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珠玑巷侯氏祖先——侯玑
-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2月12日 中华侯氏网
侯玑、字圭瓒,号象峰,原籍是中原人,因南宋时战乱,民不聊生,到处逃难。于宋宁宗嘉泰二年南下迁徙,跨过大庾岭入粤,居住在南雄州保昌县十四图沙水里(即珠玑巷)。相传当时宋朝有一宫妃苏氏,貌美性淫,贪私无己,一夕,上幸宫,失调雅乐,皇上大怒,命其进冷宫,苏氏乘宫禁不严,逃出宫外,无人知觉,自度不复入,扮成民妇到处游荡。适南雄富商黄贮万运粮到临安(今杭州),船停泊于码头,一日,黄贮万及仆在船上备猪鸡酬福庇佑,忽见一民妇哼着歌儿微笑行至船头,似有献媚之意,黄贮万见其貌美,非一般平民之辈,以花言巧语挑之,女即下船与黄贮万娓娓不已,愿托与终身之事,便密藏船中返航,将其带回南雄。后来皇上行敕复取苏妃,而不知逃亡久矣,皇上怒,特敕兵部尚书张英贵行文各省州郡缉访,经年余全无踪迹,复奏上,上准歇,不复追究。黄所勾引之女即苏妃也,回南雄后,将其改为胡氏,立为宠妾。一日,黄与家仆刘壮扬发生争执,刘出逃有意陷其主,到处传扬黄在临安勾引美女弊端之事,不久传遍京城,兵部知此,恐上查究,乃诈谓民违法作孽乱,会同五府六部文武同僚共掩前迹,密行计议,欲洗其地以灭迹,并派官兵追至南雄搜查(当时吾始祖象峰遭被困,幸得宋太保开恩免遇杀身之祸,现在上坑村侧仍有一间太保庙以作纪念),伪称南雄州保昌县牛田坊,有贼作乱,残害良民,冒挟圣旨,欺上瞒下,张扬在保昌县牛田坊择地设寨所,聚兵镇守,应国泰民安,以迫民迁移。时罗贵有姑丈姓乔名辉在京城兵部任职方司,闻此声息,遂遣家丁日夜兼程密报,未出旬日,部文行批立令,严行迁徙,牛田坊五十八村居民千万之众,莫不嗟怨惶惶,皇上失妃,百姓遭殃(胡妃为免株连百姓,独自向宋官兵招认身世,当即投井自尽,后人在井上建一座胡妃石塔作纪念),惟珠玑里居民九十七家,以罗贵、麦秀、龙近天等密相通透,团集商议,远闻南方土广人稀,江山融结,田野宽平肥沃,及无势恶把持之处,众相开辟基地,朝夕相见,乃如今日之故乡也。随即签名组团赴县陈告,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正月初五赴保昌县陈词,得到知县胡统化批准,详由南雄州施行。正月初十呈赴雄州,知府钟文达亲自批文,交由该管事书吏官发行通行执照,三月十六日,州府书吏官黄英茂行文,限于四月二十日,引九十七名及家眷,向南迁移,经关津陆岸,不得阻禁,按此照通行。经批复后,陆续向南而行,以竹木结筏,沿浈水至北江而下,至连江水口,遇大风雨筏散,溺死男女无数。至二十六日到达广属冈州大良都歇息,吾祖安排往杨武都大田村,后迁往药迳司古劳都长坑口右侧居住,当时上坑地区是文氏和吴氏居住点,至元朝期间,文氏与吴氏相继迁出,吾祖迁入,设立村为上坑村生息。
侯象峰娶妻程氏,生有二子,长子启雄,居住在上坑村,其后裔支派于1566年左右,迁往双桥维墩,1750年左右,一部分迁往中山石岐镇郊,广西之岑溪县水汶村及南渡镇。次子芳雄,其后裔居住在新会沙田村。
据不完全统计,象峰祖后裔约1800人左右。生活在鹤山市内的侯氏(启雄祖)后裔600多人,若加上旅居国外及港澳台(启雄祖)后裔超过一千以上。
分享按钮>>《中华喻氏通谱》荣获“中华优秀谱牒奖”
>> 侯宅古村落 一门五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