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侯峒曾——上谷东族宗祠等
- 中华侯氏网 2011年8月26日 中华侯氏网
侯氏宗祠 按照侯孔龄《八忆诗·序》说:祖先的祠堂在参政宅的东厢房,供历世神主牌,大参(侯尧封)题楹联:一代文明承上谷,百年清白自弘农。
按:弘农即杨弘农,过继给侯家当养子,故侯家后代也承认自己同是杨姓的后代。
自从侯震旸迁居到嘉定城,宗祠也移到城中。然而这旧祠堂后来成为贾人货场(集市贸易),春露秋霜很令人有岁时易过的感觉。侯孔龄曾作《忆宗祠》诗,后遗失了 [时在崇祯丙子年(1636)秋]。
上谷东族宗祠(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裔孙侯峒曾请求族长侯艮旸以(曾祖)侯尧封宅的旧居重新设立宗祠,历经雍正、乾隆后,祀典渐废。(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东族裔孙将蟠龙桥旁的旧关帝庙屋捐出来改为宗祠,神主牌迁入享受供奉。
疁城上谷宗祠 自明代太常(侯震旸)迁居嘉定城后,将仍贻堂东边的寿宁堂供奉列祖神主。至(清)康熙六十年(1721),嘉定县令刘昆溍(报经朝廷批准)题:奉敕建侯氏三忠祠。即以家祠改作专祀(侯)太常讳震旸、(侯)通政讳峒曾、壬午副榜(侯)讳岐曾,列于春秋丁祭后,戊日致奠。
按:这是由清朝县令亲笔书写的碑文,寥寥数字却意味深长。其文表明:奉康熙皇帝的圣旨,建立“侯氏三宗祠”,就是以原来供列祖的宗祠改作专门祭祀太常公侯震旸、通政使侯峒曾、副榜进士侯岐曾祖孙三位。从此以后遵照规定每年春秋的三月初三、七月半先进行宗族祭祀。过了五天(即三月初八日,七月二十日)举行公祭,由官府与百姓共同祭拜。
一座家祠由皇帝下令改为公祭的“三忠祠”已属皇恩浩荡,更为不易的是侯氏一门“忠”的不是清朝,而恰恰是清朝的死对头明朝。特别是侯峒曾、侯岐曾两兄弟坚决抗清血战到底。如今康熙皇帝以怨报德,追封侯氏为忠烈之门,不愧为一代帝王,当然也有出于收买人心的政治目的。
上谷西族新建宗祠 在鹤龙桥西南方。(清)乾隆五十年(1785)由裔孙侯昌炳奉献自家的明志堂改建为宗祠。到(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落成。
侯家角上谷祠 由太学生侯廷爵、侯士鹗等联络各支近属斥资建立,祭祀自其先祖侯南皋(名细)及以下的祖先,又列全族子孙的谱系。
分享按钮>>访上侯宅村——揭古墓面纱
>>闲话《紫隄村志》——朱墨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