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导后人的《泉州侯氏族谱》

    中华侯氏网 2011年4月25日 侯荣华博客


    《泉州侯氏族谱》花了160多万元,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才修撰完工,此族史得到了县市和地区市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甚至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并载入候氏重要史志,这该是皆大喜庆也!可是多数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中重要史记可是被删除了,甚至还被抹黑了,这不是误导后人吗?还真被误导了,明代的祖坟被写上了元代的时间,明朝的赠匾也换了元朝时代,明朝官员坐在了元朝的神主牌位,连自有光荣的抗元山寨的“御史寨”也落脚在中国地图为“牛屎寨”。错的可不止这些呐!还有许多许多,我挑出一二晒晒太阳,让后人日后重修泉州候氏族史给予更正。

    其一:与我为尊,不同意见者一律走人。

    有一位很慈祥的本地候氏人国家研究员侯华水拿出古族谱指着“御史寨”字样的山寨,提出了见解:“这是抗元根据地,是侯宗贵公率九子抗击元兵的山寨”。此观点立即引起了宗亲的热烈拥护,可是同时也受到了xx人的反对,于是说:“这是牛屎寨”!

    为何只这么一句话就会让其人大动干戈,原因是台湾亲人最相信的是这位慈祥的教授,从台湾寄来的材料,台湾的邀请函等等都是写着“侯华水宗长收”。为了这句话,不同意见者真的走人了,可是台湾亲人永远忘不了这位和蔼可亲的候氏教授,台湾候氏宗亲会理事长侯博明先生一直惦记着他,关心祖家公益事业的侯世惠先生来到侯安乡时紧紧拉着侯华水的手,诉不完的宗情,由于他离开了候氏宗史的编撰而感到无比的惋惜。

    其二:该修正的却不修正。

    《侯氏族谱》记载“按我九甲(南安十八都侯安)之为小侯也。以云岩公(侯天载)在广东任襄城县之时,有同姓不宗之侯贞、侯语在洋船上为海贼,至广东南澳被获,诬称伊是云岩公官亲,致累官簪,乃得座主广东抚宪邬大人讳伮楫保奏:‘贞语是大侯,与小侯无关’,方得原职,归家请载县志,以杜贻累焉,此条系古传,旧录出”。

    历史为什么要分出“大侯”和“小侯”?这就需要我们后人来重新修正的问题,因为当时是入侵者的洋船载着枪炮不断打进中国,先后有荷兰入侵我台湾,葡萄牙入侵我澳门,英国入侵我香港,八国联军打进我北京烧我圆明园,掠夺我财富,当时的南澳正是一个停靠站,洋船在这儿进进出出,你道这些洋船是什么货色?地地道道的大海盗船,按照现在的理解叫做海贼船、洋贼船、海盗船。贞语二人上了这种船只想干什么呢?不就是与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心吗?应该称为英雄啊!而腐败的明王朝治不了侵略者,却拿中国人出气,要杀害贞语二人,由于云岩公(侯天载)在广东任襄城县(今河南)之时,力保贞语二人,致累官簪,要不是座主广东抚宪邬大人讳伮楫保奏:‘贞语是大侯,与小侯无关’,云岩公就不是方得原职,归家请载县志,而是致累身家性命了。

    前一段历史的记载,这是由历史背景造成的,是值得后人的修正,可是,新族谱依然按部就班,甚至凿进了碑刻,永远把同一个老祖宗的子孙分为了“大侯”和“小侯”。难道不是同宗吗?闽台及东南亚和广东、海南、香港、英国的候氏一样记载着同为侯霸公的后裔,同为来自于河南固始,门额都凿进了“固始”字样,过去的不宗是历史背景造成的,现在还有什么背景阻碍不宗呢?

    其三:不该修正的却进行了大修正。

    闽台两岸的候氏都知道候氏的世次本来就缺了6世左右,缺在哪里呢?历史没有记载,可是传说却传遍了闽台及东南亚各地,候氏祖先侯宗贵率九子扶幼主入闽后,又转移至广东崖山,由于南宋王朝战败,改朝为元。候氏祖先是不认元朝的,以后沦为奴隶。传说中的候氏在元代活着不能有姓名,不能有族谱,死后不能有坟墓,不能有神主,后来侯安乡的历史才从明朝修族谱的时候把侯宗贵公定为开基侯安的候氏第一世,修族谱人定为第二世,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族谱之中却明明白白地记着修谱人的当官修谱时间和下一代出生的时间,以及家境状况。侯宗贵公时间在南宋,事件扶幼主入闽,第二世和第三世的时间都是明朝时代。《泉州侯氏族谱》却画蛇添足,把第二世和第三世的时间写在了元朝,然后把族谱的编撰人以及子孙一代一代进行了前推后移,这不弄巧成拙吗?还是自欺欺人呢?或是要给先祖抹黑呢?

    《侯氏祖谱》记载“四房祖考号华和,公邑庠生拔例,从事广东行省曹录,升刑部省察大夫,诰授迪功部,成化壬寅年任。配妣陈氏,谥肃惠,封宜人。四房二世华和公十一月三十日生辰,八月十五日忌辰。诰封宜人肃惠陈氏成化祭卯年十二月三十日吉时忌辰。宗贵公第四子也,名仲资,号华和,以邑庠生拔例、广东省曹录即而进阶有明刑部省察大夫,诰授迪功郎,全期间不幸淹没。妣陈氏随任番台生贤良公于官署,至成化壬寅年亦仙逝焉。诰封宜人,晋封夫人,公运柩回葬本都古池内乡,地名仙草枰,俗号粪箕安,坐甲向庚兼卯酉。”这里虽然没表明第二世出生的时间,但是,有兄弟中的老四当官的时间为 “成化壬寅年任”,这个时间是公元的一四八二年。还有夫人陈肃惠的逝世时间记载为“成化癸卯年十二月二十日”这是公元的一四八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在这一历史记载中还有一个时间“明省察大夫”,这里点出的时间就是“明”,“明”就是明朝之意。

    《侯氏族谱》记载“明四房三世淳斋公,生景泰甲戍年,卒正德戍寅年六月十六日。公讳明字贤良,华和公次子也。当华和公出仕广东番台生贤良公于官署焉,稍长为归而懂理家务,颇立资财,共置田租三百余石,兄弟同居四十余人,至正德四年七月分著(分家),现在(一八八三年侯振成公编写《侯氏族谱》)有图书存焉。”“景泰甲戍年”为公元的一四五四年。“正德四年”为公元的一五零九年。“正德戍寅年”为公元一五一八年。

    闽台候氏自古以来都不认元朝,在族谱、神主、坟墓的记载都不出现“元”字号,1996年迁移侯宗贵公陵园时,台湾候氏宗亲侯世惠先生就一再打电话,千叮咛万嘱咐“在先祖的墓碑上不能出现‘元’字号,因为,候氏是最恨元朝的”。
其四:最致命的房系切割。

    写候氏家史和族史本来就是如实记载历史,是敦亲睦族的延续,可是,此编写组却另眼看待不同意见的人,由于最早主持编写《侯氏族谱》的编者是侯华水,而侯华水的祖宗是四代台湾垦民,从侯启载(再)公与侯启和公兄弟俩家族于乾隆庚午年(1750年)入垦台湾以后,派下家族后裔分布于台湾各地,尤以嘉义县和二重港为最,回到祖籍地的家族成员是乾隆丙午年(1786)年侯启和公的第四代孙侯国紫,传下了归住祖家顾祖宗香火的台湾垦民后裔,以后侯国紫的后裔又相继入台,这就形成了入台候氏最大家族。《候氏族谱》的最后编修时间是光绪九年次岁末年仲冬之月(1883年11月),编者正是侯启载(再)公在台垦民侯家后裔侯振成公,可是,此编写组以编撰为名,收获了仅有的一本齐全的《候氏族谱》,族谱的首页就是侯振成公的“族谱序”,这一段具有历史意义的宝贵遗产被删除得干干净净,更可恶的是在编写闽台房系衔接的先祖世次时,族谱的复印件有关二房入台的候氏也被接到了其他房系,如今收于“闽台缘博物馆”的《候氏族谱》就是一个见证,这就是编写组留下的复印件,其实这本族谱编写的主人公正是侯振成公。《泉州候氏族谱》的最致命点就是房系切割。


分享按钮>>广西侯氏中有侯宗贵的后裔
>> 司家后人,你在哪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