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鸿鉴与近代江苏教育
- 中华侯氏网 2011年1月4日 中华侯氏网
[摘 要] 南社成员侯鸿鉴是江苏近代教育的开拓者,我国近代爱国教育家。他终生从事教育实践和著述,推广当时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方法。他曾先后在多个省份从事教育、文化和图书管理工作,并直接开创了江苏省女子教育的先河,促进了江苏省近代教育向现代化的转型,在当时教育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侯鸿鉴是无锡地区民主革命的启蒙者、江苏近代教育的开拓者,我国近代爱国教育家。他终生从事教育、文化实践和著述,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他的作品还没有得以系统的整理,关于他的教育思想也还少有专门的研究,本文通过目前可见的一些材料,对的他个人经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贡献做一简要介绍。
一、侯鸿鉴的生平
侯鸿鉴(1872-1961)字葆三(保三),无锡人,南社成员。其母梦狮而生,因此自号“梦狮”,晚年自称“病骥老人”、“汗漫生”等。侯鸿鉴出生贫寒,幼时家中受温饱问题困扰,常常只能用盐拌豆滓当菜吃。他自幼喜欢读书,5岁入私塾,14岁读完四书五经,16岁起就以授徒、卖文糊口。十七岁时,在无锡西溪结“诗文社”,因愤恨慈禧荒淫无道,酒后作讥刺诗《落花篇》,一时传为美谈,同辈称其为“侯落花”。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西溪成立算学研究会,提倡数学研究。后与江阴夏冰兰女士结婚,在绍衣堂旧宅开馆授徒,侯鸿鉴自任教师,冰兰女士则为学生准备膳食。不久后投考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部,在学习过程中,兼为下院生讲中文课程,并利用课间认真自学外文与西方科学,并为上海《时务晚报》主笔。冰兰女士同时在上海务本女子师范学习二年,并在浙江绍兴明道学校任教员一年。光绪戊戌(1898)年,侯鸿鉴由上海返回无锡,考中秀才,在杨模创办的竢实学堂任教。侯鸿鉴胸怀大志,对中外政治形势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假如不求“新学”,不兴学校,不开民智,就不足以匡时救国,因此,他创办了《积志学会月报》,同时帮助裘廷梁、裘毓芳编印《(无锡)白话报》,为“新政”呐喊助威。1902年(壬寅)年底,他在杨模等的资助下携妻留学日本,入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和袁叔畲、经亨颐、刘揆一等为同学,与吴玉章等结为挚友。1902年5月,留日学生兴起办报之风,鼓吹爱乡爱国情结,宣传自治、革命等理论,江苏同乡会也在日本创办了《江苏》。侯鸿鉴在创刊号上以“侯生”为名,发表了《哀江南》,“为江南之历史哀”,“为江南之地理哀”,“为江南之政法哀”,“为江南之军事哀”,“为江南之教育哀”,“为江南之实业哀”,指出江苏的积弊是“历史腐败,地理破裂,政法苛酷,军事委靡,教育顽固,实业孤惰”;又在以后几期连载了《哲学概论》,讲解西方哲学;还以“保三”为名发表《乐歌》[[1]]。由于学费不够,他便在学习之余翻译日文,获得稿酬以资完成业。在日期间,他还帮云南李湛阳代笔,编撰《考察日本商业教育武备日记》(12卷),共十万多字,取得了四百元的酬报,他用这笔钱购置了器械标本,为返回祖国从事教学作准备。
1904年,侯鸿鉴夫妇学成回国,于翌年正月创设了私立无锡竞志女学。1906年任江苏省视学,以视察所见写成《视学报告》和《教育镜》。1908年,在竹场巷办商业实习学校,又继任无锡竢实学校校长、南菁学校学监等职,与冰兰女士创办了女子理科研究会,提高当地妇女科学知识水平。
民国元年七月,蔡元培、范源濂主持召开由五十二人参加的民国临时教育会会议,商订新学制,侯鸿鉴被选为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员出席会议,并提出了“请明定教育方针”议案。此后连续三次当选无锡县教育会会长,又奉教育部视察之命,到东三省和河南、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台湾等地视察教育,并先后受沈阳、天津、泉州诸校之聘,讲学所及,几乎半个中国。“五·四”运动后,各地纷纷开展革命文艺活动,向封建思想、封建军阀发起猛烈抨击,侯鸿鉴此时受聘福建泉州明新乡村师范任校长一职,在他的支持下,进步学生成立了明新剧社,编演现代话剧,猛烈谴责北洋军阀欺压群众,勒捐派款的罪行。1924年起,先后赴亚、美、欧、非十一国考察教育,写了大量以考察教学为内容的游记。在从事教育管理的同时,侯鸿鉴还将日本的一些教育专著翻译出版,把当时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进江苏,对江苏省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侯鸿鉴一生著作甚丰,留下了图书文献研究、教育学专著、诗文集和教科书作品近60部之多,比如:图书文献方面有《古今图书馆考略》、《铁琴铜剑楼观书记》、《访碑记》;教育学方面有《靖江学务实行改良政策》、《教育学》(无锡速成师范学校1908年再版)、《单级教授法讲义》、《七个学年单级教授法》、《范教及试教之教授案》;教育考察游记有《考察日本商业教育武备日记》(代李湛阳作)、《病骥游记》、《病骥癸亥旅行记》、《西秦旅行记》、《东三省旅行记》、《塞外纪游》、《寰球旅行记》、《甲子稽古旅行记》、《南洋旅行记》等著作;教材方面有《初等文法教科书》(一册)、《锡金乡土历史及乡土地理》(三册)、福建《晋江乡土志》(一册),《保姆学》、《高等小学女子修身课本》等课本,编辑了和翻译了《竞志杂志》(一册)、《蓷刀体操法》等;诗文集有《沧一堂诗文钞》、《五十无量劫反省诗》、《骥鹤唱和集》、《藏经阁诗钞》、《解放诗钞》。侯鸿鉴还酷爱书籍和文物、标本收藏,游学所到之处,喜欢收藏各种标本、科学仪器,用作教学教具;并收集唐宋元金石书画多达三万八千余件,为书房藏室取名“藏经阁”、“百一楼”、“沧一堂”,被朋友称作“家庭博物馆”。不料“八·一三”之役,藏品完全毁于炮火,成为他生平最痛惜的事。
由于多年的辛苦奔劳,侯鸿鉴于六十岁后身体一直多病,因此又自号“病骥老人”、“汗漫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仍任竞志女中校务委员会主任、名誉校长。后被选为无锡市人大代表和政协特邀委员,受到政府的尊重和人民的爱戴,并在北京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寿诞贺礼。1961年6月19日去逝,享年89岁[[2]]。
二、“靖江学务”案与师范教育
光绪末年至宣统,由于新旧教育体制转型,全国很多地方都因“抽捐办学”,或者罚没庙产,兴学措施与宗教信仰冲突,致使校方与社会摩擦不断,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地都发生了学务纠纷,个别地方甚至导致民变。光绪33年(1908年)8月,靖江也发生学务纠纷,教学一度瘫痪。当时侯鸿鉴正作为省视学在江阴视察,接到通知处理靖江整饬学务,立刻赶往靖江。据他自述说:“窃以鉴之赴靖邑也,特因学界风潮迭经波折,此行虽以调查学校为本职之要务,而欲泯激荡之狂流,牵舟陆地,用胼胝之劳烈,移山海滨,又惴惴焉,自懼绵力之薄弱,不足以助此邦之学务,致有负学使之托也。”在县城各校调查了三天之后,他不顾天气阴雨,路途难行,又在各乡学校调查三天,返回县城后又立即召集各方代表开会,宣布各校学政优劣,商榷改良之法,并将几天来听到的各方所持意见,以及相互攻讦的理由婉言陈述,又重新申明国家教育方针,让大家明辨国家公利与地方利益之轻重,达成兴学共识。此次会议后,侯鸿鉴返回省城,向省提学使汇报情况。一个月后,返回靖江,施行由他制定的“改良政策”:首先是“甄别师范”,强调师范的重要性,提高标准;其次是统一城乡小学各科教科书,解决各学校教科书系统紊乱,授课时间多寡不等的问题;第三是统一和推行劝学所管理办法;四是制定各校教职员工的资薪、权限、任期等,理清职责,减少推诿,提高效率;五是改良高等小学的办学条件。具体办法,一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将学校日常出入经费列表公布于众,供大家监督;二是提高教学水平;三是加强管理;四是确保卫生条件,让学生家长放心。他分析“靖江学务”案发生的原因,婉言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地方劝学所和教育会之间的利益冲突,并劝导说:“世界未有不竞争,竞争愈烈则社会程度之进步愈速,顾所谓竞争者,激于义理则文明增进,互竞权利则思想日卑。”所采取的措施和对问题的分析,令当地教育界众心阅服。在解决问题“靖江学务”案后,侯鸿鉴总结自己的调查过程和心得,撰写了《靖江学务箸议》一书。其上级主管“江南苏州等处提学使司提学使”毛氏阅读后为之作序,说:“本司前派省视学侯绅鸿鉴赴该县整饬学务,兹据禀陈各节,并陈《靖江学务箸议》一册,览悉该视学研究教育实有心得,此次办理靖江学务,规划详明,不辞劳怨,可谓心精力果。”此书后以《靖江学务实行改良政策》为名印刷出版,并推行各地劝学所以资参考。
“靖江学务”案的成功解决,表现了侯鸿鉴高超的教学管理能力,他的《靖江学务实行改良政策》一书,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比如,关于对师范生的要求,他认为:“师范为小学之基,不可不慎重其选,故师范之资格及程度,尤宜注意。”要求劝学所和教育会的师范教育要统一标准。在对靖江师范学生做的“师范生之价格及职业”(即师范职业价值)演讲中,他再次强调了自己的主张,指出,师范工作是崇高的职业,“故必立品端谨、励志坚定,更加以毅力热心,方有师范之资格。”还提出,为人师表还要有甘作“死囚、乳母、园丁”三种人的精神,这是因为“惟有死守之心,乃能安于小学教师之重任,为造就全国国民计;惟能耐劳苦烦琐,而更有活泼之心,则一般儿童安得不入我范围,而心性相与俱化;亦惟能耐劳苦烦琐,而更有活泼之心,则教育之萌芽乃能欣欣向荣,将来获收奇花良果,以毕吾胼手胝足,灌溉栽培之职业”。 他还特别强调学校管理的问题,指出“管理员之管理学生,宜随时随地寓管理之微意。管理员而兼任教科,则寓管理于教授之时者一。寓管理于休息谈话之中者之一。所谓课堂上之管理,休息时之管理,寄宿舍之管理,自修室之管理。”实际上提出了“处处体现管理,处处需要管理”的思想。这些理论,至今仍不失启发意义[[3]]。
三、乡土情结与世界观念
1901年,清政府开始在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废科举、立学部、兴学堂等措施陆续出台。受到东邻日本教育模式的影响,1902年的“壬寅学制”,1903年的“癸卯学制”都规定小学校要开展乡土史地教育,1905年清学部颁发了《乡土志例目》,要求各地按要求编写乡土教材,普及乡土教育,以最终培养国民养成忠君、爱国的品德。而在留日学生团体中间,也在提倡加强乡土观念,早在1902年左右,留学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团体就纷纷组建同乡会,创办报刊,如《江苏》、《浙江潮》、《云南》等报刊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但是,对日本留学生团体而言,呼吁热爱家乡,不在于最终培养成忠君之目的,而恰恰表达了他们对地方自治、排满、宪政等之政治诉求。因此,似乎是“矫枉过正”,在强调爱家乡土的同时,也出现了强烈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4]](P.191-197)。一些留日学生回到国内,把这种思想也带到了国内的出版物,结果甚至引起了民族纠纷[[5]](P.68-84)。
侯鸿鉴回国编纂乡土教科书,也应该受到在日本留学时的影响,因此,早在《乡土志例目》颁布前一年,他就已经开展了乡土志书的编写、推广工作,编写成《锡金乡土历史》和《锡金乡土地理》,成为江苏省最早推广乡土教育的教育家,也是国内较早从事乡土教育的人[[6]](P.31-35)。从晚清至民国,侯鸿鉴始终把乡土教育始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他的《靖江学务实行改良政策》就建议,各学校要编写乡土教材,推广乡土教育。1908年,顾国珍编为昆山、新阳两县学校编《昆新乡土地理志》,侯鸿鉴曾作指导,并为该书作序。1922年,当他在福建晋江受聘任校长时,还亲自编写了《晋江乡土志》,作为本地小学乡土教科书。
重要的是,和一些留日学生不同,侯鸿鉴的乡土教育思想更集中在教育本身的改革。他认为,不但要提倡爱家乡,爱祖国,更应把这乡土教育与世界形势的教育相结合。外感于欧洲列强之相争夺,内感于日本之相侵略,目睹中国之贫弱,他主张进一步改订教科书,指出:“窃谓今日所编之教科书,尤必以合乎今日世界之趋势,及今日吾国吾民必须之知识,并所最缺乏之德育与体育,是为纲要中之纲要。”他认为,教科书编审的要求和标准,必须要能体现“世界观念”、“军国民教育”、“国粹教育”、“国耻教育”、“劳苦教育”、“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所谓世界观念,是指对目前国际上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相互结盟、竞争的形势要清醒认识;军国民主义,指加强军事教育和国民意识教育;国粹主义,是指要注重保存国学;国耻教育,是要教育人民对数百年来中国外交失败、权利丧失的国家命运“知耻而后勇”;劳苦主义,指要教导人民习苦耐劳;实利主义,指要注重农、工、商、矿等实业知识;实用主义,指要注重日用知识的普及教育。这些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认为是当时教材编撰主要的指导建议之一[[7]](P.669)。
四、女子教育的先驱
侯鸿鉴是无锡地区最早建办女子学校的教育家。光绪31年(1905)正月,他在以“倾两年编译与教授之薪资八百八十金”为开办费,租赁无锡水獭桥南首廉皂大厅等14间房屋(今中市桥上塘85号内)为校舍,创办私立竞志女学,这是无锡历史上最早的女子学校,也是江苏省、全国较早成立的女子学校。冰兰女士也在此校任教,并发起成立了“天足会”。竞志女学在随后的几年天逐步完成小学、中学、师范三个学级的设置,于1908年由省公署改为无锡女子中学,1912年正式命名为无锡私立竞志女子师范学校,与上海务本、爱国和苏州振华等女校齐名,为我国近代创办最早的有影响的女校之一。
侯鸿鉴创办竞志女学,制定了“勤肃朴洁”四字为校训。“力行不怠之谓勤,律己惟严之谓肃,屏绝纷华之谓朴,荡涤旧染之谓洁。”“以真实劳苦为鸿鉴十年来励行之教育主义,故对于本校,尤时时以此四字为教育实行之程,自欺者真也,不蹈虚者实也,毋怠荒劳也,卧薪尝胆苦也。”他所写回忆文章《无锡私立竞志女学校概略》[[8]]可以让我们详细了解关于该女子学校各个方面的简要情况,比如设备(校舍、校园、教具、图画用具、体操用具、博物标本、图书、幼稚园玩具、幼稚园运动器具)、编制人员(职员、学级、学生、学籍、学生年龄分布、单式复式之分配、幼稚生课程配置、开学时间)、教授课目(教科目、授课时间、教科书、表簿、教授方法、体操及图画、教育方法)、管理(职员、级别及职责、值日、寄宿管理、学生言行记录、奖惩)、训练者(校训、教育主义、训话、个人训诫、宿舍谈话、操行检查、学校新闻公布、学艺、家政)、学校经济(学费及膳食费、日常费用、建筑费用、预算)等等,我们也由此得以知道他在教育管理方面付出的心血。比如,教学所用的自制标本,动植物标本数十种,矿石岩石标本一百七十余种,都是他游历全国各省甚于世界各地时留心搜集的;学校教科书方面,除了采购文明、中华、图书、商务各书局的课本之外,学校还自编了一些图书,其中由他个人编著的就有《高等小学女子修身课本》、《乡土历史及地理》、《单级教授法讲义》、《保姆学》、《竞志杂志》、《蓷刀体操法》、《范教及试教之教授案》、《初等文法教科书》、《最新式七个年级教授法》八种。另外,他在繁忙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余,每周还要抽十五分钟至二十分钟时间,对全校学生行训话,讲上一周偶发事件、本周应完成工作和训导;每周还要抽半个小时与寄宿生谈心,讲格言、中外故事、关于女子与家庭,以及他在各校所见的可效法的事、他所经历的人生困难,等等,鼓励学生自强自新。尽管学校是私立学校,但除了向学生收取伙食费之外,其余费用“均由鸿鉴一人担任,筹借及募捐种种方法,并以个人劳力所得年薪、译资等充之”。 1908年,他还主持成立了无锡女子理科研究会,很大地提高了本地妇女的科学素养。在长期的实践中,侯鸿鉴积累了丰富的女子教育经验,1916年,在历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暨师范校长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女子师范特别注意之事项》议案,被教育部采纳和加以推广。由此可见,对于推动女子教育,侯鸿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五、对江苏省教育现状的分析
进入民国以后,侯鸿鉴长时期在全国各地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但是,在“奔走教育职务,南北驰驱,筋疲力尽”之余,他对家乡江苏的教育情况仍然非常留心。1916年,有感于近年来“江苏教育,有退无进”,自己原先从事的“个人教育事业,亦恐日渐凋零,形萎骨枯,补救莫及”,更令人忧虑的是,全省教育水平从原先全国排名第三降到第五名,而原先排名十一的山东省却跃居第三,为了改变这个被动的状况,他专门对江苏省的教育进行宏观研究。他认为,当前江苏省六十余个县中的县、市、乡教育状况,实际上可划分为五个区。第一是苏、常、通、沪地区,从事教育研究的人最多,学校也比较发达,农村相对落后,但是,该地区自命为教育专家的人太多,“校自为风,人自为学,意见龃龌,任事者时多棘手”,从而造成“公私学校,日益困难”的局面。第二个区域是松、太、海、泰地区,研究教育的人数次之,学校质量、数量也次于前者,教授、管理方面都需要提高。而且财政同样困难,地方士绅也缺乏主观能动性。第三个区域是扬、镇、宁地区下属各县,研究教育的人比前者又更少,学校更不发达,地方多有依赖国家的思想。教学方法多还是陈旧的方法,经济更为困难。第四个区域是徐、淮地区属县。教员文化水平低,周边社会环境也不安定,自然灾害又多,“欲求学校之推广,正不知何年月日也”。第五个区域是海、灌、赣、沭等县,这个地区的学校数量寥寥无几,教育几乎仍处在起步阶段。他指出,造成以上教育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人材缺乏,二是财政困难,三是上级行政管理方面不积极,四是学校方面责任心不强。前两者在全国都是通病,后两者则是江苏的地方弊端,所以,江苏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手,才有可能改变“教育日见退步,大有一落千丈之势”的局面[[9]]。
侯鸿鉴一生从教,在国内推行当时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方法,建办、治理全国各地的多个学校,先后从事多个省份的文化教育、管理工作,并直接开创了江苏省女子教育的先河,在当时教育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促进了江苏省近代教育向现代化的转型,在向中国引进和普及西方教学思想方面可谓功不可没;他所撰写的大量教育、文化著作,为我们从事近代江苏教育、全国教育史、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而他提出的一些教学管理思想,则至今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因此,对他的教学生涯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必将提高我们对当时全省以至全国教育状况的了解,这对促进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转贴:王兴亮)
参考文献:
[[1]] 侯鸿鉴.哲学概论[J].江苏.第3-7期,11-12期,1903-1904.乐歌[J].江苏.第11-12期合集,1904.
[[2]] 关于侯鸿鉴的生平,可以参见郑逸梅.南社丛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赵永良.无锡名人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 参见侯鸿鉴.靖江学务实行改良政策[M].江苏学务处,光绪33年(1907).
[[4]] 郭双林.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北京[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 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J].历史研究,2003,(4).
[[6]] 参见拙文.清末江苏省乡土志书的编撰与乡土教育[J].历史教学,2003,(9).
[[7]] 郑鹤声.三十年来中央政府对于编审教科图书之检讨[A].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8] 参见侯鸿鉴.无锡私立竞志女学校概略[J].中华教育界,第3卷第1期,1914.
[[9]] 侯鸿鉴.对于江苏教育现状之感论[J].(商务)教育杂志,第8卷第2期,1916.
分享按钮>> 一个倒霉军阀的人生结局
>> 读辽东鞍山市《侯氏家谱》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