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著名人物—隐士侯嬴的绝招

    中华侯氏网 2011年8月24日 魔鬼手发表


    一部《史记》中有才华的隐士很多,最有智慧而善用智慧的隐士,非战国的侯嬴莫属。 
    侯嬴自有侯嬴的绝招,他的绝招也非世人想学就能学到的。他的绝招是“耳”“眼”“口”“心”四大器官皆明之后,运用于“手”,运用于“脚”的绝活。 
    侯嬴绝招的第一个回合,就是自残名声。
    侯嬴自残名声,与孙膑吞吃自己的排泄物大有不同。孙膑自残肠胃,是自保;侯嬴自残名声,是成就别人,又成就自我。
    侯嬴自残,最大的特色就是不盲目,隐藏着“士”的潜规则。这个潜规则,就是“士为知己者死”。侯嬴在自毁名声的时候,是与考察知己信陵君是同步进行的。只要他在暗中观察到信陵君的脸色,有丝毫的不耐烦,他马上就能收回自残名声的举措。他把信陵君带到下等人出没的屠市之中,就是要考验信陵君是否浪得虚名,是否具有超强的忍耐力,是否是他追寻了七十年的真知己。
    当他看到信陵君是一个值得他自残名声的人,那他就毫不犹豫为信陵君自残,成就信陵君的名声。侯嬴的这种自我牺牲精神,是不能用社会性道德来衡量的,只能用宗教性道德来衡量。因为他把“士”当作一个宗教来为他献身,那个信陵君在他心目中就像“士”这个宗教的教主一样,有着爱惜教徒们的博爱之心。
    侯嬴也正是看到信陵君这份心,才甘心为信陵君殉教。
    当然,侯嬴与信陵君初次结交,就使出这么个回合,大概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侯嬴人到古稀,还监守着“士”的潜规则,可能在他的一生中,吃过假仁义者的苦头,或者在这个勾心斗角的战国,他没有见到过真正仁而下士的知己。当他见到信陵君的时候,就会习惯又很老练地来试探一下口碑很佳的信陵君。信陵君经过侯嬴那双老练的眼睛考验之后,侯嬴就直接跟信陵君道出他自残的心声。
    侯嬴向信陵君道出心声,不仅表明他愿意和信陵君结交,同时也是在道出他内心的悲凉。侯嬴心中的悲凉,就是埋藏了七十年的心声。这个心声,就是“士”也爱名声,但绝不替不爱士的叶公之流效死力。聪明的信陵君,马上就举起酒杯给侯嬴祝寿。因为他明白,一个连名声都不要的人,那是什么事情都会替他做的。
    侯嬴的这一回合,应该说是双赢的。他很清楚,信陵君是名牌,很容易把自己埋藏了七十年的才华给推销出去。但他的自我推销方式,与毛遂的自荐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曲折的推荐,甚至还带着点摧残信陵君的味道,后者是直接推荐。
    侯嬴的这种推销方式,也表明他接受信陵君的盛情邀请,也不是无功来受禄。他在宴席开始前,已经把一份摸不着的厚礼——自残名声而成就主人的名声,作为回礼送给了信陵君。
    侯嬴绝招的第二个回合,就是炼口。
    信陵君带着门客,与秦军拼命的时候,侯嬴对信陵君却摆出一副忘恩负义的姿态。侯嬴敢摆这样的姿态,故意冷淡信陵君,不是想卖乖子,而是要遮人耳目。
    当时,信陵君领着大队人马,心急如焚地出城,侯嬴就不便把心中的韬略传授给信陵君。侯嬴的谋略,是不能让世人皆知的,非得等信陵君头脑冷静之后,才能偷偷秘授。因为侯嬴的谋略,非头脑冷静的人,是不能完成的。信陵君在行走路上,经过一阵头脑风暴之后,又回来重访侯嬴。
    侯嬴见到信陵君能回来,也就算信陵君具备完成他的高明谋略的素质。侯嬴的谋略,是要口风很紧的人才能完成。这个人,也必须是个反思型的真怀疑者。侯嬴心目中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真怀疑者会怀疑别人,更会怀疑自己。如果信陵君属于那种只会怀疑别人而不会怀疑自己的假怀疑者,侯嬴也就会任信陵君去送命。 
    可信陵君确实也算侯嬴心中仰慕已久的知己,在关键时刻,他还会进行自责。侯嬴一见到信陵君归来,又教了他炼嘴巴的一招。他把信陵君身边的人都给支开,悄悄地传授他叫魏王的宠爱如姬去偷虎符的秘诀。这个秘密计划,是不能外传的,一旦外泄,后果是不堪设想。信陵君在隐士侯嬴身上,也就免费学到了一招“大谋不与众人谋”的心法。
    侯嬴要练练信陵君的嘴巴,大概是见多了口风不紧而坏了计谋的事情。他要告诉信陵君,大智慧在未得到施展之前要关在嘴巴里,不能轻易漏出口风来。可能他也清醒地看到信陵君身边的门客,都是一些有勇无谋的食客。如果他们有好计谋,就不会让信陵君入虎穴之地去白白送命。所以,信陵君跟一些无谋的门客在一起,难免会把大谋泄露出去,练练他的嘴巴,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就是侯嬴故意不理睬信陵君的原因。
    侯嬴绝招的第三个回合,就是炼耳和炼眼
    侯嬴虽是隐士,可他不甘寂寞,扮演了一个不起眼的守门人角色。这个角色,对他获取重要信息也是一大渠道。
    魏国都城的城门,进进出出的各色人等总是很多。进出城门的人,会有走卒贩夫,会有达官贵人。侯嬴最大的本领,就是通过察言观色来训练他的耳朵。这些进出城门的人,总会在无意地谈话中,把一些重要秘密露出点蛛丝马迹。侯嬴偏爱守门人这个职业,就是想多探听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
    侯嬴的信息之灵通,是不亚于信陵君,他连魏王的虎符藏在卧室之中,也是清清楚楚。魏王的这点秘密,可能连信陵君也是不知道的。可侯嬴的耳朵,却听到了信陵君听不到的东西。
    侯嬴身在朝野,消息比身在朝堂的人还灵通,就可见出他平时下的工夫之多。用后人曹操的话来说,他是属于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类型的壮士。
    侯嬴更值得令人揣摩的一点,就是他有门推演术的学问。他不仅善于搜集信息,也善于对各类信息进行精密的逻辑推理。他的推理,是深入人心的推理,不是泛泛的肤浅推理。他没有和如姬有交往,却能揣摩出如姬的心思。他能深懂住在深宫之中的如姬,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在时刻寻求机会替信陵君报答信陵君。侯嬴远在城门边,就能见到深宫中如姬的心思,这双眼睛不简单,很是犀利,能见到别人见不到的东西。
    侯嬴的这双眼睛,可能就是这样训练才变得非常有远见。
    侯嬴绝招的第四个回合,就是炼心。 
    侯嬴的那颗心,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侯嬴能想到远在边境上的魏国大将晋鄙的心思,是他深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道理。晋鄙是个老将,也是块老姜,辣得很。信陵君一到晋鄙军营,即使合上了虎符,也依旧会怀疑信陵君。可是,侯嬴是块比晋鄙还辣的老姜,他给晋鄙按上了一件杀器,那就是他的好朋友,埋身屠市之中的大力士朱亥。
    侯嬴更厉害的是,深懂朱亥下手是不会手软的。这可能跟朱亥天天宰杀牲畜有关,见了血早就不会发抖。朱亥可以说是个好猎手,因为猎人天生就是不怕牺牲的军人。如果拿朱亥与后人荆轲相比,侯嬴的眼光比荆轲厉害百倍。荆轲刺杀秦王时,也带了个助手秦武阳。秦武阳十三岁就会杀人,见到秦王就全身发抖,还坏了荆轲的好事。荆轲会选择浪得虚名的刺客,而侯嬴不会,他选中的人,命中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侯嬴的心,就像一支神箭,能直穿靶心。
    可世人又能有几人知晓,侯嬴练就他这颗心,是炼了七十年。这七十年之中,是识人无数,千钧之下才一发心谋。侯嬴的心,在关键时刻,就成为了信陵君的一件威力极大的秘密武器。
    侯嬴的心,另一个特点就是六根清净,没有杂念。 
    侯嬴,一个七十岁老头,也不见有拖儿带女的累赘。他可能早就破除了情关,也深懂中国人的心是在情海中泡大的。他在关键时刻,能当机立断杀掉魏国的良将晋鄙。当他见到信陵君听到杀晋鄙的谋略而掉下眼泪时,还故意说信陵君是怕死。侯嬴何尝不知信陵君是个不怕死的人,他也亲眼见到信陵君带着门客去与秦军拼命的情形。这一招,就是怕信陵君到时候心慈手软,那些坏了大事的眼泪,先在他面前掉掉干净。
    等信陵君把眼泪抹干净之后,再向他推荐不会心慈手软的朋友朱亥。信陵君身边,必然也会有勇猛的刺客,就像替如姬抱复仇的刺客,也是个好手。侯嬴不会选择信陵君身边的人,而要选择与晋鄙完全陌生的朱亥,是从人心的角度考虑的。
    朱亥和晋鄙不认识,没有什么交情,他杀晋鄙,就会不露声色,就跟宰杀牲畜一样冷静。信陵君身边的门客,久在信陵君身边,难免会与晋鄙有着千丝万缕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在下手的时候,暴露出暗杀别人惊慌颜色来。晋鄙多少也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人生经历中多少也会遇到过遭到暗杀的事件。
    如果让一个带着感情的人来做暗杀经验丰富的老将杀手,弄不好会丢了信陵君的性命。侯嬴保险起见,就推荐了能对晋鄙进行冷静暗杀的朱亥。
    侯嬴能练成这一招,大概是在六根清净之后,识破了中国人心理的根基都是以感情为基础的。信陵君在侯嬴的训练下,也变得理智能战胜情感了,甚至不让再用眼泪来清洗他的心而变得坚强。
    侯嬴绝招的第五个回合,就是自杀。
    侯嬴的自杀,是个英明的决断,好处很多。第一个好处,就是给他自己博得信守诺言的美名。第二个好处,就是避免受辱。信陵君夺取晋鄙的兵权救赵国的事情,魏王迟早是会知道的。魏王就会寻找给信陵君出计谋的人,那侯嬴与信陵君的交情,天下人皆知。侯嬴想到魏王迟早是要找到他的,与其等着魏王的严刑拷打,还不如一了百了,落得干净。第三个好处,就是断了追查的线索,能保护宫中的如姬。侯嬴一死,到底是谁在宫中帮助信陵君偷虎符的线索就断了,魏王即使怀疑如姬,也死对证。毕竟,魏王还宠幸着如姬,如果有人打小报告揭发如姬,那是他自己倒大霉。因为侯嬴的密谋,只有信陵君和如姬他们三个人知道。哪个不想过安稳日子的人,去搬弄如姬的是非,就犯了“疏不间亲”的大忌讳。毕竟,人证已死。 
    侯嬴是个想得到,说得出的隐士,自杀不是件奇怪的事情。一个会“耳”、“眼”、“口”、“心”皆通明的人,他会以最圆满的方式让他的手脚来完成他的大智慧。
    侯嬴绝招的五个回合,是练到七十岁才练得浑然天成,不是鸡鸣狗盗之辈能练就的,也非心术不正之人所能学到的。因为他的绝招,包含着他的一颗纯洁而倔强的“士人之心”。

     萧然魔鬼手写于乌伤书斋


分享按钮>>《桃花扇》中侯方域人物形象分析
>>说说战国著名人物侯嬴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