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王侯鹏与虎搏功
-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2月10日 中华侯氏网
虎搏功是侯家拳的精华拳法之一,堪称是中华武术界的中最具有实战性的非中原武术。侯家拳是一门家传独门的稀有功夫,以其凶狠毒辣、简单实用而著名,据说大金国曾经花巨额收买侯家拳的秘籍。侯家拳分为三部分:虎搏功、无相手和雪山玄术。其中虎搏功是核心部分,其分为虎搏基本功、徒手搏杀功、上山功、跃山功、翻山功、硬气功、养生云手、虎搏医术、虎搏阵法和虎搏短棍(概念派虎搏功中的上山功、跃山功和翻山功融入了基本功,而虎搏阵法则不再提及)当然,虎搏短棍和徒手搏杀功曾经是风靡关外武术界的,后来的双截棍、太极拳、少林虎拳和很多中原的功夫都有着这个契丹武术的身影。相传侯家的祖先侯祥在辽国末年的时候是镇守东北黑龙江江口的将军,他曾经拜访过无数个深藏在大兴安岭的契丹武林高手,并且学到了一种以模仿东北虎扑杀技巧为主的奇异功夫,这种功夫凶猛无比,一招必杀,将其传授给士兵后,更是大增军队的作战力。侯祥大将军更是根据老虎与狼的搏斗中,启发出了一套阵法:因为侯祥大将军发现,东北狼在与东北虎争抢食物时不是直接的撕咬,而是有节奏的阵法氏的进攻,开始王者之称的东北虎不得不甘拜下风,可是在最后却又都是东北虎赢得了胜利。大将军经过多次的观察,终于明白了,原来这里有着无穷尽的阵法策略,狼和老虎一个是在布阵一个是在破阵,于是定阵并且命名为虎搏狼群八卦阵,在此基础上又创立了七星阵和风云阵。后来随着辽为金灭,侯祥带着他的侯家拳隐藏在了东北。
侯家拳尤其是虎搏功一直都是家族内部练习,目的是不让次功夫失传,却也不想让大金国发现侯家拳还存在世上。大约过了五百多年,到了清朝康乾盛世的时候,侯家拳基本上只剩下虎搏功了,无相手和雪山玄术已经沉寂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侯家的祖先侯庸魁开始真正意识到面临失传的危机,决定将侯家拳传扬于世,因为动作诡异而且凶狠至极在当时名震东北。由于家道的破落,侯庸魁晚年在清朝的旗营做起了伙夫,那时著名的太极宗师杨禄禅开始充任旗营武术教官,没想到却成了侯家拳虎搏功改良的开始。每次训练的时候侯庸魁都偷偷和士官们一起学习,杨禄禅的功夫让侯老先生彻底的服了,虽说是没机会交手,但是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实力与杨禄禅比不了。侯庸魁虽然一直认为自己练习的契丹武术天下无敌,却也认为这种更猛的功夫还有缺陷。于是侯庸魁很认真的学习太极功夫,当时的杨禄禅教的是陈长兴的陈氏老架,可是清兵们基础太差没有人能学会,所以杨宗师简化了陈氏太极,又加了些自己的理解创立了杨氏太极,然后便在旗营中教授杨氏太极。可是伙夫侯庸魁却学会了陈杨二式,并且将其融入自己的契丹武术而形成了旷世的绝学,在一次旗营内部切磋中这位关外人打败了所有武士,令太极大师大开眼界。后来杨禄禅打算和这个东北伙夫认识一下的时候,这个侯庸魁已经悄悄离开旗营的伙夫房,到了当时武术最盛行的山东开武馆为生。
从侯庸魁开始,虎搏功在山东地区就小有了名气,并且创造了几套其他的拳法,丰富了侯家拳,打破了长期以来侯家拳就是虎搏功的尴尬局面。可是只传了两代,由于得罪了当地的地方官而被遏制,最终又开始家族内部传授,而且是代代单传。后来侯家人从山东辗转到了辽宁,侯家拳一代大师侯政在此期间将侯家拳推向了高潮。
侯政1921在辽宁出生,也是在辽宁学到的侯家拳古技,却是在黑龙江这块土地上耕耘的。他在黑龙江的东北部(现在的双鸭山市和集贤县地区)开办武馆,与当时的爱国的胡子关系很是密切,并且积极与东北保卫军合作,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明争暗斗。他的足迹往返于集贤县和哈尔滨之间,成为了当时黑龙江省霍元甲式的人物,那年他不过18岁。后来,日本被赶出了东北,25岁的侯政的武馆也不再开了,而是带着妻子回到了辽宁过上了朴实的生活。到了文革时期,侯家拳的传人侯政被划为富农而被迫害,又从辽宁重返黑龙江,此时侯家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期间,侯政曾经和当地的有关部门商量过振兴传统武术文化,而遭到毒打,从此侯政终身不提此事。1997年侯家拳唯一传人侯政去世,侯家拳除了一些故事和简单的擒拿术外什么都没有留下来,甚至很多年龄较轻的人都不知道侯家拳的历史。侯政的二儿子侯国良是唯一会一点点侯家拳擒拿的人,侯国良的儿子侯鹏却成了唯一一个听过爷爷讲侯家拳历史,并且和侯政专业学过侯家拳的人,其实侯鹏所学的就是侯家拳的传来千年都没有变的核心功法虎搏功。
侯鹏自幼习武,与爷爷偷偷的学习了虎搏功这一东北土生土长的天下绝学,学会了一些反常态的擒拿术和搏命的搏杀术,又学会了临树空翻和脚踏钢刀等功夫。侯鹏9岁的时候侯政去世,就在爷爷去世的前一段时间,侯鹏从爷爷嘴中知道了很多侯家拳的秘密,他发现很多的东西已经随着历史渐渐的消失了,甚至爷爷的去世可能也标志着侯家拳虎搏功的失传。在爷爷去世后侯鹏便有个梦想,就是要重现侯家拳的雄风,让黑龙江这个史上留下的功夫再现武林。
侯鹏12岁时已经是个基本功十分踏实,并且拜著名太极大师陈国成为师,目的是从太极拳中寻找部分侯家拳的影子,又养了两只猫,打算模仿猫的动作,感受虎搏功的厉害。15岁时,侯鹏已经将陈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都学会,并且学习了少林虎拳成为了双鸭山著名的“学生”武师,在双鸭山省重点中学50年校庆的时候经行武术表演。同年,侯鹏在自家附近的山上开辟了一个空地,开始学习用猫科动物的行走方式行走,练习那种灵巧而又轻盈的步伐,并且回忆爷爷说过的一些关于虎搏功的特点,加上所学过的功夫,一点点的研究,这一坚持就是四年。上了大学后,在大庆武协主席周如意的支持下,在大庆石油学院武术专家吴维民教授的帮助下,侯鹏继续每天练功,发掘这门古老的搏杀术。2007年成立大庆石油学院中华振武会,开始宣传练习侯家拳虎搏功,直到2008年10月份,开始闭关整理虎搏功的文献资料,于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一个完整的虎搏功整理完毕。
经过侯鹏整理的虎搏功是有着原汁原味千年前的面貌的,并且降低了一些难度,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这一奇异功法。虎搏功分为十大功法:虎搏基本功、徒手搏杀功、上山功、跃山功、翻山功、硬气功、养生云手、虎搏医术、虎搏阵法和虎搏短棍。其中徒手搏杀功和虎搏短棍仍然是整个虎搏功的核心,也是实战搏击的主要功法。
虎搏功是中国契丹辽国这一历史记载最少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一直一脉相承,保存了相当完整的体系内容,也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智慧,在某种程度上讲虎搏功的公布于世,很有可能对研究契丹民族文化、辽国在东北疆域的人文特色和东北历史的发掘起着不可估量的贡献。这种不同于中原汉人所谓的“非正常”思想的哲学,有着独特的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对于儒道佛的理解。
自公元4世纪末叶以后,契丹族就在中原文献中留下了活动踪迹,这些出自汉族人的间接记载对于今天的历史学家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来说当然是远远不够的。契丹建国前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也没有留下本民族的历史记载,唯一的流传故事是青牛白马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中的记载:(永州)有木叶山,上建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学界普遍认为,青牛白马是契丹人的部落图腾,更多人认为在契丹人的心目中,白马神是契丹可汗的化身。侯家历史上没有史学家,更没有什么历史上有所突破的人,就连侯家最有文化的侯鹏也是个学机械的理科大学生,但是侯鹏从爷爷侯政的嘴中得知,事实上契丹已经汉化了很多,儒道佛对契丹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道家的阴阳五行和佛家的对契丹武术有着非凡的影响,这一点虎搏功有着很明显的展示。契丹民族在东北的活动一直没有什么史记,而侯家拳可能就是一个唯一留下来的活化石,契丹对于虎和狼等猛兽的学习,是汉人在对于自然的学习中无法相比的。
阴阳与五行,最初都是一种生活概念,它是唯物的,在历史上起了反神权、反迷信思想的进步作用,侯家拳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承认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而且事物内部都包含着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相互依存和斗争,最终通过身体五行的运动释放出潜在的能量。在此思想下指导防病治病的实践,从而让侯家拳在养生等医学的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这是应当肯定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侯家拳的思想知道核心,也是虎搏功这一功法实战的力量源泉侯家拳十分重视人体组织结构,是传统武术中为数不多的重视科学运用关节的。阴阳变换规律与身体五行的结合,不但能协调好我们躯体上的灵活,而且对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相互关系有一定的影响,这也就是说传统内家武术益寿延年的功效所在。
虎搏功的练习需要经过稳虎功和活虎功两部分。稳虎功训练要求“外练筋骨皮肉”,“内练精气神意”活虎功训练要求“外练身眼手法步”,“内修精神气劲功”。无论在练哪部分功法,都要求“高度入静”,外看虎搏功疯狂至极而实际上它却是达到宁静、恬静、虚静和灵静。静动的结合也成就了阴阳五行之说,从而练成无一处不柔软,无一处不坚韧,无一处不叛逆,无一处不顺服,通体贯串,丝毫无间,能发能收,也能进能退。最终应证了侯家拳拳理说要求的不分裂自我的境界。
易筋经指出:“人身之中,精神血气不能自主,悉听于意,意到则行,意止则止”。太极拳论中,论练气之处甚多,如:“气沉丹田,气宜鼓荡,气遍全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行气如九曲珠,┉”,“牵动往来气贴背”,“腹内松静气腾然”,“意气君来骨肉臣。显然在少林武当这两大武术体系中都提到了内气的修炼,否则是学其行而未达其意啊。侯家拳中不是很讲究内气,不过却很讲究养气。可能是与其在东北这种环境下形成有关。所谓养气是指在练功中以静造松,以松求身心通畅,最终练完功法后无疲惫无困意无烦躁。在养气和阴阳五行上侯鹏(也就是我)正在发觉更多的东西,侯政大师走的太早,根据一些残缺的记忆和这些年对武术的理解只能写出这些。
虎搏功的趟的提及是所有武术中都没有的,它是一个模仿老虎上山的动作系统, “趟”讲究化解登高之力,用摇摆力来分解重力势能增加带来的阻力。阴阳转化,转换的是阴氏和阳氏的量的问题。虎搏功趟的步伐是和大多数传统武术中的左右滑步是一样的,只是要求有虎归山的霸气在其中,在力量上要求用大丹田带动周身的运动,双手是虎搏的动作。所谓虎搏的动作就是两手成抓装,前一下后一下,再前两下,最后一步到位前一后一(算一个动作)。次动作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拥有着绝对的实战作用,在实战中你可以截击可以叩击和抓击,并且在任何格斗中这种抓掌法都是反常态的,让正常的人没有任何防备的方法和机会,堪称一绝。连续的滑步可以争强练习者的身体协调性,更可以锻炼到腰部两侧的肌肉(不是腹肌),腹肌的锻炼只是为了美,而要不两侧的肌肉才是硬对硬抗衡的擎天柱,一个人的腰力如何,全看此处是否发达,同时此种运动也是减肥的特殊方式,所有侯家拳的传人没有体态特型的,均是十分标准的身材。
虎搏功的几大趟法是必须腰坚持长时间的练习,对于日后徒手搏杀功的运用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侯政大师曾说:“人马合一,不如人腰合一。”不错,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也发现了人腰合一的功效,所谓人,在侯家拳中主要是指你的整体,而不是抽象化的代称,侯家拳强调不能分离自我,也就是手脚躯体的统一,“一动全身都动,一静无处不静”,一个人的单独的手脚是无法将你的强大的对手制服的,手脚不过是工具罢了,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力发于心,运于腰,爆发于手臂和胫骨,最终体现在对方的身体承受表现上,这才是侯家拳虎搏功的搏击思想,这些都是侯家拳的专利,目前我还没有听说任何一种武术是追寻的这种“虎啸风云动,身动拳亦动”的拳理。虎搏功的趟法的动作简单,却是有着东北文化的韵味,是任何一种关外中原功夫无法达到的境界,侯家拳是千年前形成于大兴安岭地区和万达山脉的一带,它本身就离不开寒冷的东北环境,所以整个基本功部分的几大功法,必须要在冬天雪地练习,一来可以提高我们的抵抗力,二来提高我们的耐力,耐力是所有武术都十分重视的,真正的高手的耐力都是超群的,三来可以锻炼我们的抗滑能力,这种“动桩”练习要比站那种静桩来的更快而又更有效。
之所以在介绍虎搏功的时候尤其的介绍了一下虎搏功的趟法,主要是因为在这个在基本功中占有主要地位的趟是虎搏功精华所在,而基本功又是虎搏功的在博大的功法,虎搏功讲究的是自由自在,无法无限,而基本功的扎实才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根基。虎搏功的趟的练习最好要坚持永远,无论你的功夫达到了什么境界,并且每次以二十步为单位,走十趟左右方可。练成后,你的腿部灵活性和应变性,还有阴阳转换的体会都会上升一个层次,甚至你的应战反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练习时,不要畏惧严寒和辛苦,想学武得吃苦,苦尽甘来功夫在,功夫到身甘自来。
分享按钮>> 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侯润陶
>> 宋节毅侯王侯畐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