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映山河——侯桐“少宰第”
- 中华侯氏网 2012年4月20日 夏刚草撰写
映山河重现“一二三”
无锡是一座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前,不要说城外,古城之内就有许多河流,纵横密布;池沼潭荡也不少,犹如星罗。城中的水乡景观也就随处可见。位于古城东北隅的映山河两岸,便是其中十分有名的一处。
然而自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崛起和繁荣发展,无锡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内房屋建设密度越来越大,绿地、空地面积越来越小,河道、水荡的污染和淤塞也日趋严重。于是,城内的水乡景观也就不断消失。早在民国十一年(1922),就有有识之士对此发出感叹:“吾锡自光复门开辟后,工厂林立,马路交通,烟火万家,甚嚣尘上。政学工商诸界,终日扰攘其中,苟无游散之场以资休息。此亦吾邑之憾事也!”(引自曹景范《〈无锡公园图记〉序》)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又大规模填河拓路、建厂建房;至八十年代之后,古城之内,除城中公园尚存白水荡和曲沼外,水乡景观几乎绝迹了。
本世纪初,随着工厂“退城进园”方针的推出,政府开始注重改善、优化老城区的人居环境,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2002年,笔者在参与东林书院全面修复方案的策划讨论时,积极提出恢复一段弓河,以彰显书院在“城东弓河之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风貌的建议,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和批准。后经考古探掘,查明了弓河的原来岸线,这段弓河便被重新挖出,并加以精心的绿化布置,恢复了原生态环境,终于再现了水乡古城的一处城中水乡之景,受到广大市民和外地游人的好评。
鉴于这一先例,2006年,笔者在崇安寺地区改造建设第二期工程规划研讨会上,提出了重现映山河历史景观的“一二三”建议,即恢复一段映山河,保留其附近的两条老街巷,原地保护修复其南侧的三处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的旧宅。因映山河原址正好处于二期工程区域的中心位置,如能重现其城中水乡的优雅景观,不仅能大为改善、优化老城中心区的人居环境,而且还将为无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大增光彩。这一建议,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的肯定,后来又被纳入了二期工程总体规划方案之中。笔者近期获悉,规划方案已得到政府批准,今年就将由崇安区城市投资发展公司启动实施。为此,笔者特将当初所提这项建议的具体内容以及有关的历史资料向读者作一介绍,以期得到更好的修正和补充。
历史存在中的映山河
映山河古名蛟河,原址在无锡古城之内的东北隅,今人民路东段北面、圆通路的东侧。东西向。据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记载:“河广五丈,长三十丈。”名称叫“河”,实为一长方形的池塘。而且不直接通外河。相传此处原为一沼泽地,不知哪年有蛟起于其中,陷为长渠,因名蛟河。南宋绍兴年间加以疏浚,旱不涸,涝不溢。天晴之日,惠山九峰能倒映其间,故改名为映山河。遂即成为城中一区风景名胜之地。每当秋高气爽、风和日丽之时,游人很多。元明之际,居民又在其两岸种了许多木芙蓉,当秋天开花时,“山影花容,争奇竞胜”,景色十分秀美。明初本邑县学训导王达有诗赞曰:“秋尽霜零渠水清,九龙遥映水中明。山间古木皆能见,顾恺丹青画不成。”“荷销萍断水逾清,两岸芙蓉绮绣成。花映岸头山映水,谁知城市有蓬瀛。”
到明代末年,映山河两岸土地均属世居驳岸上(今人民路东段北侧)的侯氏。侯氏自从明万历八年(1580)出了第一名进士侯先春之后,便成为世代的书香门第,进士、举人接连出现。侯先春的曾孙侯杲(1624-1675),字霓峰,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晚年筑园于映山河北岸,聘当时造园名家华亭(今松江)人张南垣设计,并仿惠
山秦氏寄畅园而为之,故名为“亦园”。据地方志专家郁有满先生考查,河西端曾置一螭首(俗称“龙头”),引古杨巷玉泉之水入河,再经亦园,向东流入弓河。园内有百尺楼、避尘处、冰谷居、夕佳轩、落雁峰、鱼跃厅、于野草堂等景,亭台楼阁,石泉陂池,花木掩映,为江南名园之一。一时文人雅士咸集于此,唱和诗句。百尺楼上还经常演出著名戏剧家、宜兴人万树的昆曲新作,名噪大江南北。清康熙年间出任无锡知县的吴兴祚也常到亦园来看戏赏曲。侯杲之子侯文灿还与万树一起,在此合编《词律》一书。清代第一部词集《十名家词》也是由侯文灿在此编选成书的。咸丰、同治间,亦园毁于战火,仅存泉石池台。同治以后,侯氏后裔虽数度修复并曾建映山草堂,但终未能再现当年盛景。“文化大革命”期间,原园假山被推倒,泉池被填没,树木被砍光,改作电镀厂。名园遗迹便彻底消失。
随着亦园的毁灭,映山河也逐渐淤塞,民国初年,岸边荒地上建起了民居,形成小巷。原有河身仅存一条二十多丈的臭水沟,抗战胜利后,被彻底填没,开辟了映山河路。1950年,路分为东西两段,分别称为“东映山河”和“西映山河”。
现在,东、西映山河一带的房屋大都要拆除改造。我们若在这里作适当的考古发掘,便能发现原来映山河的河岸,这段全长仅100米、宽16米多的池塘即可重见天日,并能恢复当年盛景。至于亦园是否要恢复重建?笔者认为可行性不大,因为现在此地已建有多幢高大的现代化大厦了。
等待恢复的老街巷和旧宅
亦园难以恢复,但可以保留与亦园有关的两条老街巷,即亦园里和花园弄。
亦园里位于今“西映山河”北侧,原为邓氏花园,明末地归侯氏,改建为亦园。亦园被毁后,成为里弄名,沿用至今。据1982年所编印的《无锡市地名录》记载,该里弄长约30米,宽仅2米。如今,这里尚存一定数量的传统民居建筑。花园弄全称为东映山河花园弄,位于东映山河南侧,南北向,其南口在今人民路东段,全长135米,宽也为2米左右。笔者认为,不但要保留这两个老地名,而且还要保护、修缮并适当恢复其两侧明清时代风格的传统民居建筑。修建后,可以回迁部分老居民,也可招租开设传统小商店。这一地域的老街巷,除了以上两条外,还有邓侯弄、梁鸿里、南阳里、同新里、顾家弄等,因与映山河景观的内在关系并不大,故可以不保留,腾出更多空间,用于新的开发建设。
映山河之南原有八箭河,其北岸旧称“驳岸上”,即今人民路东段北侧。这里并排着三处历史文物保护建筑,它们是:人民路36-42号的侯桐故居“少宰第”,人民弄1至3号的秦氏旧宅,人民路58号的杨氏住宅。这三组建筑,原本就要在原地按原状进行保护修复的,因它们正好在映山河的南侧,可与重现后的映山河景区连成一片,成为该景区的南缘和南入口。
侯桐故居“少宰第”,建于清道光初年,是一组规模较大、很有江南特色的官宦宅第。侯桐(1779-1860),字叶唐,号玉山,世居无锡城中驳岸上,是亦园主人侯杲的后裔。嘉庆二十五年(1820)中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国史馆副总裁。吏部侍郎,称少宰,故其宅第称为“少宰第”。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克无锡后,这里曾被用作无锡守将“齐天义”黄和锦的守将府,因而未遭毁坏。该宅第前后共有五进,面阔均为五间。正厅规模较宏大,构造也考究。三座砖细墙门雕刻精细。最后两进是转盘楼,用料和做工都很讲究,至今保存完好。东侧有备弄贯通,备弄东面尚有侯氏家祠建筑若干间。这是无锡城内重要的古建筑群,200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城内原有两处“少宰第”,另一处在今崇宁路,是明代状元孙继皋故居“少宰第”。现在剩下的侯桐“少宰第”,应该原地保护和修复。
秦氏旧宅,在侯桐少宰第的西侧,原有三进。第一进在咸丰同治间被战火所毁,后已拆除。现存两进,面阔均为三间,是清代早期所建的明式建筑,在无锡城内已不多见,门口一对青石门镇石还是始建时原物。2003年已被列为市级文物遗迹控制保护单位。
杨氏旧宅,在秦氏旧宅西侧,系无锡槽坊业业主杨公基始建于1903年,后逐年向后面发展增建,且一进高于一进,有“步步高升”之意。此宅规模也很大,以中式为主,略带西式风格,是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群,已列入文物保护名录待批。
以上三组旧宅,分别呈现着三个不同时代的风格特征。且又都在无锡古城区内东西向主要干道人民路上。按原状原貌整修后,不仅能为重新恢复后的映山河景区增添文化内涵和历史古朴风貌,还能为无锡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打出形象化的名片!
(摘自《无锡日报》2011年2月20日 太湖周刊01专版)
分享按钮>>莫氏名人——莫雄
>>汪氏名人——汪精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