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侯氏三兄弟——朝炯、朝焕、朝祯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2月7日 中华侯氏网


    自贡侯氏三兄弟侯朝炯、侯朝焕、侯朝祯,先后就读于蜀光中学,都是有名的学者、专家、教授,目前正活跃在科学、教育界,享誉全国.其父亲侯策名(1886一1977)是我市著名的工商业家、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20世纪50年代任自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这似乎应了“将门出虎子”之说。


   
采矿及岩土力学专家侯朝炯


    侯朝炯,1933年1月14日出生于自贡市。1945年至1951年,先后在自贡蜀光中学和重庆清华中学学习,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1955年7月毕业留校工作。侯朝炯现任屯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兼任煤炭工业部锚杆支护及软岩工程两个专家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中国矿业大学系副主任、矿压所所长等职。

    侯朝炯长于煤矿开采、岩石力学、巷道矿压理论与控制、高水速凝材料的研究。其主要技术成就包括:建立了动压、软岩巷道矿压新理论;开创了巷道金属支架技术发展的新途径;发明了多铰摩擦U型钢支架、工字钢可缩性巷道支架、方(长)环型可缩性支架等;发明了新型ZKD高水速凝建筑材料,其性能达到、超过了英国最先进的同类材料,在采矿和其它岩土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建立了“煤巷锚杆支护”的理论基础,解决了发展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为提高项目研究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侯朝炯是我国动压、软岩巷道矿压理论和围岩控制技术的奠基者之—和开拓者,有重大发明创造和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他共获国家奖4项:1990年国家发明三等奖,排名第二;1991年国家发明四等奖,排名第一;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1996年国家“八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排名第一。省部级奖25项,其中二等奖以上达1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5项,成果应用到全国68个单位,增收节支13.48亿元。侯朝炯共有7部著作,其中主著(编)3部、合著1部、副主编1部、主审1部、主要编写1部。其重要专著《巷道金属支架》,1989年出版,全书21万字;《采准巷道矿压理论及应用》(与马念杰合著)1995年出版,全书18万字;《煤巷锚杆支护》1999年出版,全书44万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篇,其中单著和第一作者46篇。

    在培养科教人才方面,侯朝炯也成绩斐然,他先后指导博士生9名、硕士生14名,其中很多人已成为中青年科技骨干。如马念杰教授,是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获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博士生导师;又如康红普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全国劳动模范等。为此,侯朝炯还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教师”以及“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中科院士侯朝焕


    侯朝焕1936年9月29日出生在自贡市,自幼聪慧睿智,勤奋好学,蜀光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毕业。侯朝焕是我国著名的信息、信号处理和声学专家,中科院院士,国家自然保护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此外他还担任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信号处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侯朝焕在水声工程的研究中,主持研究了“水声信号起伏统计特性测量系统”,推动了水声信号场和噪声、混响场的研究。提出了“相移多波束基阵信号处理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全面分析、理论计算、参数选择、优化设计和性能估算,完成了智能型水声信号处理系统,使系统能与水声信号相匹配,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和最佳处理效果。该系统成功地运用于工程项目以后,收到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国际上超高速计算的要求,侯朝焕上个世纪80年代即开展了并行阵列处理的研究,进而将并列处理系统集成到单个芯片上去。在国内率先开展了VLSl信号处理研究。首先完成了DSP一1阵列信号处理机,定点运算速度达13.2亿次/秒。浮点运算速度达3.6亿次/秒。先后完成多个超高速DSP专用芯片的研制。单个芯片t内含15个运算结点,单芯片乘加速度达10亿次/秒。

    侯朝焕自1987年担任“863”,信息获取和处理专家组副组长以来,完成了多个领域的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有多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包括傅里叶变换新算法、自适应基阵处理。高分辨率谱估计、神经网络在水声中的应用;水声信号检测和定位理论、信号重构理论;合成孔径新算法及其在星载SAR、超声血管成像方面的应用等,在国内外信号处理领域有重大突破和深远影响。侯朝焕1993年完成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波束形成DBF和数学滤波、QRD-RLS递波等芯片的研制。1994年以来,致力于具有数字信号处理DSP功能的CPU芯片研究,1999年在“973计划”中立项,此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由他本人担任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侯朝焕倾尽心血,潜心钻研,不畏困难,在科研道路上顽强拼搏,终于硕果累累,取得骄人成绩,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先后完成了12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其中有三项获国家发明奖、四项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含中科院特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25篇,曾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侯朝焕还培养了一批中青年专家、学者,如他带出研究生胡可心(近病故),38岁就成为中科院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担任侯本人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助理,已在国内颇具声名。


   
博士生导师侯朝祯


    侯朝祯1938年生于自贡市,蜀光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1962年毕业。一直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至今已整整40年。现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高校自动控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

    侯朝祯的研究方向,主要为分布式计算机控制、工业生产控制和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与容错控制。他所主持的“热轧生产线控制与管理优化“被评为国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讲“微机原理及应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指导硕士生30多人、博士生5名、博士后1名。他的两本著作《分布式计算机控制》和《微机与单片机应用基础>均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和攻读硕士研究生必读参考书。侯朝祯还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40余篇。(原载2003年1月20日《自贡日报》)

      (陈思逊)


分享按钮>>从《倪云林十万图记》看侯方域论艺旨归
>> 中华姓氏文化——中国历代状元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