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瓦窑牵出尘封的侯氏辉煌
- 中华侯氏网 2011年8月28日 记者刘植花
丁富民家的房子上还镶有皇瓦窑烧制的琉璃(图片略)。侯家后代传人侯文铎(图片略)。
皇瓦窑烧制的影壁,现在海城市厝石山公园(图片略)。记者魏列群摄
提到一宫三陵,不少人都知道,很多人可能还去过。不过,有多少人知道,这一宫三陵所用的琉璃瓦出自何方?本篇,我们一起走进皇瓦窑,去揭开尘封的辉煌。
追溯:获努尔哈赤赞赏并赐名
皇瓦窑位于海城市东17.5公里的析木镇缸窑岭村北山上。来到缸窑岭村一打听,大家都知道这个皇瓦窑是侯家的。侯家,何方人也?记者辗转找到了侯家后人——第十六代孙侯文铎。
据侯文铎介绍,侯家原是山西人,一世祖进士出身,时任山西总兵,还乡后带领家人来到东北,世居海城析木城。原来在缸窑岭村的这个黄瓦窑只是民窑,是侯家窑。四世祖侯振举为武将,当时是五品官。明代天启元年,努尔哈赤统率部队占领沈阳和辽阳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政权,由新宾迁都于辽阳,在辽阳建东京城。为表示忠心,侯振举特意精心烧制一批绿釉碗、罐,专程去辽阳敬献。努尔哈赤一见琉璃制品,喜出望外:“析木城送来的绿釉子碗、盆、大瓶子,是对国家有用之事,金银算什么,天冷不能穿,饥饿不能食,匠人造物,才是真正宝贝。 ”随即授予侯振举守备职,赏银20两。
同年十二月,侯家又敬献了绿釉瓦、盆等1300余件。 1622年,缸窑岭琉璃窑被努尔哈赤封为“御窑”。由此,侯振举的黄瓦窑便更名为皇瓦窑,成了御用官窑。随后,沈阳故宫建筑群所用的琉璃砖瓦等建筑材料也均由此窑烧制。除故宫外,福陵(沈阳的东陵)、昭陵(沈阳的北陵)和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永陵所用的琉璃瓦等材料也均由皇瓦窑提供。
从侯振举算起,皇瓦窑历经侯家后人至十一世,在清代兴盛近300年。如今,我们是否还能感受到那份曾经的辉煌?
寻访:一窑一坑诉说辉煌历史
行车两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缸窑岭村,顺着山路向上走,开始了寻窑之路。
据常年在此看山的赵师傅说,现在山上只有一个窑,之前挖出了几个,如今都被埋上了。现在能看到的这个窑位于半山坡上,如今庄稼收了,从远处就可以看到。地上部分不是很大,大概在四平方米左右,用手摸摸凹进去的窑壁,非常坚硬,呈现出微微的红色。离此窑约150米处有一坑,是白泥坑,约有200平方米,是当时开采白泥的地方。白泥黏度高,用它做琉璃的材料很结实,当地人管这种东西叫“白土子”。如今这个坑里已经盛满了水,是旁边一口井里流出来的,此井长年不枯,看山人吃的水就是从这里打上来的。
别看只有这一窑一坑可见,但你绝不能小看这个地方,这可是辽宁省惟一一处御用官窑的遗址。侯文铎介绍,鼎盛时期这里人流不断,有70多座窑,匠人更是不知有多少。
道光年间,窑主侯氏为感皇恩建造了一座影壁,1964年迁到了海城市厝石山公园。如今这座影壁还在,就在公园的门口偏东处,图案精美,颜色不改,摸上去光滑微凉,保存得很完整。
据初步了解,皇瓦窑对古建筑材料构件建筑史,沈阳故宫、清皇陵的研究等有重要价值,同时,该窑独特的烧制秘方已经失传,考古人员也希望寻找到失传配方。但是能否找到失传的配方呢?
遗留:数百年琉璃砖光华依旧
离开此窑,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可以看到一处房子。仍居住在这里的85岁居民丁富民介绍,他18岁时就随家人搬到了这座山上,住进了这里。此处原来有两座房子,一座三间,一座五间,两座房子是挨着的。据说,三间的那座房子是当时监管制作琉璃瓦的小头头居住的,而五间的那座房子都是对面炕的格局,是用来办公与配料的地方,也有匠人在此居住。如今,三间的那座房子已经没有了,原址上建起了四间现代瓦房。而五间的这座还在,分成两户人家,丁富民居住的这两间半就是其中之一。丁富民介绍,房子大框从没动过,从房子的窗台及两侧房檐上还能看到当时烧制的琉璃制品。
记者看到,房子窗台下的墙面上镶有七八块琉璃砖,均是绿色的,仔细观察,从表面上就可以看到这些砖不同于现代砖的地方——每块砖的中间位置都有一个小孔。为什么会有小孔呢?丁富民说,他猜想应该是建房时起到加固作用的,将水泥等用料穿过小孔再与其他砖等相连,这样更容易稳定。我们注意到,确实每个小孔都用水泥灌满了。这五间房共镶有这样的琉璃砖30多块,而房子两侧房檐上本来各有两块琉璃瓦,都是纯正的皇瓦窑制品,但去年有人来寻找,买走了其中的一块。
虽然相隔几百年,但用手上去摸一摸,非常光滑,仍然可以感觉到它的工艺之精湛。除此之外,在山上4户人家的院墙或门前小路上,可以很轻松地看到一些不完整的琉璃瓦或砖,还有一些未上釉的成品。说着说着,丁富民还拿出了两块他一直珍藏的琉璃砖,他说这是当初搬来时捡到的,没想到现在却成了宝贝,给钱也不卖了。要问这房子是什么时期建的,丁富民说,就是三个80多岁的人也不知道呢!
看到这座房子,再看看历经几百年“面不改色”的琉璃制品,令人不禁想知道,这样的工艺有没有留存下来?
希望:侯家后人苦寻得秘方
侯文铎说,自己是侯家后人,找回配方、让侯家烧制的琉璃瓦再度问世是他的责任,他不想让侯家秘方就这么失传。
侯家有规定,配方只传侯氏子孙,不传外人,但配方已被烧掉。本以为从此配方再无人知晓,谁知近两年侯文铎意外得知,此配方还在。究竟谁还拥有配方呢?是侯家后人,还是另有其人?
侯文铎说,当时有五个艺人都在皇瓦窑里干活,时间长了,配方自然也都知道了。他们年老退休后,活到了近百岁,但始终没有将配方告知他人。但其中有一位贺老,实在不忍心带着配方离世,偏偏有一位姓王的先生生性聪敏,于是贺老就将配方传与他了。据侯文铎介绍,如今这位王先生也已经70多岁了。
侯文铎联系上王先生后,两人决定合作,将侯家的配方再现于世。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如今侯文铎家的仓库里全是烧制琉璃瓦的材料,他在自己家附近也砌起了一个窑,准备开始烧制琉璃瓦,如今正在烘窑阶段。提到琉璃瓦,侯文铎有太多的话想说。祝他早日烧成琉璃瓦,让世人得见它的光辉。
分享按钮>>中华燕氏宗亲联谊会江西分会致河南分会的贺信
>>海城侯氏黄瓦窑的光辉创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