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市马家庄《侯氏家谱》
- 中华侯氏网 2012年3月9日 侯英杰编修
一、修谱说明
国有国史,地有方志,家有家谱。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关系的投影,是以每个家庭为基础,以记载家族血缘传承关系为中心的历史典籍,家谱是先辈留给子孙的传家宝。有研究者说,家谱是一块块历史碎片,它用独有的方式映现出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
每一个家族都渴望修成家谱流传后代,但修谱是件难度颇大的事情,费时、费力、费钱,续修更不易,故修有家谱留传后世的家族极少,绝大多数寻常百姓因无力修谱,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晋州市马家庄村侯氏家谱同样也留下了很大的遗憾。
据考,我村侯姓最早是600多年前从山西洪洞县迁移而来。河北广大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故乡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是说,自己的祖宗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移来的。此说真实性如何?如真当时为何从山西向河北移民呢?
据民间传说,明代移民是因为“燕王扫北”导致河北人口减少。其实“燕王扫北”与华北移民关系并不太密切。燕王,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四子朱棣,他有勇有谋,屡建功勋,且是开国大将徐达之婿,洪武三年封为燕王,驻守北京。明灭元后,元朝残余势力仍常南犯。朱元璋为命燕王多次率兵出征,史称“燕王扫北”。燕王扫北,对河北平原人口并无多大影响,此说不大符合历史真实。
真正与大移民有关的事件是“燕王扫碑”事件,就是燕王以到南京祭扫宗碑为名引起的战争。也称“靖难之役”。洪武帝朱元璋死后,其长孙建文朱允即帝位,大力削藩,剥夺叔王兵权。燕王起兵反抗,在河北、山东一带,进行了数年大战,民间则传为“燕王扫北”、“燕王扫碑”。公元1401年3月,燕王与南军在真定一带滹沱河激战,燕王军队大败南军,斩首10万余级。闰三月,燕王军队与南军又大战于藁城,再次大败南军。此间,河北人民倍遭受战和自然灾害之苦。史书记载,“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河北一代“青辚白骨”,“怵惊心目”。而山西洪洞县一带,却连年风调雨顺,人民生息繁衍。
1403年,燕王占南京称帝,并定都北京,改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为发展生产,恢复经济,永乐初年,诏令从山西“分丁于真定、南宫一带占籍为民。”于是,当时中央政府便在洪洞县设立移民机构,办理移民事宜。
相传洪洞县广济寺有一大槐树,初移民时,人们都不愿离家,官府便广贴告示: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纷纷赶往大槐树下。突然,官兵包围了百姓,宣布大明皇帝敕令:“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其实,华北地区的明代移民决非都是从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且官方组织的移民,也决不都是象传说中的那么残酷。实际上,很多山西移民是自愿到华北地区垦种的贫民。
传说马家庄当时迁移来了“一宋一侯,五王二牛”,几户人家繁衍生息,共建此庄。其他姓氏不说,仅侯姓600多年间己发展为如今的300余户,上千余人,现生存在世的侯氏家族共有10余辈。故去的更是辈份繁多。50岁以上的老人都记得,村东一大片侯家坟便是祖宗们的安息地,可惜在文革散坟运动中已荡为平地。侯氏家族在村中本有祠堂,文革期间祠堂被毁,家谱散失,至今查无下落,甚为可惜。
根据现存家谱记载,据今上推9辈本族从侯氏家谱中分离出来,由此马家庄也就有“老侯”、“小侯”之说,其实“老侯”“小侯”均为一个祖宗,只是“小侯”发展快些,辈份低些而已。
此次修谱便系“小侯”家谱,文革期间此家谱也让消毁,是我族有识之人侯克用(小名小虎子)、侯士豪(小名豁子)冒险收藏起来,文革之后,此家谱由侯亮亮、侯顺才等人数次抄修,延续至今。但一直没有打印成册,人们也只是春节祭祖时才见上一面,收藏、查看甚不方便。今年由侯亮亮、侯天平等人组织,由侯英杰执笔,修成书面《侯氏家谱》,并打印成册,一族数本,望妥善保存。不妥之处,谨请指正。
其实此次不能算重新修谱。按正规而言,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一个家族准备新修或续修家谱,需首先成立“修谱理事会”及确定“修谱主持人”,由修谱主持人组织修谱。其次是“登记入谱”。①分发“家族成员入谱登记表”,将每一房人、每个家庭的成员全部进行填表登记。②确定始祖。③确定修谱的范围。第三是整理、审定“家族成员入谱登记表”,使每个入谱人员填写正确无误后,即可正式修谱。第四是将已定稿的文字部分以及家族成员的生平传记、家族大事记等文字记叙部分抄写在“谱序、源流、凡例”和“生平传记”、“家族大事记”、“家族荣誉册”等表式中。将家族成员个人情况、血缘关系情况分别填入“家族名册”、“世系表”等表式中。最后将修好的谱册,分发给每一位收藏“家谱”的持有人,妥为保存。如以后有机会,将再重修族谱。
二、侯姓起源
根据考证,侯姓来源有五:一是传自上古时期苍颉。据《汉上谷长史侯相碑》记载:“侯氏,出自仓颉之后。”仓颉也称苍颉,原姓侯冈,名颉,传仓颉为中国原始社会后期轩辕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传说他幼喜画,长大后创制了象形文字“鸟迹书”,被尊为中国“文字始祖”。但普遍认为仓颉一人造字只是传说,不过他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是出自姒姓。《姓氏考略》说:“侯氏出自姒姓。夏后氏之裔封于侯,子孙因以为氏。”这里的“夏后氏”即古部落名,相传禹是其领袖。姒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代表了源自夏禹的家族和世系。
三是直接传自黄帝轩辕氏姬姓的后代。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至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历孝侯、鄂侯、哀侯,至晋侯缗,于公元前678年被晋武公所杀,其子孙逃难到其他诸侯国,以祖上原来的爵号“侯”为姓氏。
四是来自叔段。春秋时,郑国的叔段因谋反动机被哥哥庄公发觉而讨伐,他逃到共这个地方,被称做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其子孙共仲为侯氏。
五是少数民族将复姓改为侯姓。
由上可对侯氏的来龙去脉获得两点认知。第一,他们一出现便分布于北方各地,而且人材辈出,声誉卓著;第二,他们大多是直接传自黄帝轩辕氏的姬姓后裔,是名正言顺正统的黄帝子孙。
发源于山西的侯氏,虽然很快便遍布北方各地,但是到了秦、汉天下一统之后,却在现在的河北中西部一带,繁衍得最为旺盛,也表现得最为优异。因此,长久以来的侯姓人家都世代沿袭着“上谷”的堂号,因为现在河北中西部之地,汉朝时正是上谷郡所在地。
据统计,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中,侯姓排名第82位。
三、迁徒分布
关于侯氏的迁徙分布情况,史料不是特别的多。大体上,侯姓发源于我国山西境内,秦汉之际已遍布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宁夏等省。其中以河北发展得最为旺盛。汉末,有侯氏后裔侯恕为北地太守,举家迁居到三水,即今天的陕西境内。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有许多新的人口加入侯姓,在河南形成一个望族。西晋末年,侯氏和其他姓氏一样因为战乱迁到南方,遍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唐代侯氏开始移居福建、广东等地。宋代以后,侯氏已遍及全国各地了。不过到现在,侯氏在中国北部仍比南部人多。
四、历史名人
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57人。
战国魏时有著名隐士侯蠃,七十岁时为大梁(今河南开封夷门)的守门小吏,后被信陵君迎为上客,曾替信陵君设计,设法窃得兵符,胜秦救赵,为时人推重。
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侯芭,河北巨鹿人。东汉有河南密县人侯霸,官至大司徒,封关内侯。
北魏有大将侯景,后降梁,受封为河南王。后举兵攻破建康(南京),于551年废梁帝自立,国号汉。
唐代有大将侯君集,太宗时曾任宰相。唐代人侯弘实,官至节度使。
明代有兵部侍郎侯恂。还有名望仅次于郑和的宦官侯显,曾两次代明廷入藏访问,并参加郑和的第二、第三次航海。
清代有文学家侯方域,曾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襄合称为“明末四公子”。
现代有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历史学家、哲学家侯外庐,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侯宝璋,著名相声艺术家侯宝林等人。
侯英杰
2007年农历正月初三
分享按钮>>广州大学客座教授——岑文涛
>>侯伯宇:一生在科学道路上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