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侯)古祖——仓颉帝诞辰6677年

    中华侯氏网 2011年4月20日 侯典民整理


纪念古祖——“文字始祖”——仓颉帝诞辰6677年
(公元前4666~公元2011年)


    “字圣”——仓颉(生于公元前4666年古历3月28日)的历史记载“仓帝史皇氏姓侯冈,名颉。以仰观苍穹之变,故称苍颉。
    ——《路史》
    史皇氏仓颉,男,姓风,(一说姓侯冈),名颉,因其称帝时号仓帝,故而又称仓颉。为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史皇仓颉氏政权的首任帝。
  仓颉生于炎帝神农氏政权帝承二十六年(乙亥,前4666年,三月二十八日,谷雨),他的父系为伏羲氏,母系为史皇氏。仓颉的母亲是史皇氏部落的一位女首领,名侯冈,其祖为伏羲女娲后裔,其先祖为燧人葊兹氏。
    禅通九,是谓十有八姓纪。史皇氏之通封禅者,十有八姓也“昔者仓颉作书而(曰)天雨粟、夜鬼哭”
    ——《淮南子•本经训》
    “仓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昭,谨慎敬戒。勉力风诵,昼夜勿置。苟辑成史,计会辨治。超等轶群,出元别异。”
    “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
    ——北宋名相寇准
    “仓颉墓在城北时和保。俗称仓王冢是也。”
    ——明《汴京遗迹志》
    “仓颉居阳武而葬利乡”
    ——《禅通记》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荀子•解蔽》
    "仰观奎星圆曲之势,府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文"
    ——《论衡》
    “仓颉见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
    ——《通鉴外纪》)
    “史皇(仓颉的别称)产而能书”
    ——《北堂书钞》卷七引《随巢子》
    “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策海•大书》五帝时代
    《吕氏春秋》、《史记》、《汉书》皆言文字为仓颉所造。
    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韩非子》、《淮南子》、《说文解字》等书中都认为仓颉创造了文字。
    《水经注》及宋《太平寰宇记》东汉《陈留风俗传》等著作也有有关仓颉城和仓垣陵墓的记载。
    “仓颉造字圣人猜,二十八字一未开”。说的是孔圣人一次路过这里,看见仓颉碑上的28个字,一个字也不认识。
    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被聘在该大学执教,他考证仓颉生日和开封认定的一样,也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
    “文化之祖”
    ——于右任题
    民国初期,英籍犹太人哈同等人在上海创办仓圣明智学堂——后改为“仓圣大学”
    “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
    ——河南南乐县仓颉祠碑文
    2007年11月18日,首届(丁亥年)仓颉汉字文化节在南乐县梁村乡吴村隆重举行。来自河南省内外的各界嘉宾一万余人亲临盛典,同拜先祖。
    仓颉学院是由中国汉字网主管的学术团体,以弘扬仓颉精神,传承汉字文化为己任,秉承“追溯仓颉功德,挖掘汉字智慧”的宗旨。
    陕西白水仓颉故里考察团”邀请参加首次全国仓颉文化遗迹考察工作,从陕西白水县仓颉故里出发,途径西安市、河南开封市、濮阳市、南乐县、安阳市、洛阳市、山西芮城县等地深入考察仓颉遗迹。其发表的《陕西白水仓颉故里考察团全国寻访仓颉文化遗迹》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中国文字博物馆网、看中国网、中华仓颉文化网、中华国学网、白水新闻网等三十余家网络竞相转载报道。
    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仓颉之后,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仓颉为史官,人称史皇氏,其后有一支以官为氏,称史氏。
    仓颉一世帝,公元前4637年,30岁称帝,在位执政42年,去世于公元前4596年,享年71岁,葬在濮地(今河南濮阳南乐梁村西北),尊号仓帝;
    仓颉二世帝,公元前4596~前4587年,在位执政十年;
    仓颉三世帝,公元前4587~前4568年,在位执政20年;
    仓颉四世帝,公元前4568~前4546年,在位执政23年;
    仓颉五世帝,公元前4546~前4528年,在位执政19年。
    仓颉氏政权前后共存在110年。
    开封府东北十二里有赤冈。赤冈相传为远古时期炎帝统辖的领地,赤冈也有赤城、霍赤冈之说。这与仓颉氏族本来归属炎帝神农氏部落联盟的历史是吻合的。“仓颉墓”、“仓颉造字台”和仓垣(王)城都应该在赤冈偏东北一带,它们与浪荡渠(鸿沟)隔水相望。
    ——明末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仓颉墓,在城东北20里时和保,俗呼仓王冢。旁有仓王城,世传仓颉所筑。”
    ——清代学者周城在《宋东京考》
    “南朝宋(公元420~公元479年刘宋时期)徙治仓垣城,在今河南开封县(今开封县曲兴北)西北,东魏复于浚仪置陈留郡,亦在开封县西北。”
    ——《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
    ——金代山西太原平晋诗人叫李汾
    早在魏国建都大梁4000多年前的仓颉氏族时期,就有了夷门氏存在的历史。据当代人所编《中华姓氏源流通谱》中证实,仓颉之后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仓颉氏和夷门氏。说明夷门氏是从仓颉氏族部落中繁衍而来的姓氏。从公元前4637年仓颉一世帝在开封建立夷门氏帝都算起,夷门氏存在的时间也已经有6640多年的历史了。
    仓颉庙内历代碑石众多,虽经战乱多有散失,现保存的仍有十八通,阵列于前殿之内。其中仓圣鸟迹书碑,至今字、碑均保存完好。石碑年代从东汉起,历魏、五胡十六国、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早期的有东汉延熹五年《仓颉庙碑》、是金石学上的珍品,五胡十六国时的《广武将军碑》、唐《仓公碑》、宋代《大宋仓公碑》等。近代有于右任先生、陶峙岳将军、朱庆澜将军题写的匾额、对联等留存于庙内殿堂之上。庙院内古柏,整体树龄年代久远,树形奇异,与陕西黄陵、曲阜孔庙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柏树群。
    解放战争时期,西北人民野战军司令部在此整训干部。彭德怀、贺龙曾亲瞻庙容并严令保护,题写在;
    “保护文物古迹,任何人不得随意破坏”的命令。

    缅怀古祖,振兴中华!

作者: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
山东水泊梁山     侯典民

古历二〇一 一年三月十八日 谷雨 


分享按钮>>【文化古迹】黄玉林公《百歲詞》附
>>【羊氏历史】:羊氏始祖羊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