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之乡”的发现与侯氏探源
- 中华侯氏网 2012年7月29日 作者崔亮云
翻遍盂县的史书,“进士之乡”的称谓,没有记载,只记有进士人名及简要介绍。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无此印象。
进士在现代人心目中,是具有很高学问的人。进士如同官位,因为是进士,即会有官职。进士在古代是金榜题名的人物,是非常了得之人。
上网查询:进士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之称谓。意思就是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谓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朝也设此科,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在中国1300年的科举制度中,有10万左右的人获进士称号。
大约在2006年秋,盂县籍的著名作家张石山先生在闲聊中谈到,他在京读博士后的儿子,在一本书中看到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山西的进士中盂县的进士数最多,为三晋第一。听到此,我顿感愕然。盂县乃太行山中部、晋东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春秋时为仇犹古国,晋国欲伐,因交通不便,以献钟之计,让仇犹国修路,路通钟至国亦被灭。盂县其地形如盂,四面崇山峻岭,偏居一隅,自古以来交通不便。这样一个山区县,经济不会发达,文化教育也肯定是落后的。在考取进士的问题上,如何能超过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发源地晋南的河东大地?我当时很不相信,感到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可能是大作家听错了,或是其子弄错了,实属无稽之谈。
2006年初冬,我再次与张石山先生电话中谈及此事,问其子所读书目,他说这本书名为《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他说可以给我从太原购一本。再次同大作家见面时,他送给了我这本书。
我翻开书一看,书中有一明细表格,为山西各县在历朝考得进士的数目表。盂县赫然名列第一,为161人,比历史文化悠久的晋南、晋东南及省府太原周围各县都多,排第二位的是永济县,160人,文献名邦平定排第七,108人。在此应当提及,盂县的进士以宋、辽、金、元时期为多,明清稍逊之。
近日,看到阳泉市文联主席侯讵望先生的一篇论述阳泉文化特征的文章,他从《山西历史进士题名录》一书列表中,计算出的比例数更为令人震惊:金元时期,盂县进士为73人,占到全省600名的12.2%,比位于此一时期第二名的陵川县多出23人;特别是元代,全省进士为267名,盂县独得49人,比例高达18.4%,占到全省近五分之一。就是说,在元代山西每考中5名进士,即有盂县1名。
以上数字表明,盂县当称“进士之乡”,名副其实,毫不逊色。此一消息我在省、市级报刊报道刊出,题目为《山西进士盂县最多》。这样,“进士之乡”便成为盂县是“仇犹古国”、“程婴藏孤”、“李宾释经”、“二程讲学”、“文人长虹”之后又一张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于是,我在《擦亮盂县的历史文化名片》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进士之乡”的称谓。
太行山西麓大山中的一个小县,在古代何以能培育出这么多进士呢?盂县的文化教育如何能敌晋南、晋东南古老的深厚的黄河流域文化和中原文化呢?我同县内历史文化界的前辈多次探讨这个问题的答案。
查询史书,考证地理,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论述盂县古代文化教育之强势,也望有志于盂县历史文化的同仁来共同探讨。
一是宋代二程莅盂讲学,推动了盂县的儒学教育。程朱理学是我国儒学发展史上继孔孟之后的第二个发展高峰,程颢、程颐兄弟即是程朱理学的奠基人。
二程弟兄是盂县上文村文化名门侯氏家族侯道济的外孙,侯氏家族自古多才子、才女。唐武宗时,侯氏才女一首七律《题夫张睽戌边不得归,绣回文诗上天子》惊动皇上,敕其夫还乡探亲,并赐绢三百匹。二程之母侯氏,幼即聪颖过人,苦读史书,识见高远,也有五言诗传世。《因夫太中觐亲河朔,夜闻啼雁》诗曰:“何处惊飞起,雍雍过草堂。早起愁未寐,忽闻意转伤。良人沙塞外,羁妾守空房。欲寄回文信,谁能付汝将。”二程之表弟侯仲良论经讲述,通贯不穷,有《侯子雅言》大作传世;其舅父侯可博览群书,贯涉万类,礼乐诗易,天文地理,阴阳气运,医药算术,无不究其渊源;其外祖父侯道济为北宋进士,仁丹徒令,官至比部员外郎。
二程之外祖父(侯道济)与舅父(侯可)曾在县内大力办学,传播儒学,当时在龙华河畔的兴道村东北岩凹丰乐寺中施教讲学时,二程曾为盂县学子授课传道,兴起斯文,故村名为兴道村,讲学处称为程子岩。现岩洞中立有“宋大儒程夫子讲道处”石碑。盂县作家马玉亮先生考证其讲学时间可能在1075~1085年期间,在这10年中,二程“讲学于家,化行乡党”。当他们来母舅家省亲时,是有充裕的时间讲学传道的。大儒二程莅盂讲学对盂县儒学教育发展肯定具有很大的推动功效的。
二是祖籍为盂县的唐代名臣、虢国公张士贵家族由武功世家转为文人世家。史书载张士贵为河南卢氏县人,我们考证其祖籍为山西盂县人,可能是其祖辈外迁至河南的,从其八世孙又迁归故里。
张士贵在过去的文艺作品中被塑造为奸臣形象,但历史上真实的张士贵是为唐太宗立过巨功的名臣,死后得到陪葬昭陵的荣誉。1972年发掘其陵墓时,发现其墓志铭长达3000余字,铭文中战功赫赫,是当朝著名宰相上官仪所撰。此为铁证。
张士贵的武功世家连续世袭七代,到五代十国时从第八世孙开始转为文人世家。从宋代到金元的连续十九世中,代代有进士,有时父子同科,有时兄弟同科,共出进士34名,其中,宰相级官员3名,尚书级的近10名。进士数占盂县总数的五分之一。山西闻喜县宰相村裴氏家族的进士也不过30名,没有张士贵家族的多;晋城皇城相府三代帝王师陈廷敬家族的进士也不超过10名,更无法相比。可见其张氏家族的文化教育之强势,也说明了当时盂县的文化教育的兴盛。从另一方面讲,张氏家族的文化教育也推动了盂县的文化教育,提升了全县的水准。
三是盂县西部的农业经济自古发达,实力雄厚。经济是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是文化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连肚子都吃不饱的家庭,是不可能让孩子去花钱读书的。同理,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其文化教育也将是落后的。
盂县的进士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来源于西部,古称西盂县。西盂县所处的乌河川自古分上川、中川、下川,三川粮田肥沃广袤,号称20万亩的“米粮川”。人均耕地约20亩,是盂县古代的富庶之地。乌河川上古代曾养育了3个显赫的文化巨族:上川有现属于阳曲县方山村的吴氏家族,这个家族曾出现过16位进士,其中有一位状元。其家谱中自称为文化巨族,我想也不过分;下川上文村有前文中提到的张士贵的文人世家和侯氏家族,张、侯两大家族曾出现了近40位的进士,侯氏家族还产生了“二程”这样的外甥。这两个家族与吴氏家族相比,更显其强势。可惜,这些家族到后来因水土流失严重,上下两川平整宽阔的田园被洪水冲刷得支离破碎,或完全毁坏,农业经济的衰败也导致其家族后来的衰落。明代之后,这三大家族就再未考取进士。
四是盂县西部靠近省府太原,交通条件相比全县要好一些。省府太原是数千年以来三晋大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西盂县中间接壤的阳曲县自古也是一个文化强县,距离较近,地势平坦,且没有什么崇山峻岭阻隔,所以西盂县在文化方面受之影响较大。而盂县的东、南、北部则不同,在古代到处山高路窄,南有方山,东有太行,北有牛道岭,西有管头梁相阻。不发达的交通条件也是文化阻隔难以发展的重要条件,而西盂县优越的地理条件也是其文化教育发达的原因之一。
五是盂县在金元时期的建置曾升为州,是晋东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金元时期,是盂县考取进士最多的时期。盂县由县升为州,这样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其儒学教育的发展,肯定是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的。
(作者系盂县文联主席)
分享按钮>>湖广填四川
>>阳泉市文联副主席、主席侯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