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移民文化的融合—海城历史文化概述(之八)

    中华侯氏网 2012年8月24日 曲平的博客


    海城移民,历史地看,对海城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移民对海城人来说,也是一段悲怆史。好好地城池人丁兴旺,何来移民?其实,“移民”与“屠民”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可以说,如果没有后金的大肆屠民,便没有清初的大规模移民。

    历史上,居民历来都是统治者权衡政治、军事得失的一个筹码,或当做可以驱用的牛马。

    明末,随着后金的崛起及其图谋称霸中原野心的日益澎胀,明与金的政治、军事斗争日益加剧。而处于这种斗争的边争地带的辽海百姓,已陷入到“边事不宁,战乱频仍,生灵涂炭,难于日熬”的灾难之中。

    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沈阳、辽阳相继为后金所攻破,辽东明地纷纷失陷。后金军所到之处,烧、杀、劫、掠,惨绝人寰。据《明季北略》、《清稗类钞》所记时人所述称:“辽有金、海、复、盖四州,金、复多山,海、盖濒水,乃驱四州之民近海,尽杀之。此天命初年事也。次年,‘杀穷鬼’。又一年,‘杀富户’。如此三年,而辽民靡有遗者。”

    据海城尚氏族谱记,时为戍岛明军的尚可喜家眷仆从十余口,即于时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晨,全部被掠,直无下落。海城河南所有村庄均成火海。金军其行之恶,生民其状之惨可见一斑。

    直至天聪,“民始不杀”。至清顺治入关,“国基日定”,清政府为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增加税赋,开始对往日边地实行复垦政策,遂一方面力劝流民归里,一方面组织移民,招民赴边地复垦。清顺治十年颁发《辽东招民条例》,规定:招百名垦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招六十名以上者,文授州判,武授千总;招五十名以上者,文授主薄,武授百总;招民多者,每百名加一级。并规定对所招之民发口粮,每月一斗,地一垧,种子五升,每百名垦者给牛二十头。这些招民措施,促使河北、山东、山西等人口较密集的地方遗民不断涌入。至道、咸年间,随着牛庄的重新开埠,牛庄作为北方大港地位的逐步确立,促使晋、鲁商人不断北来,海城的商业也随之得以繁荣起来。至清末,海城的大小商铺已有五六百家,并先后组建起了山西会馆、山东会馆等多个商会组织。

    复垦与招民不仅促进了海城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兴旺与繁荣,同时也带动了手工业生产的兴起与进步。东北唯一琉璃官窑——皇瓦窑,与它的琉璃制品便是这一兴起与进步的典型代表。

    皇瓦窑琉璃瓦遗址,位于海城市析木镇缸窑岭村。“皇瓦窑”初名为“黄瓦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1607年,初以烧制民间日用陶器为主。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三月(公元162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军攻破沈阳、辽阳之后,遂将其都城由新宾迁至辽阳,在辽阳建“东京城“。黄瓦窑窑主原山西窑艺世家侯振举闻讯,特精心烧制绿釉碗、罐等3510只,专程送至辽阳以为后金迁都之贺。努尔哈赤见后甚喜,直言:析木城所献之物,皆为国之有用之物。金银不足贵,寒不当衣,饥不当食。唯此匠人所造之物,方为至宝。遂授侯振举守备职,赏银二十两。同年十二月,侯氏再献绿釉瓦、盆等1300余件。努尔哈赤大悦,遂将黄瓦窑封为“御窑”。黄瓦窑自此改称为“皇瓦窑”。嗣后,黄瓦窑也由原先烧制日用陶器为主,改为大量烧制龙砖彩瓦,专供清廷修筑皇室、宫廷之用。

    自皇瓦窑成为清代御用特殊工业之后,其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工艺日臻完善,产品已达到同时期建筑材料之顶峰。清廷在辽阳东京城所建的八角亭殿、东京陵和沈阳故宫、新宾永陵、沈阳福陵和照陵以及大量的皇家楼、阁、斋、堂等所用的琉璃制品均出自皇瓦窑。

    皇瓦窑鼎盛时期有七个厂,共有匠人37人,工人210余人。还另有清廷所赐壮丁600余人。窑主侯振举也因生产琉璃制品有功,而受皇家封赏。先后得清太祖授守备、守备御,皇太极授云骑尉;顺治授琉璃厂世袭提督,统辖十二厂千总;康熙将侯氏家族编入汉军佑领,隶镶白旗汉军籍;道光、咸丰授五品;直隶盛京工部,世袭管理七厂事务等;先后沿袭15世,260余年。

    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和日本鬼子的侵略,皇瓦窑终成废墟。诺大的皇瓦窑,最终在窑址惟存完好的琉璃影壁。2007年此窑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重要科研课题,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鞍山博馆物承担研究任务,对皇瓦窑的生产历史、各王宫陵园寺庙使用过的琉璃构以及琉璃瓦的制作流程等课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事实证明,辽宁境内的“沈阳故宫”及其“三陵”等清代建筑,始建时所用琉璃瓦和琉璃构件,大都是皇瓦窑烧制。尤其那至今保存完好的已移居于海城厝石山公园的琉璃影壁,塑有“马上封侯(猴)”和“连升三级(戟)”浮雕,在默默地向人们述说着它曾经承载过的那一段辉煌的历史,述说着一个琉璃匠人家族的兴衰。


分享按钮>>全国独特罕见的蓝氏谱头——蓝田谱头
>>黄陂发现辛亥名人蓝天蔚蓝氏家谱 修编于1913年