的主导作用,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深入细致地做好协调工作,团结带领党组“一班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一系列重大决策,努力取得最佳成效。一次,经济日报一位记者问侯捷同志,你作为部长,在工作中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侯捷同志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作为部长、中央委员、国务院“内阁成员”,首先想到的是要用政治家的标准要求自己,要从政治的高度观察处理问题,对党中央、国务院负责,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他说,我在党组内起的是“政委”的作用,主要是把关定向,做好政治工作;业务方面的事靠各位分管的副部长和“三总师”来做,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尊重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策。这充分体现了侯捷同志坚强的党性原则和稳健的领导艺术。
建设部担负着综合管理全国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工程建设和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的职能,政策性、群众性很强。建设工作做好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亿万群众的心坎里;工作做不好,就会影响到中央工作的大局,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正是基于这一考虑,侯捷同志强调,要通过部门具体、有效的工作,把对中央负责和对群众负责有机结合起来,把中央关心、群众期盼和对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部门的重点工作抓紧、办好。由此,逐步形成了建设部工作的总体思路,努力开创符合中央要求、让群众满意的建设工作新局面。
侯捷同志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过程中,善于与部门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住房建设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改善和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侯捷同志到建设部以后外出调研的第一件事,就是住宅建设。1991年5月,他带领调查组先后赴河北、山东两省的保定、石家庄、德州、烟台、济南等10个城市,着重就如何加快住宅建设及与其相配套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进行了实地考察,提出了大力推行房地产综合开发,实行房屋商品化,并以此为激发点,带动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建筑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思路。侯捷同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结合建设部的工作提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的论断,把加快住宅建设作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大事来抓,大力推进住宅建设,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1993年中央提出要加强宏观调控。侯捷同志受国务院委托,带领工作组到江苏、上海调查研究,及时向国务院写出专题报告,特别是提出了抑制“房地产热”的建议。接着,他又决定党组成员分别带队到各地宣传中央的精神,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在抑制“房地产热”的同时,适时调整房地产业结构,使过快的房地产投资增幅迅速回落,高档住宅与写字楼开发项目得到控制,普通居民住宅建设比重迅速提高,房地产市场逐步得到规范。在研究制定加强房地产开发宏观调控政策时,侯捷同志提出要注意保护三个积极性的观点,即注意保护城市政府投资搞小区配套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开发商有利可图乐于投资房地产的积极性、适合居民经济承受能力乐于购房的积极性,防止了政策上的偏颇,有利于形成房地产开发的良性循环。
为把住宅建设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6年,他又组织部领导分别带队到各地调研。他提出,住宅建设要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是住房要成为消费热点。因此,政策的重点应该是鼓励居民住房消费,以此带动住宅建设,明确了要着力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工作思路。
侯捷同志讲究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他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在他的主持下,从1993年开始,部党组每年都确定一两个专题,由6位部领导分别带队到各地调查研究,以便集体决策。他十分重视立法工作,他认为法制建设滞后将严重影响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他强调,工作再忙,有关立法的事情党组也要马上研究。
工作中,他不满足于一般号召、一般部署,而是注重培养典型,树立样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他亲自抓了江苏张家港城市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内蒙古乌海市内陆地区新兴工矿城市建设等试点。他还积极推进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村镇建设“625”工程试点、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安徽农村灾后重建试点等项工作,创出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对于指导和促进城市住宅建设、村镇建设上水平、上台阶和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后,他带领党组在全国建设系统开展了“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活动,深入总结和宣传推广了烟台市建委社会服务承诺制和徐虎、李素丽、徐州下水道四班等一批先进典型,有力地推动了建设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他还专程到天津调研,了解范玉恕的先进事迹。他对中国建设报的同志说,指导工作要靠典型,报纸要好好宣传先进典型,要爱护先进,经常关注这些典型。
他认为,建设工作关系国计民生,非常重要,搞好建设工作要争取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从1996年开始,建设部与监察部、国家计委、国家工商局一起联合开展了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总结各地的经验,提出要大力推行有形建筑市场,从源头防治腐败,规范市场行为,确保工程质量。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有形建筑市场这个新生事物得到中央的重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侯捷同志孜孜不倦地工作,来源于他对人民群众的浓厚感情。他多次讲到,建好城市,发展经济,造福人民。他刚到建设部,就到机关单身宿舍考察住房情况,为职工住房困难着急万分,为解决职工住房难问题提出了要求。他关心群众疾苦,建筑工地、居住小区、民工宿舍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到一地都要看望环卫工人。他教育机关干部,地方同志到北京来办事不容易,一定要改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状况。
1991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他和两位副部长多次去灾区,总结历年农村灾后重建的经验教训,同当地政府一起指导灾民重建家园。1993年在湖南,他听说常德、湘西一带洪灾严重,便主动去灾区考察,每天要赶300多公里的山路,被水淹过的学校、冷库,被水冲毁的房屋、道路,都留下他的身影。晚上他流着眼泪听县里的汇报。湘西的百姓说这是灾后来的第一位部长。1996年广东发大水,国务院让侯捷带队去指导抗洪抢险。他一下飞机就上了大堤。
他要求机关干部特别是司局领导干部多到老少边穷地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他自己多次到条件艰苦的西部地区调研。1995年,他带领两部一局的领导同志到延安调研。一踏上延安的黄土地,就上了宝塔山。实地考察,听取意见,研究项目,白天晚上连轴转,很快向国务院递交了报告,并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侯捷同志认为要履行好国务院赋予我部的各项职能,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好,单靠机关各业务司局的工作是不够的,要重视发挥直属单位的作用。他把部直属科研设计院所,称作建设系统的“主力部队”和“骨干队伍”,要求他们在行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他重视协会、学会、研究会等社团工作,把发挥机关司局的作用和社团组织的作用,比作全部工作的两个“拳头”,要求两者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切实把建设工作做得更好。他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强调建设工作量大面广,群众性强,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工作让系统内外更多地了解、理解、关心和支持。他不仅强调要办好机关报刊,还十分关心报社的工作和发展,研究解决报社的困难,“部长卖报”一时传为美谈。
侯捷同志为人正派、扑实、厚道、平易近人,严于律己,为政清廉,不徇私情,光明磊落。他对干部要求严格,又十分关心爱护。他比我们年长,但对我们十分尊重,非常重视让我们放手大胆工作。我们也视他为兄长,有问题也都愿意向他请教,从他的丰富工作经验和政治经验中,吸取教益。侯捷同志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投身于革命和建设事业,一生忠于党、一生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斯人已逝,风范犹存。我们一定向侯捷同志学习,化悲痛为力量,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开创建设工作新局面,为共产主义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侯捷同志永垂不朽!
转(俞正声 叶如棠) 文
分享按钮>> 清初广东、贵州提督侯袭爵
>>从《倪云林十万图记》看侯方域论艺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