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原周口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侯庆华
- 中华侯氏网 2011年7月8日 市委老干局
老而不敢忘忧国 退而不求名和利
——记原周口地区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候庆华
侯庆华,男,汉族,1925年8月出生,河北临城人,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11月10日离职休养,离休前任周口地区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
离休后,侯庆华同志一如既往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认真学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关心国内外大事、深入调研、关注民生、服务大局,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发挥了余热。
一、以人为本,发挥余热,贡献社会。
侯庆华同志离休后,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担任周口市慈善总会监查委员会主任,市老促会副会长,市老协会副会长等职务,侯庆华同志在社会活动中,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时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香港回归祖国时,侯庆华同志想着新旧中国的苍桑巨变,心潮澎湃,带领市直一百余名老干部走上街头庆祝香港回归,组织了万人签名迎香港回归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群的爱国热情。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心系灾区,第一个向市检察院党组提出要向四川灾区人民损款,为四川灾区人民做点贡献,他不顾身体有病,亲手将400元钱送到市检察院,又带头交纳特殊党费500元。同时,作为周口市慈善会的领导,他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和80多岁的高龄又积极组织社会各界为灾区人民献爱心,侯庆华同志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周口市民,周口日报对此专题进行了报道。
担任老促会副会长期间,他积极参加各项调查、调研、视察活动,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大力支持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促进了周口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8月21日,周口市委书记毛超峰做出批示,向侯庆华同志致谢。2009年初,河南遭遇60年一遇的大旱,侯庆华同志不顾80多岁的高龄,到沈丘县付井镇,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抗旱保收,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担任市老协会副会长期间,侯庆华先后协调地委行署领导落实了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病房、老干部体检等实事,为老干部解决了实际困难。
二、做到了离休不退党、活到老学到老。
侯庆华同志酷爱学习,离休后更是如饥似渴学习知识,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一是每天必看新闻联播,从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国家领导人讲话,了解国内外大事,每天都记学习笔记,写心得。学习休会,十几年来,他的学习笔记有几十本。逢有国家重大会议,如十七大期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侯庆华同志始终坐在电视机前,听取会议精神,学习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二是参加市委组织的政治学习,侯庆华同志虽然在学习的队伍中年龄最大,但他逢会必到,积极学习,有任务必完成;三是参加市检察院组织的学习,侯庆华同志也是每有学习必去,为检察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献计献策;四是坚持自学,侯庆华同志每日坚持读书看报,涉列到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方面,从不间断。
三、做构建和谐社会的带头人。
侯庆华同志在战火纷飞和白色恐怖的岁月里,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立下了功劳,建国后,为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仍然一如既往在各个领导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侯庆华同志毫不动摇地执行党的战略部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奉献。他深入农村、企业、社会调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计献策,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出谋划策;他利用法律专业知识,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闻矛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他始终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在服务大局中科学定位,老当益壮,奋发有为,为中国特色的四位一体建设奉献着余热。
“老而不敢忘忧国,退而不求名和利”,侯庆华同志自觉发挥余热,无私奉献,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保持和发展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2009年3月,侯庆华同志被周口市慈善总会授予周口慈善奖,并被授予创始人称号,颁发了纪念章;2005年被授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2009年其事迹被写入《开国将士风云录》。
分享按钮>>侯庆华获颁“中华之魂”十大创新人物
>>铜仁地区书协副主席侯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