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踣著名大臣魏征之碑

    中华侯氏网 2011年7月16日 青岛新闻网


 

    唐太宗和魏征,是历史上君臣和洽的一个范例。太宗纳谏和魏征直谏,是贞观之治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魏征并非唐开国元勋,但位极人臣,名列居诸将之前。魏征临死,太宗许将衡山公主婚配魏征长子;魏征死后,太宗登楼“望哭尽哀”,又亲撰碑文,书写刻石,并说:“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可见太宗对魏征的推重。

    但魏征死后才半年,太宗就下令踣(推倒)亲书的魏征碑,并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征子的婚事。这一变化从何而来?

    表面原因一是发生太子承乾谋反,魏征生前曾荐誉的大将侯君集因参与而被诛;二是发现魏征曾把谏辞底稿给史官起居郎褚遂良看。

    这两条罪名是不能令人信服的。魏征荐誉侯君集在太子谋反事之前,且侯君集曾立过大功。魏征怎能知道侯君集后来会参与谋反。其次,对魏征的曲折廷争,唐太宗尚且容忍,何必怕以谏辞示人,何况他只给史官褚遂良看,何罪之有?真正的原因不难推断,唐太宗纳谏,主要是从有利于他的统治出发,对魏征谏诤的率直尖锐,不能不心存芥蒂。贞观六年,他就曾因魏征“每廷辱我”而出“会须杀此田舍翁”愤激之言。是长孙皇后以“主明臣直”相劝解,魏征才免遭厄运。

    而且,唐太宗纳谏也不是始终如一的。魏征谏辞中曾提及,如贞观十二年,魏征就认为太宗政事在倒退。他说:“陛下贞观之初,恐人不谏,常导之使言;中间悦而从之;今则不然,虽勉从之,犹有难色。”

    魏征说的都是大实话,一个封建帝王,随着地位的巩固,威望的提高,他的纳谏的态度和诚意也起了变化,这是屡见不鲜的事。即使像唐太宗这样开明,也不能例外。这也许是唐太宗踣碑的根本原因。

    话说回来,踣碑跟唐太宗对魏征生前的信任相比,毕竟是次要的事;而且他在两年后亲征高丽失败后,深为后悔,又想起魏征谏诤的重要,重立魏征碑。至于取消赐婚,或许这对魏征子叔玉是件好事。


分享按钮>>唐太宗得力助手们的后人命运沉浮
>>武则天成“千古一女帝”的真正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