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侯光炯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2月23日 侯耀明撰文


    侯光炯(侯立本五子)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四月初六日午时,公元1905年5月9日。卒于农历丙子年九月二十四日,公元1996年11月4日。享年九十二岁。
    侯光炯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人。1911~1917年就读于金山县立第三高小(吕巷小学)。他是我国著名土壤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西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所长。
    他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五、六、七届代表,中共四川省委第三、四届委员。
    他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在1954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 1985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 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1990年获四川省“自然科学界精神文明标兵”、1992年获“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1994年“四川省十大英才” 等多种奖章和荣誉称号。
    半个世纪以来,他为创建和发展中国的土壤科学理论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拓展了土壤科学领域,为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作出了卓越贡献。早在1935年他以第一位中国人,首次代表我国参加了第三届国际土壤学会议,并在会上用英语宣读论文,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解放初,他带领师生奔赴云南边陲,完成橡胶宜林地的调查规划,为我国境内种植橡胶提供了科学依据。他长期深入农村,他的“土壤肥力生物热物学”和“自然免耕理论”开创性地研究出水稻半旱式自然免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省工、省水、省肥、高产。他的这套理论不仅适应于中国,同样也适应于其他农业国家。他曾三次参加国际土壤学会议,并到欧美十多个国家进行土壤考察和学术交流。 
    侯光炯1928年毕业于北平农学院农化系,获农学士学位。1930年至1946年任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调查员、副主任、主任、主任技师。还兼任重庆大学、前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川北大学教授。1946年后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四川省农科院前身)技佐、四川大学教授并兼任铭贤学院教授,先后兼任西南农科所土壤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主任。1948年起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1952年至1990年历任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名誉校长。曾一度兼任土壤农化系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生物地理学部常务委员。1956年晋升为一级教授,当选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56—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77年9月27日、9月29日和10月29日《人民日报》连续三次作长篇通讯报道侯光炯蹲点农村所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标题分别为“为发展祖国土壤科学贡献出一切—记土壤学家侯光炯”、“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记西南农学院教授侯光炯”、“著名土壤学家、西南农学院老教授侯光炯创立了我国自己的土壤理论。”“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1978—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土壤研究室主任。其中1979年到四川宜宾地区长宁县,指导普查和土壤归划工作。同年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80年起,又亲自主持并建立了设在长宁的我国第一个农业综合自然免耕研究所,指导了上千名西南农学院学生的实习和研究。他的“土壤肥力生物热物学”和“自然免耕理论”开创性地研究出水稻半旱式自然免耕技术。为普及新技术,他又在长宁相岭(竹海镇)创办乡农技校,兼任校长。1982年至1984年自然免耕法在宜宾九县一市全面推广后,获得了大面积增产,平均每亩增产25%。1985年四川省把自然免耕法作为全省农业增产的重大措施之一,在各水稻主产区因地制宜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1985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自然免耕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获国家教委和四川省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1986年7月,四川省长宁县相岭镇挂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免耕研究所”的吊牌。1987年6月,国家农业部在长宁县召开了15个省、市的38个农业科研、生产单位的100多位领导和科技人员参加的“南方水田耕作技术考察观摩会议”。着重宣传推广水田自然免耕技术。这次会后的三四年间,南方13个省区就推广了五千多万亩,全面获得大面积增产。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1990年5月,在四川各界为庆祝侯光炯从事教学科研60周年及85岁寿辰的集会上,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四川省农牧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作出“关于向侯光炯同志学习的决定”。这是党、政府和人民对他数十年的忘我工作和取得的卓越成绩的最高奖赏。同年获四川省“自然科学界精神文明标兵”。 1992年获“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1994年,侯光炯他完成了《自然免耕是消除洪灾,实现持续农业的一项世界性任务》的论文撰写。1994年7月,他在墨西哥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土壤学会上,发表的论文受到了会议的重视,尤其引起了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局长兼土壤局局长理查德•阿诺尔德博士的关注。他们进行了一整天的晤谈。阿诺尔德说:“我很欣赏你独创的土壤胶体热力学思想,希望你回国后把整个理论体系和具体作法告诉我。”一年后,那位美国博士阿诺尔德果然来到了中国的长宁县,与侯光炯进行了长时间交谈。他称赞侯光炯的创造“具有明显的世界意义”,“给人类和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带来了福音”。 1995年,侯光炯九十华诞时,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农业部,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领导來电來函为侯光炯贺寿,称誉侯光炯为中国农业土壤学的奠基人.一代宗師,学界楷模,农学泰斗。
    1996年11月6日侯老因病逝世,重庆市市委市府为其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侯老安详地静卧在鲜花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遗像两侧的挽幛上写着:一代宗师风范长存 农业泰斗精神永在。
    2005年国家科学院、高教部、重庆市联合为侯光炯院士塑像,随后在重庆开展一系列纪念侯光炯院士诞辰100周年活动,根据西南农大和宜宾市政府的安排,整个纪念活动还包括:侯光炯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晚会、农大师生及领导向侯老先生塑像敬献花篮仪式、图片资料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展、主题插花展、集邮展等一系列活动。
    2005年5月10日西南农业大学与四川省宜宾市人民政府一起在西南农业大学隆重集会,纪念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侯光炯院士诞辰100周年。来自中科院、四川、贵州、云南、武汉、南京、北京等地的专家、代表以及西农师生400多人参加了这次集会,共同缅怀侯光炯院士对祖国农业、土壤科学的贡献和伟绩。 
    2005年5月14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召开纪念侯光炯教授诞辰100周年大会,侯光炯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来到长宁县开展免耕研究,在该县竹海镇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自然免耕所,并在该县农村扎根17年,为该县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纪念侯光炯教授,表达42万竹乡人民对侯教授的深深怀念之情,为弘扬侯光炯教授忠于祖国,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献身科学的精神。宜宾市长宁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办学基础优良,具有良好爱国主义教育、科技教育传统的竹海镇中心校正式命名为侯光炯小学。于2005年6月1日举行侯光炯小学挂牌仪式,以此学习其毕生扎根中国“乡土”的精神,发掘和利用侯光炯教授给该县留下的珍贵精神财富,并以侯光炯小学为基地辐射全县,在中、小学生中掀起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


分享按钮>> 钦差镇守浙江等处总兵官侯继高传
>> 侯士佳巧答对联及楹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