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侯氏——无锡人侯桐少宰第
- 中华侯氏网 2012年7月29日 中华侯氏网
无锡人对于明代无锡状元孙继皋的少宰第还是比较熟悉,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就在相邻不远的人民路上也有一处少宰第——“侯桐少宰第”。
明代无锡状元孙继皋的少宰第位于今天崇宁路上的市公安局、法院的位置,而侯桐少宰第位于驳岸上,也就是今天的人民36-42号。而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两座少宰第比邻而居,当中只隔着箭河。
寻觅“侯桐少宰第”
虽然“侯桐第”地处这个城市的最中心,但寻觅起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便是附近的居民也多是不知道“侯桐第”在哪里。
寻觅过程中才发现,“侯桐第”的第一进、第二进已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被拆除了。沿着人民路街面一路走过去,很容易就把它给忽略了。
要从街口小巷一直往里走,才能找到“侯桐第”和侯氏后裔。现已经满头白发的侯缄亚说自己的一辈子都住在这里——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结婚也在这里。她也是侯家最年长一辈中仍住在“侯桐第”唯一的一位。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木一草都是老人记忆中最温馨的风景。
老人说自己和老伴所住的房子是“侯桐第”的第五进房子,而通进来的这条一米左右宽的小巷就是“侯桐第”的备弄,以前备弄顶上都是带顶的。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侯桐第”第四、第五进房屋。老夫妻俩的住处便是无锡城区内现存为数不多的转盘楼之一。转盘楼朱红色的雕花门窗十分精美,只可惜门上雕刻的戏文里的人物的头都不见了,那都是在文革中被损毁的。
转盘楼的天井内非常的安静,青砖铺就的地面泛着柔和的光,墙角苔痕碧碧,井水倒映着转盘楼的房子,窗口蛛网似乎乏人打扫,一只白猫慵懒地趴在门口的凳子上。秋天的季节,桂树花开,香气便会溢满整座院子。这种大宅院的生活是现在城市里的许多文人雅士所向往的。
如今的“侯桐第”早已不是当年之规模,物是人非,侯桐即便贵为少宰,也一样淹没在了浩瀚的故纸堆里。侯氏后人对这位“侯桐第”的主人也是陌生的。
“侯桐第”曾做潮王府
“侯桐第”的主人侯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得中进士,官至吏部待郎。吏部待郎又称少宰,故其宅第又称“少宰第”。
“侯桐第”建于清道光初年,坐北朝南,前后共五进,阔五间。大门口有精美砖刻门头,砖刻门额为“国恩家庆”。前三进分别为门厅、轿厅、正厅,为硬山平房。第二进明间之北有砖刻门头一座,砖刻门额为“堂构诒谋”四字。第三进为正厅,制作精细,中间三间为厅,两边侧厢各独立为房。房前自有小天井。明间门头前后皆有砖雕,向南砖额为“自得尺安”,向北砖额为“桂馥兰馨”。第四、第五便是转盘楼。东侧有备弄贯通,备弄东面尚有侯氏家祠建筑若干间。
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克无锡后,这里曾被用作无锡守将“齐天义”黄子隆的守将府。黄子隆后被封为潮王,所以无锡人又将这里称为“潮王府”。无锡的另一个潮王府在现在的崇宁路7号,原是许氏既翕堂,也曾被黄子隆据为办公地。
当年的孙少宰第在无锡的规模相当宏大。孙氏后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薛福成故居是无锡的颐和园,那孙少宰第就是无锡的圆明园!虽然“侯桐第”规模无法与孙少宰第相比,但在无锡也是不多见的。当时有位中医曾入府为黄子隆看病,就感叹过侯桐第的“雄伟森严,气势不凡”。
据小娄巷四十号的秦老伯讲,驳岸上侯家与无锡杨家、秦家素来交好,唯独与近在咫尺的孙家并无多大关联。
“侯桐第”数次逃过历史劫难
也正因为“侯桐第”作了潮王府,在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侯桐第”是幸运的,此后又数次逃过历史的劫难——同治二年,清军纵火焚烧无锡城,“侯桐第”因被淮军李鹤章(李鸿章弟弟)抢占而又逃过一劫……而其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次“保卫战”是在无锡沦陷时。侯缄亚亲历了整个过程,她对于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
日本人进无锡城后烧杀抢掠,“侯桐第”也成了日本军的驻地。侯缄亚记得当时日本人要洗澡,他们就要帮着烧水,有时日本人敲门,门开得慢了些,父亲就要吃耳光。侯缄亚的姐姐当时八九岁的样子,都是一早就带着饭躲到大厅的阁楼上,晚上才下来。后来姐姐女扮男装逃到上海去了,从此一辈子未能回到无锡。当时日本人飞机扔炸弹,侯家祠堂断了两根椽子,地上炸起了一个大大的坑。日本人临走时,还不忘在“侯桐第”的大厅里堆了很多纸头、凳子,放了一把火,后来还是侯父去救的火,最终保下了这座老宅。
无锡侯氏重视教育
“侯桐第”是无锡侯氏一支的聚居地。作为当时无锡的大人家,也有自己的家祠、义庄和私塾。
当时的私塾叫“侯氏小学”,就办在义庄里边,侯家子孙都在那里接受启蒙教育。侯缄亚小时候也在那里读过书,她说:当时的侯氏小学有四个年级,学栏里有操场、有花园。四年级以后,侯缄亚便来到北禅寺由侯鸿渐(宝山)开办的 竞竞志女校继续学习。这是全国首家新式教育的私立女子学校,与上海务本、爱国和苏州振华等女校齐名。侯鸿渐当过驳岸上侯氏的族长,无锡侯氏向来重视教育。侯缄亚记得父亲侯继昌在侯氏小学停办后创办了新民义务小学,她十九岁的时候便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侯桐第”是在侯氏父亲这一辈捐赠给国家的。1956年之前,“侯桐第”曾被出租,1956年“国家禁租”之后,国家每月会发放40元的“禁租”补贴,但这个“禁租费”在文革期间便取消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了保护“侯桐第”,“侯桐第”便被捐赠给了国家,并在2003年已被列为市级文物遗迹控制保护单位。
沿着那条备弄离开“侯桐第”时,抬头便能看见一棵枯死的古松,侯缄亚说这棵树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可惜了。
分享按钮>>古文欣赏——新旧唐书上的侯希逸传
>>湖广填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